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學習攝影時肯定知道到光圈、快門和ISO這3個「鐵三角」的概念,在前面的文章我們也詳細討論過光圈大小以及應用,今天我們繼續學習一下「快門」在一些常見的場景如何選擇吧!
1. 手持相機拍攝時:快門不要慢於「安全快門」
在手持拍攝情況下,快門速度一般最慢也別慢於安全快門或是1/50s,安全快門概念是指 1/焦距,比如用85mm鏡頭拍人像,那麼你手持時快門不要低於 1/85s,否則很容易因為手抖而引起照片模糊;但是你即使在使用18mm焦距的鏡頭時,手持相機時快門也不要慢於 1/50s,否則還是容易因手抖導致相片模糊!
2. 拍攝流水時:高速快門拍浪花,慢快門拍霧化
拍攝流水時高速快門可以把濺在石頭上的浪花清晰地凝固在畫面中,令相片更具瞬間感;而慢快門則可以把流水霧化,看上去瀑布像絲一樣留下來。
不過要拍慢門的瀑布,要把相機固定在三腳架上,配合減光鏡拍出絲絹流水。
1/800s 左右的快門可以凝固濺起的水花。
3. 拍運動場景時:高速快門凝固動作,慢快門拍出動感的模糊
在拍一些快速移動的人或物體時,例如奔跑的運動員、賽車等,高速門可以瞬間凝固被攝主體的動作,讓那一刻的動作定格在畫面中,快門的速度多少取決於移動速度多,有時需要用上1/200s就足夠,有時甚至是1/1000s也不足為奇!而慢快門(如1/30s)配合追蹤拍攝的技巧可以讓主體清晰但背景變成動態模糊,這是一種很有趣的效果!但追蹤拍攝不容易掌握,務必要多加練習。
利用慢快門作追蹤拍攝,可以拍出具動感的相片!
4. 拍星空時:慢快門拍星星,超長時間慢門拍星軌
很多人喜歡拍攝星空相片,如果想要要拍出點點星空,則可以用10-25s的慢快門來拍攝。如果你把快門調再慢點,比如幾分鐘,你便可以拍出「星軌」相片了!但是現在在數位相機拍攝星軌一般會用多張照片堆棧的方法,效果更好。
適當的慢快門可以讓相機曝光時間更長,拍下星空相片。
5. 拍夜景時:速度較高的快門避免模糊,較慢慢快門提升畫面質量
我們在拍夜景時,用速度相對較高一點快門可以避免移動中的物體(如行人、車輛)變模糊,這通常要用大光圈和高ISO的配合,不過過高的ISO或是畫面質量下降;但如果是在拍攝靜態物體時,不妨把相機固定在三腳架上,把光圈收小(例如用上f/11、f/16光圈)同時用低ISO,便可以利用慢快門把夜景拍得更迷人、畫面質量也更高!
利用慢快門加上三腳架,可以提升夜景的相片質素。
6.白天光線充足的情況也能用超慢快門?
在白天如果利用超慢快門例如5分鐘或更久,則可以把人山人海的街頭拍的空無一人,但前提是用較小的光圈配合ND減光鏡來減少進光量,使曝光時間更長,當然穩定的三腳架也不可或缺!
今天就給大家先分享這些常見場景下不同速度快門的應用,因為篇幅關係不盡詳細,只是大概方向,希望大家有機會多嘗試探索。
感謝您的閱讀,本文來自公眾號 攝影拾光 ,歡迎關注,期待能為您帶來更多攝影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