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這屆畢業生找工作有多難?推遲開學、春招冷清,企業縮招

2021-02-08 騰訊網

2020年和王晟一樣的應屆高校畢業生有874萬,比去年多出40萬人。開學推遲,春招冷清,疫情打亂了這屆畢業生找工作的陣腳。走不出家門的他們,現在能做的只有時刻守在屏幕前,關注著不時跳出的招聘信息,揣測著春招的形勢。

文 |都芃

編輯 |楚明

運營 |山山

即將畢業的王晟,至今還沒有找到工作。

希望原本寄托在鼠年開年的春招上。寒假回家時,王晟想著過完年早點回學校準備春季招聘。但隨著疫情爆發,1月23日武漢正式封城,他開始感覺有些不妙。

不斷加強的防疫措施也印證了他的直覺,2月1日,學校延遲開學,任何人不準提前返校,具體開學時間等候通知。各類高校畢業生的現場招聘會也被要求暫停。

如今,回想起寒假前自己做出的兩個選擇,王晟感到有些懊惱。一是,他自覺落後別人太多,放棄了考研;第二個就是去年秋天放棄了一份唾手可得的offer。

和王晟一樣的應屆畢業生有874萬,比去年多出40萬人。他們中的一部分還沒有找到工作。計劃趕不上變化,疫情打亂了王晟他們找工作的節奏。

▲今年高校畢業生數量創歷史新高,就業形勢嚴峻。圖 / 梨視頻截圖

看不見摸不著

王晟學的是應用電子專業,還拿過不少獎學金。秋招剛開始他就收到了新能源汽車配件生產企業的offer,轉正後薪資6000元。這對讀普通高校的他來說,可以接受。

他把這個消息告訴家裡人後,有親戚擔心「萬一是騙補貼的,跑路了怎麼辦」。更主要的是,作為山東人,他一直被父母期待能夠找一個有編制的工作,「這樣說出去他們有面子」。因此,他決定放棄到手的工作,轉而聽從親戚建議準備考技師學校的「教師編」。

準備了兩個多月後,王晟才知道自己不符合技師學校教師的招聘要求。此時秋招已經接近尾聲,看著招聘會上所剩無幾的企業,王晟只能轉而撲向來年的春招。

除了完成剩餘的畢業設計,王晟現在每天主要的事情是瀏覽各個招聘網站,儘可能地搜尋招聘信息。學校就業網、招聘公眾號、就業微信群,各類能獲取招聘信息的渠道都在他的搜尋範圍內。

「就業群我都沒有屏蔽,看見老師發招聘信息我就趕緊看。」只要薪資可以接受,從對口專業到不限專業,他看到條件符合的崗位就會投簡歷過去,然後繼續刷新等待回復。

「每天不是盯著電腦就是看手機,我原來手機是靜音的,現在也不敢靜音了,怕錯過電話。」但日子一天天過去,除了眼睛經常有些乾澀,王晟還沒等到結果。

同是今年畢業的張曉柔終於接到面試通知,只不過方式變了。

為了避免人員接觸聚集,多數招聘企業將面試從線下改為了線上的「無接觸面試」。流程大同小異,都要求面試者通過攝影頭和麥克風與面試官進行視頻對話。

張曉柔知道不同於線下面試更看重整體的著裝和儀態,視頻攝像頭「最多只能拍到上半身」,對表情和神態的管理變得格外重要。她經常在衛生間對著鏡子練習表情,反覆背誦著已經準備好的回答。有時她還會和閨蜜打開視頻聊天,模擬面試場景。

她學的是英語專業,在面試時經常會被要求進行英語的聽說讀寫。轉為視頻面試後,張曉柔不知道這能否順利進行,「要是用英語交流的時候網絡卡了怎麼辦?」

張曉柔在不大的家裡來回走動,想選一處合適的地方做視頻背景。她選在了自己房間的書櫃前,還特意把房間收拾了,避免畫面雜亂的尷尬。但她還擔心,「萬一父母在外面聽,不敢發揮。」

