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的要讓小的?二胎家庭中確立「物權意識」很重要,大寶並無原罪

2020-09-03 好媽媽郝女士

文丨郝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


引言

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提高,以及國家二胎政策的放開和社會發展趨勢所向,部分家庭都生了二胎,也就是不再是獨生子女家庭,那麼此時兩個孩子之間難免會產生矛盾,這時家長應該如何調節呢?

一味地提倡大的應該讓小的真的是正確的嗎?可是,當兩個孩子都處於年齡較小的階段不懂事時,家長又應該如何調節這樣的關係呢?這個理念是一定正確的嗎?

案例舉例

隔壁小張家就是這樣一個例子,小張生了兩個孩子,大的小紅是姐姐,小明是弟弟,有一天小張聽見小紅和小明在客廳吵鬧,小明正在哇哇大哭,於是趕忙過去看,發現是小紅抓著小明的手不讓他動彈,於是小明才一直哭。

這時小紅告訴媽媽是弟弟搶自己的零食,可媽媽不管這麼多只是責怪小紅不懂謙讓,做人小氣,這讓小紅非常傷心。

什麼是物權意識?

物權其實是一個法律用語,在法律上其實是指所有權的意思,也就是能夠對抗其他一切人的權利,自己對手上東西具有絕對的支配權。

那麼簡單通俗地來講就是這個東西是歸屬於我的,其他人不能動,那麼孩子認為這個東西是自己的,倘若其它人爭奪,自然會產生爭吵,也會感到不安。

侵犯孩子的物權會產生什麼不好的影響?

1. 不利於親子關係的發展

常言道,謙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懂得適時的謙讓當然是好事,但如果一味地強調大的一定要讓小的,真的會發揮積極的作用嗎?實際上,當家長侵犯孩子的物權意識時,會產生很多不利的影響,其中一個就是不利於親子關係的發展。

可能孩子一時會將玩具或者好吃的讓給自己的弟弟或者妹妹,但在謙讓的同時孩子也會對父母產生不信任感,認為父母在偏愛小的孩子,於是將來對父母的信任會大打折扣,長久來看,並不利於親子關係的培養和發展。

2. 不利於手足感情的培養

侵犯孩子物權後得到的東西,其實並不利於手足感情的培養。雖然小的孩子在一時得到滿足,但他此時是不懂事的行為卻會讓大的孩子感到反感,所以說,侵犯孩子物權意識後得到的東西是不利於手足感情發展的。

3. 不利於孩子心理健康

家長長久以來侵犯孩子的物權意識,不利於孩子的心理健康。因為大的孩子一味地壓抑自己想要生氣的欲望,而是一味地謙讓小的孩子。

在壓抑自己內心的同時會讓自己變得自閉、焦慮,甚至不願表達自己,封閉自己,不願與外界溝通,交流,甚至對父母產生懷疑,對親情產生懷疑。

這樣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是缺愛的,實際上孩子心理健康很難得到保障。

如何做到不去侵犯孩子的物權意識

1. 告訴大的孩子解決問題的方法

其實很多時候,小的孩子侵犯大的孩子的物權時,大的孩子雖然生氣,但卻只能忍著,養成一種十分憋屈的心理狀態,那麼此時家長要告訴大的孩子如何去解決這些情緒,該生氣的時候是可以生氣的。

不用一直壓抑自己的情緒,否則會讓自己的心理健康受到影響。那麼當大的孩子感到憤怒時,可以以一種較為平和的方式發洩,而不是藏在自己心中。

當然也不能過於暴力或者誇張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情緒,要學會用適當的方式解決問題。

2. 給予大的孩子教育較小孩子的權利

其次就是要給予大的孩子教育弟弟或妹妹的權利,弟弟和妹妹小時候確實不懂事,所以當自己做錯事時,還總喜歡先去告狀,告訴父母是哥哥或者姐姐做錯了,此時父母很容易輕信孩子的話去責怪大孩子。

