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起至20日,北京自然博物館、北京天文館等多家科普場所將推出40餘項精彩豐富的活動。這是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首屆「科技周」的重要活動內容。
武亦彬 攝資料圖
北京天文館將舉行「天文館之夜」、「『一帶一路星空下』北科天文講堂」、「宇宙少年團」和「天文小講堂」等主題活動,其中「天文館之夜」活動包括「一帶一路星空下」首屆天文攝影師大賽頒獎禮、攝影展、望遠鏡觀土星、科普劇《月宮那些事》展演、手工拓印和活動留影牆等環節。北京自然博物館開設「恐龍時代三維互動」、「綠野仙蹤」系列科普課程,介紹中生代時期恐龍故事和昆蟲變態發育過程等內容。北京麋鹿生態實驗中心推出麋鹿東歸展,講述麋鹿本土滅絕、東歸祖國的傳奇故事,揭示麋鹿與中國傳統文化之間的深厚淵源,闡釋「國家興 麋鹿興」、「生態興 文明興」的生態道理。
此外,9個北科院市級重點實驗室和3個北科院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向社會公眾開放。在北科院市級重點實驗室,觀眾還可以參加「探索生命奧秘——解碼DNA」活動,通過講解人體密碼、親子鑑定原理和讓公眾親手操作DNA提取等實驗,傳播DNA相關知識,提高公眾對分子生物學的興趣。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 李祺瑤
編輯:tf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