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工再怎麼努力,也不會變成包工頭。
雙腳站的高度不一樣,眼睛裡看到的風景不一樣,腦袋裡想的事情不一樣。
打工者再怎麼努力,也不會變成老闆。除非改變位置、視野、思維……
人容易被自己給限制住。
很多人知道努力,也非常用力,事實上卻很無力。
每天風雨無阻上班,機械式工作10h+,換來的是結不起婚、買不起房、養不起小孩、生不起病……
按這個模式幹下去,向天再借500年也不夠用。
有個社群成員私信感謝怪才塗,打破他以前對網際網路賺錢的看法。
他在公司上班,圈子接觸信息有限,對網絡的理解大多是他的猜測。按照他的猜測走下去,需要很久才能觸碰到核心。
或許永遠都觸碰不到核心。
從來沒有見過大海的人,很難想像大海是什麼樣子。
一層窗戶紙而已。
大海也就那個樣,網際網路賺錢也就那個樣。在網際網路長傳遞價值,通過價值變現。
「我沒有什麼價值」,大多數人會脫口而出。
創業者的第一課,並不是教他們各種方法、技巧,而是先改變初級認知。
「我沒有價值」、「我做不到」、「這不可能」……
人一旦有了類似的想法,哪還有成功的可能性呢?對於根本不會去行動的人,任何技巧顯得毫無意義。
腦袋被自我設限。
人之所以會自我設限,是由長期所接受的信息,所處的環境決定。
比如上班族,很容易受到同事影響,很容易變成討好型人格。
同事誇,開心;同事貶,難受。
不是討好型人格的人,在職場上很難混好,容易被孤立,被公司磨平了個性。而創業者恰恰需要有些個性。
我老婆就很容易受同事影響。
一直教她不要在乎,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別人的評判並不能完全說明什麼。一直教,一直改不了。
後來改了。
在網上做項目客服,聊了幾千個客戶。信心自動建立起來了。
為什麼呢?
接觸到的幾千個人當中,有的人特別白痴,有的人特別聰明,有的人人品極差,有的人特別有素質,有的人特別麻煩,有的人特別爽快,有的人無故罵人,有的人喜歡誇人……
公司經常交流的那幾個人,和網際網路上交流的幾千人,怎麼比?
周圍打工的那些人,和網際網路上成千上萬的創業者,他們對創業的態度怎麼比?
見的多了,接觸到的信息和以前不一樣了,腦袋裡的認知自然就改變了。
發現沒有,有個死循環。
不接受突破信息圈子,就沒辦法改變認知;沒辦法改變認知,就不會願意突破信息圈子……
有人拉一把,或者悟性強主動去打破信息圈子。
大多數人終其一生,都是在那個熟悉的圈子裡面呆著。也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