不同於大公司較高的知名度和完善的流程機制,中小公司的線上招聘充滿更大的不確定性。

許多中小公司在招聘公告的面試環節中只寫了「視頻面試「四個字,別無其它。究竟通過何種方式進行,事先也不知道,「是下載專門的辦公軟體,還是直接跟HR用微信視頻?」

對於不知名的中小公司,張曉柔在選擇時還有自己的考量。秋招的時候,一到面試公司的樓下,她就會開始「打量」公司,交通是否便利、公司面積多大、工作環境如何,這些都是張曉柔考慮的因素。她認為這些能直觀反映出一個公司的實力和企業文化,「有些公司的工作環境就很壓抑,看了就讓人不想去。」

轉為線上面試後,這些最為直觀的信息都無從得知。張曉柔更擔心的是,「如果公司都沒去過就直接籤約,我總感覺不太放心,萬一是騙子怎麼辦?」

王晟同樣對線上面試有疑慮。他跑過幾場招聘會,直接面對面地與招聘官對話,獲取關鍵信息也快,「比在網上問來問去效率高多了」。坐在家裡,揣測著網線那頭看不見摸不著的企業,王晟總覺有些無力。

求職心態變了

學習財務專業的林秋在秋招快要結束的時候收到了一家房地產企業的offer,公司希望她寒假結束後能儘快去實習,但她打算春招再投簡歷看看。

林秋不知道是許多公司推遲了春招還是崗位確實減少了,她覺得今年的春招有些冷清。

因為疫情原因,元宵節過後仍有大量企業無法按時復工,企業正常經營受到影響,對新增員工的需求也隨之減少。林秋認為雖然每個公司都需要財務人員,但這部分需求相對穩定,招聘崗位多源自於企業擴張規模或員工離職後產生的崗位空缺,「我們專業跟經濟形勢關係很大,本來今年就不好找工作,疫情一來更麻煩了」。她還猜測,因為疫情的影響,原本計劃在年後辭職的人會猶豫,而中小企業也沒有進一步擴張的想法和能力,「我們專業現在崗位應該會比較少,找工作有點難」。

財務專業的林秋知道,疫情爆發後,企業生產經營收到影響,但運營成本尤其是員工工資並不會因此減少。大企業還能夠靠現金流支撐一段時間,而抗風險能力較差的中小企業則可能無力支撐。即使勉強撐過,短時間內也難以進行大規模擴張,招聘需求難免降低。

這也正是王晟所擔心的。他知道,雖然嚮往大企業,但以自身條件找一個成熟穩定的中小企業才是現實目標,「大企業只要985或211的畢業生,我可能連簡歷都過不了。」他不得不擔心,中小企業的經營困境最終會直接傳導至和他一樣的普通院校畢業生身上。在874萬的應屆畢業生中,佔據大多數的仍是畢業於普通院校的學生,」我們人是最多的,找工作也是最難的。」

在北京一所高校讀影視專業研究生的師卓今年夏天也將畢業,但他也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原本以電影行業為目標的他感覺希望愈加渺茫。

電影行業在疫情爆發後首當其衝,原定春節檔上映的多部賀歲片在疫情面前都選擇了撤檔,從院線到幕後製作公司都無一倖免。師卓原本應聘計劃中的一家電影公司遲遲沒有推出春招計劃,「我聽說他們可能要取消春招了,他們已經算是很大的公司了,小公司情況更可想而知了。」

大公司縮減招聘規模,小公司則可能無法挺過寒冬。大型的影視製作公司有時會將部分業務外包給中小公司,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行業鏈條環環相扣,中小公司如果一直拿不到大公司的回款來支付運營成本可能很容易就垮了。師卓年前實習的一家電影公司一直沒有讓員工回去上班,「他們回去了也沒什麼事幹」。

以前做影視項目的公司,現在為了生存從廣告到小視頻,師卓什麼活兒都開始接了。雖然那些不是當初想做的,但看著招聘網站上符合自身條件的公司寥寥無幾,師卓現在覺得「能混口飯吃就不錯了」。

林秋慶幸自己有一份工作保底。但學校不開學,林秋便沒有住處回去實習。線上實習並非對所有行業適用,財務工作有時不方便在線上進行,「有的東西需要公司內網做,而且票據現在不在我這兒。」

但在家多待一天,林秋的焦慮就多增加一份。她聽說有同學籤好的三方協議被招聘企業單方面違約了。還沒有籤三方協議的她擔心再這樣下去,難保企業不會反悔,原本確定的工作也會變得不確定。

