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生活得最有意義?盧梭的語錄,讓人醍醐灌頂,餘生就要這樣活

2020-12-16 啟路文學

如何生活得最有意義?這個問題,倘若拿來問現代很多人,很多人回答都是這樣的,很多人認為生活得有意義,就是賺更多錢,也只有賺更多錢,生活得才有意義,要寶馬有寶馬,要洋房有洋房,想要洋妞都可以,有錢那真的是什麼都有可能,沒有錢那真的是什麼都不可能。

這樣的回答,相信大家都是不怎麼願意的,但是我們也要接受現實,因為現實中很多人都在追求這樣的生活,甚至可以說為了追求這樣的生活在拼命,拼命賺錢啊,不要健康啊,多少人都是這樣,哪怕前面有人為了賺錢不要健康,最後丟了生命,猝死在工作崗位上,還有很多人依舊前赴後繼。

為什麼很多人拿著生命給現實中人敲醒鍾,為什麼敲不醒現實中很多人呢?因為現實中的人,都太愛慕虛榮了,都太愛攀比了,都太愛面子了,好像沒有錢,全家都不好過,好像沒有錢,全家都要死了一樣,至於嗎?為了全家活得有面子,讓自己男人在外面做牛做馬跟機器一樣累死了,才知道後悔?

所以說很多人是沒有失去親人,不知道把親人當親人,當保姆使喚,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這是很可悲的。稍有有點自己思想的人,沒有跟隨世俗潮湧的人,他們認為生活得有意義,就是多一些時間陪伴家人,天下所有事情都可以辜負,唯獨陪伴家人的時光不可辜負。

哪怕下午能賺幾百萬,答應了陪伴家人,就要去陪伴家人。多少人能做到這樣呢?很多人肯定會說這樣的人,很傻,傻子吧?其實傻不傻,也只有去做過的人才知道。如果問大家,願意花幾百萬讓全家減壽,大家會願意嗎?大家肯定不願意啊?

要知道多少人就是為了這個幾百萬,沒有去陪伴家人,而是去掙錢,卻再也看不到家人了,是錢重要還是答應家人的事兒去做到重要呢?說到這裡,如果大家對以上的回答和分析不是很滿意,我們不妨一起來第一次盧梭的語錄,他就道出了如何生活得最有意義,讓人醍醐灌頂,餘生就要這樣活!文字如下:

生活得最有意義的人,並不就是年歲活得最長的人,而是對生活最有感受的人。——盧梭

讀完盧梭這段語錄,可以說只要去這麼做過的人,都會領悟到生活的意義其實就是對生活感受,試問多少人有停下來去感受一下自己的生活呢?今天有幸跟大家一起讀到了盧梭這樣的語錄,我們不妨借著這段語錄,更深入來分析一下,探討一下,反省一下!

相信大家都聽過一句話,壽則多辱

那麼年歲活得最長久,自然不是生活得有意義。很多人活得很年長,卻無所作為,還不如有些短命的人,活個30年,卻讓世人都記得他。這就是人活的價值觀不同了。有的人活著,一天,就勝過很多人活一年。

因為有的人知道怎麼活,有的人不知道怎麼活,不知道怎麼活的人,活得越久,就越多辱。為什麼會多辱呢?因為不知道怎麼活的人,活不出自己的價值,沒有給自己子孫創造價值,活著只會連累子孫。子孫會經常盼著他早點死,卻遲遲不死。

雖然子孫表面上不說,其實心裡就盼著他早點死,不要說很殘忍,這是很現實的,因為現實中很多人都不願意去照顧一個沒有價值的老人,倘若這個老人有價值,聲望很高,給子孫創造了很多財富,那么子孫會把他當個寶一樣供著,希望他活得更年長一點。

為什麼說對生活最有感受的人,才會活得最有意義呢?

