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多年玩過的音箱不計其數,而對於小型衛星音箱,我一直不太感冒,不管是某摩託車公司的小套裝,還是某剃鬚刀公司的樣子貨,或者是打著網際網路旗號冒出來的所謂新興家庭娛樂音響系統,見得越多,聽得越多,失望也越來越多。不過最近聽了兩套衛星音箱,卻讓我對衛星音箱又產生了興趣,讓我找到了曾經聽Paradigm 100ct的感覺,其中一套是前段時間分享的蝸牛音響U4,而另一套,就是今天要說的,狄芬尼提Definitive Technology procinema 800衛星音箱套裝。想聊聊它的原因是,它真的很有特色,而並不是因為稿費(事實上這套音箱只在美國賣,國內並沒有引進)……
如果讓我用一句話形容它,那就是冰火兩重天的感覺。為什麼這麼說?接著往下看。
經常有人讓我推薦小戶型客廳影院音響,這塊的需求確實也比較大,年輕人對外觀有要求,不想要傻大黑,不想佔用太多空間,又想要安裝使用簡便,更重要的是,聲音要有一定水準。這個時候我就想到了狄芬尼提 procinema 800,除了外觀依然很黑,其他完全滿足要求。
提到DEFINITIVE很多人表示從來沒聽說過(國內總代要反省一下了,為什麼我聯想到了亞特蘭大?),不過提起普樂之聲和金耳朵,對音響有些了解的朋友就知道了,其實創始人都是同一個人。SANDY GROSS先後創立了普樂之聲,DEFINITIVE和金耳朵三個品牌。這個牌子的音箱在北美大本營賣得還不錯,大概和國內的KLIPSCH差不多。
Definitive Technology最負盛名的就是其獨家專利內建主動式超低音的雙極式揚聲器(Bipolar Loudspeaker)設計,產品陸續得到許多大獎肯定,包括連續兩年當選國家最頂尖的揚聲器製造商(Nation’s Top Loudspeaker Manufacturer)及美國政府官方授權的「高表現揚聲器領先者(The Leader in High-Performance Loudspeakers)」殊榮。
開箱的過程並沒有太多亮點,打開包裝看到的是兩本使用手冊(音箱和低音炮各一本,不知道是因為分開賣方便還是作風嚴謹),一張帶有營銷性質的售後卡片(然而在國內並沒有什麼卵用),低音炮電源線1條,腳墊若干個。
這套5.1音箱系統是由1隻ProMonitor1000中置音箱,4隻ProMonitor800(主音箱和環繞音箱),1隻ProSub800有源低音炮組成。從參數介紹中可以看到,衛星音箱功率達到150W,中置音箱200W,所以,別以為小衛星音箱就可以搭配差的功放,只有把它餵飽了,才能變成狂野的猛獸。
使用手冊隨便翻了下,上面介紹了使用方法,可以所有音箱接功放,也可以主音箱通過低音炮高通連接,老玩家基本不用看了,其實就是按照傳統5.1接法即可,家庭影院網上有詳細介紹,不會的朋友可以看看5.1家庭影院布線之音響如何接線(圖文教程) 。
和BOSE類似,音箱很小巧,上層音箱下層炮,拿出來可以看到,中置音箱比較長,而環繞音箱小巧一些,比蘋果手機大一些,茶杯大小(具體尺寸看上面參數)。
工藝不錯,光可鑑人,入手沉甸甸的塑料殼箱體,看起來頗有些烤漆的感覺,音箱背部面板上有掛牆孔,可以方便打螺絲直接掛在牆上使用。下面還有掛牆架使用的螺絲孔(當然這套音箱並沒有附贈牆架)。
如果不想掛牆也沒關係,音箱附帶了三角支架,可以方便地擺在電視櫃或者腳架上。
金燦燦的純銅接線柱,並沒有因為衛星音箱的定位而偷工減料。
翻過來看正面,依然是比較傳統的衛星音箱造型,不過從側面可以看到箱體的厚度還是比較厚的,這樣做也是為了降低箱體音染。
