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見研究調查|2018臺灣最佳大學排名-分榜排名

2021-02-12 兩岸教育交流


首創分榜排名 傳統頂大排序洗牌 私校異軍突起

《遠見雜誌》已連續兩年發表「臺灣最佳大學排行榜」,引發各界廣泛迴響。今年進

入第三年度的2018年最新調查結果也已出爐。有鑑於臺灣各大學特色不同,放在一起評比恐有失公允,今年首創分榜排名,將大學分成綜合類、文法商類與醫學類。文法商類是指該校文法商系所佔六成以上者、醫科類是指多數系所為醫療相關;至於科系分配較平均的大學則列為綜合大學。結果顯示,綜合類大學仍是一般熟知的頂大居前段班。由臺大守住第一學府之名,清大攻上榜眼,將「臺成清交」慣有排序重新洗牌;臺師大則成功轉型,擺脫師培學系殞落魔咒,拔得文法商類頭籌;醫科類由長庚大學和北醫並列冠軍;臺科大奪下技職類榜首;靜宜、義守、東海大學進步最顯著。


五大面向34項指標 全面體檢高等教育


島外對高教績效的評比行之有年,包括最權威的《泰晤士高等教育》排名、2003年啟動的上海交通大學《世界大學學術排名》、2004年出現的QS世界大學排名,《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也年年針對美國高教評鑑排名。反觀臺灣,直到2016年《遠見雜誌》發布「臺灣最佳大學排行榜」,才有了符合島內情況的排名元素。

2018《遠見雜誌》臺灣最佳大學排行榜為求更周延,全面優化評鑑標準,由「遠見研究調查」與國際知名文獻出版社ELSEVIER合作,五大面向34項指標體檢高等教育,加權計算分數排名,並進一步考量學校特色差異,首創分榜排行,使調查結果更具參考價值。扣除助理教授級以上師資少於150人或學生數低於3,000人的小校、屬性特殊軍警學校,共101所大學列入評比。

綜合類臺大第一 清大打亂排序拿下亞軍

依照今年新分榜方式,綜合類大學共有40所,但競爭激烈,排名前五為臺大、清大、成大、交大與中央;文法商類前五名為臺師大、政大、輔大、淡江、中正;醫學類大學前三名由長庚、北醫、中國醫藥大學等私校包辦;技職類由臺科大、北科大及雲科大分佔前三名。

綜合大學領先群仍是傳統頂大。臺大受創於「卡管」事件,許多校務、學術交流停擺,所幸先天資源龐大,短期不致受太大衝擊,穩居第一學府。

清大併入新竹師範學院後,廣度大增,加上校長賀陳弘極力推動科技與人文、藝術整合,今年甩開纏鬥多年的交大,拿下亞軍,每位教師平均承接「學術研究」計劃經費、領域權重引用影響係數(FWCI),以及近五年得到美國專利總數都是各校之首,賀陳弘辦學績效也獲好評,得到校長互評調查最高票。

東海大學拿下綜合類第12名,重返私大領先校群,外籍專任教師佔所有老師比例達7.13%,國際化為各校第二。(表1)

私立各半 臺師大成功轉型奪冠 政大國際化程度排全臺前三

今年首創文法商類學校,共有50所。臺師大學轉型後,研究能量大開,中文論文數、專任教師平均論文數、每位老師的平均產學收入都是第一,超越人文社科經典大校政治大學,位居榜首。

緊隨在後的政大,也在中文論文和國際化表現優異。政大專任教師平均產出2.03篇中文論文,僅次於臺師大,境外教師數量及本國學生出境交流數都為全臺第三。

輔大則排第三,是文法商類的私校龍頭;排名文法商類第九的靜宜大學為黑馬,有604

名學生出境交流,國際化推動顯著;東吳大學與雲科大、臺北大學並列第十。(表2)

三 長庚、北醫並列第一

今年列入醫科類大學共有11所,前三名均由私立醫大包辦,長庚大學和北醫並列第一,中國醫藥位居第三。

長庚除了在多項論文相關成就擠進全臺前三名外,每位老師平均承接「學術研究」計劃經費高達215.88萬元,為各校第二。生師比全臺最低的北醫,學生資源遠比他校豐富,平均預算59.16萬元居各校之冠。(表3)

技職類Top10為國立天下 臺科、北科、雲科居前三

在綜合、文法商、醫科類大學外,《遠見》再特別針對技職類學校排名。結果,全臺公立科大只有11所,競爭力大幅超越私立技職,前十大就有六所公立,臺科、北科以及雲科分佔前三名。

臺科大發揮科大生為產業所用的本質,在技職類大學中,位列企業最愛大學生第一名。北科大學生也在產業界受獲好評,榮獲企業最愛大學生票數全臺第六,北科大校長也是全臺正副校長眼中的辦學績優生,受肯定票數排第六。(表4)

