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展覽開幕式上藝術家與部分嘉賓合影
2018年8月31日下午,「絹谷幸二作品展——愛與祈願•豐穣之翼」開幕式和二階俊博的和平外交軌跡——《大賀蓮 花開世界》出版發布會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舉行。國務院原副總理曾培炎、日本自民黨幹事長二階俊博、日本經濟團體聯合會副會長石塚邦雄、清華大學校長邱勇、中國駐日大使程永華、日本駐華大使橫井裕、清華大學原校長顧秉林、日本自民黨幹事長代理林幹雄等嘉賓出席了本次展覽的開幕式。
日本自民黨幹事長二階俊博先生在開幕式上致辭
開幕式上,日本自民黨幹事長二階俊博、畫家絹谷幸二、日本經濟團體聯合會副會長石塚邦雄和清華大學校長邱勇等分别致辭。清華大學校長邱勇表示:「清華大學高度重視人文藝術教育,並在文化藝術層面上積極推動與各國的交流。值此紀念《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之際,中日雙方合作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舉辦絹谷幸二先生作品展,相信本次展覽將成為推動中日文化及藝術交流的良好契機。」隨後,絹谷幸二向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捐贈了作品《蓮華夢譚》,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常務副館長杜鵬飛向其頒發了捐贈證書。
清華大學校長邱勇在開幕式上致辭
作為紀念《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的重要活動之一,本次展覽精選了絹谷先生以「祈願和平」為主題創作的系列畫作中的23幅代表作,展示了在歷史長河中藝術力量如何開拓和平未來。展覽共分為三個單元,再現了絹谷幸二的藝術軌跡。絹谷幸二表示:「中日兩國之間的交流,連綿數千年,以迄今日。我們必須保證這條交流的大河川流不息,務使亞洲大地綻放出絢爛多彩的文化之花。」
藝術家絹谷幸二在開幕式上發言
開幕式的最後環節,曾培炎、二階俊博、邱勇、程永華、橫井裕、林幹雄等共同為《大賀蓮 花開世界》著作的中文版揭幕。二階俊博是日本著名政治家,長期致力於中日友好交流合作。《大賀蓮 花開世界》一書生動講述了大賀蓮在大賀一郎、阪本佑二和二階俊博等人的不懈努力下,從發掘到培育,並綻放於世界各個角落的故事,介紹了二階俊博的和平外交思想淵源。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常務副館長杜鵬飛為藝術家頒發捐贈證書
展覽開幕後的第二天下午,絹谷幸二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帶來了一場名為《色彩之旅》的講座,與聽眾分享了他名字的含義,他的創作過程和感受,並為大家深入解讀了本次展覽。
蒼天富嶽雙龍飛翔-複合媒介-194cm×259cm-2010年
絹谷幸二出生於由絲綢之路傳入的古都奈良,從童年時期開始即受到奈良歷史及佛教等藝術環境的薰陶,形成了豐盈的感受力。他先後求學於東京藝術大學和威尼斯美術學院,在油彩畫的和溼壁畫方面打下了深厚的基礎。
蒼天富嶽雙龍飛翔(局部)
通過對溼壁畫的摹寫和鑽研,絹谷幸二的畫風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他開始認識到輪廓線的重要性,並領會了明快簡潔的畫面構成。於是,一種以輪廓線圍繞色彩和筆跡的、富有節奏的「線」誕生了,亦即「色彩奔放、能夠奏出一曲歡歌」的絹谷風格的誕生。回國後,他通過溼壁畫的形式展現了一種全新的表達方式。他那種文字從畫面中噴薄而出的獨特畫法,深刻地影響了後來的漫畫和動漫時代的畫家們。
飛鳥花香-複合媒介-112.5cm×145.5cm-2002年
進入20世紀八九十年代,絹谷幸二擺脫了憑藉溼壁畫古典技法和以豐麗的色彩、頗具節奏感的線描手法而風靡一時的早期繪畫風格,開始了新的挑戰。作為之前其作品一大特徵的輪廓線從畫面中消失了,「點描表達」和「砂系列」則應運而生。不久,他開始追求立體主義(Cubism)表達,創作了一批追求畫面凹凸浮雕狀效果的作品以及用泡沫聚苯乙烯雕刻著色的立體作品。
觀眾觀看作品
2000年以後,絹谷幸二不斷挑戰各種題材,其作品也呈現出百花齊放之態。在旭日映襯下的富士山,以日本的神話、傳承為題材的古代幻想,龍和不動明王,乃至風神、雷神和七福神,各種象徵日本和東方的題材躍然紙上,顯示了人類想像力和創造力的無限可能性。
日月春春湖上富士-複合媒介-133cm×168cm-2018年
絹谷幸二的作品中不乏對富士山的表現。對此,他說他並不是因為富士山的名氣和宏偉才選擇它來創作,真正吸引他的是,角度和光線的變換會讓富士山呈現出紅、藍、白等不同的色調和姿態。有趣的是,一般人眼中的富士山是白色,而藝術家卻將其描繪成紅色。實際上,這是由於這座山包含了許多鐵的成分。下雨後,砂鐵的成分就順著水流出來,並逐漸形成河流和海洋,在澆灌植物的過程中,它便參與到了食物鏈中。從植物到動物再到人類,砂鐵通過循環成為了人類血液中的一部分。在絹谷看來,這便是佛教輪迴的概念。
藝術家在講座現場
絹谷幸二作品的色彩是絢爛的。他所有的顏料都來源於礦物質,通過一層層堆積和處理,形成了極強的肌理感。這種色彩的選擇既是出於對德川時期歷史現象的反抗,也是出於他對生命的歌頌。例如,花朵絢麗的色彩是為了吸引蜜蜂和蝴蝶傳播花粉,以求生命的延續,這是一種強烈的生存願望,因此植物和動物跟人類一樣,都是天生的藝術家。
講座現場
透過絹谷幸二色彩斑瀾和自由純淨的畫面,我們看到了他對生命的感知和理解。他的作品充滿了童真、無限的想像和強大的力量,這並不是偶然,而是根源於他從小對東方文化的接納以及佛教思想「無常觀」和「不二法門」對他的教誨。他孤獨的童年生活讓他沉浸在藝術的世界中,讓他從小與繪畫為友,與藝術對話。他胸懷「美術具有任何武器所無法匹敵的力量」這一藝術理想和信念,祈願世界和平,並不懈地呼籲人與人之間保持互信。
據悉,本次展覽將持續至9月23日。
開幕式現場
觀眾拍攝作品
蓮華•祈願-複合媒介-72.7cm×60.6cm-2011年
蓮華夢譚-複合媒介-194cm×259cm-1983年
龍鬼渡海•博多祗園山笠-複合媒介-227cm×181cm-2008年
綠色氤氳的回憶-複合媒介-181.8cm×227.3cm-2012年
展廳現場
展廳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