因為對生活最有感受的人,他不是像我們現代很多人那樣,成了時代的機器人,每天忙忙碌碌上班賺錢,沒有其他思想。對生活最有感受的人,知道把工作停下來,把自己生活慢下來,會適當去放鬆自己,多一些時間去陪伴家人,那樣他對生活就會多很多感受。

他會感覺活著,就是為了陪伴家人,而不是為了賺更多錢,而沒有了身體健康,然後年紀輕輕跟親人們白白去見了閻王,留下親人們更是沒有了依靠,讓家人負擔更重,這樣的人,就是不會生活的人,對生活沒有感受的人。

對生活有感受,要全家都有感受,都認為親人陪伴勝過一切,那樣,家人也不會逼著男人在外面大半夜還在加班賺錢,會讓自己男人下班了早些回家休息,沒有錢,也一樣可以一家人倖幸福福生活在一起,平安才是最大的福。

可縱觀我們現代的家庭,多少家庭懂呢?多少家庭明白呢?都巴不得自己的男人賺更多錢,再多一點,把自己家裡的唯一頂梁柱當勞動力使喚,當機器使喚,那樣就會得不償失。

所以說如何生活得最有意義?盧梭的語錄,讓人醍醐灌頂,餘生就要這樣活!讓生活多一些感受,慢下來,好好去感受!

為什麼現代很多人都很頹廢?讀完魯迅的語錄,總算讓人明白了!

什麼是愛?陸小曼把愛看得很透徹的語錄,讓很多人也大徹大悟!

你為什麼沒有前途?讀完羅曼羅蘭這段語錄,會找到致命的原因!