那這樣一來,就會給大的孩子造成心理陰影,更加不信任自己的父母。此時,父母應該給予大的孩子可以教育小的孩子的權利,告訴他,如果他不聽話,你可以責怪他,甚至可以打罵他,只不過是打屁股而不是頭等重要部位。

這樣一來,既讓大的孩子情緒受到了照顧,又讓小的孩子得到了教訓。

總結

俗話說得好,一碗水要端平。家裡有多個孩子的時候,難免會產生許多摩擦與矛盾,此時家長一定要學會平衡好孩子之間的關係,明白手心手背都是肉。

家長們不妨試試上面的方法來調節家庭矛盾,相信各位的家庭都會越來越和睦,孩子的之間也越來越和諧!(配圖均源自網絡,侵刪)




育兒難題郝媽幫,家庭教育要學好,孩子健康身體棒,我是@好媽媽郝女士,幫你解決育兒小麻煩

相關焦點

  • 二胎家庭最忌諱說的話,容易惹大寶「炸毛」,家長不要脫口而出
    ,父母的無心之言往往會傷害到孩子的內心,二胎家庭的家長們千萬要注意,在大寶面前不要脫口而出這些話。很多的二胎家庭,父母們都會犯這個毛病,總認為老大讓老二就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大孩子就要有大樣,尤其是當兩個孩子發生矛盾衝突的時候,家長們解決辦法永遠都是偏袒小的那個。
  • 二胎家庭中,教育大寶有2忌,父母把握不好家庭難和睦
    時下二胎家庭越來越多,家裡有兩個孩子父母們的教養壓力勢必會大。於是在很多家庭中都能夠聽到父母們要求大寶更懂事一些,「大的應該讓著小的!」「弟弟還小,不要和弟弟爭!」父母們希望大寶能夠更加配合,這樣便可以減少兩個孩子之間的矛盾衝突,進而減輕自身的教育壓力。
  • 二胎家庭,不可忽視大寶的安全感
    我家的也是一個二胎家庭,大寶現在27個月,小寶現在6個月。我相信這種情況大部分的二胎家庭都存在大寶的這些行為,家長一定要重視。1,故意做錯事來吸引你的注意。其實,對于大寶來說,小寶的到來會讓他的世界產生非常大的影響,因為畢竟從此以後家裡人再也不是圍著他一個人轉了。所以,在他面對這一轉變的時候,家長一定要每天抽出時間去陪伴大寶。通過陪伴來告訴他,即使有小寶,爸爸媽媽同樣也是愛他的,同樣也是會一樣照顧他的。另外,在大寶出現反常的行為的時候,家長第一時間是要安撫他而不是責罵他。因為這個時候就是他缺乏安全感的時候,一定要學會和孩子好好溝通。
  • 有二胎的家庭,請把教育重點放在大寶身上
    有了二胎才發現,最可憐的是大寶,不聽話要打,吵到二寶要罵,聽話的時候看著讓人心疼,有時候忘了,你也還是個孩子啊。這段話,說出了多少二胎媽媽的心聲。一個孩子已經讓人手忙腳亂,再加上一個小寶,家長難免顧不過來,自然容易冷落了大寶,若有時再控制不住情緒,衝著大寶吼一頓,那大寶心裡的委屈也是無處釋放,只能自己默默承受,著實讓人心疼。
  • 「大的要讓著小的」,父母這種思想要不得,二胎家庭須注意
    或許在二胎家庭中,「你是姐姐要讓著妹妹」,「你是哥哥要知道疼弟弟」這樣的話耳熟能詳。在父母看來這樣說話的本意是讓大的學懂事知道愛護小的,想讓兩個寶寶和平相處,其實,二胎父母的這種說法負面影響很大。對面樓上的鄰居小夫妻都是高材生,經常跟別人說著二胎家庭要給大寶更多的愛。生二胎之後親媽過來幫忙,一切都風平浪靜的。姥姥生病親媽走了三天,每天都聽到寶媽吼大寶和大寶寶哭的聲音。同學跟她逗趣說:「你為什麼會說一套、做一套?」她不好意思地說:「唉,我每次餵小寶或給小寶換尿片,大的就過來哭著鬧著叫我抱,我不忙她自己玩得好好的,你說小東西不是故意的嗎!」
