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時間21日,烏克蘭盧茨克市一名男子攜帶武器和爆炸裝置劫持一輛載有13人的大巴,威脅要引爆公交車,和所有的人質同歸於盡。
烏克蘭政府派出了裝甲車輛與之周旋,期間武裝人員還與劫持者發生過短暫交火,並投擲了不會爆炸的炸藥。
令人更想不到的是,綁匪跟警察提出了一個詭異的要求:只要烏克蘭總統按照他的要求錄一段視頻發到網上就放人,視頻內容是讓總統說:「2005年的電影Earthling(《地球公民》), 每個人都該去看!」。
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真的按照劫匪要求,把視頻發布在自己的臉書頁面。綁匪在看到該視頻後,真的放棄抵抗,並且投降接受逮捕,至此人質全部獲救。
01
本以為澤連斯基從一位毫無政治經驗喜劇演員成為烏克蘭總統就已經夠奇特了,沒想到一山更比一山高。
綁匪馬克西姆·克裡沃什冒著如此大的風險,也要推薦的電影到底是什麼來頭?
這部《地球公民》是由肖恩·蒙森自編自導的記錄片,該片從寵物,食物,衣物,娛樂,科學五個部分系統全面地揭露了當今人類是如何大規模地屠殺和虐待動物的故事。
影片的核心主旨是講述,地球已經成為了一個巨大的屠宰場,對於動物來說,地球如同地獄,人類如同撒旦。
這部電影的豆瓣影評欄下,大多數人表示在看完了影片過後成為了一個素食主義者。
不難推測到,綁匪克裡沃什此舉和動物保護有關。
後來烏克蘭媒體也證實,克裡沃什是一位出生於俄羅斯的動物權利活動人士,對烏克蘭國家不滿,反對烏克蘭寡頭政治,此前曾在烏克蘭因欺詐、非法持有武器和爆炸物,被監禁10年。
02
說起動物極端的動物保護組織,人們第一時間會想到歐美,爭議最大的動物保護組織PETA(人道對待動物協會/善待動物組織),總部就位於美國維吉尼亞諾福克。
PETA是現如今世界上最大的動物保護組織,創始人英格麗·紐科克出生在英國,如今是活躍在美國的動物權利活動家,目前在中國境內也開始活動。
從1980年創立時的100多名員工,發展到現在在全世界範圍內已經擁有超過兩百萬追隨者。
這個組織曾經向被美國聯邦調查局認定的美國國內恐怖主義組織北美地球解放陣線和動物解放陣線,提供法律援助和資金援助。
沒有一件事是能夠脫離自身而存在。
極端的動物保護人士,全球各地都有,為何烏克蘭會出現如此極端的情況?
這就不得不說到烏克蘭人對於歐美所謂」自由民主「的賣國般極致嚮往。
1991年,蘇聯解體,當時蘇聯的經濟已經嚴重落後於美國了,烏克蘭雖然獨立了,但是因為與俄羅斯有著長達數百年的融合,說散又沒辦法立馬散得開,國內一團亂麻。
這時的烏克蘭被西歐,特別是美國的經濟強大所震撼,因為窮所以自卑,整個國家都處於極度的羨慕美國的政體,在當時的烏克蘭看來,美國之所以富有,是因為美國民主,市場化。
民族不自信,這為後來的烏克蘭的發展埋下巨大的禍根。
1992年烏克蘭完全獨立後,本來是世界上第三大糧食出口國,有著「歐洲糧倉」的美譽。
又從前蘇聯的分到了大量的帝國遺產,還有著最好的工業體系,再加上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環境,當時的烏克蘭是僅次於美國、俄羅斯的世界第三軍事強國。
這一切的一切都預示著烏克蘭要崛起,然而現實卻背道而馳。
因為對西式民主無條件、不理性的過度痴迷,在美國的挑唆下不該賣的武器全賣了,捍衛話語權的核武器也是說銷毀就銷毀了,一夜之間烏克蘭在歐洲軍事實力排名,就跌了20多名。
