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徽建技術有限公司工會發揮創新驅動作用 助力大湖名城智慧城市建設

2020-12-18 金臺資訊

一張圖全面展示整個居委會的實時情況、人臉抓拍攝像機實時傳送抓拍圖像、攝像頭監控高空拋物行為……近日,在合肥經開區,智慧小區已正式投入使用。

今年,面臨疫情大考,社區的聯防聯控作用尤為突顯,中徽建工會積極組織員工,深入合肥市近百個小區進行調研,並針對發現的問題,例如:小區安防基礎設施薄弱、內部管理缺少先進技術手段、政務系統功能無法滿足社區實際需求等,進行智慧社區產品的研發和打造。

中徽建工會發揮創新驅動作用,積極發揮諮詢設計研究院、創新工作室創新能力,組織研發團隊開展了為期5個多月的建設、調測工作,於今年10月正式交付使用。通過智慧社區產品對社區進行集約化管理,既可提高社區工作質量和效率,又可為居民提供舒適、可靠的保障與服務,獲得了業主方、居民、社區工作者的一致好評。與此同時,此項目也在多個小區持續進行複製、推廣。

隨著轄區信息採集的逐步完善,中徽建工會也將進一步打造以服務社區警務治安防控、減輕基層社區工作負擔、重塑社區「大共治」模式為著力點的智慧社區服務平臺,涵蓋平安社區平臺、綜合治理平臺、民生服務平臺,不斷提升社區管理效率和水平。

今年以來,中徽建技術有限公司工會圍繞創新發展戰略,積極打造以中徽建先進技術研究院為核心的創新中臺,集中員工智慧,通過創新案例徵集評選、工作法推介交流、創新成果實踐應用等形式,發揮企業在智慧城市、數據中心、5G建設等方面的能力優勢,助力大湖名城高質量發展。(陳津)

