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於:京房字
上月,我們推送了豐臺火車站明年開通 區域開啟逆襲之路,成為了當天的網上北京十大熱議話題。
最近幾天,關於豐臺火車站的新消息也是不斷。
來自市重大項目辦的信息,上月30日,地鐵16號線豐臺站已提前完成車站主體結構第1至8流水段的封頂任務,成功對接改建中的豐臺火車站。
本月30日,地鐵豐臺站的主體結構將全部封頂。位於地鐵站正上方的豐臺火車站將會進入大規模建設階段。
市發改委上周四也宣布,將全力推動21個具有一定影響力、投資示範帶動效應明顯、總投資過千億的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其中包括豐臺火車站周邊道路項目。
在我們上月推送的粉絲留言裡,對於豐臺火車站是否能帶動區域逆襲,分成了兩派觀點,一派是認為和期待豐臺火車站及周邊的改造和提升,能明顯改善居住環境,提升區域價值;另一派則認為,從過去看,火車站帶來的都是髒亂差,對區域的價值反而是個「坑」。
既然大家都不同的觀點,那我們今天就來繼續說一下這個話題,分析一下豐臺火車站對區域來說,究竟是個「坑」,還是「真香」。
1
先給大家說一下豐臺火車站的建設進度。
為什麼說16號線豐臺站主體結構封頂非常重要呢。
16號線的豐臺站就位於改建中的豐臺火車站站房正下方,與火車站站房共構,總建築面積4.6萬平方米。
說白一點,就是地鐵車站就在火車站的正下方,和火車站是一體的,所以建設也都是一起建。
16號線的豐臺站設兩個換乘廳,分別與豐臺火車站及既有的10號線實現換乘。車站共設地下三層。其中,地下3層為站臺層,地下2層為站廳層,地下1層為國鐵站房結構。
這就和建樓房一樣,地鐵站就相當於樓房地下B3、B2、B1,是地基,只有地下部分做完了,基礎打牢了,地面部分才能開始大規模的建。
所以不難理解,16號線豐臺站本月底主體結構封頂,對於豐臺火車站的改建有多重要了吧。
這將為豐臺火車站明年底投入運營創造了條件,也為地鐵16號線如期開通提供了保障。
豐臺火車站是京廣、京滬、京九、京原、豐沙等普速鐵路幹線和京港臺、京廣等高速鐵路的交會中心,是集普速車場、高速車場、地鐵、公交和市政交通為一體的大型鐵路樞紐。這裡將打造亞洲第一「中央車站」。
豐臺火車站還是京雄商高鐵的始發站,對接雄安新區,這裡將打造北京一個新的「城市客廳」。
豐臺火車站預計今年年底普速車場投入使用,整體項目計劃於2021年底工程竣工。
2
說到豐臺火車站,那就回到大家熱議的話題,火車站究竟是真香,還是一個坑。
的確,改革開放後,我國的城市建設以及高鐵建設都取得了飛速的發展,但站城融合這一塊兒卻並不理想。
簡單的說,就是大型火車站等交通場站比較孤立,其實主要還是一個旅客運輸的用途,沒有更多的服務功能,西站建設的比較早,連軌道交通的換乘當時都沒有跟上。
更新一點的南站,軌道交通的換乘跟上了,但與城市融合的辦公、商業、服務等功能卻沒有跟上。放眼望去,車站周邊除了小賣部、快捷酒店等,很少能有更豐富的各類配套。那人們只能把車站作為一個旅途的中轉,無法融入城市。對城市來說,如此之大的客流,卻沒有帶來龐大的消費,也是可惜。
造成這個問題的原因,一方面是之前的規劃理念還不先進;另一方面,是國鐵與城市裡的交通、商業等配套往往是兩個主體,鐵路那邊建車站,城市這邊再規劃周邊,做不到「一盤棋」的統一規劃,
當然,還有區域位置的原因,比如南站,周邊大都已經已建成的居住小區,本身就沒有產業相關的功能區,與產業有關的商務、辦公等自然發展不起來。
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就是需要敲黑板的關鍵詞了——站城一體化、TOD。
所謂站城一體化,簡單來說就是將交通場站與城市融合一起規劃發展,拿火車樞紐站來說,就是不但要承擔大交通以及城市軌道交通的換乘功能,還要成為城市的一個重要功能區,辦公、商業、服務業等在車站附近聚集,使車站成為帶動區域發展的金鑰匙。
TOD是Transit-OrientedDevelopment的簡稱,意為以公共運輸為導向的發展方式,以地鐵、輕軌、巴士幹線等公共運輸站點為中心,以5-10分鐘步行路程為半徑,建立集工作、商業、文化、教育、居住等為一體的商業組團或居民組團。
日本在這方面走的是最好的。東京的六本木、澀谷,大阪的新大阪站等,都成為了城市中心的重要功能區,交通便利,商業服務業繁華,也帶動的區域價值的提升。
比如,澀谷匯集了9條軌道交通線路,已經成為了日本著名的商業文化圈。
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澀谷在規劃中就強調了交通場站的商業等生活功能,大力發展產業、商務、服務、商業、文化等形態和功能,沿著車站布設按圈層商業地塊、居住地塊等,軌道交通與地面統一規劃開發,交通的便利帶來了大量的人流,這又反作用於周邊的辦公、商業等,形成了繁華的商業辦公圈。