三名均為醫科類大學,逢甲第四,緊追在後的包括輔大、淡江、東海皆為私立前十強。(表5)

2018年《遠見》臺灣最佳大學排行榜調查說明

一、調查統籌單位:遠見研究調查

。二、調查指標:本調查以五大構面進行大學評比,分別為5項社會影響(15%)、8項學術成就(25%)、8項教學成就(25%)、6項國際化程度(15%)、7項推廣及產學收入(20%),2018年的評比總共涵蓋34項細項指標。➊ 5項社會影響(15%)2018企業最愛大學生2.5%、2018校長互評5.0%、105學年度(2016/8/1∼2017/7/31)「弱勢學生助學計劃」補助之受惠學生人數比率2.5%、105學年度(2016/8/1∼2017/7/31)學雜費減免人數2.5%、2013∼2017學校論文在媒體談論次數2.5%。➋ 8項學術成就(25%)2013∼2017專任教師平均中文論文數2.5%、2013∼2017中文論文數2.5%、2013∼2017專任教師平均3I英文論文數2.5%、2013∼20173I英文論文數2.5%、2013∼2017 H-5 index 5%、2013∼2017 FWCI領域權重引用影響指數5%、專任教師獲獎/榮譽人數2.5%、105學年度(2016/8/1∼2017/7/31)每師平均承接「學術研究」計劃經費金額2.5%。➌ 8項教學成就(25%)106學年度(2017/8/1∼2018/7/31)註冊率4%、106學年度(2017/8/1∼2018/7/31)生師比3.5%、105學年度(2016/8/1∼2017/7/31)學生平均經費3.5%、105學年度(2016/8/1∼2017/7/31)全校總經費3.5%、105學年度(2016/8/1∼2017/7/31)本年度現金增減情形3%、105學年度(2016/8/1∼2017/7/31)修讀校際選課人次2.5%、106學年度(2017/8/1∼2018/7/31)學校圖書、非書資料及現期書報總數2.5%、106學年度公布102∼104學年度近三年學校購買圖書資料費其每生平均金額2.5%。➍ 6項國際化程度(15%)2013∼2017國際合著論文比3%、106學年度(2017/8/1∼2018/7/31)國際學生數比2.5%、106學年度(2017/8/1∼2018/7/31)國際教師數比2.5%、105學年度(2016/8/1∼2017/7/31)本國學生出國交流數2%、日間學制修讀雙聯學制學生數2.5%、105學年度(2016/8/1∼2017/7/31)跨國學位合作校數2.5%。➎ 7項推廣及產學收入(20%)105學年度(2016/8/1∼2017/7/31)推廣及產學收入3%、105學年度(2016/8/1∼2017/7/31)每師平均產學收入3%、2016智慧財產權衍生運用總金額3%、2013∼2017產學合著論文比3%、2013∼2017美國專利數2.5%、2013∼2017臺灣專利數2.5%、2013∼2017論文被專利引用總次數3%。

三、統計方法:指標統計方法系將每一細項之各校原始數據以T分配進行標準化,再依各細項之權重計算後加總,並進行排名。

四、涵蓋學校:助理教授以上教師數不到150人或該校學生數不足3000人的學校,因規模過小不列入排名。

五、公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公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公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雖已於2018年2月正式合併為公立高雄科技大學,爰因本年度評估指標以去年表現為主,故維持三校分開評比。

六、學校分類標準說明:依臺灣地區教育主管部門領域學門分類為「醫科」(醫藥衛生及社會福利)、「文法商」(包含教育、藝術及人文、社會科學、新聞學及圖書信息、商管及法律、服務等領域)與「綜合」。若該校「醫科」學門科係數佔比最高,則歸為「醫科類」;若該校「文法商」學門科係數佔全校60%以上,則歸為「文法商類」;若該校各類學門科係數皆無超過60%者,則皆歸為「綜合類」。

七、資料來源:臺灣地區教育主管部門大專校院校務信息公開網站、臺灣人文及社會科學引文索引資料庫(簡稱 TCI-HSS,資料擷取時間至2018/5/3)、「中央」研究院、臺灣地區高等教育司、臺灣地區科技部等。論文資料基於Scopus引文索引資料庫及SciVal研究分析指標為數據來源,資料涵蓋範圍為出版論文2013∼2017年,資料擷取時間至2018/5/10。媒體資料來源與專利來源為LexisNexis Metabase及Newsflow,包括五大專利局、39000種在線(online)來源、6000種紙本(print)來源,類型包括學校、企業及政府發布新聞、雜誌報社如BBC、Reuters、Bloomberg。

