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港澳知名愛國企業家何鴻燊逝世,享年98歲。
何鴻燊於1921年11月25日生於香港,有「澳門賭王」之稱。他曾任第九至十一屆全國政協常委,參與見證了中英、中葡談判及香港、澳門主權移交等重大歷史事件,擔任過澳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副主任、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委會副主任。
何鴻燊於2007年獲授澳門最高殊榮——「大蓮花榮譽勳章」,於2010年獲頒香港「大紫荊勳章」,成同獲港澳最高榮譽勳章第一人。
多族混血自認廣東人
出身望族卻家道中落
何鴻燊身上擁有中國、英國、猶太和荷蘭多個民族的血統,這一點從其外貌上便可看出。對於這一點,何鴻燊曾在2010年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自己確實是混血兒,同時他也說:「我認為,自己七成以上是中國人。我在中國長大、在中國讀書。我祖籍廣東,我覺得自己是典型的廣東人。」
何鴻燊出身於香港赫赫有名的何東大家族。他的父親何世光是香港的著名富商,擔任渣甸洋行的買辦,還是立法局議員及華東三院主席。當年的何鴻燊,過著衣食無憂的少爺生活,就讀於香港最好的學校——皇仁書院,有花不完的錢,心思自然不在讀書上了,這是富家子弟的常見病,何鴻燊當時未能倖免,成績是很差的。
如果不是何鴻燊的父親一夜之間破產,家道破落,變得一貧如洗,可能就沒有後來苦苦奮鬥出來的何鴻燊。
家道沒落,何鴻燊嘗盡了世態炎涼。小時候,他的一顆牙蛀爛了個洞,痛得他吃不下飯,可他又沒錢補牙,強忍著痛又實在是受不了,怎麼辦呢?他想起自己有個姑表丈是牙醫,就去找他,沒想到姑表丈竟然不屑地對他說:「你沒錢,補什麼牙,拔掉算了。」何鴻燊淚水奪眶而出,轉身就走。他開始勤奮讀書。為了減輕母親的負擔,他在心中發誓一定要拿到獎學金,賺了錢讓母親過上好日子,看別人還小看自己不。何鴻燊終於在D班考得第一名並獲得了獎學金,創下了皇仁書院D班學生考取獎學金的紀錄。之後,他又以優秀的成績考入香港大學,並獲得獎學金。
由於抗戰爆發,香港失守,何鴻燊於1941年從香港大學理科學院肄業後,來到澳門,進入澳門聯昌貿易公司工作。因一口流利的英語,他在公司擔任了秘書職務。何鴻燊的記憶力非常出眾,當時澳門的兩千多個電話號碼他能倒背如流,再加上善於察言觀色,周旋四方,他很快成了這家公司的得力幹將,並為公司立下汗馬功勞。
「賭王」風度翩翩,魅力四射,是個性情中人,他娶了四個太太,另還有大把情人。一生豔遇不斷,溫柔無邊,人們戲稱他「風流賭王」。
每年交賭稅超40億港幣
佔澳門財政收入過半
1943年,何鴻燊用他從聯昌公司分得的一百萬紅利獨立創辦了澳門火水(煤油)公司,後來他又轉道香港發展,與人合資創辦利安建築公司,到上世紀五十年代中期,他已經成為香港赫赫有名的大亨了。1961年何鴻燊與葉漢、葉德利、霍英東等結成聯盟,競得澳門博彩專利權,創辦澳門旅遊娛樂有限公司,建成葡京大酒店,並在香港註冊信德公司,90年代又在澳門建立皇宮賭場。
有人曾向他打聽成功秘訣,何鴻燊說:我沒有什麼秘訣,一是做事必須勤奮;二是鍥而不捨,有始有終;三是一定要有好幫手;四是待人忠實,做事雷厲風行。錢,千萬不要一個人獨吞,要讓別人也賺。做生意一定要懂得有取有舍,有的雖可獲一時之利,但無益於長遠之計,寧可捨棄,不可強求。勤勞努力,戰勝困難,才是最大的資本。沒有到收工鐘響就已經洗乾淨手的人,一定是老闆最看不起的人,也是人生不會成功的人。他說,他睡覺時一直都養成了一個習慣,就是在枕邊放一個本子、如果有什麼念頭,或者夢見什麼重要的事情,就會醒來先記下再睡。這就是何鴻燊經常說的要有「隔夜心」。
後來,何鴻燊在澳門的地位已不可動搖,他旗下的賭場,每年的投注在1300億港幣,相當於澳門本地生產總值的6倍,每年上交給政府的賭稅超過40億港幣,佔澳門總財政收入的50%以上。有30%左右的澳門人直接或間接受僱、受益於他的公司。實際上,他是澳門相當一部分居民的「老闆」,就經濟上的影響力而言,何鴻燊可以說是澳門的無冕之王。同時他還是澳門回歸祖國歷史進程中的重要一員,擔任澳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副主任,以及1998年5月在北京成立的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委會副主任。
「賭王」從來不賭錢
「賭」「一國兩制」一定成功
作為「賭王」,何鴻燊從來不賭錢。但在香港回歸之前,這個一生不賭的「賭王」早早下了重注,他「賭」香港贏,賭「一國兩制」一定成功。
1982年鄧小平提出了「一國兩制」的大膽構想,當時這種想法震驚了世界。何鴻燊則深受鼓舞。在香港回歸前夕,很多企業擔心回歸後的前途,興起了「遷冊風」(指將公司遷移註冊地)。
但何鴻燊並沒有走,他對中央政府充滿信心。這信心,正是源於鄧小平與他見面時說的一句話。
香港回歸前,何鴻燊到北京參加國慶活動,剛剛結束閱兵的鄧小平與他們舉行會見。鄧小平說:「何先生,恭喜發財!要繼續努力啊!」
當時何鴻燊愣了一下,他沒想到鄧小平會向自己說這樣的話。旋即,何鴻燊立正向鄧小平致意,並告訴他自己一定會繼續努力。