因為音箱頂端是被動振膜,防塵網罩是從前臉做到頂端的,剛一摸到,就感覺不對勁。
一般衛星音箱的防塵罩都是固定在音箱上的,或者金屬網嵌在上面,其他大型音箱則一般用中纖板外罩透聲布做網罩,而Definitive Technology procinema 800所有音箱連同低音炮都是這種塑料網外罩透聲布,摸起來很軟,從裡面看感覺比較粗糙,差評。
LOGO設計也是夠簡單粗暴的,直接在一塊金屬銘牌上打出品牌英文字母,連藝術字都沒加,不過這種率直的做法我很喜歡……
小箱體大能量的秘密
ProMonitor1000中置音箱使用了2隻5.25英寸中低音單元,2隻5.25英寸被動振膜,1隻1英寸金屬高音單元,而ProMonitor800(主音箱和環繞音箱)使用了1隻4.5英寸中低音單元,1隻4.5英寸被動振膜,同樣的1隻1英寸金屬高音單元。
狄芬尼提自家的喇叭單元就比較有特色了,相位錐上印有Definitive英文LOGO,搭載獨家研發的BDSS平衡式雙懸邊技術,這種設計別家音箱上看不到:低音單體的振模盆上設置了一組大小接近於音圈的特殊懸邊,固定在相位錐上,這樣有助於單體垂直運動平衡的同時,可以獲得更大的動態範圍,降低振模的位偏移失真,解析力更好。
另外在箱體頂部裝有一隻被動輻射單元,使得衛星箱體不需要加大直徑與更大的驅動能量,就能提升低頻厚實感,這種技術在很多小型藍牙音箱和小型密閉式低音炮上也有應用(這套音箱搭配的低音炮上當然是少不了的),是增加低頻量感,提升低頻效率非常有效的一種手段,這也是為什麼這樣小音箱能產生巨大震撼力的秘密所在。
美中不足的是中低音喇叭單元上有膠水痕跡,拉低了音箱的顏值,如果是德國高級音響,這個問題應該不會存在。
高音單元部分是經過熱處理放鬆晶體結構,然後塗上陶瓷工藝製作的鋁質球頂型高音單元,並不是所有廠家都能駕馭的,而狄芬尼提幾乎所有音箱上都在使用,加拿大PSB音箱上也常有應用。這種高音單元靈敏度高,速度快,聲音細節表現好,相對於絲膜高音,鋁膜高音如果調音不好就會感覺偏硬,尖銳刺耳,而一旦調好了,就能表現出清脆悅耳,乾脆明亮的高頻,之前聽過一套相對高端的系列,聲音確實高亢嘹亮,顯然狄芬尼提已經是個中老手,把鋁高音應用得爐火純青。
前障板相對箱壁更加厚重,有6顆螺絲釘固定,高音單元位置有一個淺號角設計,可見設計師在聲音上是有要求的,儘量在避免失真。
中置音箱沒有掛牆孔(有牆架固定螺絲孔),但是底部有一個可以類似投影機那種調節高度的腳釘,配合另外兩個突起組成可調節角度的支撐結構,很適合放在電視柜上使用。
Definitive Technology procinema 800音箱系統搭配了一隻雙8寸有源低音炮——ProSub800。因為是美版的,電源插口標註電壓為110v-120v,經過代理商的確認可以使用220v電壓之後,才通電試了下,發現確實沒問題(電壓範圍110-230v都可用)。
大顆粒磨砂貼皮,稜角分明,製作工藝簡單,如果做成圓角的話就更好了,不容易磕碰起皮,當然成本就要更高了。
ProSub800低音炮內建一塊300瓦功率炮板,雖然低音炮效率低,用來推動一隻8寸低音單元還是夠用的,低音炮底部同樣有一隻8寸被動振盆用來增加低頻效率。
(上圖為主動單元,下圖為被動單元)
真正的實力派
器材總歸是要拿來用的,開箱安裝好(期間跑了一遍奧德賽,具體細節不贅述)試聽一下,信號源是海美迪H10旗艦高清播放機,功放搭配的是天龍AVR-X4200W。歡迎有興趣的朋友過來試聽體驗,地址吉林省長春市淨月開發區永順路388號,老蝸牛影音工坊——私人影院定製工作室。