八、資料涵蓋期間:2018的調查數據以2017年統計數字為主,部分項目為求考量指標遞延效果,納入五年數據評估(2013∼2017)。

相關焦點

  • 遠見研究調查|2018臺灣最佳大學排行榜-五大面向排名
    高教臺南幫成型 企業最愛成大學生除了整體表現,《遠見》也針對社會影響、學術成就、教學表現、國際化程度和產學績效進行評估,結果發現私立大學的國際化程度不輸傳統名校,科大則在產學績效上成績突出。高教臺南幫成型 企業最愛成大學生除了分榜排名值得關注,細看調查採用的五大面向、共34項指標排名,找出其中的隱形冠軍,亦可挖掘不少出不少學校的特色。第一個面向為「社會影響」,前五名被公立大學佔據,其中成大在企業最愛大學生細項指標奪得第一。
  • 臺灣頂大排名洗牌!遠見最佳大學排行:陽明交大「醫工連手」空降亞軍
    https://www.gvm.com.tw/article/80513《遠見雜誌》2016年率全臺之先,發布第一份、亦是唯一的「臺灣最佳大學排行榜
  • 2018臺灣最佳大學排行榜發布 101所高校進入排名
    臺灣《遠見》雜誌7月2日發布「臺灣最佳大學排行榜」,綜合類大學由臺灣大學守住島內第一學府之名,新竹清華大學攻上榜眼,臺南成功大學位列第三。  文法商類中,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大學和輔仁大學排名前三;醫科類是長庚大學和臺北醫學大學並列冠軍;臺灣科技大學奪得技職類榜首。  上月底,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公布亞太地區大學排行榜,臺灣共有31所大學上榜,雖比去年增加5校,但最高排名的臺大比去年掉了4名,位列第37名。  已連續舉辦三屆的「遠見臺灣大學排行榜」每年都會納入各大學正副校長的互評分數。
  • 《遠見》雜誌發布2018年臺灣最佳大學排行榜
    新華社臺北7月2日電(記者陳君 查文曄)臺灣《遠見》雜誌2日發布「臺灣最佳大學排行榜」,綜合類大學由臺灣大學守住島內第一學府之名,新竹清華大學攻上榜眼,臺南成功大學位列第三。文法商類中,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大學和輔仁大學排名前三;醫科類是長庚大學和臺北醫學大學並列冠軍;臺灣科技大學奪得技職類榜首。上月底,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公布亞太地區大學排行榜,臺灣共有31所大學上榜,雖比去年增加5校,但最高排名的臺大比去年掉了4名,位列第37名。
  • 全球最佳聲譽大學 臺灣大學排名連續三年下滑
    2016全球聲譽最佳大學排行前十名,仍由英美大學包辦,臺灣大學排名則連續第3年下滑。(圖/中時資料照)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專刊」4日公布2016全球聲譽最佳大學排行榜,在百大名單中,哈佛大學連續第6年稱霸第1,前十名雖仍由英美大學包辦,但亞洲大學整體成績及入榜數大幅增加;日本東京大學排名12、蟬連亞洲聲譽最佳學府,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排名也躍升,臺灣大學排名則連續第3年下滑。
  • 2012世界最佳大學排行榜 臺灣大學排名第80
    臺灣大學。圖片來源:臺灣「中央社」  中新網9月11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英國高等教育調查公司QS公布2012世界最佳大學排行榜,臺灣大學排名第80。這不僅創下這項調查進行9年來臺大最佳成績,也是臺灣地區唯一晉身前百大的大學。  負責這項調查的QS公司研究部主任梭特(Ben Sowter)說,在世界其它大學的排名變動不大的情況下,臺灣的大學今年表現十分傑出,全球前400名大學,臺灣佔7所,不僅較去年增加1所,而且排名都優於去年。
  • 全球最佳年輕大學排名 朝陽為臺灣私立科大唯一進榜
    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近日公布「2019全球最佳年輕大學排名」(Young University Rankings),評核建校未滿50年的大學,共計來自60個國家及地區的351所大學進入排名,上榜的學校包括香港科技大學、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法國巴黎文理研究大學等,臺灣也有13
  • 《遠見》雜誌2017年臺灣最佳大學排行榜
    本屆排名前 30 大榜單只有臺灣科技大學和臺北科技大學進榜;前 50 強中,另有長庚科技大學、雲林科技大學、屏東科技大學、明志科技大學、高雄應用科技大學與高雄第一科技大學上榜,技職上榜率只有 17%。2、南北大學競爭力持續失衡。
  • 全球最佳大學排名 臺灣大學跌至195創新低
    根據調查,臺灣大學排名從去年的167名大跌到195名,是泰晤士報高等教育特刊進行全球大學排行榜13年以來的最低水平。臺灣清華大學排名在251-300名之間,和去年相同,臺灣成功大學、臺灣交通大學及臺灣科技大學排名在401-500名之間,臺灣「中國醫藥大學」、臺灣師範大學及陽明大學排名在501-600
  • 全球最佳大學排名 臺灣大學跌至195新低
