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為糖果媽媽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在娛樂圈明星們的孩子,總是有不斷被關注的話題。
都知道小S有三個女兒,而在25日小S在社交平臺上發文說自己收到二女兒的康乃馨,並感激我說沒有媽媽就沒有她。
小S高興的感嘆到「我是何德何能生了一個這麼孝順的孩子」,看發出來的照片眾網友都有感動到。
曾經小S在一檔節目中表示,三個女兒老二是最不在意的那個,卻也是長得最漂亮又懂事的一個。
老大的剛出生的時候十分的喜愛,老三出生以後又比較小,自己的精力都過多的給了這兩個,不過最不受寵的卻又最孝順。
人與人之間相處的時候,講究的是「禮尚往來」。而在家庭之中有些愛,卻讓人產生很大的好奇心,為何不受寵的孩子,總是最孝順呢?
不受寵的孩子,通過孝順追尋父母的「認同感」
其實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孩子,越是不受寵卻又十分的聽話,對家裡人都要好,更懂得感恩。
並不是孩子心中有受虐的傾向,而是用自己孝順的心,來獲得父母心中的認同感。
身邊有位同事對於這樣的事情最能感同身受,她是家裡的二閨女,上面有個哥哥,下邊有個妹妹。老母親有些重男輕女的思想,而妹妹又比她小很多。
基本上她的成長之路就是放養的狀態,老母親生病了自己是給母親花錢看病,拿的錢最多人,她只想無愧於心,對得起自己的同時,這一生都在追尋父母的認同感。
受寵的孩子被偏愛,難以理解「付出」的意義
相反過度受寵的孩子,卻不懂得如何感恩,被偏愛的永遠都「有恃無恐」。
家長總是無條件的滿足孩子各種需求,時間久了就會把被滿足當成是一種自然,更難以理解付出的真正意義。
經常有寶媽給我留言說,自己把小兒子寵壞了,現在孩子正值叛逆期,什麼事情都不聽我的,還做一些酗酒、打架的事情,真的是讓我太頭疼了。這就是過度的偏愛,在孩子青春叛逆時候問題浮現出來。
幾年前大火的電視劇《請回答1988》中德善的遭遇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她是家中的老二,所以最不受寵,生日和姐姐相近就在姐姐生日那天一起過,煤氣洩漏爸爸媽媽把姐姐弟弟背出來後,自己被忘記了。
因為姐姐是姐姐,第一個孩子所以備受寵愛,因為弟弟是弟弟,最小的孩子也備受心疼,而自己呢?只有自己最普通,一個是寶,一個是輝(光),只有自己是德善。
但就算這樣,在爸爸和德善認錯的時候,德善還是原諒了爸爸。而且德善脾氣最好,也最聽話。很多家庭中的老二都像德善一樣。溫暖又善良。
多子家庭怎樣給孩子正確的教育?
1)感知教育讓孩子形成健全人格
愛是生命中永恆的話題,而在中國的家庭教育中,與親人表達愛是害羞臉紅的。
實際上表達愛才會有更強的感知能力,對家人表達愛的基礎上,慢慢地知道感恩,讓孩子會形成健全的人格。
如果孩子沒有愛的話,在性格養成方面,索取與討好會形成兩極分化的狀態,所以感知教育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是必不可少的。
2)尊重孩子讓關係長存
尊重孩子體現在各個方面,個性、行為等等。
每個孩子的天性是不同的,如果過度壓制孩子,體會不到被尊重的感覺,初次的時候可能有反抗的行為。
長期下去人的天性會越來越弱,以後很容易成為懦弱的人,更不知道到如何與父母保持長存的關係,一旦脫離父母就處理不好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所以尊重孩子是多麼的關鍵。
3)家長要明白你不是孩子的奴隸
孩子天生就會依賴父母,孩子小的時候父母總是會無條件的滿足。
不過日子在一天一天的過,孩子也會慢慢長大,一些父母表示很難從「溺愛」孩子的角色中抽離出來。公公婆婆對孩子的溺愛程度更滋長了,孩子對什麼都想要的野心。
這讓年輕的父母更不好教育孩子了,而今天的不忍心會帶來明天的傷痛,在以後的成長過程中,所帶的弊端是大家不能估量的,請別再繼續做孩子的奴隸。
沒有完美的父母,也沒有十全十美的孩子。不過天下的媽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都是一樣的,都希望孩子們有個好的未來。
對於家庭中多子女的家長們,不受寵的孩子最孝順,其應該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請給予孩子平等的愛,只有愛的流動才能滋養媽媽與孩子之間的關係。
(圖片源自網絡,侵權聯繫刪除)
我是糖果媽媽,一名高級育嬰師,高級家庭教育指導師,一個四歲寶寶的媽媽,有育兒方面和家庭教育方面的問題都可以給我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