如何才能做出真正不朽的藝術?茅盾的語錄分析得很透徹,真知灼見

相關焦點

  • 梭羅一再強調的語錄,卻教會了世人該如何去生活,讓人醍醐灌頂!
    該如何去生活,才會生活的好,這是歷朝歷代人都在探索的問題。我們可以看到每個人朝代都有每個朝代人的活法,都是活,卻活的都不一樣。我們這代人,普遍都怎麼活的呢?或許大家都看到了,都喜歡攀比,都喜歡往城市裡擠,都喜歡房子車子,都喜歡人民幣。
  • 有聲|盧梭:生活得最有意義的人一定有這樣的感受
    生活得最有意義的人一定有這樣的感受就個體而言,如果這三種教育相互衝突,那麼這個學生就會受到壞的影響,而且將永遠不合他的心意;如果這三種教育協調一致,那麼他就會實現自己的目標,而且生活得安寧。這樣的人,才算是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目前來說,在這三種不同的教育中,自然的教育完全不能由我們決定,事物的教育只能部分地由我們決定,而只有人的教育才是我們能夠真正掌控的。
  • 讀完林語堂的語錄,真的很打現代人的臉!
    今天有幸跟大家一起讀到了這樣的語錄,我們不妨借著這段語錄,更深入來分析一下,探討一下我們現代的人該如何去對待友誼,好好反省一下!我們現代的人,看似天天都在通信,但真正能聊到心裡去的有幾個?甚至很多人結婚,自己覺得玩得不錯的好朋友都不來。關鍵是,好朋友們結婚,我們都去過,我們結婚他們卻都沒有來,這說明什麼,現代的朋友,都很難一心換一心。所以會導致很多人想不通,也就慢慢對那些朋友冷淡了,曾經時不時還會跟他們嘮叨幾句,我們會發現,我們不嘮叨,他們也從來不會聯繫我們,朋友都是這樣走散的。但問題都出現在哪兒呢?
  • 盧梭振聾發聵的語錄,道出了寧可讓兒童一個字也不識,也不能這樣
    寧可讓兒童一個字也不識,也不能這樣!是哪樣呢?在沒有讀盧梭的語錄前,相信很多人會說,不能讓孩子學壞了。
  • 餘生,請活得貴一些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早安晚安語錄,ID:zaowanyulu】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1 人生活得體面然而一生,很多時候,其實不只是受苦,不只是去一味的感動,人生一世,要活得貴一些。往後餘生要活得體面一些,不再去低聲下氣,不再去為著繁瑣的事情,讓自己心累。人生一世,活得體面一些,在自己這一輩子最後的時候,其實回憶起來,會感覺到十分美好。
  • 如何鍛鍊一個能做大事的人?楊絳的語錄讓人醍醐灌頂,茅塞頓開!
    可以說如何鍛鍊一個能做大事的人?是幾千百年來父母和老師一直很關心的話題,可千百年來父母和老師教育出來的人都不一樣。我們都聽過孟母三遷的故事,也聽到蘇老泉教育蘇軾和蘇轍的故事等等。但每個人的家庭環境都不一樣,人的力量和智慧也不一樣,教育出來的人也都不一樣。那麼該如何鍛鍊一個能做大事的人呢?
  • 羅素|盧梭經典語錄,盧梭名言名句摘抄大全
    12、圈子決定人生,接近什麼樣的人,就會走什麼樣的路,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牌友只會催你打牌,酒友只會催你乾杯,而靠譜的人卻會感染你如何取得進步。13、這個世界上總有那麼一個人,是你的念想,是你的溫暖。14、只要你足夠努力,連命運都不忍心辜負你。
  • 性格軟弱的人,一定要讀下盧梭的語錄,不然很容易犯錯,被人恥笑
    對於性格軟弱這方面,我在沒有讀盧梭的語錄前,就有很多的想法,對於我而言,一個人的性格軟弱,有可能是跟從小的家庭環境以及父母的教育有很大的關係,絕對不是天生的
  • 什麼樣人生不值得活?柏拉圖的名言,讓人醍醐灌頂,茅塞頓開!
    比如說有些人是被自己男友逼輕生了,怎麼逼得呢?男友拿她不雅照威脅,說要發到網上,或是發給她家長,所以如花的年齡,承受不住這樣的打擊,而輕生了。她就覺得如其受這樣的侮辱,不如不活。可想現實中遭受到侮辱而不想活,覺得不值得活的人,真的太多了。
  • 盧梭研究經典,我們該如何理解盧梭的孤獨?
    盧梭不希望自己被當成一個演講家和智術師:他要讓自己言行一致,他要活在他的真理之中,不為他人的評判所左右。這樣,他便生活在了一種正當化的孤獨當中:只有他一人有理由去反對其他所有人。他能夠對他的孤獨作出合理解釋,以普遍的價值標準為其奠基。
  • 盧梭振聾發聵的語錄,揭露了無數人都是帶著枷鎖的,發人深省!
    我們不妨讀一下盧梭振聾發聵的語錄,揭露了很多人都是帶著枷鎖的,發人深省!文字如下:人生而自由,卻無往不在枷鎖中。——盧梭《社會契約論》這裡我給大家簡單解釋下,因為從表面上看,很多人還是看不懂的。這個人生而自由,是扯的好遠了,就是早在人還是生在大自然時候,沒有任何制度,也沒有任何交流語言,只有繫繩子記事那個時候,人是自由的。
