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報|金風科技兩項課題榮獲北京市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

2020-12-17 新浪財經

來源:中國能源報

近日,2019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正式揭曉。新疆金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金風科技」)申報的《輕量化超大葉輪風電機組與柔性高塔一體化關鍵技術開發及產業化》和《電網友好型風電高效安全主動支撐關鍵技術及規模化應用》榮獲北京市科學技術獎科技進步一等獎。

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分設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和科學技術進步獎3類項目獎,分別獎勵做出重大科學發現、重大技術發明、完成和應用推廣創新性科技成果,在推動科技進步和經濟社會發展方面具有突出貢獻的個人和組織。

此次金風科技榮獲科學技術獎,乃是依託金風科技多年風電產業實踐中的技術創新能力和管理經驗,項目成果主要技術指標處於國內領先水平,是對金風科技多年來在風電領域孜孜不倦技術創新的肯定,具有顯著的經濟、社會效益和推廣價值。

輕量化、柔性高塔一體化推動平價上網

平價時代下,大葉輪、高塔架是降低風電機組度電成本的必須配置。其關鍵技術一直受到葉輪動態載荷精確控制、柔性高塔諧振點穿越以及整機疲勞壽命在線預測等難題的制約。

在這一背景下,金風科技與運達風電、瀋陽工業大學等單位申報的《輕量化超大葉輪風電機組與柔性高塔一體化》項目獲獎,意味著在上述關鍵技術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在改變傳統設計理念的同時,降低風電上網電價,助力早日實現風電平價上網。

首先,項目首創大型風電機組風輪動態載荷精確控制的理論與方法。

其次,項目首創柔性高塔架動態阻尼加載與諧振點穿越控制技術,可解決柔性高塔架弱阻尼運動失穩、諧振等國際性技術難題,讓陸上風電機組突破140米以上風輪直徑限制,塔架與基礎重量比剛性塔架設計減少超過30%。

最後,項目首創有效風速獲取方法與疲勞載荷在線估算及精確控制技術,在解決大慣量風輪最優轉速跟蹤等技術難題的同時,建立風電機組在線疲勞載荷模型,自動計算結構疲勞累積情況,智能調節風電機組載荷控制策略,從而確保風電機組全生命周期內高效安全運行。

基於上述技術,為更好地保障機組全生命周期的可靠運行並進一步降低LCoE,金風科技自主研發了「能巢」V2.x風電場控制系統,並基於該系統提供的矯正尋優、場級健康診斷和壽命調度等多個功能包實現「大葉輪高柔塔」風電項目更優的經濟性。數據顯示,基於「能巢」V2.x系統優化後的風電場年發電量平均提升2%~4%,單機運維綜合服務平均時間減少100小時,單機平均停機時間減少80小時。

↑「能巢」V2.x風電場控制系統示意

事實上,輕量化、柔性高塔一體化已在金風科技全系列風機產品上得到應用,這其中GW140-3.4MW機組被國際權威行業媒體Windpower Monthly評為2018年度全球最佳陸上機型。

電網友好技術助力風電可持續發展

平價上網時代下,風電友好接入電網,是實現風電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隨著風電併網容量不斷增長,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風險將進一步凸顯,因此提升高比例風電系統安全穩定運行水平和風電消納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

在這一背景下,金風科技與中國電科院、合肥工業大學等單位聯合申報的《電網友好型風電高效安全主動支撐關鍵技術及規模化應用》項目,突破了高比例風電自適應虛擬慣量、調頻/調壓及協調優化、諧波諧振主動抑制、載荷優化與全工況仿真試驗5大關鍵技術。這其中,金風科技提出了基於多源協同的風電一次調頻方法,將風電場的一次調頻響應時間縮短至5s以內。

↑2018年5月,金風科技響尾蛇(Rattlesnake)項目順利通過美國德克薩斯州電力可靠性委員會對於風力發電機組的一次調頻功能驗收。該項目是金風科技一次調頻技術在國際上的首個應用案例,也是中國的風電企業一次調頻技術在海外市場的首次應用。