《瘋狂的麥克斯4:狂暴之路 Mad Max: Fury Road》
在音響展上看到吐的一部片子,錄音效果很不錯。剛一開聲,狄芬尼提PROCINEMA800的表現就讓我吃驚不小,正如開篇說的,恢弘的聲場和聲音密度不像是小衛星音箱出來的,汽車轟鳴聲在一望無際的戈壁灘上鋪展開來,不急不躁,儘管喇叭單元不大,氛圍感營造得很好,尤其是開場主人公逃跑那段,四面八方圍繞而來的亡魂聲音,讓人頭皮發麻(如果不是全景聲系統,建議把環繞掛高,空間感更好),在天龍4200的推動下沒有明顯失真。中置音箱的表現非常突出,人聲飽滿圓潤,並沒有金屬高音的尖銳刮耳感覺,聽著很舒服。
低頻部分並不是狄芬尼提PROCINEMA800的強項,尤其是在大房間環境下,事實上8寸低音炮在二十平米以上環境使用真的會力不從心,這款加了被動振盆增加低頻量感的炮顯然要比普通的8寸低音炮要強不少,在量感不錯的情況下,先天優勢也表現出來了,振盆小,聲音很乾淨,速度快,這也是THX標準提倡的聲音風格,事實上很多品牌也在這樣做,比如德國Teufel的SYSTEM4系列,低音炮是3隻6寸低音單元組成,速度非常快,聽起來酣暢淋漓。
《讓子彈飛》
點擊購買》
影院效果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中置音箱表現,ProMonitor1000中置音箱在這部片子的表現上相當出彩,當然也和這部片子錄音質量突出分不開,音箱擺好有不錯的脫箱感,人生對白栩栩如生,而環繞音箱的活躍度也很好,聲音細節豐富。
我知道你肯定會問,和BOSE音箱相比哪個好,有什麼區別。哪個好老蝸牛沒法回答你,就像蘿蔔和白菜,每個人喜好不同,就會有不同的觀點,而要說區別的話,BOSE憑藉氣流導向技術可以獲得更好的低頻效果,或者說勝在影院低頻氛圍感;而狄芬尼提DT procinema 800這套5.1音箱系統更出彩的地方應該是在聲音解析力上,你會聽到更多聲音細節,低頻更乾淨,沒有拖泥帶水。但是不要以為狄芬尼提procinema 800低頻就不行,這套系統中每隻音箱都有被動輻射振盆,極大地增加了聲音厚度,如果搭配安橋功放,安橋特有的「濃痰嗓」效果會被放大,但是聲音厚度會有補償,也是一個不錯的搭配,個人還是建議搭配天龍功放,影院氛圍感更好。
總的來說,這是一套有氛圍,有細節,有低頻,有態度(或者說設計師有個性)的衛星音箱,和市面上大部分衛星音箱相比,可以說是鶴立雞群的。如果你的房間不大,或者聲道太多(屋子裡擺滿十幾個大音箱確實是個問題),或者說簡約的客廳環境,喜歡小巧的音箱又對聲音又較高要求,狄芬尼提procinema 800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
讓我不太滿意的是喇叭膠水處理,以及防塵罩過於單薄,如果用金屬的逼格會有很大提升,當然在成本有限的情況下就要做出選擇,把錢花在優化音質上,還是用在外觀上,有些品牌選擇了做外觀,有些選擇修煉內功,做出來的產品也完全不同,聲音表現和外觀上讓我產生的偏見,就像冰與火的交融,難以準確評價這款音箱究竟如何。另外玩習慣了大音箱的老燒就不要湊熱鬧了,聲音寬鬆度和線條感都有一定差距,這是把大型箱體壓縮到茶杯大小必須要付出的代價,就像弗羅斯特的那首詩《未選擇的路》。
更多新鮮好玩的家庭影院資訊請關注家庭影院網hdav。com。cn,全國極具影響力的家庭影院音響玩家互動媒體網站。
聲明:本文版權歸作者老蝸牛所有。轉載需註明出處與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