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各種菩提、手串各類繁多,各有特點,為什麼還是有很多人喜歡星月菩提呢?
因為星月菩提對比其它文玩,有以下優點:
1、 好打理,不用刷子刷(金剛、核桃等);
2、 易盤玩,不用戴手套盤(小葉紫檀、黃花梨等);
3、 不用上油保養(橄欖核、核桃等);
4、 不易開裂、漏眼、生蟲(金剛、鳳眼、千眼、蓮花、柏香)
星月不像金剛、核桃等那麼喜汗,所以夏天的大汗手是不能盤星月的,汗手盤星月容易花,而目前正是初冬時分,幹手擼一擼星月就能很快掛瓷,所以現在是盤玩星月的大好時節。
為了幫助玩友們選到中意的星月,我特總結了星月的十問十答,從星月的基礎知識和品相名稱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讀懂了這十條,你就知道了什麼是好的星月菩提,再也不用擔心被商家忽悠了。
一、 什麼是星月菩提?
1. 星月菩提是黃藤和紅藤的種子,多生長在中國海南、廣東、廣西以及東南亞各國,其中中國海南產的星月品質最好。
2. 星月自唐朝起就成為了佛教念珠的材質,因而成為「菩提」的一種,「菩提」是「覺悟」的意思,佛家把念珠視為法器能增加覺悟,所以把念珠統稱為「菩提」。能當菩提的樹種很多,星月是其中一種,也是中國三大菩提之一(星月、金剛、鳳眼),更是東土佛宗(禪宗、淨土宗、華嚴宗等)必備法器,在佛學當中,星月菩提對應的是大慈大悲觀士音菩薩,有修善心、加福緣和增福報等功效,因而受到了修小乘佛法的居士們極大的喜愛。
3. 現在文玩已經很大程度上脫離了佛學的範疇,但星月菩提有潔白、順滑、盤玩後澄黃如金、碰撞如金石聲等特點,讓它受到廣大玩友的喜愛,成為最流行的文玩之一。
二、 為什麼叫星月菩提?
星月菩提加工後,有一處芽孔,有如一輪明月,而星月本身的油腺則像點點的星星環繞在明月周圍,因而被人們形象地稱之為「星月菩提」。
三、 星月菩提的分類和等級有哪些?
由於黃藤和紅藤的種類也很多樣,所以能加工成星月菩提的原料並不是一種,從原料上說有三種:元寶籽、摩尼籽和金蟬籽,但摩尼籽和金蟬籽的密度太低,盤玩久了會開裂破碎,所以已經漸漸被淘汰了,目前我們見到的星月菩提基本上都是元寶籽製成。特別是中國海南的元寶籽品質最高,東南亞的越南、寮國、緬甸產的星月菩提我們稱為「三國籽」,密度就要差很多,所以選擇星月菩提首選中國海南產的。
在市面上有很多等級的星月菩提,比如A+級、A級、B級、C級以及5A級甚至鑽石級等等,讓人眼花繚亂,其實選星月首選密度,這些等級雖然是商家的命名,但可以肯定的是密度越高的品級越好,只要知道如何挑選密度高的星月,就可以不去理會這些商家的品級命名。
四、 幹磨、順白、正月、高瓷都是什麼意思?
1. 幹磨是在加工星月菩提時,需要打磨出桶珠或蘋果圓的形狀,這時可以幹磨,也可以加水打磨,加水容易打磨,星月不易破碎,但水會影響星月的油性,所以幹磨的雖然損耗大、加工難度大,但卻沒有損失油性,品質卻比水磨的要好。
2. 順白是指星月的顏色是一色的潔白,如果中間有發黃的、發紅的籽,品質自然就不太好,順白的星月視覺效果也令人賞心悅目。
3. 正月是指星月的芽孔是在正中間的,和兩邊孔道的距離相等,如果是歪的,則稱之為「玄月」,小尺寸的星月目前基本都可以做到「正月」了,而大尺寸的星月由於原料稀少,則玄月的較為多見。
4. 高瓷是星月表面的硬度高,呈現出瓷器般的光澤即為「高瓷」,高瓷是星月密度高的體現,是高品質星月的重要標準。
五、 如何鑑別星月是順白的還是漂白的?
很多人擔心自己入手的是漂白的星月,雖然看起來很白,但漂白過的星月會損失油性,讓其密度變差,後期易開裂,所以如何鑑別星月是真正的幹磨順白還是水磨漂白的呢?
很簡單,看星孔就行,幹磨的星孔裡面全是黑色的油脂,所以星點看起來是黑色的,而且油脂充溢;漂白水磨的星月由於用水的原因,星孔裡的油脂會流失一些,所以星孔看起來顏色很淺,而且星孔內凹,這就說明星孔出口處的油脂被水融解掉了,通過觀察星孔我們就可以很容易地判斷出星月是幹磨順白的還是水磨漂白的。
目前的技術手段,是沒有辦法在漂白時把針尖大小、密密麻麻的星孔遮擋住的,所以如果星孔內的油脂飽滿黝黑,就可以說明這是幹磨順白、無水磨漂白的星月菩提。
在保證是幹磨的前提下,除星孔外,星月菩提的質地越白,就表明星月的密度越高。
六、 什麼叫月朗星稀?
「月朗星稀」是星月菩提高密度的外在表現,是選擇一條好星月的主要條件之一,具體表現在:首先月孔周圍沒有星點,星點距月孔較遠;其次星點的分布均勻,星點細小,不密集,不粗大,星點越稀疏越好,這表明星月的密度高。
所以選擇好的星月,首先要觀察的標準就是「月朗星稀」。
七、 什麼叫大留白?