  • 古詩詞六首,總有一首讓你醍醐灌頂,領悟生活的意義
    小編今天給大家帶來幾首古詩詞,匯聚了千百年來古人的人生修行經歷,相信總有一句會讓你讀後有所感悟,讓你醍醐灌頂,從新審視生活,領悟生活的意義。人生如棋局,如何看破輸贏?當時共我賞花人,點檢如今無一半。最不能忍受的感覺,不是人生的痛苦,而是人到中年不時的惆悵;最不能承受的傷痛,不是生離和死別,而是等你再次回到熟悉的地方,卻早已物是人非。「當時共我賞花人,點檢如今無一半」這是一種多麼無奈的場景。
  • 要想餘生不再上當受騙,一定要讀一下馮唐的語錄,直擊醜陋的人性
    我們這一生總會免不了上當受騙,因為我們自認為聰明,總會遇到比我們更聰明的人。世上就是這樣,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更何況在現實中,很多人本來就很好騙,很容易相信人,這類人多數都是老實人。也有一種也很容易上當受騙,這種人是什麼人呢?這種人是自作聰明的人,有句話說得好,聰明反被聰明誤。
  • 人怎樣活才算有意義——活在當下,珍惜眼前,自由自在
    作者:簡丹 【原創 20200529】有人問「人怎樣活才算有意義?」「人生怎樣才算活過?」有人回答:「明白地活著並去獲取內心真正想要的」,有人回答:「努力工作,為自己,也為社會貢獻力量」,有人回答:「必須通過一番奮鬥才會獲得幸福,生活才算活得有意義」。究竟人怎樣活才算有意義,才算活過一回?法國作家盧梭在《一個孤獨漫步者的遐想》一書中闡述:「幸福是種永恆的狀態,似乎並不是為塵世間的凡人而創造的。
  • 想要一生平安,不被人傷害,切記呂不韋的語錄,便可一生無憂!
    人生想要一點波瀾的人,還算看得透人生的人,因為他們清楚,想要成功,想要富貴,肯定要付出,要吃苦,要經歷一些不平凡事兒,才能成功,才能富貴,不然那麼容易得到的成功,還有自己的份嗎?那麼想要成功,就難免會被人阻攔,被人傷害。很多人知道這個道理後,也想要過一種平凡簡單普通不被人傷害的生活,但這樣的生活,也不容易得到。為何呢?因為人活著,你不惹人,人有可能還惹你。
  • 柴靜的語錄,讓人醍醐灌頂,茅塞頓開!
    沒有遭遇到侮辱的人,或許是非常有地位,有錢有勢的人,他們身邊的人自然不會去侮辱他,多的是阿諛奉承、說漂亮話、拍馬屁等。不然,像我們這一群普通的人,普通的打工族,一年三百六十多天,總有那麼幾天要跟別人磨嘴皮爭吵的,或是跟親人、或是跟朋友、或是跟自己的領導上司,都會有這個時候。現實中,我們總會遭到一些人侮辱,是有意的也好,是善意的也罷,我們都是非常不喜歡聽的。
  • 論盧梭《愛彌兒》中的教育思想及其意義
    [2]這非常形象地表現了作者對違反自然與人性的育兒方法的反感,而聯想到盧梭所處的那個年代,許多人其實終身生活在反人性的禁錮與壓抑之中,「襁褓」可以說是具有象徵性的,因此盧梭的批判非常有現實意義。如果對比盧梭《懺悔錄》自傳中對自己成長經歷的相關描述,則可以獲得直觀的感受。盧梭十幾歲時被他舅舅送到一個匠人手下做學徒,這個專橫的師傅令小盧梭總是處於不安之中。
  • 路遙送給現代父母和老師的語錄,讓很多人讀完感到慚愧,可悲!
    我們為人父母的,聚會在一起,或是聊天,談得最多莫過於自己的孩子,談起我們的孩子,無非現在都處在讀書的年代,初、中、高學生;給我印象最深的都是天天抱著手機在玩,或許是我們身邊的朋友家庭教育沒有做好,所以給我感覺會是如此。不知道遠在天邊的你,你的家庭教育又是如何?孩子愛不愛玩手機?孩子愛玩手機,讓我們做父母的,卻找不到該去怪誰!
  • 比有意義更有意義的是有意思——《我決定活得有趣》
    看完了蔡瀾的《我決定活得有趣》,我深受感動,我覺得蔡瀾真的是個有趣的人,他知識淵博,通情達理總是為別人考慮,懂得琴、棋、書、畫,電影賞析,文學藝術,吃喝嫖賭什麼都懂。可是他卻不喜歡彈古琴、不經常下下圍棋、從不做畫、也不會嫖賭,看了之後,我突然明白人活著何必那麼拘謹,有酒就多喝,該唱歌的時候就要唱。
  • 餘生很短,請別活在別人的評價裡
    秦始皇曾追求長生不老的秘密,可終究沒逃過餘生很短的定律。一個人從出生之日起,便已定好了離世的日期,多活一天便少一日,餘生真的很短,如若浪費豈不可惜,不如好好利用,讓自己在人間的日子,大放光彩。有些人懂得生活,他們始終如一,把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作為自己的人生信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