  • 二胎家庭大寶和誰睡好?一種選擇傷害大,另一種是最優安排
    自從國家二孩政策放寬之後,大家積極響應國家的號召,很多「獨生」家庭變成了「二胎」家庭。不過隨之就會出現一些問題,最常見的就是生完二胎後,大寶跟誰睡。這一問題也一直困擾著很多家長朋友,因為生完二胎,父母很多精力放到了二寶身上,或多或少會忽略了大寶,並且家裡的床也沒有那麼大,所以全部睡在一起又不大可能。
  • 二胎家庭「大讓小」,毀大寶害二寶
    「大讓小」,似乎成為無數二胎家庭平息兩個孩子之間紛爭的有力武器。每次只要拿出「大讓小」來說事兒,大的那個孩子似乎就會被搪塞住,儘管這對大孩來說並不公平,但仍然被無數家長信手拈來。事實上,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可以看到,多少二胎家庭的孩子,都是被這種「大讓小」的觀念給害了的。
  • 二胎家庭必讀繪本,讓大寶接受新成員!
    二胎時代,每位父母考慮再為家庭增加新成員時都不能忽略大寶的情緒和感受。 在二胎引發的心理諮詢中,有個明顯的共同點:自從有了小寶,大寶的情緒反應越來越激烈。一向禮貌、友善的大寶,脾氣變得越來越暴躁。
  • 二胎家庭中,都是大寶智商高,二寶情商高?看看教育專家怎麼說
    二胎政策開放數年來,生育二胎的家庭越來越多,逐漸有成為社會主流的趨勢。而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很多人都發現了這樣的一個現象:二胎家庭中,普遍是大寶智商高,二寶情商高。之前網上有一段比較火的姐妹跳舞小視頻,姐姐穿著整套拉丁舞裝備,隨著音樂扭動,舞姿標準,而妹妹卻中途穿著居家服走到了鏡頭最前方,模仿著姐姐的姿勢跳了起來,成功搶鏡。儘管沒有經過專門的訓練,可妹妹自信而激昂的表情卻依然徵服了一眾網友,很多二胎父母也紛紛吐槽:大寶投注大量時間精力,卻不如二寶靈氣十足。
  • 二胎家庭是現在家庭結構的趨勢,你在要二胎前,會和大寶怎麼說?
    導讀:對於要二孩的家庭都會有著自己實際情況的不同考慮的。有的可能是做家長的雙方都是獨生子女,想著可以的話就儘量地給自己的孩子多個伴,不僅僅在上學路上多個陪著的人,如果在成長中遇到什麼煩惱了,也能有個說話的人。
  • 要不要二胎,大寶「說了算」,大寶滿足3指標,一家四口樂融融
    導讀:專家開放三胎的話題前段時間又上了熱搜,我們不討論國家層面,只從家庭角度來看,關於二胎、三胎,到底要不要,何時要?怎樣降低對大寶的傷害?本文只從大寶的視角出發,考慮要二胎前需要注意的因素。文/37度暖爸二胎話題,始終是父母們討論的焦點,關於二胎要不要,除了考慮自身健康、身體、年齡、收入、夫妻雙方意願等因素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需要考慮,就是大寶的意願和狀態。話不多說,直接上乾貨。
  • 二胎家庭現狀:孩子不和,多半是父母的原因
    2016年1月1日,全面二胎政策正式實施。政策實施5年以來,二胎家庭也面臨著許多問題。視力下降是因為媽媽生下二胎後,她覺得自己受冷落,於是出現了「閉症性眼盲」。因此,在二胎家庭中,如何讓兩個孩子和平相處,成為父母的必修課。
  • 大寶二寶相差幾歲好?科學證明:這個時間懷二胎,家庭更溫馨