「大留白」的形態接近於月朗星稀,就是星月表面有大面積的、沒有星點的空白處,就是中國畫中的「留白」一樣,但和月朗星稀不同的是,大留白不僅僅限於月孔周圍,只要是有大片無星點的空白,都叫「大留白」。
大留白一樣是星月密度較高的表現,天然的大留白星月質地上乘,而且更加潔白乾淨,是很多人喜歡的品相。
不過需要強調的是,由於星點是星月的油腺,所以不可能存在沒有星點的星月,而且油腺過少,也會影響星月的掛瓷,所以過份追求大面積的「大留白」是沒有必要的。
由於原料所限,大留白一般只存在於小尺寸的星月菩提上,比如直徑7毫米以下的,如果你喜歡較大尺寸的星月,特別是準備做掛珠,配戴在脖子上的話,那麼最好是直徑10毫米以上的星月,這種情況就別追求大留白了,那是不可能存在的。
八、 什麼叫原生態?順白和原來態陳籽的區別是什麼?
「原生態」顧名思義就是天然無人工優化的產物,在星月中多指天然變黃的「陳籽」,就是自然放置下,星月氧化變黃後的成品,由於很多人喜歡自然變黃的星月,所以有很多不良商家用人為的方式讓星月變黃,比說染色、泡茶、浸泡弱酸等等,這些人工產品變黃的產品是不真實的,所以現在很多人就把純天然、自然變黃的星月叫做「原生態陳籽」,以區別人工變黃的產品。
正常的星月菩提在加工後,是純白色的,這就是順白,但它在接觸空氣後,會很快氧化變黃,一般在一兩個月後,這種淡黃才會慢慢穩定,這時候再拿來盤玩,自然色差小、不易花,所以越來越受到老玩家的喜愛。
所以說原生態陳籽就是自然氧化後變黃的順白星月,二者沒有好壞之分,喜歡潔白如玉的就選擇順白星月,喜歡澄黃如金、省去氧化過程、不用擔心色差過大的就選擇原生態陳籽,看個人喜歡了。
九、 陰皮星月和青花瓷又是什麼星月?
星月是黃藤或紅藤的果核,而星月在生長中,如果果核被果肉的漿水侵蝕,果核就會帶上果肉的顏色,用果核加工出來的星月就會呈現出一片片的綠色,這種帶綠色的星月菩提我們稱之為「陰皮星月」,其中珠子上面部分區域是綠色的叫「半陰皮」,珠子完全是綠色的叫「全陰皮」。
陰皮星月由於個性的外表,也受到了一定人群的喜歡。
陰皮並不影響星月的密度,所以陰皮星月也有好有差,陰皮星月中如果密度高、瓷性好,表面高瓷光潔、光滑如玉的就是最好的星月之一,人們給它起了個很形象貼切的名稱——「青化瓷」。
所以「青花瓷」星月也是好星月之一,如果你喜歡高密高瓷、白中帶翡,那「青花瓷」是你不二之選。
十、 核心問題:怎麼判斷星月的密度高低?
知道了「月朗星稀」、「大留白」、「青花瓷」等名詞解釋,但還是有朋友疑惑怎麼看星月菩提的密度,我們就來詳細說說。
月孔是星月的芽孔,所以星月都會有,它不影響星月的密度,而星點是星月的油腺,油腺雖然是存滿了油腺,但它卻是中空的,所以星點多少會影響星月的密度,通過看星點來判斷星月菩提的密度高低主要是通過以下幾點。
首先要「星稀」,表現在二個方面:在月孔周邊星要少,或者乾脆沒有星點;其它位置上的星點也要儘量的少,而且最好分布均勻。
其次要「針眼星」,就是星點要儘量的小,不能過於粗大,如果像針尖大小的星點是最好的。
第三要儘量少的「連星」,連星就是星孔連在了一起,具體表現就是星點和星點挨在了一起,連星如果太多就表明密度不夠高,也說明星孔較大,但一串上面一個連星都沒有是不可能的,天然生長的油脂孔道不會是筆直的,有彎曲自然會有交叉,有交叉的地方自然產生連星,所以連星可以少,但追求「無連星」就是吹毛求疵了。
最後要是「黑星」,星孔內的油脂顏色越深越好,不能是淺黃色或灰色,灰色油脂表明星月成熟度不夠,而淺黃色星孔的星月有可能是水磨甚至漂白過的,這些都會影響星月的密度,所以只有「黑星」才表明星月成熟度高,密度自然不會差。
在觀察完星孔後,再看星月本身硬度高,精拋後呈現瓷器般的高光,就是「高瓷」星月了,順白、陳籽和陰皮的星月只要是密度高的,都會有「高瓷」的觀感。
綜上所述,先看星孔,要求星稀、針眼星、少連星和黑星,再看高瓷,結合「月朗星稀」,你就可選擇到一串密度很不錯的星月了,密度高的星月才能保證盤玩幾十年,老色開片、一串畢業。
由於篇幅所限,關於挑選星月的十問十答我就寫到這裡,了解了這十問十答基本上就解決了挑選星月能遇上的各種問題。
很多朋友關心的「星月菩提如何盤玩」和「星月菩提如何保養」,我另文介紹吧,喜歡我介紹的朋友可以關注我,並查閱我關於文玩的其它文章,期待能給予我以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