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一直被人們喻為最具有人情味,最富有詩情畫意的節日,而這一天天上的月亮又分外明亮,分外的圓,所以又叫團圓節。
(製圖 遲萌)
節日由來
中秋節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成為與春節齊名的中國傳統節日之一。時在農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
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東亞和東南亞一些國家尤其是當地的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自2008年起中秋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
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拜月、吃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為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
傳統習俗
賞月、拜月、祭月
《禮記》早有記載「秋暮夕月」,意為拜祭月神,逢此時則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香案。 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
相傳古代齊國醜女無鹽,幼年時曾虔誠拜月,長大後,以超群品德入宮,但未被寵幸。某年八月十五賞月,天子在月光下見到她,覺得她美麗出眾,後立她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來。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稱,故少女拜月,願「貌似嫦娥,面如皓月」。雲南傣族在中秋之夜,同樣盛行「拜月」風俗。
中秋賞月的風俗在唐代十分流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到宋代,中秋賞月之風更盛,每逢這一日,「貴家結飾臺榭,民間爭佔酒樓玩月」。明清宮廷和民間的拜月賞月活動更具規模,中國各地至今遺存著許多「拜月壇」、「拜月亭」、「望月樓」等古蹟。文人士大夫對賞月更是情有獨鍾,他們或登樓攬月或泛舟邀月,飲酒賦詩,留下不少膾炙人口的千古絕唱。如杜甫《八月十五夜月》用象徵團圓的十五明月反襯自己飄泊異鄉的羈旅愁思;宋代文豪蘇軾,中秋歡飲達旦,大醉而作《水調歌頭》,借月之圓缺喻人之離合。直到今天,一家人圍坐在一起,欣賞皓月當空的美景仍是中秋佳節必不可少的活動之一。
吃月餅
中秋節賞月賞月和吃月餅是中國各地過中秋節的必備習俗,俗話說「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月餅一詞,源於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那時僅是一種點心食品。到後來人們逐漸把賞月與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寄託思念。同時,月餅也是中秋時節朋友間用來聯絡感情的重要禮物。在福建廈門地區還有博餅的習俗,而且博餅被列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賞桂花、飲桂花酒
人們經常在中秋時吃月餅賞桂花,食用桂花製作的各種食品,以糕點、糖果最為多見。中秋之夜,仰望著月中丹桂,聞著陣陣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歡慶合家甜甜蜜蜜,已成為節日一種美的享受。
生活提醒
今年的秋分已於22日9時54分、早於中秋節一天到來,此時陰陽相半,晝夜均長,寒暑平分。秋分至,殘暑終,意味著秋季正式來臨,晝夜溫差較大,不時有秋雨降臨,正所謂「一場秋雨一場寒」。
冷水洗臉適當秋凍防感冒
秋季早晚溫差大,應根據天氣變化和每個人的體質情況,及時增減衣物,預防風寒。但也不必過早「多穿衣」,應注意耐寒鍛鍊,也就是常說的「秋凍」。
秋季養生,應以「收」為主。運動宜選擇輕鬆平緩、活動量不大的項目。還可適當進行一些耐寒鍛鍊和有氧運動,適當的冷水鍛鍊對預防傷風感冒、流鼻涕、支氣管炎也有一定效果。
防燥多宜吃「辛酸」食物
秋分時節,飲食上要特別注意預防秋燥。秋分的「燥」是涼燥,飲食上要注意多吃一些清潤、溫潤為主的食物,比如:芝麻、核桃、糯米等。
秋分時節,還可適當多吃一些辛味、酸味、甘潤或具有降肺氣功效的果蔬,特別是白蘿蔔、胡蘿蔔。預防秋燥方面,對運動者來說,每次鍛鍊後應多吃一些滋陰、潤肺、補液、生津的食物,比如:生梨、芝麻、銀耳等。若出汗較多,還可適量補充一些鹽水,補充時以「少量、多次緩飲」為準則。秋分藥膳還要善用百合,像百合蓮子羹、銀耳百合羹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除飲食外,還要記得給皮膚做些保養,以防皮膚乾裂。
今晚最佳賞月地
中央氣象臺預計,中秋節當天最宜賞月的地方是遼寧、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東、山西等地,這也意味著這些地區可以欣賞到「皓月頂空照」美景。
「平分秋色一輪滿,長伴雲衢千裡明。」天文專家提醒說,中秋節當晚,感興趣的公眾不妨尋一處避開城鎮燈光之處,靜候「皓月頂空照」美景出現。有條件的公眾如果選擇靠近河、湖、海的地方賞月,更有意境。
中秋賞月
今年「最圓」的時候是何時?
俗話說「十五的月亮十六圓」。據香港天文臺消息,今年的滿月將在25日(農曆八月十六)上午10點52分出現。24日中秋節當天月出時間為18時2分,25日0時3分月上中天,早上6時6分月落。
中國天文學會會員、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史志成介紹說,當月亮和太陽處於地球兩側,並且月亮和太陽的黃經相差180度時,從地球上看,此時的月亮最圓,稱之為「滿月」,亦稱為「望」。農曆每月的十四、十五、十六甚至十七,都是滿月可能出現的時段。
中秋假期不少人都有旅遊計劃,您的目的地能否看到月亮呢?