基於一次調頻技術的深厚積累,金風科技自主研發了金風風電場控制系統,包含眾多控制技術模塊,由統一的硬體平臺及全套獨立的軟體系統組成,滿足了當前國內、國際風電併網主流技術要求,包括自動電壓控制(AVC)、一次調頻、防孤島能力等功能,適用於新能源場站的併網控制。目前金風科技的一次調頻技術目前已應用於國內80多個風電場項目,同時在美國、智利、澳洲等地也有成功應用案例。

二十餘年的積累與付出,金風科技一直穩步走在風電行業前沿,推動全行業共同發展。從最初的探路者,到如今首屈一指的國際化的清潔能源和節能環保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金風科技始終致力於構建可持續、可靠、可負擔的未來能源世界。風電平價時代正在到來,金風科技憑藉自身優勢、過硬實力和前瞻眼光,通過技術創新,引領全行業共同開啟高質量的風電未來。

(來源:金風科技微平臺)

相關焦點

  • 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隆重召開,永信至誠榮獲一等獎
    9月10日上午,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會議中心隆重召開,獎勵為北京市科學技術進步、經濟社會發展作出重大貢獻的科學技術人員和組織。由海澱區人民政府提名,永信至誠牽頭,中國人民解放軍某部、北京郵電大學、浙江大學等單位聯合完成的「基於平行仿真的大規模網絡靶場構建技術及應用」項目,榮獲2019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永信至誠蔡晶晶作為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代表上臺領獎。
  • 長江大學喜獲兩項中石化聯合會科技進步一等獎!
    12月24日,在杭州召開的2020年全國石油和化工科技創新大會上,我校喜獲兩項中石化聯合會科技進步一等獎。這兩項一等獎分別為:張昌民教授團隊的《碎屑巖儲層疊覆式沉積理論和技術創新及油氣勘探開發應用》項目、餘維初教授團隊的《綠色清潔滑溜水壓裂液體系的研究與工業化應用》項目。
  • 喜報!宏宇集團榮獲兩項建材家居科技大獎!
    12月13日,500強建材與家居領袖峰會暨2020建材與家居行業科學技術獎與專利獎頒獎大會在北京中國科技會堂隆重舉行。來自全國陶瓷、衛浴、玻璃、水泥、石材等家居建材行業精英代表近500人參會。此外,主辦方還邀請了中央部委領導、行業領導、行業專家、流通巨頭等出席大會。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獲兩項2019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未來網高校頻道9月11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劉飛 高國偉)9月10日,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隆重召開。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傳感器北京市重點實驗室秦雷研究員團隊主持完成的「高性能壓電複合材料及傳感器關鍵技術及產業化」項目脫穎而出,榮獲北京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機電系統測控北京市重點實驗室籍永建副研究員參與完成的「航天結構件多軸加工穩定性控制關鍵技術研發及應用」項目榮獲北京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 物理所科技成果獲北京市科學技術一等獎
    2月1日,在北京市委、市政府召開的「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的科技成果「輕元素新納米結構的構築、調控及其物理特性研究」獲北京市科學技術一等獎,該成果主要完成人為王恩哥、白雪冬、於傑、馬旭村、劉雙、張廣宇、王文龍、許智、郭建東、吳克輝、支春義、鍾定永、劉開輝、呂文剛、張文星。
  • 南昌航空大學5項科技成果榮獲2019年度江西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一等獎數量位居全省第一:我校五項科技成果榮獲2019年度江西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省委省政府召開全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我校五項科技成果榮獲2019年度江西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省委書記劉奇、省長易煉紅與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獲得者合影留念9月2日,省委省政府召開全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省委書記劉奇、省長易煉紅等省領導以及在贛兩院院士出席大會並為2019年度江西省科學技術獎獲獎單位和個人頒獎。
  • 北京科技大學5項科研成果榮獲2017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
    5項科研成果榮獲2017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 http://www.huaue.com  2018年3月7日  來源:北京科技大學   近日,北京市科委發布2017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公告。
  • 北京科技大學獲2020年度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近日,北京科技大學邢奕教授領銜完成的「鋼鐵煙氣超低排放多功能耦合關鍵技術與應用」項目,榮獲2020年度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一等獎。近日,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公布了2020年度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獲獎項目名單,共有44個項目獲獎,包括一等獎5項、二等獎37項和科普類獎2項,我校能源與環境工程學院邢奕教授領銜完成的「鋼鐵煙氣超低排放多功能耦合關鍵技術與應用」項目榮獲2020年度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一等獎,是我校首次榮獲環保科技一等獎。
  • 北大多項成果榮獲「2019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
