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色的申請材料是能否通過自主招生初審最關鍵的一環,而在自招的幾大材料中,自薦信和推薦信兩部分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視。
自薦信有兩個方面的重要作用,從目前的自主招生高校的招生政策來看,自薦信是大多數高校的初篩手段,而大多數高校的面試官都會持有你的自薦信,並且會針對內容展開提問,因此自薦信的取材和視角對面試有著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
常規的說,自薦信主要包括以下四個大的方面內容:
一、自我介紹
我是誰,在哪裡就讀,簡要的興趣愛好等介紹,此部分內容不用過於詳細。
二、報考目標院校以及專業的理由
寫作之前考生要提前了解目標報考院校的歷史背景、院校專業特色、培養理念等等。要陳述自己的優勢所在或者是與眾不同的專長,挖掘自己的閃光點,最好用具體的事例來表達自己對目標院校的嚮往、憧憬以及進入這所學校已經花費的精力和付出的努力。
三、關於未來的規劃及目標闡述
考生對未來規劃和目標期望,可以包括在大學期間的學業規劃和目標、畢業後想從事的行業以及想致力的領域,表明正是因為有這樣的理想和目標,才想要報考這樣的學校和專業,你是有目的的選擇,對未來有規劃,這個部分寫作的內容往往會成為在面試環節的提問素材。
四、結尾
結尾模塊,要致謝收尾,感謝老師的閱讀,再次抒發你對學校的熱愛和嚮往就可以結尾了。
注意:
寫自薦信時一定要先閱讀院校自主招生簡章,部分高校對考生自薦信有特殊要求,例如北京科技大學2017年自主招生簡章內就有對自薦信(個人陳述)方面的要求。
如何準備自主招生推薦信
推薦信是證明考生具有某一特質的一種證明材料,可以沒有。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來看,推薦信會提高考生通過初審的概率。
推薦人類別包含:(1)中學(單位);(2)社會團體(3)專家實名等方式,其中在所有的推薦中以專家實名推薦和中學推荐居多。
考生如果獲得相關推薦,要先在「填報個人信息」模塊中填寫「推薦人信息」。填報志願時,如高校要求填寫「推薦人信息」,在「志願管理」模塊的「推薦人」部分點擊「添加推薦人」按鈕,勾選已填寫的推薦人,或者新增推薦人。考生「確認志願」後,推薦人會收到簡訊息和郵件提醒,及時聯繫相關推薦人上傳推薦材料。考生無法查看推薦材料具體內容,僅推薦人和招生單位可見。
推薦信包括以下兩個方面:
一、基本信息。
推薦人基本信息和被推薦人基本信息,包含:姓名、電話、身份證號碼等等。
二、推薦理由。
主要包含兩個方面內容,一個方面是推薦人了解申請人(即考生)的過程和時間,另一方面是該考生獲得研究成果具有哪些學術方面貢獻、研究潛力、創新潛質等特點。
備註:部分高校會要求推薦人把推薦表填完後籤字加蓋公章後,再單獨郵寄到學校招生辦,具體以高校實際要求為準。
特別說明:
按照教育部《關於進一步完善和規範高校自主招生試點工作的意見》規定:「各個中學推薦必須按照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推薦,學生也要本著「誠信」的原則申請,確保材料內容屬實。材料如被高校發現有弄虛作假,一經查實,將取消申請者的自主招生資格,並且可能會暫停該生所在中學的推薦資格。」
自招可以降分錄取,所以有條件的同學可以去嘗試一下。關於自主招生的知識,歡迎關注我查看更多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