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是 1968 年,位置在今天河北省保定市的滿城區,解放軍工程兵某部在滿城陵山進行戰備施工時,意外發現了一座沉睡了 2000 多年的古墓,墓中出土的上萬件珍貴文物震驚了全世界。
從眾多出土文物上刻有「中山內府」的銘文來看,專家們認定這裡的「中山」指的就是歷史上的中山國。但是歷史上曾經出現過兩個中山國,一個是春秋戰國時期的鮮虞中山國,另一個就是西漢時期的中山國。從銘文的形制上來看,陵山古墓出土銅器上的「中山內府」字樣接近漢隸字體,而戰國時期中山國的文字屬於金文,再加上銅器的造型和工藝明顯屬於西漢風格,學者們由此斷定這座墓是西漢時期的。
但是西漢年間,中山國有十位國王,葬於滿城漢墓的中山王到底是誰?隨著考古發掘工程的不斷推進,在中室的泥土裡清理出隨葬品中間,一件青銅「作鍅」的出土讓墓主人的身份終於顯現了。根據當時負責考古的學者介紹,這件青銅「作鍅」是漢代宴請賓客時用來盛酒的器具,它的頂部刻有「中山內府卅四年」的字樣。在漢武帝以前,中國的帝王沒有年號,在位時間只以數計。三十四年,也就是中山國國王在位年數。西漢中山國的十個國王中,只有第一代中山靖王劉勝在位時間長達四十二年之久,其餘各王在位時間都沒有超過三十年的,所以「中山內府卅四年」的字樣足以證明,滿城漢墓的墓主人就是中山靖王劉勝。
和劉勝同葬於此的還有他的妻子竇綰。劉勝墓全長大約 52 米,最寬處約 38 米,最高處約 7 米,由墓道、車馬房、庫房、前堂和後室組成,竇綰墓和劉勝墓的形制大體上相同。兩墓的墓室都非常龐大,隨葬品豪華奢侈,一共出土金器、銀器、銅器、鐵器、玉器、石器、陶器、漆器、絲織品等文物一萬餘件。
西漢錯金博山爐 腹徑15.5釐米 通高26釐米出土地:河北滿城陵山一號漢墓
滿城漢墓中出土的文物多項創造了全國之最:4 枚金針、5 枚銀針、「醫工盆」,以及小型銀漏鬥、銅藥匙、藥量、銅質外科手術刀等組成了迄今發掘出土的質地最好、時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一整套西漢時期醫療器具;計時器銅漏壺是迄今出土的年代最早的一個古代天文學器物;一個由石磨和大型銅漏鬥組成的銅、石複合磨,是我國至今所見體積最大、時代最早、設計科學、構思奇妙的銅石複合糧食加工工具 ;500 多件兵器中,有我國最早採用刃部淬火新工藝的鐵劍,而劉勝的鐵鎧甲,也是迄今考古發掘中所見到的保存最完整的西漢鐵甲;一件玻璃盤和兩件玻璃耳杯是迄今考古發現最早的國產玻璃容器。
西漢錯金銀鑲嵌銅骰子 尺寸:直徑2.2釐米出土地:河北滿城陵山二號漢墓 銅骰通體錯金銀,為18面體的球形物。其中16面上錯出篆書或隸書「一」至「十六「,另外相對的兩面上錯出「酒來」,「驕」字,字體為篆隸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