回到香港和澳門之後,何鴻燊就告訴周圍的朋友:「大家都不要走了。中央對兩個特別行政區『特殊看待』,中央這個『大後臺』要我們成功的決心十分堅定。」
從那時起,何鴻燊就堅信香港和澳門的未來只會好,不會壞。他深信「一國兩制」在香港可行,所以一直繼續自己在港澳的投資和慈善事業,繼續「舞照跳,馬照跑」。
2007年,香港回歸十周年。在接受採訪時,何鴻燊表示,香港是「一國兩制」下的中國特別行政區。他每周一到周五都會抽半個小時堅持學普通話,「我懂英文、葡文、日文。香港回歸後,我當上了全國政協常委,經常回內地,從商也好,議政也好,都應該學好普通話!」
購得圓明園豬首馬首銅像
捐獻給國家
2003年,一條文物界的大新聞,讓已經名滿澳門的何鴻燊,又「出了一把名」。
這位已經功成名就的富商,向中華搶救流失海外文物專項基金捐贈600萬港元,從美國藏家手中,購得珍貴的圓明園豬首銅像,並捐獻給國家。
2007年8月初,香港蘇富比拍賣有限公司準備拍賣圓明園馬首銅像的消息披露後,再次引起各界譁然。最終,經過和拍賣行協商,何鴻燊在拍賣會舉行前以6910萬港元的天價買下馬首銅像。
2019年11月,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和澳門回歸20周年,何鴻燊決定將圓明園馬首銅像捐贈給國家文物局,為這尊銅像的百年回歸之路畫上圓滿句號。
除此之外,2007年,恰逢香港回歸祖國十周年。那年9月12日,何鴻燊向中國國家博物館捐贈藝術品儀式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何鴻燊捐贈了油畫《南京條約》、《世紀大典》、《毛澤東主席會見希斯》和青銅雕塑《毛澤東》、《鄧小平》等藝術品。
據港媒報導,何鴻燊在1987年就已捐獻147件中國古代文物予國家。
何鴻燊在一次捐款儀式上說:「平時常教子女,做人不要怕有壓力,做事要講實力。在這裡我有一個好的方法,可以很好減低壓力。是什麼方法?就是做多些善事!」
他又說:「為何要做多些善事?因為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若然不報,時辰未到!最重要的,是多做善事福有攸歸。」
最中意被稱為「愛國資本家」
何鴻燊是港澳回歸的歷史見證者。
1984年,他參加香港各界知名人士組成的觀禮團,到北京觀摩《中英聯合聲明》籤署儀式;1988年,他被委任為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副主任、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委會副主任。
在接受《廣州日報》採訪時,何鴻燊還提到過一個插曲。港澳回歸前後,他來內地開會,對他的稱呼也有所不同。
澳門回歸前夕,何鴻燊作為澳門籌委會的副主任去往人民大會堂開會。有人在臺上說:「各位同志……」這還讓何鴻燊有點擔心,「哇,我是資本家,你叫我『同志』,是不是要分我身家?」
回歸後,他再來開會,臺上說的是「各位港澳委員……」還稱呼他為「愛國資本家」。「我很中意這個稱呼的。」何鴻燊對《廣州日報》記者說。
在港澳地區,何鴻燊也一直致力於關注文化教育發展,投身社會慈善事業。
2001年,他獲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頒授「金蓮花榮譽勳章」;2003年,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於授予其「金紫荊星章」;2007年,他獲授澳門最高殊榮「大蓮花榮譽勳章」;2010年,他獲頒香港大紫荊勳章,成為同獲港澳最高榮譽勳章第一人。
全國港澳研究會理事、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法學院副教授田飛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愛國企業家」這一稱呼是我國港澳政策系統習慣上的稱呼,「它不是一個官方稱號,也不是說發個證書或者說按照程序申請就能獲得的。」田飛龍告訴記者,在「一國兩制」的進程當中,何鴻燊所做的貢獻、其個人的品行及能力體現了愛國愛港、愛國愛澳的忠誠和價值。
捐資興建國家遊泳中心
一直保持著運動習慣
作為一名愛國的港澳同胞,何鴻燊對國家建設的支持也體現在實際行動上。
2001年,北京申辦奧運會成功的消息傳來,時任北京奧申委顧問的何鴻燊高呼「這實在是所有中國人的驕傲和榮耀」。隨即,他捐資興建了國家遊泳中心。
何鴻燊自幼愛運動,並一直保留著運動習慣。日常事務雖然繁忙,他仍每天遊泳,一星期打兩次網球。據中新網報導,何鴻燊身邊人士透露說,有時何鴻燊遊完泳後還會踩單車健身器,邊健身邊聽屬下匯報事務。
2008年,何鴻燊擔任了北京奧運會火炬手。
當年5月3日,作為澳門站年齡最大的火炬手,何鴻燊從第一棒武術運動員梁洪敏手中接過聖火,精神抖擻地跑完了200米。
「平時在電視上好多次看過聖火傳遞,這次自己能手持火炬傳遞聖火,當然感覺不同了。能成為火炬手我感到非常高興和驕傲。」當時何鴻燊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綜合《環球時報》《北京青年報》等
來源:
華商網-華商報編輯:胡澤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