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教育故事,四個價值判斷

2021-02-19 校長派


全文長 2500 字,閱讀大約需要 4 分鐘

精彩導讀

有個孩子因為平時語文考了59分,很絕望。如果他遇到一位教育手段高明的老師,就會把孩子找來談話,對他說,這次可以給你60分,給你的1分在下次考試時還給老師2分。

在第13屆上海民進教育論壇上,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閩景從真實的教育案例入手,告訴人們以「德」為維度,進行的價值判斷,是教育和課程改革過程中最重要的一環。

以下為演講全文整理,原標題為:課程改革在立德樹人上的四個價值判斷。

人是唯一有價值觀的動物,「德」就是價值觀。

我們來解構一下中國的這個「德」字,中間有一個大眼睛,下面是一個心臟,左邊是一個行走,最上面的一橫一豎代表正。目正、行正、心正,就是德。

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當中,講了9個字,叫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我覺得就是立德樹人最好的闡釋。從這個「德」字來看的話,眼睛代表有理想,看得遠;行走代表有本領,去行動;心代表的是有擔當,心懷祖國。

今天我想給大家講四個故事,代表了四個價值判斷。

我們來看個故事,這個故事可能大家都知道,陶行知四塊糖的故事。

陶行知先生當校長的時候,有一天看到一位男生用磚頭砸同學,便將其制止並叫他到校長辦公室去。當陶校長回到辦公室時,男孩已經等在那裡了。

陶行知掏出一塊糖給這位同學:「這是獎勵你的,因為你比我先到辦公室,說明你很守時。」孩子不敢接,陶行知又掏出一塊糖,說:「這也是給你的,我不讓你打同學,你立即住手了,說明你會尊重人。」

男孩將信將疑地接過第二塊糖,陶先生又說道:「剛才我去了解情況,知道你打同學是因為他欺負女生,說明你很有正義感,我再獎勵你一塊糖。」

這個男孩子拿了三塊糖就哭了,說陶校長我錯了,以後再也不打人了。

陶行知再掏出第四塊糖,說你是好孩子,你知錯就改,我再獎勵你一塊。我的糖發完了,我們的談話也結束了。

每個孩子在老師面前都是可以改變的,看到孩子的缺點,是我們教育者的機會。

現在我們家長為什麼焦慮?我認為絕對不是焦慮自己的孩子將來不優秀,恰恰焦慮的是現在被同學看不起,被老師看不起。

進入小學的時候,如果一個孩子一個字不識,是零起點的,我們的老師是什麼態度?這是一個根本問題!

我們的老師看到一個啥都不會的孩子,應該充滿了歡喜,覺得這是教育的機會來了,那就是教育情懷。一個孩子識2000個字,還要他來讀一年級幹嘛?這體現我們教育的一個根本性的價值觀。

第二個價值判斷是立德樹人,呼喚有靈魂的教育。

我們來看個例子,人和貓、和果蠅、和香蕉,看著差這麼遠,但從基因的角度來看,人和貓在基因上的相似度是90%,人和果蠅的相似度為60%,人和香蕉的相似度為50%。你看到我等於看到半根香蕉。

因此,我們的教育差一點點,那就是完全不同。這個案例有點極端,有一個孩子因為平時語文考了59分,很絕望。

請注意,59分對學生是個羞辱性的分數,相比之下,55分對人的心理打擊倒沒有這麼嚴重。所以打59分之前,老師必須做一個動作,要找這個孩子談話。

比如和他談:這個題會做嗎?這個題好像也應該會做。你應該可以考到70幾分,怎麼考到59分?下次要努力。

老師也可以對學生說,我給你60分,不是老師不會數學,而是我給了你一分,下次考試還我兩分,同意不同意?這叫教育。

直接給學生59分,老師沒有錯,但心裡有學生嗎?這是教育嗎?