從這裡可以看出,成功的站城一體化並不突出交通功能,本來這就是車站帶來的天生稟賦。相反則是更重視城市的產業和生活功能。依託車站便利的交通條件,形成現代工作和生活圈。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一體化的規劃和開發。
3
在這一點上,豐臺火車站有令人期待的可能。
正因為改造的晚,豐臺火車站擺脫了之前西站、南站時的規劃欠缺。此次在豐臺火車站改建之初,北京市和豐臺區就提出了豐臺火車站必須站城一體化來規劃和建設的理念。
豐臺火車站從一開始,打造的就是TOD模式。未來將強化周邊地區功能布局和對外交通連接,區域將著力發展高端商務、商業以及生態文化產業,配套購物、餐飲、酒店、文化娛樂等功能的綜合商務服務業,大尺度綠地公園等生活配套,縮減居住用地規模,建立集工作、商業、文化、教育、居住等為一體的城市中心。
根據規劃,這片區域將以豐臺火車站樞紐為中心,對標雄安新區發展需求,將打造由科技創新服務、金融商務服務、文化體驗服務構成的3個特色服務產業和生活配套構成的1個配套支撐產業。建設北京城南地區文化娛樂、商務商貿的新地標。
有沒有發現,現在的這個規劃,已經有些和日本站城融合類似了。不再一味的突出交通運輸的功能,而是將車站與城市融合在一起,尋找更多的城市生機和生活氣息。讓商業、辦公和居住圍繞在交通場站周邊,形成新的城市圈層。
地區的綜合商務中心和新地標,一定要布設大量的產業、商務、商業等建築,這一片區域也將改變舊日城中村的面貌,搖身一變成為充滿現代氣息的功能區。
之前,豐臺火車站周邊的造甲村等已經實施了拆遷,接下來周邊可能還繼續有這方面的動作。供地方面,之前已經供應的造甲村住宅地塊,已經確定中海甲叄號院的案名並推出,並且是個總價在千萬量級的現代豪宅項目。
接下來該區域還會繼續有新地塊的推出,不過相對於商業、辦公等用地來說,住宅地塊不會那麼多,畢竟正在編制中的《豐臺站地區詳細控規和綜合實施方案》中已經明確,居住用地規模縮減,調整優化居住用地布局,補充設施短板,改善人居環境,提高生活服務品質。
因此可以推斷,由於站城一體化和新的商務中心帶來的區域功能和價值的提升,該地區將來入市的居住地塊,很可能還繼續會是類似甲叄號院這樣的豪宅地塊,但數量不會多。
另一方面,更高的站位來看,北京市提出:「妙筆生花看豐臺」,豐臺火車站的改造和站城一體化就是「妙筆」之一。
豐臺目前最主要的經濟增長點是豐臺科技園,豐臺科技園目前已經比較成熟,主要的產業是航天和軌道交通,它佔豐臺區的土地面積不足1%,但創造的財政收入卻佔了全區的四分之一。
而未來豐臺區的新的增長點無疑是麗澤,它是北京市三環內最後一塊成規模的開發區域,在新總規中定性為新興金融產業集聚區、首都金融改革試驗區,對標的是倫敦金絲雀碼頭。
但過去,這兩大功能區還沒有形成有效的銜接和聯動。而豐臺火車站的一邊連接麗澤金融商務區,另一邊連接豐臺科技園。
因此豐臺火車站及周邊將規劃建設成為地區的綜合商務中心,並將西南片區這三大功能區連成線、連成片,帶動整個西南片區的發展。起到1+1+1大於3的效果。
另外,麗澤是11、14、16、麗金線、新機場線五規交匯,新機場的城市航站樓又建在這裡;同時,豐臺火車站又稱為連接雄安的「城市會客廳」,因此西南片區的「國際範兒」以及未來帶來的產業、商業的升級也清晰可見。
4
最後,在上一次的文章中,我們也說了豐臺火車站周邊發展滯後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被割裂。
被車站割裂、被道路割裂,等等,這些都是制約發展的因素。
上周四,北京市發改委宣布,為積極應對疫情影響,市發展改革委會同各區各部門全力推動21個具有一定影響力、投資示範帶動效應明顯、總投資過千億的重大項目集中開工,穩投資、穩預期、提振信心。
注意,本身因為疫情的影響,財政投入也會受影響,此時重點推動開工建設的項目,一定是當下最重要的。
其中,作為促進城南地區平衡發展,豐臺火車站周邊道路工程成為了城南地區的4個重大項目之一。這足以顯示豐臺火車站及周邊在城南乃至北京的重要性。
在道路規劃方面,豐臺火車站周邊將形成「五主、五次、六支、七連接、兩樞紐」的道路路網。
東西向新增對外疏通道主幹路正陽大街——豐草河北路、站前東西聯絡線,溝通鐵路樞紐與西三環路和西四環路兩條快速路的溝通;
南北向增加對外疏散通道主幹路萬壽路南延、四合莊西路,溝通鐵路樞紐與豐北路和南四環路兩條快速路的溝通。
新增萬壽路南延、韓莊路、四合莊西路3座下穿鐵路箱涵,增加區域南北向溝通,緩解東西向交通壓力。
改造周邊區域單路東貨場路和豐臺東路,完善微循環系統。
其中,萬壽路南延從大興至豐臺南四環的道路已經修通,由於等待改造的豐臺火車站,因此就差目前東大街到四環路這一段沒有開通。
而隨著豐臺火車站的改造,該段道路也將開工建設,並預計於明年隨著豐臺火車站改造完工而竣工通車。屆時,造甲村沿萬壽路直接可以上四環,往北則可以方便的穿城,直達蓮石路、長安街乃至海澱地區。
就說到這裡,也期待好的規劃能百分百的落地,這片區域能迎來嶄新的面貌和篇章。
更多信息,微信關注北京買房幫住,政策解讀、買房問答、自駕看房,全g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