許多畢業生的求職心態也在疫情影響下不知不覺地發生著微妙的變化。

王晟在看招聘信息時不會再考慮創業公司了。如果員工人數太少,或者成立時間過短,他也不會再考慮,「不想去太小的公司,風險太大了。」曉柔也有這樣的擔心,如果面對突發情況自己會不會失業。雖然傾向於選擇更加穩定的大型企業,但崗位數量終歸有限,普通院校出身的她面對大企業「僧多粥少」的崗位機會也沒有太多辦法,「先就業再擇業吧」。

公務員是不少人的救命稻草,疫情爆發後多地宣布公務員考試或面試時間向後推遲,利用這段時間在家備考公務員也是他們緩解就業焦慮的辦法之一。王晟雖然不認同父母只想讓他進入體制內的想法,但「回家考事業編」也是他給自己想好的退路。

也有幸運的

與大部分行業遭遇寒冬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一些網際網路行業提前迎接了春天。

夏天就要畢業的趙海也被疫情困在了家裡,但和其他畢業生不同,整個過年期間他都沒閒下來。

在成為在線教師前,趙海的職業規劃是網際網路公司的運營或產品經理。秋招後他進入了一家在線教育公司做運營實習生。早在疫情爆發前,在線教育已經算是網際網路行業風口,趙海同樣看準這一點,「疫情前我們就很缺主講老師」。

趙海在北京一所師範院校讀研究生,雖然不是師範專業,但同學畢業後當老師的比比皆是。雖然也關注教育行業,但他從來沒想過做老師,「我之前主要就是想做網際網路運營,但當時公司跟我說缺主講教師,說我的學歷合適就讓我試試。」

他決定抓住這個機會。籤約後一年底薪是25萬,超過大多數同齡人。但壓力同樣隨之而來,各種考核標準讓從來沒做過老師的他在剛開始時感到痛苦,「磨課那段時間挺難受,但好歹是挺過來了。」

真正面向鏡頭為數以萬計的學生上課前,「磨課」是每一個新老師的必經之路。趙海需要將所有的教學內容熟記於心,並按照教學計劃先給聽課老師講一遍,然後接受一輪又一輪的打磨,「你的課得有乾貨,還要足夠吸引人,不然別人憑什麼選擇你。」每次開課前,他面對直播鏡頭時仍然會有點緊張,「我們是直播課,說錯了就是說錯了,不能剪輯。」

與其他尚無著落的畢業生相比,趙海無疑是幸運的。有媒體形容疫情期間的在線教育彷佛正在經歷「大躍進」。困在家的學生和家長到處尋找著能在線上學習的課程,他所在的公司也在此時加大投入,推出低價課程吸引學生和家長試聽,同時在不斷地招聘新的主講教師。他覺得這對線上教育來說是個機會,雖然不會迅速見效,但是個朝陽產業,「現在其實更多是培養家長的線上教育觀念,主要看以後的發展。」

不只線上教育,能填滿人們居家空閒時間的在線行業都迎來了機遇。嘉奇原本以為疫情能讓他在家多休息幾天,年前他在一家網際網路娛樂公司的產品運營崗位實習, 「初七一過我就開始線上實習了」。

嘉奇的工作是提高產品的用戶活躍度。為了抓住這個人們都在家百無聊賴的好時機,他在家加班的時間比在公司還長,「正是日活高的時候,比以前更忙了。」

雖然還沒拿到正式的offer,但嘉奇相信網際網路行業不會受疫情影響,「說不定還會擴招」。他關注的網際網路求職公眾號每天都在推實習或者招聘信息,」很多都是和娛樂有關的「。

困在家裡的王晟在網上發帖來排解自己的焦慮。網友在帖子裡鼓勵他,「我覺得你已經很厲害了,只是運氣還沒到。」回顧這個有點失敗的求職季,他也開始釋懷,盼望疫情早點過去,一切都能回到正軌。

(文中王晟、張曉柔、林秋、趙海和嘉奇為化名)