相關焦點

  • 區塊鏈技術嵌入性在智慧城市建設中的五大創新應用
    如今,智慧城市建設已上升到國家發展和獲得新一輪發展優勢的重要手段,國家從戰略角度明確提出「數字中國」主要建設重點是「數字經濟」以及「智慧社會」。區塊鏈技術被麥肯錫認為是第五次顛覆性科技浪潮的核心潛在技術,該技術已經陸續在金融深化、社會管理、醫療等多個領域發揮作用。M yungSan Jun認為區塊鏈是21世紀的新型基礎設施模式。
  • 廣聚四海人才 畢馬威助力南京建設創新名城
    畢馬威南京首席合伙人黃文輝表示,南京是畢馬威重要的戰略布局城市之一。作為晶片發展的重要城市,畢馬威半導體小組具有針對性的配套陪伴式服務,讓產品和網絡安全成為企業基因的一部分,助力企業提高研發效率,積極應對人才和技能差距,在物聯網、AI系統等科技風口到來之時,助力企業屢創佳績,搶佔行業先機。
  • 無錫與平安集團達成合作共識將聯手打造具有物聯網特色「智慧名城」
    搶抓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戰略機遇,8月19日上午,無錫市人民政府與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平安集團」)達成合作共識,雙方將整合戰略資源優勢,圍繞金融服務、社會治理、智慧城市、物聯網及車聯網等領域加深合作,聯手打造具有物聯網特色的「智慧名城」。
  • 打造全光智慧城市 運營商要發揮核心作用
    全光智慧城市的打造涉及方方面面,而在分析人士看來,建設全光智慧城市,運營商要發揮核心作用。《全光智慧城市白皮書》發布此次發布的「白皮書」通過闡述F5G(第五代固定寬帶網絡)技術演進與技術優勢,加速全光基礎設施的部署升級,以高質量聯接構築城市智慧,推動基於智慧城市的創新應用場景。
  • 青島中農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發揮龍頭企業作用,助力鄉村振興
    ,聯合青島西海岸供銷集團薈澤農產品有限公司,推出以「打造新區品牌·助力鄉村振興」為主題的「膠河大白菜」品牌推廣活動,助力「膠河大白菜」拓展市場、暢通銷售渠道,增強市場競爭力,提升品牌價值。  青島中農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由中國供銷農產品批發市場控股有限公司聯合青島市供銷社、青島西海岸新區供銷社共同投資成立,目標在青島西海岸新區建設總投資50億元、佔地370畝、建築面積30萬平方米,年交易量400萬噸、年交易額200億元的「中國供銷北方國際智慧物流港」項目。
  • 軟通智慧:深入參與ITSS標準建設 助力城市數位化創新發展
    6月29日,首屆信息技術服務業高質量發展論壇暨ITSS體系建設十年大會在第23屆中國國際軟體博覽會上順利舉辦,軟通智慧董事長尹洪濤作為信息技術服務分技術委員會(ITSS分委會)秘書長主持了ITSS經驗分享和成果發布會。
  • 實現強強聯合 助力城市更新 | 中核建研城市更新有限公司揭牌成立
    實現強強聯合 助力城市更新 | 中核建研城市更新有限公司揭牌成立 2020-09-25 19: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安徽合肥,國際影響力的大湖名城是這個樣子的
    合肥、安徽省的城市位於中國華東地區,是一個蓬勃發展的科技創新城市,近幾年經濟發展迅速,城市建設越來越漂亮,環境越來越乾淨,合肥市是現代製造業、科學教育基地等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城市之一。合肥市是圍繞巢湖而建,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降水充足,屬亞熱帶季風氣候,那兩條河(東渭河、南渭河)的源就在這裡。
  • 神州控股助力延慶、唐山獲選2019中歐綠色智慧創新城市
    期間,2019中歐綠色智慧城市優秀案例發布,神州數碼控股有限公司(簡稱:神州控股,股票代碼:00861.HK)參與建設的「北京延慶區」和「唐山市」,分別獲選2019中歐綠色智慧城市-技術創新城市和2019中歐綠色智慧城市-產業創新城市。這是神州控股堅持以自主創新核心技術賦能城市智慧化發展和產業數位化轉型,深耕智慧城市3.0取得的又一成果。
  • 從智慧路燈到智慧城市,歐司朗DEXAL系列驅動電源助力數位化升級
    改造智慧路燈,為城市增效節能在智慧城市的建設中,智慧路燈不再單一的作為公共基礎設施存在,它憑藉其在城市中廣泛分布的地理優勢,成為未來智慧城市建設之中傳感器的天然載體、聯網信息的採集來源智慧城市是集合了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及空間地理等信息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是促進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和服務一體化的智慧化、數位化新型概念。傳統路燈照明系統在新興技術廣泛應用的影響下,逐漸向智能化、網絡化的方向發展。智慧城市以智慧路燈為城市節點基礎分布,智慧路燈為智慧城市平臺提供數據採集依據。數據的存儲、交換與管理是智慧城市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 共話5G中高頻,助力產業創新融合——5G中高頻產業技術創新發展論壇...
    論壇以「共繪中國中高頻產業藍圖,賦能數字經濟時代新機遇」為主題,共同探討跨產業協同創新機制,圍繞5G中高頻關鍵技術、第三代半導體材料,以前沿思維,尋找創新動力源泉,旨在加速5G中高頻段產業成熟與發展,發揮順義區在北京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主平臺作用。
  • 中國智慧城市國際博覽會召開,政府相繼公布智慧城市建設標準 |...