    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特刊今天公布2016-2017年全球最佳大學排行榜報告,牛津大學擊敗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勇奪第1,臺灣大學排名大跌到195名,創新低紀錄。    泰晤士報高等教育特刊(Times Higher Education)今年將調查排名的大學數量,從去年的800所增加到980所,雖然臺灣地區有26所大學入列,但整體排名表現並不理想。     根據調查,臺灣大學排名從去年的167名大跌到195名,是泰晤士報高等教育特刊進行全球大學排行榜13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 2018全球新興經濟體大學排名 朝陽科大為臺灣唯一進榜私立科大
    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大學排行榜-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特刊 (Times Higher Education),臺灣時間5月10日公布2018全球新興經濟體大學排名(Emerging Economies Rankings 2018),評比對象來自英國富時集團
  • 2018全球最佳年輕大學排名發布!香港科技大學位列世界第一!
    中國有17所大學入榜,其中中國內地2所大學上榜,香港、澳門和臺灣分別則有3所、1所和11所大學上榜。其中,香港科技大學首度登上榜首,位列世界第一,香港城市大學和香港理工大學也進入全球前20。今年是THE世界年輕大學排名發布的第7年,根據教學、研究及論文引用等5大範疇、共13項指標評分,今年上榜大學由200所增至250所,涵蓋55個國家及地區。
  • 2017臺灣最佳大學排行榜
    唯一參考世界大學排名調查方式 從學術、教學、國際化和產學績效切入評比遠見編輯部   攝影 / 賴永祥   2017-
  • 全球最佳聲譽大學排名:臺灣大學連續3年下滑
    全球最佳聲譽大學排名:臺灣大學連續3年下滑 2016年05月05日 11:03:00  來源:中國臺灣網
  • 2019中國臺灣最佳大學排名公布,臺灣大學第一
    2019年1月21日,由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Cuaa.Net)編制完成、科學出版社出版發行的《2019中國大學評價研究報告—高考志願填報指南(校友會版)》最新公布校友會2019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500強、2019中國大學分檔次排名和2019中國各省市區大學排名等榜單。值得關注的是,臺灣大學、臺灣清華大學、臺灣成功大學、臺灣交通大學雄居2019中國臺灣最佳大學排名前3強。
  • QS世界大學排名出爐 臺灣大學第68創歷年最佳
    >年世界最佳大學排行榜,前20名與2015年相同;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連續第5年排名第1;臺灣大學比去年進步2名排名第68在亞洲頂尖大學排名第1的新加坡大學世界排名12;大陸最佳學府清華大學亞洲排名第5,世界排名第24,名次較去年進步1名。
  • 2019全球新興經濟體大學排名 朝陽科大為臺灣唯一進榜之私立科大
    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大學排行榜-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特刊 (Times Higher Education),臺灣時間16日公布2019全球新興經濟體大學排名(Emerging Economies Rankings 2019),評比對象來自英國富時集團(FTSE)列為新興經濟之國家和地區,此次上榜的來自全球43個國家,共450所大學,比去年的378所增加。
  • 2019中國臺灣最佳大學排名,臺灣大學第1,臺灣清華大學第2
    2019年1月21日,由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Cuaa.Net)編制完成、科學出版社即將出版發行的《2019中國大學評價研究報告—高考志願填報指南(校友會版)》最新公布校友會2019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500強、2019中國大學分檔次排名和2019中國各省市區大學排名等榜單。值得關注的是,臺灣大學、臺灣清華大學、臺灣成功大學、臺灣交通大學雄居2019中國臺灣最佳大學排名前3強。
  • 【兩岸新訊】2019全球新興經濟體大學排名 朝陽科大為臺灣唯一進榜之私立科大
    -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特刊 (Times Higher Education),臺灣時間16日公布2019全球新興經濟體大學排名(Emerging Economies Rankings 2019),評比對象來自英國富時集團(FTSE)列為新興經濟之國家和地區,此次上榜的來自全球43個國家,共450所大學,比去年的378所增加。
  • 2018最新QS大學學科排名告訴你
    2018年2月28日,總部位於倫敦的高等教育諮詢機構Quacquarelli Symonds(QS)發布了《2018年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這一排名每年編制一次,衡量基準為學校在專業領域的論文/研究被引用率及全球主要僱主反饋和學術調查的結果,突出了世界上在每個專業領域表現最好的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