1.神州第一水鄉——周莊
周莊是江蘇省崑山市的一個具有九百餘年歷史的水鄉古鎮,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即為吳王少子搖的封地,故稱「搖城」。處于澄湖、白蜆湖、澱山湖和南湖的懷抱之中,與江蘇省的吳江市、其縣市和上海市的青浦縣交界,東距澱山湖的大觀園風景區僅6公裡,西離古城蘇州30公裡。
九百多年來,周莊鎮歷經滄桑。由於它「鎮為澤圈,四面環水」、「咫尺往來,皆須舟揖」,特有的自然環境,造成了典型的江南水鄉面貌。著名古建築專家羅哲文說:「周莊不僅是江蘇省的一個寶,而且是國家的一個寶。」
2.夢裡水鄉古鎮---西塘
位於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的千年古鎮,青磚黛瓦,不失優雅,白牆墨頂,舟影波光,廊棚蒼老,弄堂幽深,以它千迴百轉的柔情和述說不盡的亙古情懷,勾起了人們對那份江南水鄉意境的無限痴迷與嚮往。
西塘地勢平坦,河流密布,有9條河道在鎮區交匯,把鎮區分劃成8個板塊,24座石橋將古鎮的五塊地區連接成一片,這些古橋大都為單孔石柱木樑橋,至今保護完整。宅弄是西塘的又一大特色,分為連通兩條平行街道的街弄、前通街後通河的水弄以及大宅內設在廳堂側面的陪弄,122條巷弄交橫縱錯,構建了古鎮的整體框架,並連接了新、老鎮區。2000多米的煙雨長廊是西塘建築最獨特的標誌,廊棚在沿河一側設有靠背長凳。
3.東方威尼斯——同裡
位於蘇州市吳江區,距蘇州市市區18公裡,距上海80公裡 。同裡面積33公頃,為五個湖泊環抱,由49座橋連接,網狀河流將鎮區分割成七個島。古鎮鎮內家家臨水,戶戶通舟;宋元明清橋保存完好。由於地處澤國河網之中,歷史上交通不便而少有兵燹之災,古建築保存較多,是江蘇省目前保存最為完整的水鄉古鎮之一。1982年成為江蘇省最早也是唯一將全鎮作為文物保護單位的古鎮。1995年被列為江蘇省首批歷史文化名鎮。1998年水鄉古鎮和退思園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預備清單。
同裡鎮,江南六大古鎮之一,同裡舊稱「富土」,唐初改為「銅裡」,宋時將舊名拆字為「同裡」。始建於宋代,截至2015年已有1000多年歷史,是中國水鄉文化古鎮,又被稱為「東方小威尼斯」。
4.難忘的名字,難忘的古鎮——甪直
甪直(與「鹿直」同音),著名江南水鄉古鎮,現隸屬蘇州市吳中區,位於蘇州市東部,西距蘇州城區18公裡,東距上海58公裡,全鎮總面積72平方公裡,古鎮區總面積1.04平方公裡。「杏花春雨小巷,梧桐細雨黃昏,小橋流水人家」,甪直具有醇正的江南水鄉特色,以水多,橋多,巷多,古宅多,名人多而著稱,更因塑壁羅漢(天下羅漢兩堂半中的半堂羅漢)和水鄉婦女服飾而聞名天下。
甪直與蘇州古城同齡,2500多年的歷史積澱為江南所罕見,其萌動於春秋,綿延於兩漢,繁華於魏晉,勃發於明清。梁天監年間甪直時稱「甫裡」,宋、元時初具雛形,明代成為「郡東鄉鎮之首」,商賈雲集,居民近萬戶,清代改稱甪直,時有「崑山一個城,不及甪直半個鎮」之說。
5.最具文化氣息古鎮——烏鎮
烏鎮位於浙江省桐鄉市北端,地處富饒的杭嘉湖平原中心。歷史上曾是兩省(浙江、江蘇)、三府(嘉興、湖州、蘇州)、七縣(桐鄉、石門、秀水、烏程、歸安、吳江、震澤)錯壤之地,是江南四大名鎮之一,是個具有六千餘年悠久歷史的古鎮,曾名烏墩和青墩。烏鎮是典型的江南水鄉古鎮,素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之稱。
