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 新平臺 新模式 新貢獻 |
西安交通大學召開研究生教育會議 |
籤訂大學企業協同共建現代產業學院協議
西安交大校長王樹國講話
西安交大黨委書記盧建軍講話
12月20日,西安交通大學以「新時代、新平臺、新模式、新貢獻」為題在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召開研究生教育會議。會議系統總結西安交大近年來研究生教育的主要成效,探討未來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方向,並對學校下一步研究生教育工作進行了安排。西安交大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吳宏春主持會議。
教育部研究生司副司長徐維清、陝西省教工委書記王建利、中核集團副總經濟師王安民、華為戰略研究院中國區高校合作總監郭永強應邀出席大會並講話。西安交通大學黨委書記盧建軍、校長王樹國,西北有色金屬研究院院長張平祥院士,陝西省科技廳、省工信廳、省人民政府學術委員會等單位有關負責同志,70家龍頭企事業及科研院所代表和學校研究生導師代表、研究生代表、輔導員等參加會議。
校企聯合育人,深度融合產學研
牢牢把握西部橋頭堡與「一帶一路」沿線重鎮的節點位置,西安交大以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這一嶄新的、由教育部和陝西省共同建設的重大國家戰略性平臺為依託,以29個研究院的300多個科研平臺為引領,進一步深化校企聯合育人與產學研深度融合,開啟全球合作新徵程。
徐維清指出,「西安交通大學是一所具有世界影響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是我國研究生教育的領頭羊」;「西安交大在高質量發展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希望西安交大繼續弘揚西遷精神,大膽探索,狠抓落實,大力培養關鍵領域緊缺人才,推動研究生教育再上新臺階。」
郭永強回顧了華為與西安交大校企聯合育人的多種實踐,雙方先後成立雲計算菁英班、大數據班、智能網絡菁英班等,育人效果良好。「大學與行業龍頭企業探索校企合作育人機制,已成為當前產教融合的重大需求和趨勢,希望通過雙方合作,能為國家培養出更多優秀人才。」
王安民交流了中核集團與西安交大在科學研究、學科建設、人才培養、人才輸送等領域的聯合培養合作模式。「此次會議搭建了校企交流、融合發展的平臺,希望我們共享資源、精準對接,共同探索校企聯合供需對接的新路徑,攜手開創產教融合、協同育人新格局。」
使命驅動 ,守正創新,作出新貢獻
西安交通大學副校長鄭慶華全面介紹了西安交大近年來在研究生教育工作方面的改革實踐與經驗,他表示,高等教育和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科技創新能力、經濟社會發展程度、文化發展程度存在內在邏輯關係,經濟解決的是今天的問題,科技解決的是明天的問題,唯有教育解決的才是後天的問題。
王樹國在致辭中強調,第四次工業革命明確告訴我們,知識生產的模式發生了逆轉,大學與社會需要深度融合,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我們的大學要通過深化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讓學生站得更高一點、看得更遠一點、知識更廣博一點、基礎更紮實一點、對社會的規律把握得更準確一些。
盧建軍在總結講話中指出,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對新時代研究生教育培養作出了全面部署,西安交大將始終堅持「四為」方針,深入推進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進一步探索學科調整和交叉融合創新,切實加強研究生導師隊伍建設,充分發揮創新資源優勢和人才優勢,推動研究生教育深度融入國家發展戰略,適應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需要。
盧建軍表示,未來,中國西部創新港將認真落實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的要求,探索組建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的聯合創新中心,打通科技成果轉化全鏈條,推動產學研深入融合,努力將創新港建設成為高層次人才培養區、科教產教融合區、成果轉化企業孵化區、高新技術企業聚集區和區域科技創新中心,為新時代高層次人才培養創造良好環境,努力在新一輪西部大開發中和解決「卡脖子」關鍵問題上,傳承西遷精神,勇擔國家使命,共創交大榮譽。
會上,60家參會龍頭企業代表分別與西安交大對口學院負責人籤訂企業協同共建現代產業學院協議。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科學報、科學網、科學新聞雜誌」的所有作品,網站轉載,請在正文上方註明來源和作者,且不得對內容作實質性改動;微信公眾號、頭條號等新媒體平臺,轉載請聯繫授權。郵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