第三個價值判斷:課程是勢能,講究高度、結構和系統。

我為什麼講課程是高度、結構和系統的概念呢?我在機場看到一句話,說請看左邊的一塊碳,我一看這不是碳,而是鑽石。後來一想,鑽石真的是碳。

我們平時接觸到的木頭,它就是碳,分子排列是雜亂無章的;如果是層狀結構就是石墨;如果是金字塔結構排列,就是鑽石;如果是60個碳原子結成一個球,就是巴基球;如果形成一層碳膜,就是石墨烯。

大家注意,對學校來說,課程面臨的就是要把教師、學生、教材和教學的內容組織起來,不同的組織體現了不同的課程價值。

第三個故事發生在挪威,時間是很多年前的5月17號,我在挪威,那天晚上我們的導遊千叮萬囑說晚上千萬不要出去。那天晚上我在賓館聽見窗外大呼小叫,甚至有玻璃窗打碎的聲音。

後來我才了解到挪威有個傳統,從上世紀初開始,他們的高中畢業生在最後一個學期有一場重頭戲,畢業狂歡。

這群畢業生,穿紅褲子的表示學文科的,藍褲子的表示學理科的,三個星期不允許把褲子脫下來。他們以班級為單位,要去打工賺錢,然後買一輛大巴,裡邊裝上音響,在國慶節5月17號晚上把大巴拉到廣場上去比誰的喇叭響。

5月17號那天晚上他們幹什麼都可以,只要不犯法。這個晚上是非常瘋狂的晚上,我覺得很奇怪。

我問他們教育部門的負責人,為什麼這樣放縱孩子們。他回答:只有本人知道,在他完全自由的時候,哪些事情可以幹,哪些事情不可以幹,才叫成人。這叫課程,那我們的高三學生在幹什麼?

第四個價值判斷:教學是動能,它講究的是寬度、程序和方法。

教學是課程的實施,我想講第四個故事,這個故事有關錢文忠和他的老師郝老師,錢文忠在讀高二的時候是很普通的孩子。

他的歷史老師姓郝,郝老師在講到世界史的時候講到印度,講到梵文,郝老師說梵文很難懂,全中國只有一個人懂,這個人叫季羨林,現在在北京大學。

結果下課以後錢文忠就去找這個郝老師,「郝老師,你說梵文就一個人懂?你說的是真的還是假的?」他說當然是真的。

「如果我去學梵文,將來就我一個人懂了?」郝老師哭笑不得。

錢文忠寫了一封信給季羨林,說季老,我要報考北京大學,跟你學梵文。季老回了一封信說:歡迎報考北京大學,但是北京大學很難考的。第二年這個非常普通的孩子考了上海文科高考第二名,考入北京大學。

季羨林專門到火車站接錢文忠,後來錢文忠和季羨林住在一個房間四年,便於語言學習。

大家有沒有考慮過?教學的寬度有多重要,因為你不知道哪一句話改變孩子的未來。錢文忠有今天,就是郝老師上課講了一句「廢話」。而我們現在老師上課的時候經常有一句話:不考的不要問。這已經變成我們老師的口頭禪。

所以我想我今天的演講,就是告訴大家,無論是課程還是教學,它實際上是搭了一個平臺,讓我們的老師和孩子在這個平臺上,在學到結構化的知識和能力的同時,又體驗到學習的內在快樂和生命的價值,進而做到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

謝謝大家!