    而相差一歲以下的弊在於:兩個孩子相差無幾,父母要同時照顧兩個孩子會比較辛苦,而生活壓力也會比較大。比如:兩個寶寶都要喝奶粉、都要穿紙尿褲等等,日常開銷會比較大,這也增加了父母的生活壓力。,寶媽無需困惑,專家給正解自從二胎政策全面開放後,很多家庭也面臨著這樣一個問題:大寶和二寶究竟要相差幾歲才最好?
  • 「家庭年收入排行榜」出爐,5級以上的家庭,要二胎基本無壓力
    有二胎的家庭越來越多,許多家庭也在猶豫要不要二胎。但孩子不是想要就能要的,要二胎是個需要深思熟慮的事情,寶媽是否適合生二胎、家裡是否有能力再撫養一個孩子等等,撇開寶媽的身體狀況,家庭收入可以說是最重要的考慮因素。
  • 「爸媽不愛我,都是你害的」,大寶的話,揭開二胎家庭「暗傷」
    夫妻倆認為,只要二寶出生了,大寶的態度就會有所改變。 然而,結果卻並沒有夫妻倆想的那樣好。張女士二胎生了個兒子,自從兒子出生以後,大女兒的脾氣就更大了。 但實際上生二胎與否,主要還是要看孩子的意願。 因為雖然看起來生二胎應該是夫妻倆做出的決定,但實際上孩子的意見也非常重要。如果家長不關注孩子的意見的話,那將來家庭矛盾就會越來越多。
  • 二胎家庭中,大寶排斥二寶怎麼辦?父母做到這三點家庭會更幸福
    二胎制度如今的放開,讓很多家庭又一次迎來了新生寶寶。對於父母來講,再一次體驗這種新生命誕生的喜悅,無疑是十分開心的。但是大家是否關注過大寶現在的情緒呢?他會不會因為二寶把家人的目光全吸引走而羨慕嫉妒恨呢?
  • 為什麼大寶痛恨二寶?二胎家庭應當如何照顧大寶?
    生了二胎後,你真的關心過大寶嗎?(1)程娟的大兒子今年上二年級了,她的小兒子是去年七月出生的。小兒子出生後,全家人都把心思放在了小兒子身上,大兒子就被忽視了。前兩天,程娟發現大兒子的上嘴唇很鼓,便用手翻來上嘴唇看了一下,原來是大兒子一顆新門牙長出來了,而乳牙還沒掉。都怪自己忽視了。
  • 要二胎之前,家長應不應該徵求大寶意見?幼兒園老師:肯定啊
    二胎政策放開之後,二胎的話題一直受到家長的熱議,有的家長討論的是:要二胎的最佳年齡,有的討論的是:最適合要二胎的家庭結構,還有的討論:要二胎將來需要面臨的一些問題等等。家長們各個方面都考慮到,好像唯獨忽略了這個問題:要二胎是不是該和大寶商量?
  • 二胎家庭裡,二寶往往比大寶聰明,原因好笑又心酸
    每次談起生二胎後不後悔,她都說:「不生二寶不知道,世間有這麼好玩的娃兒,一天天的搞笑死了,二寶可比大寶聰明多了,會看臉色,懂事又早,才一歲多,就能聽明白許多事了,我特別喜歡二寶,所以生二寶從來不後悔。」李姐說:「我家二寶看見大寶吃東西,也想要吃,就會跟哥哥貼貼臉,小手摸一摸哥哥的頭,然後就趴到哥哥食物上直接咬。給人感覺很會忽悠人、會拉人緣,然後把想做的事情做到。
  • 二胎家庭老大易現心理問題 生二胎別忽略大寶的感受
    單獨政策放開了,生不生二胎?小記做了一個小調查,對許多爸爸媽媽來說,不願意生二胎的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點,排名依次為:經濟條件、自己精力有限、父母年齡越來越大了。絕大多數人告訴記者,如果經濟條件允許,他們會考慮要第二胎。不過,對老大而言,家庭結構的改變,面臨父母的關注和愛都被突然分走,老大很可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煩躁、易怒和焦慮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