    大會現場2020年9月10日上午,2019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會議中心舉行。會上公布了2019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獎勵名單,其中,突出貢獻中關村獎2人,傑出青年中關村獎6人,國際合作中關村獎3人,自然科學獎一等獎5項、二等獎10項,技術發明獎一等獎6項、二等獎6項,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1項,一等獎33項、二等獎93項。
  • 南昌航空大學榮獲5項2019年度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7月8日,江西省人民政府發布《江西省人民政府關於2019年度江西省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贛府發〔2020〕15號),對2019年度為我省科學技術進步、經濟社會發展做出重要貢獻的科技工作者和組織給予獎勵,共授獎了148項優秀科技成果,其中省自然科學獎50項(一等獎9項、二等獎16項、三等獎25項),省技術發明獎8項(二等獎6項、三等獎2項),省科技進步獎90項(一等獎14項、二等獎28項、三等獎
  • 重磅|長徵醫院2項科研成果榮獲2019年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
    重磅|長徵醫院2項科研成果榮獲2019年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 2020-05-21 03: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宋新宇榮獲第八屆梁希林業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央廣網河南分網7月4日消息 (本網特別報導組)近日,中國林業學術大會「第八屆梁希林業科學技術獎」頒獎儀式在京舉行。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資源所主持的「數位化森林資源監測技術」項目榮獲一等獎,信陽師院宋新宇教授作為主要成員參與了該項目的研究。
  • 銀寶山新榮獲2020年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近日,2020年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獎評審結果揭曉,深圳市銀寶山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銀寶山新」)與深圳大學聯合開發的新型三維微細電火花電極製備與關鍵技術研究及產業化項目榮獲科技進步類一等獎。
  • 武大再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武大再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2020-01-10 12: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雲陽人何川、魏輔文分別榮獲2019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月13日15時30分訊(記者 趙鐵琥 通訊員 何競嘉 段斯斯)1月10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北京隆重舉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獲獎者中有兩名重慶雲陽人——何川、魏輔文,且兩人還是同班同學,均系雲陽中學1980高1班學生。
  • 泰安一中校友程功課題組榮獲2019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一等獎
    在2019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的獲獎名單中,程功課題組的蚊媒病毒感染與傳播機制研究榮獲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 北京科技大學3項科研成果榮獲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
    1月10日上午,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習近平、李克強、王滬寧、韓正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出席大會並為獲獎代表頒獎。北京科技大學共有3項科研成果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其中,曲選輝教授主持完成的「高性能特種粉體材料近終形製造技術及應用」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朱榮教授主持完成的「綠色高效電弧爐煉鋼技術與裝備的開發應用」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韓向娜副教授參與完成的「考古現場脆弱性文物臨時固型提取及其保護技術」 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 西南科技大學成果獲2016年度四川省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
    四川在線—綿陽頻道訊(劉芳池 記者 劉毅)4月10日上午,四川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成都舉行。西南科技大學主持和參與的4個項目榮獲2016年度四川省科學技術獎勵。一等獎獲得者、信息工程學院副院長張華教授作為獲獎代表參加大會。
  • 北京石油化工學院宇波教授榮獲「北京市先進工作者」稱號
    在研究生課程教學中,先後獲得研究生教學優秀教師獎、教學成果一等獎、優秀教研型青年教學骨幹教師獎、勞動模範等校級獎勵。他指導的研究生中,有14人獲得國家獎學金,5人獲評北京市優秀畢業生,有8名博士生畢業繼續在高校從事科研工作。
  • 華雲集團新一代天氣雷達創新應用獲北京科技進步一等獎
    近日,北京市海澱區政府向中國華雲氣象科技集團北京敏視達雷達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敏視達」)致賀信,對其作為「新一代天氣雷達升級關鍵技術創新與產業化應用」項目的第一完成單位榮獲「2019年北京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表示祝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