相關焦點

  • 倪閩景:四個教育故事,四個價值判斷
    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當中,講了9個字,叫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我覺得就是立德樹人最好的闡釋。從這個「德」字來看的話,眼睛代表有理想,看得遠;行走代表有本領,去行動;心代表的是有擔當,心懷祖國。今天我想給大家講四個故事,代表了四個價值判斷。
  • 大數據時代新聞價值判斷的「四個轉向」
    【摘要】隨著大數據技術在新聞傳播領域的應用,新聞的生產、傳播方式以及人們對新聞的理解均發生了結構性變化,新聞價值判斷由此呈現出「四個轉向」:一是由虛轉實,增強了新聞的客觀性、接近性、趣味性;二是由點及面,獲得了全新的解題思路和更加深刻的洞見;三是由後轉前,提升了新聞傳播的時效性、預見性;四是由傳者為主轉向傳受共商,豐富了新聞價值的判斷視角
  • 什麼樣的教育才能助人幸福?在於四個維度、四條路徑、四次轉身
    這對教育有怎樣的啟發呢? 在歌爾學校,小林校長周一講故事,成為孩子們每周升旗儀式時的期盼。他講詹天佑,講錢學森,講郭永懷,講毛澤東,講周恩來,講鄧小平。各個大家人物,都成了傳播內容。不僅講出來,還通過一周一海報的方式呈現,讓孩子們與大家對話。
  • 《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說課稿
    「說課」有利於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也有利於提高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因而受到廣大教師的重視,登上了教育研究的大雅之堂。不論是在教師招聘考試中,還是在以後的教師職業生涯中,大家都要經歷說課這個環節。因此,中公教師特意為大家準備了《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這一節課的說課稿,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更好地備考。
  • 判斷客戶價值的3個數據分析模型!
    挖掘創造最大價值的用戶,給用戶分類針對性營銷等,就是一種典型的應用。本文將來談談常用的幾個衡量客戶價值的數據分析模型,以及它們的應用場景。這在用戶運營、市場營銷、客戶管理等領域常常會用到。一、使用帕累託模型判斷哪些是我們最重要的客戶帕累託原則,又稱二八原則,是關於效率與分配的判斷方法。帕累託法則是指在任何大系統中,約80%的結果是由該系統中約20%的變量產生的。應用在企業中,就是80%的利潤來自於20%的項目或重要客戶。
  • 成就家庭教育的8個關鍵詞與「四個一」
    「四個一」「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要給孩子講好『人生第一課』,幫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然而,一些家長對「第一所學校」的理解有所偏頗,把家庭變成了學校的「第二個課堂」,家庭教育成了學校教育的「尾巴」,每天對孩子的教育就是成績與升學,和孩子談論的都是分數與排名,對孩子的情緒、習慣、修養、人格等方面關心不夠,家庭因此失去了健康的功能。生命發展的主要任務是成長,是使每個人的潛能得到充分發揮,成長為最好的自己。
  • 四個方法判斷感冒停藥時間
    四個方法判斷感冒停藥時間 一看療程。很多藥物會有標準的服藥時間。比如退熱藥、止吐藥、催眠藥等「立竿見影」的藥物,吃一次即可。同一種藥治療不同的疾病療程有所區別。如我們經常用的鹽酸左氧氟沙星膠囊,治療支氣管、肺部感染,療程7—14天;治療急性單純下尿路感染,療程5—7天;治療細菌性前列腺炎,療程則長達6周。二看病情。
  • 拆書悅讀|寫好故事的四個要點
    儘管在上一篇文章裡講到了寫出故事的三種框架,但框架好比骨骼,故事內容才是肌肉,肌肉有力量、有張力,整體才夠結實。因此,寫好故事內容並不容易。那麼,怎樣才能寫好故事內容呢?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在寫故事內容時,我們需要注意以下四個點:一是主題明確、二是細節突出;三是矛盾重重;四是人物特點明顯。
  • 西城法院邀請四中院馬軍庭長講授裁判思維中的價值判斷
    2020年7月31日,西城法院舉辦2020年度第二次全員大培訓,邀請四中院民庭庭長馬軍授課,主題為「裁判思維中的價值判斷與法律體系」。全院共設置4個培訓會場,班子成員、員額法官、法官助理近四百餘人參加培訓。黨組書記、院長劉雙玉作總結講話,黨組副書記、副院長劉玉民主持培訓。
  • 四個思維,掌握感知價值方法論!
    當然,這並不是重點,你就當看了一個慘痛的故事,以提醒你要注意細節。另一個就是,那篇文章過於理論化,不太具備實戰性。因為平時我們一直都在強調,要給消費者創造價值,但是卻很少站在消費者的角度去想,他們是否真的感知到了價值。
  • 「四個回歸」是本科教育的「定盤星」
    日前,在成都召開的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上,教育部部長陳寶生指出,面對本科教育中出現的理念滯後、投入不到位、評價標準和政策機制的導向等問題,必須推進「四個回歸」,也就是「回歸常識」「回歸本分」「回歸初心」和「回歸夢想」。
  • 「四個統一」: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的價值遵循