文章為每日人物原創,侵權必究。

相關焦點

  • 874萬畢業生迎最難就業季:企業縮招、尷尬雲招聘
    中國民航大學就業辦教師劉闊對《中國新聞周刊》介紹,以往,民航這類行業內院校的就業情況相對比較好,基本不愁找工作,但是今年壓力倍增。  劉闊發現,春節過後,往年第一時間主動聯繫中國民航大學發布招聘信息的企業們卻遲遲沒有動靜。就業處的老師們開始主動出擊,他們列了一個清單,囊括了全國各地與民航相關的企業,挨個打電話,諮詢並邀請企業加入春季招聘。「大家都屬於民航業,也挺支持我們的工作。」
  • 人社部等暫停各類高校就業現場招聘 這屆畢業生太難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暫停各類高校就業現場招聘,這屆畢業生太難了這個春天或將迎來史上最難就業季?三月和四月是企業集中面向高校應屆畢業生招聘的黃金時期,受肺炎疫情影響,各高校延期開學,原計劃的春招工作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波及。
  • 2019屆大學畢業生,因疫情找工作會遇到怎樣的難題?
    疫情的完全控制還需要一些時日,一些企業尚未復工,大多數高校的開學日期尚未確定,本定在三、四月份的招聘計劃和五、六月份的畢業答辯會相應地推遲,高校畢業生不能及時參加企業招聘會和畢業論文答辯,也就不能及時就業,就業時間因此會拉長, 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畢業生的時間成本。
  • 高考推遲?這屆高三有多難!教育部回應了……
    悄悄的寒假過去了,悄悄的寒假又延長了,這本是許多學生夢寐以求的願望,現在卻令人無法心安……而現在最迫切的應屬正緊張備考的高三學子了。這屆高三有多難,生於非典,考於肺炎,沒有復讀,無法開學……我們可以參考一下教育部的回應【】在12日召開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布會上,教育部高校學生司司長王輝表示,要把考生和涉考工作人員健康安全放第一位,距離高考還有4個月,將密切關注疫情發展變化,會同相關部門和各地評估疫情對組織考試可能引發的問題,審慎研究制定今年高考方案。
  • 冬季雙選會3000多名畢業生到場 2021屆畢業生找工作更傾向於「求穩」
    今年,我國高校畢業生有874萬人,而明年畢業生人數預計還會更多。受疫情影響,2020屆高校畢業生還沒從「最難就業季」中緩過神來,2021屆高校畢業生又加入求職大軍了,他們會如何找工作?11月21日,廣西大學舉行2021屆畢業生冬季雙選會,340多家用人單位到場招聘,提供了2.1萬多個就業崗位,吸引了3000多名畢業生到場應聘。
  • @2020屆畢業生:找工作 你準備好了嗎?
    求職形式改變、企業縮招、開學時間一推再推……疫情所帶來的影響直接反映在他們的求職或升學計劃中。當疫情對就業的影響已經無法避免,畢業生們該怎麼做,來突破今年的「就業大關」?與其焦慮 不如行動「開始會很焦慮、無奈,擔心找不到工作我該怎麼辦,後面做了一些事,反倒平和了。」這是「00後」張雨欣這兩個月的心路歷程。
  • 登上央視,白巖松報導疫情下浙江這所大學畢業生就業工作!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給今年的870萬畢業生帶來了史無前例的挑戰,如何順勢而為,轉危為機,做好畢業生升學就業工作,是很多高校面臨的難題。5月2日22點15分,&34;白巖松主持的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新聞周刊》欄目推出《疫情下的&34;》,專訪浙江農林大學師生,報導了學校關於推進畢業生升學就業工作的情況。
  • 看完這5條找工作的建議,我希望自己也是應屆畢業生
    前幾天,看到網上有人議論,說這屆大學畢業生大概是「史上最慘一屆」。可不是嘛,疫情之下,企業紛紛裁員,這幫孩子的工作可怎麼找呀。我這個職場號,後臺也有大學生粉絲留言,問格總,「新冠時期」找工作,有哪些建議沒?
  • 最難就業的不是2020屆,而是2021屆,你開始找工作了嗎?
    文:大學老班長為什麼說最難就業的不是2020屆,而是2021屆,你開始找工作了嗎?每年的校園招聘從大三的7、8月份就開始了,網際網路開始的最早,而大四開學後的9、10月份是校招的黃金時期,大量企業的網申、校園宣講就開始了。不管你是什麼類型什麼層次的學校,總會有相對應的企業需求。