    當然,目前的智慧城市還有諸多需要提升和改進的地方,因此無論是政策、資金還是技術的投入對智慧城市的加速建設都十分關鍵,這也意味著智慧城市的建設不是某一家或者某幾家企業能夠通吃,而是不同的企業發揮各自的優勢,與整個生態中的合作夥伴一同推動智慧城市向前發展。
  • 2020上海智慧城市合作大會召開 城感通助力城市「智」治
    大會以「數位化轉型下的智慧城市」為主題,邀請大數據、信息通信、人工智慧等方面的院士專家、企業代表,共同探索人人都能有序參與治理的城市建設路徑。本次大會由上海市智慧城市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指導,上海智慧城市發展研究院、中國聯合網絡通信有限公司聯合主辦,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中電科數智科技有限公司、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微熱點大數據研究院、新滬商聯合會提供支持。
  • 中國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成效良好 起步期、成長期城市增至80%
    起步期、成長期城市增至80%  中新網北京1月14日電 (金易子)國家新型智慧城市創新發展論壇暨《新型智慧城市發展報告2018-2019》(以下簡稱「報告」)發布會14日在北京召開。  報告顯示,我國大量城市已經從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準備期向起步期和成長期過渡,處於起步期和成長期城市從兩年前佔比57.7%增長到80%,而處於準備期的城市佔比則從42.3%下降到11.6%,許多城市已經開展了大量工作並取得良好成效:工作重心從整體規劃向全面落地過渡,新技術應用驅動新發展和新變革,數據關鍵要素作用初步顯現,惠民服務從「能用」到「好用」不斷升級。
  • 學者觀點 | 張慧穎 : 新基建數位化與智慧社區助力城市建設
    百城匯·阿里雲創新中心·天津專場,以「數創未來,數字智造」為主旨,圍繞數字經濟、新基建、新產業、新技術等熱點話題展開。管理與經濟學部組織與戰略管理系張慧穎教授在大會上做了「新基建數位化與智慧社區」主題報告,主要包含以下五個內容。一、新基建為數位化助力。
  • 綠色發展成雄安新關鍵詞 遠東意源達助力智慧城市建設
    近期,新華社受權發布《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河北雄安新區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的指導意見》,明確指出要推進雄安的生態文明改革創新,建成綠色發展城市典範:「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踐行生態文明理念,走出一條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發展道路。」  作為綠色發展的關鍵一環,智慧能源是綠色城市建設的重要基石。
  • 南京大學校友深度參與南京創新名城建設
    投身創業大潮,建創投基金、運營產業園區——南大校友深度參與南京創新名城建設南報網訊 今天(1月23日),南大校友創業南京計劃在寧啟動,落戶溧水區的南大校友經濟集聚區正式掛牌,將整合各時期、各專業、各層次校友力量,聯合推進校友經濟集聚發展,為南京校友參與南京創新名城建設提供新平臺
  • 發揮創新引領作用 攜手共建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全國人大代表、市長陳如桂圍繞積極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加快深圳創新發展作了發言。他表示,深圳作為大灣區中最具創新活力的城市之一,將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重要講話和對深圳重要批示指示精神,認真落實全省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工作會議要求,更好擔當起中心城市的定位,在大灣區中發揮創新引領作用,加快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創新創意之都,攜手共建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 加速法律科技創新腳步 為助力法治中國建設砥礪前行
    、學者討論法律科技助力法治中國建設與發展之道。2020法律科技大會的成功召開,代表著已有來自各界的、越來越多的夥伴加入法律科技生態構建,法律科技創新腳步正在加速,助力法治中國建設迎來美好未來!「技術」主旋律 共襄科技創新與行業生態建設下午,兩場技術主題分論壇分別以「技術變革與法律科技創新」、「認知智能 驅動法律場景新發展」為主題展開,來自學術機構、研究機構、科技企業等領域的專家們從理論研究
  • 築牢關鍵核心技術基礎,挖掘特定服務需求,政府和市場共同發揮作用...
    人民視覺    當新基建按下「快進鍵」,如何更好發揮新基建的創新引領作用?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過程中,應當避免哪些問題?記者採訪了多位業內人士和相關專家。萬勁波建議,新基建應「建」「用」結合,落實「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的新要求,從規劃建設、產業技術支撐、應用場景建設、財稅金融政策扶持等多方面協同發力,精準施策,共同打通從「不能用」到「可以用」再到「用得好」之間的「堵點」,補上「斷點」,帶動產業鏈固鏈、補鏈、強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