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副國務卿克拉奇19日結束訪臺行程,蔡英文20日吹噓其此行「收穫豐碩」,不過臺媒還原了克拉奇在臺期間,臺行政機構副職負責人沈榮津、外事部門主管吳釗燮和經濟部門主管王美花等人,魚貫進入克拉奇下榻的酒店拜會。對此,臺灣淡江大學學者包正豪痛批,民進黨當局將這樣的拜會宣傳為所謂的「美臺經濟與商業對話會前會」,是一場「裡子和面子盡失的外事活動」。
最近一段時間,民進黨當局昏招不斷,甘當美方政客手中遏制大陸發展的棋子,戲碼一場接一場。對於上周美國國務院副國務卿克拉奇訪臺,民進黨當局和島內綠媒在克拉奇還沒到之前,就大肆炒作美方與臺灣將舉辦一場經濟與商業對話,並由克拉奇主持。不過克拉奇當真訪臺後,臺灣民眾發現經濟對話變成了所謂的「會前會」,而「會前會」也只是民進黨當局官員到克拉奇下榻的酒店拜會而已。臺經濟部門20日召開記者會,說明與美國副國務院卿克拉奇的會談內容,但除了提到雙方涉略5G、產業重組和所謂「新南向」等議題,對於其餘細節,臺經濟部門主管王美花一律避談。
臺經濟部門主管王美花:盤點所有的問題,所以都還在做,政策上了解的階段,未來有具體的合作方向,會再跟各位報告。
而對於外界認為,民進黨當局開放含瘦肉精的美豬美牛進口,是要換取所謂的「臺美貿易協議」, 王美花表示沒有談到,她並坦承,此次交流並非正式對話。
臺經濟部門主管王美花:美國國務院跟我們交流,是從戰略層面上來談經濟。這個部分跟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負責的「雙邊貿易協議」(BTA),是兩個不同的機制。
儘管如此,蔡英文20日仍吹噓克拉奇此行「收穫豐碩」,被藍營批評「大內宣」過了頭,國民黨文傳會主委王育敏表示,所謂臺美經濟對話都被取消,為何蔡英文會認為成果豐碩?且克拉奇與民進黨官員會面時間有限,如何在經貿方面有具體豐碩成果?馬英九20日也在宜蘭表示,到現在為止沒有看到任何實質談判,覺得蠻可惜的。
另據臺灣「聯合新聞網」等多家臺媒報導,民進黨當局所謂「駐美代表」蕭美琴,日前將推特帳號的簡介變更為所謂「臺灣駐美大使」。這一改名,被親綠媒體炒作為「臺灣外事的又一突破」。20日,蔡英文提到此事時開始和稀泥。
蔡英文:蕭美琴不論她的頭銜是什麼,她都會抱持著為臺灣來努力,跟我們的「駐美代表處」一起來跟美國的各方,「保持最好的溝通的狀態」。
臺前「駐美代表」程建人:美國並不承認你是個「大使」
臺灣政治大學教授 李肅範:正式的行政部門,怎麼稱呼她的正式頭銜,我覺得這可能更重要。
就在推特改名引發關注後,蕭美琴深夜在臉書發文承認,她在推特簡介上用的所謂「大使」不是美國官方目前所承認的稱謂,所謂「駐美代表」仍是她對外的正式職銜。蕭美琴還聲稱,所謂「大使」不但是對她現有工作的形容詞,事實上也已經成為許多美方各界友人稱呼她的方式。對於蕭美琴的上述說辭,有島內網友諷刺蕭美琴「只會自嗨」「不要臉」。還有網友質疑:「這個人是要將臺灣推向戰爭邊緣以獲取個人最大利益才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