  • 這屆沒有儀式感的畢業生,把找工作刷上了熱搜
    學生時代,你一定聽說過這句話。 「這屆畢業生就業最難。」如果經歷求職,你大概也看到過這句話。 統計顯示,2020年我國有超過874萬畢業生,創下歷史新高。但另一邊,Boss直聘截至5月20日的數據顯示,今年應屆畢業生春招的整體招聘規模,較2019年同期下降27%。
  • 「體驗主播的感覺」 疫情下的春招:視頻面試量增20倍
    「本來計劃節後開始找工作,但受疫情影響幾場招聘會都取消或延後了,當時覺得很焦慮,直到後來視頻面試開始逐漸流行。近期我已經進行了十場面試了。」求職地為廣東的應屆畢業生小鵬告訴新京報記者。春節後,本該到來的「金三銀四」招聘熱潮卻在疫情影響下冷清了許多,隨著企業陸續復工、用人需求增加,線上視頻面試成為了取代線下面試的變通之道。
  • 大學畢業生找工作究竟有多難?真相是……
    又是一年畢業季,隨著高校擴招以及教育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大學畢業生湧入就業市場,成為就業群體中不可忽視的一股「洪流」,大學畢業生找工作已經成為一個嚴峻的話題,那麼大學畢業生找工作究竟有多難,又難在什麼地方呢?
  • 20屆應屆畢業生應該怎樣緩解找工作的焦慮?
    經濟都逐漸恢復起來了,相信找工作這事也會慢慢地好起來。1. 適當降低期望薪資預期BOSS直聘研究院的數據顯示,2020年春招季,大學生的自我定價普遍虛高,對於市場變化的認知明顯滯後,平均期望薪資高於招聘薪資5.2個百分點,而碩士平均期望薪資高於招聘薪資29.2個百分點,明顯失衡。
  • 春招縮水,這屆畢業生要怎麼找工作
    這屆畢業生太難了,在嚴峻的疫情下,開學時間一延再延。這意味著,還在為畢業論文頭禿的畢業生一開學就要面臨答辯、畢業、租房和工作。
  • 企業延遲復工,找工作的要「哭了」,2020年找工作更難嗎?
    或許你所在的行業沒有受疫情波及,但是整體經濟下行,大環境之下,你又如何確保自己不會是下一個?近日,網上的一個網紅詞叫「一疫返貧」。病情拐點還未到來,這次人們真正體會這場疾病,不管你有沒有被傳染,你也一定被影響。
  • 無接觸下的春招:應屆畢業生工作難找
    相對而言,疫情對不少行業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電影院等線下場所關閉後備受重創的娛樂業、全面停擺的旅遊業和線下餐飲業、旅客量斷崖式下跌的交通運輸業、與傳統企業有密切聯繫的O2O類項目也讓部分網際網路企業受到較大影響......有數據顯示,求職者對疫情影響的調整更為靈敏,簡歷投遞數量同比已銳減83.35%。
  • ...考研複試、求職面試……大四學生,推遲開學並不是讓你在家過寒假
    2020年初的這場始料未及的疫情,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也暫時改變了我們的學習和生活。面對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全國上下眾志成城、萬眾一心,正在科學有序地與之作鬥爭。城市管控、企業停工、推遲開學、解放軍馳援、一級響應、火神山醫院......這些每天都見諸報端的詞語讓我們感受到的不僅僅是焦急不安,更讓我們看到了黨和政府與全國人民共同抗疫的決心和魄力。
  • 開學無期、答辯無望、考試取消…2020屆「天選之子」太難了!
    畢業後還能找到工作嗎? 這是2020年應屆畢業生, 每天對自己的三連問, 但卻遲遲找不到答案!
  • 「春招」變「秋招」 還未找到工作的應屆畢業生怎麼辦
    疫情一定程度上阻隔了跨地域找工招工的渠道,招聘考試延期也影響了2020屆畢業生的求職選擇——  「春招」變「秋招」,等待中仍有希望  進入7月,各大高校畢業生已經通過線上答辯、郵寄畢業證書等方式在這個特殊時期順利畢業。
  • 疫情下的這屆學生,期待你們乘風破浪
    這屆考生、畢業生都太不容易了。很少有一屆學生,他們的小個體與大歷史,會如此緊密、突然、意外地聯結在一起。疫情之下,開學、考試、畢業、工作,諸多關係一生的重大節點,全都打破了既往的節奏。不過,或許我們對於學生歲月存在一種「象牙塔想像」,即學生應該是埋頭書本的,對社會缺乏應有的觀察和體驗。其實,從諸多貼合實際的高考作文題就能看出,這種想像中的疏離,是很難保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