    摘 要:研究生教育肩負著培養國家高層次創新人才的使命與重任,立德樹人是研究生導師的首要職責。「四個統一」為研究生導師履行立德樹人職責提供了價值遵循。  關鍵詞:「四個統一」;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師德師風;價值遵循   基金資助: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課題「『四個統一』視域下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職責研究」(
  • MBTI的四個維度
    MBTI人格共有四個維度,每個維度有兩個方向,共計有八個方面。分別是:精力支配:外向 E — 內向 I認識世界:實感 S — 直覺 N判斷事物:思維 T — 情感 F生活態度:判斷 J — 知覺 P以下是關於四個維度的描述。
  • 將「四個回歸」融入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
    當前,我國高校應主動把「四個回歸」作為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基本遵循,將「四個回歸」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進一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親和力和針對性,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助力高等教育強國建設。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提出的堅持「以本為本」、推進「四個回歸」,對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特別是人才培養有著重要而深遠的影響。如何將「四個回歸」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已成為高校的一項重要課題。
  • 培養孩子的四個關鍵詞
    培養孩子的四個關鍵詞原創:李烈親職教育這個詞在國外,尤其一些發達國家很普通、很普遍。北京實驗二小原校長李烈認為,廣大家長們在培養自己的孩子時應注意把握以下四個關鍵詞:第一個關鍵詞:尊重尊重什麼?很多,但是我特別想突出談的是兩點,這兩點既有針對性也是最重要的。首先,應該尊重的是差異。
  • 佛門善音:禪門故事【天神的四個問題】
    故事簡介釋迦牟尼佛在舍衛國時,曾為比丘們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過去,在印度波羅奈國流傳著一個陋習——當父母年老時,就將他們活埋,以節省食糧來養活子孫。天神手中拿了一捲紙,來到波羅奈國王的面前,對國王說:「這張紙上有四個問題,如果七日內能夠解答出來,我就擁護你和你的國家。如果答不出來,我就把你的頭劈成七塊!」說完,就立刻消失了。國王緊急召集群臣共同商議,然而,大家望著紙上的四個難題,絞盡腦汁卻還是束手無策,期限在一天天逼近,國王急如熱鍋上的螞蟻。於是,他將問題昭告天下,說解答出問題的人,能得到最大的獎勵:「不論什麼要求,國王都答應他。」
  • 堅持「四個注重」「四個到位」 相結合求實效
    原標題:堅持「四個注重」「四個到位」 相結合求實效 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考察調研時,針對如何開展好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明確提出「四個注重」,即注重分類指導,注重減輕基層負擔,注重開門抓教育,注重解決群眾最急最憂最盼的緊迫問題,切實把黨中央關於主題教育的各項要求落到實處。
  • 蔡英文和四個男人的故事
    原標題:蔡英文和四個男人的故事被蔡英文利用的對象都有誰呢?簡要概括,主要是四個「他」。2020年1月,臺灣又將進入選舉季。作為所謂「總統」候選人的蔡英文,可謂絞盡腦汁,用盡一切手段拉選票。簡要概括,主要是四個「他」。今天,我們就聊聊蔡英文和他們之間的故事。蔡英文和搶劫犯林某今年10月初,一名林姓臺灣男子以氣槍扮真槍,在香港尖沙咀搶劫一間手錶行,搶到兩支手錶,價值近百萬港幣。隨後,戲劇性的一幕發生了……該林姓嫌疑人為了躲避法律制裁,當天就逃回了臺灣。
  • 《我的糟糠之妻》:四個女人的婚姻故事
    《我的糟糠之妻》:四個女人的婚姻故事《我的糟糠之妻》是由鄢頗執導的家庭倫理電視劇。該劇講述了講述了四個女人的婚姻故事,以葉惠心與陳繼平之間的婚姻為全劇主線。那麼,參演此劇的都有哪些演員呢?陳小藝飾演葉惠心陳小藝,中國女演員。
  • 給大學生的四個抗疫錦囊
    我國高度重視大學生心理健康,各高校先後開展了雲課堂等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講座,開設心理熱線諮詢服務等,面對這次肆虐全球的疫情,有效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這也給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新挑戰。隨著全球疫情的發展,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需重點突出四個方面。有效的知識信息是心理健康的保障。知識的有效性與準確性,是保證心理健康的重要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