從全國來看,中秋節當天最宜賞月的地方是內蒙古、遼寧、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東、山西等地,可賞到皓月當空的美景;陝西、甘肅、湖北、廣西等地則是彩雲追月月朦朧;而湖南、貴州、四川、重慶、青海、西藏等地雲量較多,圓月難見。
天文專家提醒說,不妨從月出開始觀賞。在日落後不久,一輪皎潔的月亮就會出現在東南方墨藍色的天穹上。日落後兩小時左右是賞月的最佳時機。
西安人的中秋
還能看到月亮嗎?
在中秋賞月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
估計很多小夥伴都在摩拳擦掌
準備在中秋節的時候賞最美的月亮
今年中秋節賞月的地點你選好了嗎?
今天小編就給各位小夥伴們
推薦一些西安中秋賞月的好去處
希望幫助大家度過一個美好的月圓之夜
西安賞月好去處之一:
大明宮遺址公園
大明宮是唐帝國最宏偉壯麗的宮殿建築群,也是當時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宮殿建築群,被譽為絲綢之路的東方聖殿。據說,唐朝末年,唐明皇和楊貴妃曾經在此登山賞月哦。在中秋節的夜晚,朋友們可以在大明宮遺址公園的丹鳳門城樓下,一睹皓月的風光以及飽經滄桑的大明宮園內風光。
西安賞月好去處之二:
西安古城牆
西安城牆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雄偉壯觀的西安城牆已成為市區最吸引人的觀光勝地之一。中秋賞月,登上南城門瞭望這座千年古城,抬頭仰望皎潔的明月,不僅會讓人產生一種歲月悠悠之感,還會給人古今結合、時空錯覺的夢幻感覺。
西安賞月好去處之三:
曲江池遺址公園
曲江池遺址公園是集歷史文化保護、生態園林、山水景觀、休閒旅遊、民俗傳承、藝術展示為一體的開放式城市生態文化公園。這裡的視野十分開闊,非常適合夜晚賞月。在中秋節的夜晚,大家可以站在園內的河堤之上,一邊吹著迎面而來的秋風,一邊仰望皎潔的明月,會給人一種心曠神怡的感覺。
西安賞月好去處之四:
漢城湖遺址公園
漢城湖公園6.27公裡長的水面上,共新建或裝飾橋梁8座。8橋風格各異,形態優美。清風徐徐,舉頭望月,俯首看水,該是何等的詩情畫意!公園地勢較高,視野也很開闊呢,適合看月亮,中秋之夜,可以約上三五好友一起,清風明月,把酒當歌。
西安賞月好去處之五:
西安世博園
西安世博園,是我國古代主要港口之一。盛唐天寶年間,唐玄宗曾在此舉辦了大規模水運博覽和商品交易會,展示了唐代商貿的發達和水運的暢通,創世界博覽會之發端。園區內各種主題的風情園,特別適宜拍照,吃月餅,拍大片,賞美月,簡直是一舉三得。
西安賞月好去處之六:
城市運動公園
西安城市運動公園是一個以球類運動為主兼具休閒、遊憩功能的生態型運動主題公園,也是西北地區唯一一個綠色、開放、自由的運動型主題公園。公園的設計十分貼心,包括老人、兒童活動區、三人籃球場活動區、小型休憩廣場,通過踏步、臺階、白楊樹林等景觀小品,以及錯落感的高差營造出軟化的運動休閒氛圍。一家人其樂融融在此賞月,豈不美哉!
西安賞月好去處之七:
豐慶公園
豐慶公園整個公園包括梅竹墨香、嘉桂合歡、幽篁雅韻、燦錦集芳、祥湖邀月、霜楓絢秋、蒼松揖翠、櫻李頌春、槐陰涵碧等共9個景區和建築景觀。園內環境優美,空氣清新,能欣賞各種植被,林蔭湖邊,九折曲橋,微風徐徐,看地下鏡湖映圓月。湖上泛舟或湖邊漫步,是休閒、放鬆的好去處。公園設計很有味道,還有小湖,晚上吃著月餅賞著圓月很有意境。
西安賞月好去處之八:
白鹿原
白鹿原是古城長安的東南屏障。因傳說周平王遷都洛陽途中,曾見原上有白鹿遊弋而得名。在白鹿原上賞月,你可以想像成手可摘星辰的那種,視野開闊,從那賞月是一般人絕對不會告訴你的好地方。
只不過
據西安氣象:預計今天白天:多雲轉陰天,今天晚上:陰天,西南部有小雨,最高氣溫 25℃,最低氣溫16℃;明天:陰有小雨
雖然看到的可能是朦朧月色
也別有趣味
夜間溫度驟降
注意添衣保暖
如果看不到美麗的中秋月
還有精彩的中秋晚會為中秋夜添彩
一起來看看
今年央視中秋晚會節目單
有你的idol嗎?
2018年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秋晚會主會場設在山東曲阜,此外還有兩個海外分會場,分別是馬來西亞吉隆坡和澳大利亞雪梨。
中秋晚會將於今晚20點開始,時長共150分鐘,包含舞蹈、歌曲、武術、齊誦類節目39個。屆時,將由9位主持人帶您一起過節,通過三個會場的交替互動展現全球華人過中秋、天涯共此時的美好時刻。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今天
讓我們一起接受月光的邀請
望月、懷遠、思國
感念親人、家庭、家族!
心懷家鄉、故土、祖國!
闔家團圓
中秋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