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一鳴 編輯/周遠方)「9·11」當天,Autel Robotics(道通)在美國市場發布一款名為EVO II Dual的無人機。
在產品官宣視頻中,這款產品被刻意強調為「僱美國人、用美國貨、在美國造」。
這本無可厚非——如果不考慮這家Autel Robotics公司,實際上是一家中國公司(深圳市道通智能航空技術有限公司)的子公司的話。
尤其是,道通和大疆之間,還有一段尚未了結的複雜恩怨。
在這款產品的官宣視頻中,代表白人、印度人、拉美人形象的「道通員工」紛紛出境,對著鏡頭說出「我為美國製造而驕傲(I'm proud to be made in the USA)」。
視頻還強調,這款無人機使用美國FLIR的熱成像鏡頭,日本SONY的感光元件、其他來自(美國)「國內」的零件,以及,來自中國的「機身」。產品由美國工人在華盛頓州博塞爾生產。
「美國」公司
海外無人機觀察網站《UAV》認為,今天的發布代表了Autel Robotics對於美國業務的重大投資——該公司將大量製造工作和公司管理都搬遷到了華盛頓州博塞爾市的美國辦事處。
報導稱,這代表該公司正在採取積極措施,以明確說明在海外製造的零件以及在美國製造的零件。
UAV報導截圖
Autel Robotics執行長Gary DeLuca說:「我們還從美國製造商那裡採購了大多數模塊組件,軟體和其他組件主要也來自國內和北約供應商。我們致力於將產品計劃轉移到『美國製造』的方向。我們聘請了外部顧問,以幫助我們更接近美國血統。」
報導指出,這對於Autel Robotics來說至關重要,此前該公司已經和無人機測繪公司Pix4D達成合作夥伴關係,這意味著公共安全部門可以購買其集成解決方案並迅速使用它。
「美國製造對於Autel Robotics至關重要,因為我們努力提供可自信地交付的機身由我們的公共安全和聯邦機構使用。我們希望這些代理機構知道它們何時飛行,端對端都是安全的。」 Autel的公共安全/北美企業銷售經理John Kuch說。
儘管已經致力於美國化,但Autel Robotics卻仍然無法完全繞過中國,在其新聞稿中稱其產品「機身」製造仍在中國深圳進行。
有業內人士告訴觀察者網,無人機的「機身」並沒有一個準確的定義,可以僅是無人機飛機部件本身,但廣義來說,「除了相機部分都可以叫機身。」
實際上,深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無人機生產基地,全球80%的產品均產自深圳。在這裡,企業可以方便地採購到生產無人機所需的所有零配件。從產業鏈來看,深圳已有一批企業完全掌握了包括飛控系統、智能識別、跟蹤、數據傳輸、雲臺系統等技術在內的消費級無人機關鍵技術。
目前,在民用無人機領域上,中國佔據較大優勢。特別是消費級無人機領域,深圳僅大疆一家就佔據著全球約70%的消費級無人機市場份額。此外還擁有零度、AEE、哈博森等一大批無人機領域的優秀企業。
剝離出來的無人機業務
雖然Autel Robotics盡力證明自己的美國血統,但其實際控制人卻是一家中國企業——深圳市道通智能航空技術有限公司(下稱道通智能,英文名同樣是Autel Robotics)。Autel Robotics是後者在美國設立的子公司,兩者還共用同一個官網autelrobotics.com。
Autel Robotics官網截圖
道通智能成立於2014年5月,註冊資本為7.1億元,大股東為李紅京,而他同時也是科創板上市公司深圳市道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道通科技」,Autel)的法定代表人。
而道通科技主營業務為汽車智能診斷、檢測分析系統及汽車電子零部件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
實際上,無人機業務也曾是道通科技的發展重點。2015年7月,在道通科技向證監會申請中小板IPO的材料中,道通科技曾表示,募集資金將有1.85億元將投向無人機業務公司。直到科創板上市前不久,其才正式宣布剝離該項業務給道通智能,改為專注發展汽車檢修。
在2019年8月回復上交所科創板首輪問詢時,道通科技明確了在2018年就已經和道通智能籤署《固定資產轉讓合同》,按照帳面值作價將「深圳無人機協同控制技術工程實驗室項目」和「新一代可摺疊智能航拍無人機的研發及產業化項目」相關的固定資產設備轉讓給智能航空。
對於剝離原因,道通科技在招股說明書中解釋稱,鑑於公司第一代無人機產品市場反應未達預期,且全球無人機市場近年來變化較快,無人機持續研發投入金額大,因而公司該項業務發展前景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剝離無人機業務,是出於公司穩健發展的考慮。
在此之前,無人機業務道通科技與行業龍頭大疆產生糾紛,二者就專利問題糾纏了長達3年之久。
申請對大疆發起337調查
道通曾經發布了一款名為X-Star的無人機,除了配色外形酷似大疆的精靈系列。
上為X-Star,下為大疆精靈
2015年2月,大疆以侵犯外觀設計專利為由,起訴道通科技及道通智能,稱後者的X-STAR無人機侵犯了其產品外觀設計專利權。由此拉開雙方的訴訟大幕
2016年,在德國紐倫堡國際玩具展上,道通展臺被當地法院查抄,原因同樣是大疆舉報其X-STAR 無人機涉嫌外觀設計侵權。
2016年8月和2017年5月,大疆又在美國德拉瓦州和華盛頓州起訴道通,依然是指控道通專利侵權。
隨後2017年7月,道通科技主動終止了當時中下板的IPO審查。隨後便宣布將無人機業務剝離,並且不再從事相關業務。
而真正讓Autel Robotics為國人所熟知則是因為其曾申請對大疆無人機發起「337調查」。
2018年8月30日,Autel Robotics向美國商務部國際貿易委員會(ITC),指控大疆及其關聯公司對美出口、在美進口或在美銷售的無人機及其組件(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and Components Thereof)侵犯其專利權,請求ITC發起337調查並發布有限排除令和禁止令。
ITC根據Autel主張的三項專利(美國專利號分別為US7979174,US9260184和US10044013)於2018年10月2日開始調查。
大疆則於2018年底在美國專利局(USPTO)專利審判和上訴委員會(PTAB)提出了雙邊覆審(inter partes review),對ITC程序中涉及的所有三項專利的主張提出異議。
2020年3月2日,ITC首席行政法法官(CALJ)Bullock判定大疆沒有侵犯US7979174,還根據多種理由判定US10044013專利權主張是無效的。但CALJ裁定大疆部分產品侵犯了US9260184專利。
涉事US9260184專利
CALJ建議禁止將包括DJI Mavic 2 Pro和Mavic 2 Zoom在內的多款侵權無人機進口到美國,當時Autel Robotics的律師事務所Steptoe聲稱「這些產品必須在7月之前撤出美國市場」。
不過,2020年5月13日,PTAB宣布US7979174專利的所有權利要求均無效;2020年5月14日,PTAB認定US10044013專利權利要求中的所有權利要求均不具有專利權;2020年5月21日,PTAB認定所有大疆提出異議的US9260184專利中權利要求均不具有專利權。
至此,Autel Robotics指控大疆侵權的三項專利被全部宣告無效。
今年8月21日,ITC作出針對大疆的337調查結果,表示在US9260184專利有效性出最終結果之前,中止執行有限排除令和禁止令。
也就是說,在專利權無效案最終出來結果之前,針對大疆的禁令將中止執行。雖然專利無效案翻盤的可能性很小,但這個案件仍未劃上句號。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