烏鎮作為中國首批十大歷史文化名鎮和中國十大魅力名鎮、全國環境優美鄉鎮,素有「中國最後的枕水人家」之譽。2003年,烏鎮被聯合國授予亞太地區遺產保護傑出成就獎;2006年,被列入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保護預備清單和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重設目錄;2010年,烏鎮旅遊榮膺嘉興市首個國家AAAAA旅遊景區稱號。
6.掩映在現代都市下的古鎮——朱家角
位於上海市青浦區中南部,東距青浦鎮6公裡,西瀕澱山湖與大觀園風景區隔湖相望,北與江蘇省崑山市澱山湖鎮接壤。可謂是現代都市中的古鎮。全鎮總面積(包括水域面積)共138平方公裡。朱家角歷史悠久,旅遊資源豐富,名列上海四大歷史文化名鎮,素有「上海威尼斯」及「滬郊好萊塢」之譽。
朱家角歷史悠久,旅遊資源豐富,素有「江南明珠」之稱,鎮區36座古橋,古樸典雅,9條長街臨水而建,民居宅地依水而建,一式明清建築,古風猶存,尤其是橫跨於漕港上的明代建築五孔石拱放生橋,造型優美,極為壯觀,是上海地區最古老的石拱橋之一,為上海市級文物保護單位,鎮西北有馬氏課植園,亭臺樓閣,風格各異,布局稀疏得體,有望月樓,五角亭,逍遙樓,宴會廳,打唱臺,書城,書畫廊等建築,還有城隍廟,珠溪園等處勝跡。」
7.吳文化的聚寶盆——木瀆
木瀆位於江蘇蘇州西部,地處太湖流域,是江南著名的風景名勝區,素有「吳中第一鎮」、「秀絕冠江南」之譽。是與蘇州古城同齡、迄今已有2500多年悠久歷史的水鄉古鎮。
木瀆更是江南唯一的中國園林古鎮。明清時有私家園林30多處,現已修復嚴家花園,虹飲山房、靈巖山館、古松園、榜眼府第,盤隱草堂等,其中嚴家花園為江南名園,為臺灣政要嚴家淦先生故居;虹飲山房是乾隆民間行宮,內有二十道清代聖旨,彌足珍貴。鎮上老街縱橫,老街古巷中深宅大院薈萃。這些古建築歷經滄桑,保存完好,具有較高的文物價值和藝術觀賞價值。其深厚的文化蘊積,幽雅的園林環境,膾炙人口的歷史傳說,為現代都市人提供了一個放鬆身心、陶冶情操的旅遊休閒的好去處。
8.香雪海的故鄉——光福
光福鎮位於江蘇蘇州古城西南28公裡的太湖之濱。西鄰太湖、北通長江,有「湖光山色,洞天福地」之美稱。具有2500多年悠久歷史的光福古鎮,自然資源豐富,一年四季有果,同時又是聞名遐邇的「魚米之鄉」、「傳統工藝之鄉」和「蘇繡」的發源地之一,精湛的雕刻工藝也是巧奪天工。
光福鎮是江蘇歷史文化名鎮,名勝古蹟星羅棋布,人文資源又十分豐富。光福山水如畫,花果遍地,古詩譽之為「湖光山色,洞天福地」。南朝梁大同年間九真太守舍宅為寺,取其「光福」兩字,故名。悠久的人文歷史和深厚的文化沉積,為這裡增添了迷人的典故和神秘的傳說,而光福則在撲朔迷離之間愈加顯得魅力無窮,令人神往不已。
9.感受紹興民俗——安昌
安昌古鎮是紹興有名的四大古鎮之一,是浙江省第一批公布的歷史文化名鎮。位於浙江省紹興縣境內西北端,與杭州的蕭山相接,南靠柯橋,北鄰杭甬高速公路。
安昌鎮始建於北宋時期,後因戰亂,多次焚毀,又於明清時期重建,其建築風格傳承了典型的江南水鄉特色,一依帶水,古樸典雅,其特產安昌臘腸、扯白糖遠近聞名,具有水鄉風情的水上婚禮也是別具特色。是紹興師爺的故鄉。最有特色的是安昌的小橋。每年的臘月風情節吸引了大量遊人。
10.曾經最富庶的古鎮——南潯
南潯位於湖州市南潯區城區以東,與江蘇省蘇州吳江市交界,北濱太湖,南望杭州,東達上海,在明清時代就是一個典型的江南水鄉名鎮和旅遊勝地。
明萬曆年至清代中葉,蠶絲業和手工業、繅絲業的興起及商業的發展,為南潯經濟繁榮鼎盛時期。鎮上的巨富豪紳,幾乎都靠經營蠶絲業發跡,俗稱「四象」、「八牛」、「七十二隻金黃狗」。民間有「湖州一個城,不及南潯半個鎮」之說。南潯歷史上園林眾多,自南宋至清代鎮上大小園林達27處。以一鎮之地,而擁有五園,實江南所僅見。至今倖存的有嘉業堂藏書樓、劉氏小蓮莊、陳氏穎園和張氏適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