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的一生都有第一次,第一次說話、第一次走路、第一次結婚、第一次做父母……
有沒有一些第一次是讓你尷尬的、讓你臉紅的?
我想每個人都應該或多或少經歷過有些難堪的第一次。
分享我尷尬的第一次。我跟我老公結婚還不到一年,結婚後我們不跟父母一起住,父母在農村,我們兩個在城市,所以平常跟父母交流的時間特別少,結婚以來他的父母我只見過兩次面,平時也很少打電話。
父母沒有讀過書,也不玩手機,所以也不會玩微信,我們除了偶爾打一次電話,基本沒有交集。
最近父母來跟我們住,我特別的不適應,太陌生了,父母剛來的那天,我們做了一桌子菜招待父母,那天我也特別緊張。
他父母一進門我就熱情地去打招呼,我無意識地叫他們叔叔阿姨,我叫出去後,他媽看了我一眼,表情立馬就變了,旁邊的老公提醒我叫爸媽,我才突然想起來要叫爸媽了。
我非常的尷尬,此時我的臉已經變成一個紅蘋果了,我讓老公招待父母,我去廚房繼續忙了,過了一會兒,老公進來幫我,他小聲跟我說:都什麼時候了,還叫叔叔阿姨,也就只有你了。叫我等下不要忘記叫爸媽,我說好。
我心裡還是非常的尷尬,我平常就是一個比較內向的人,不擅長跟人打交道,要吃飯的時候我吞吞吐吐地叫了聲爸媽吃飯了,他媽看得出來我很不適應,也沒表現出什麼讓難堪的事。
後面幾天慢慢的跟他媽也熟了起來,平常沒事也偶爾跟她聊天,但是叫媽這事,我還是很不適應,她也看得出來了。
她直接跟我說:媽看得出來,你現在還不適應叫我們爸媽,叫我慢慢來,還跟我說:她年輕時也是很害羞,但是慢慢的就會習慣了,叫我不要害羞。她說這些話的時候我反而更加害羞了。
有一次我們兩個去我家,到了我家,我老公也無意識的、很自然地叫我爸媽叔叔阿姨,他叫叔叔阿姨的時候,我看了他一眼,他立馬反應過來了,然後很熱情地叫爸媽,我笑了。
回去我跟他說,我們扯平了,兩個都叫錯了,
後面我把這事說給我朋友聽,我朋友說:她們也是一樣的,叫爸媽時也是非常害羞,看來不是我一個人叫錯,害羞的也不是我一個人,我就安心多了。
你們第一次叫對方的爸媽時,有沒有出現像我一樣的這種尷尬過呢?
叫對方的爸媽是一個很自然的事,但是剛剛開始可能還不習慣,那麼應該快速地適應呢?我覺得可以這樣做。
第一 多交流
跟對方的父母交流多、多溝通,熟悉了也不會出現尷尬這種事了,而且多交流也利用家庭和睦,更能了解彼此。
第二 常回家
有些結婚了後,都是自己住,沒有跟爸媽住在一起,雖然各住各的很方便,但是跟父母的吃飯時間少了,時間就也會生疏,那我們做子女的就可以經常回家看父母,很他們吃吃飯、聊聊天等。
第三 多關心
有些人因為一些其他原因,不能不跟父母住,也不能經常回家陪父母,那我們就多關心父母,時常打電話給父母,拉近彼此間的距離。
第一次做人家的兒媳,有很多的不適應,也不斷的努力學習中。
婆婆不好當,兒媳也不好當,老公更不好當,但是儘量當好自己的角色。
(第一次做人家的兒媳,怎樣快速地融入這家庭中呢?歡迎留下你寶貴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