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溫下降,日鯽的活躍度也會隨之下降,吞食餌料的力氣也會減弱,所以使用烏龍麵類的餌料比較好。這種方法的垂釣目標是那些之前就生活在魚池中且已經適應了餌料的比較難纏的原有的日鯽。下面小編就向你介紹一下使用霧化餌和烏龍麵的宙釣的基本裝備。
所用的裝備如下:
使用9~15尺的釣竿。在規定釣層為1米的釣魚場垂釣的時候,應保持漂座與鉛墜之間的距離不小於1米。在沒有規定釣層的魚塘垂釣的時候,使用釣層為50~60釐米的半超淺宙釣法可以比較輕鬆地把魚聚集過來並使其上鉤,這時使用9~11尺長的釣竿就足夠了。
相比而言,在水比較深的大型釣魚場垂釣的時候,使用13~15尺的釣竿進行燈籠釣的話,雖然把魚聚集過來要花一定的時間,但聚集過來後一般就會持續地產生魚汛。
由於冬季魚的活躍度比較低,要花一定的時間才能把魚聚集過來,這是冬季垂釣的一個特點。在冬季很少會發生一開始垂釣浮標馬上就出現晃動的情況。
其中,淺宙釣的時候魚聚集過來的速度相對還快一些,燈籠釣的時候要過一段時間才會有魚汛傳來。因此,最好在出發去垂釣之前先打聽一下最近的情況,然後選擇合適的釣竿瞄準最容易釣到魚的釣層進行垂釣。
所用浮標的尺寸
釣層50~60釐米時,使用標身長8~10釐米的浮標。鉛墜使用0.25毫米厚,約1枚郵票那麼大的鉛皮為宜。鉛皮卷的用量越少,餌料會下沉得越慢,晃動和魚汛也就越明顯。
釣層1米時,使用標身長10~11釐米的浮標,約1釐米長的鉛皮。使用13~15尺的釣竿進行燈籠釣時,使用標身長12~13釐米的浮標。鉛皮厚度以1.5~2釐米為宜。
在日鯽比較活躍的夏天,餌料在未到達釣層之前可能就被魚群碰落了,所以要使用較大的浮標以保證餌料可以儘快到達釣層。
而冬天則恰恰相反,冬天日鯽的活動比較遲緩,餌料如果不是比較緩慢地入水的話,魚群是不會遊過來咬食餌料的。因此,即使釣層相同,冬天所用的浮標尺寸也要比夏天的小。
釣層較淺的話用4號,較深的話用6號。下鉤用1~2號。相反,如果在大型魚居多的深水釣魚場垂釣,由於魚的密度較小,難以將其聚集過來,可以將下鉤的子線延長到40~80釐米,然後輕輕地投餌,瞄準更寬廣的水域進行垂釣。下鉤子線長度有時甚至可以達到1米,所以當遲遲沒有魚汛的時候可以不斷地延長下鉤子線。
看完小編的這篇文章,你知道使用霧化餌和烏龍麵的宙釣的基本裝備是什麼了嗎?下次海釣的時候可以試一試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