手上沒了能上檯面的東西,誰還會和你坐下來談判,當初西方給的承諾說要讓烏克蘭入歐盟,要富一起富也再絕口不提了。
沒了武器利用地緣優勢好好發展經濟本也是可行的,夾在俄羅斯和歐洲之間,做個牆頭草兩邊拿好處,也能把國家發展的好,可烏克蘭偏不,在烏克蘭人們心中美國就是光明與未來,俄羅斯就是腐朽、集權的恐怖者。
2004年11月,烏克蘭發生轟動世界的「橙色革命」。當時美國支持的季莫申科政黨通過街頭暴動將親俄的政府轟下了臺,然後成立了親美的新政府,而季莫申科政黨的旗幟是橙色的,所以叫做橙色革命。
經此一役,徹底把烏克蘭當牆頭草撈油水的路給斷了。
為了「回報」在街頭暴動中支持自己的選民,季莫申科宣布將政府預算的80%發給選民當福利,同時提高工資和退休金。
給民眾發福利當然是好事,但要符合實際,像季莫申科這樣把財政預算的80%都發了出去,結果就是災難,因為烏克蘭政府從此沒錢修路了,沒錢搞國防了,也沒錢搞產業扶持了。
結果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烏克蘭政府窮得叮噹響,於是經濟崩潰,學校、醫院陷入癱瘓。
然後親俄的亞努科維奇上臺組建政府。
亞努科維奇修復了與俄羅斯的關係,把黑海軍港續租給了俄羅斯艦隊,換取了俄羅斯石油天然氣的優惠。
於是烏克蘭經濟在2010年開始恢復增長。但是烏克蘭倒向了俄羅斯,徹底激怒了美國,於是美國又開始在烏克蘭煽風點火搞顛覆了。
2014年美國再次出錢出力,再次組織街頭暴動,總統亞努科維奇被迫流亡俄羅斯,親美勢力再次上臺,波羅申科成為烏克蘭總統。
這是第二次橙色革命。
兩次橙色革命後,烏克蘭就在無限的黨派內鬥中沉淪,再也沒有回到往日榮光的可能。
03
雖然西式民主高度推崇所謂民權,創造出普選、民選以及公投等形式,讓民眾直接選舉國家領導人、決定國家大事。
但問題是,西式民主是有相對完善的防禦機制的,雖然理論上權力依然屬於民眾,民眾也能直接選舉政治領袖,但精英們可以通過輿論,實現對民眾的間接引導,民眾只能從精英階級中遴選出的幾個人種做二次挑選,這樣局面就不至於失控。
這套機制能夠順利運行,有兩個很重要的前提:1、國家內部本身不存在根本性的分裂。2、無論是政府還是民眾,都能夠在相當程度獨立自主,不受外部的幹擾。
這兩點,烏克蘭一個都沒有。
對內,烏克蘭文化上分為俄烏兩派,連基本的語言和文字都無法統一。
對外,俄羅斯和西方兩大集團也都各自對烏克蘭施加影響力,烏克蘭作為夾縫中的小國,根本無力抗拒。
這種天生的分裂像的國家,玩西式民主,簡直就是玩火。這種國家,要想維持統一,唯一的辦法就是中央集權,甚至在極端情況下還得藉助強人政治,來增強凝聚力和向心力。
結果也不出所料,烏克蘭這個民主是那越玩越衰,越玩越亂,直接就奔著歐洲各方面倒數第一飛奔而去。
看來,當年蘇聯那一散真是傷到蘇聯人骨子裡了,名族自信一點沒留,全被美國扒幹吸淨了,不根據自身條件盲目玩民主,結果就是把自己忽悠瘸了。
和烏克蘭處境很像的就是如今的香港,從烏克蘭亂是西方對俄羅斯的遏制,香港亂是西方對中國崛起的打壓。
香港風波不寧,固然有內部矛盾積聚的原因,但被西方煽動利用,作為遏制中國的突破口,戰略博弈的主戰場亦是不爭的事實。俄烏兩國同根同源,香港和內地更是血濃於水。
關於烏克蘭局勢,曾有評論人士這樣說:「顏色革命」是一條不歸路。
的確,自2004年「橙色革命」以來,「街頭政治」陰影從未離開烏克蘭,不僅破壞國家社會經濟發展的正常進程,更加重了這個橫跨歐亞國家內部地區和民族的分歧。
如今烏克蘭就成為了歐洲最窮的國家,還被叫做歐洲的紅燈區,每四個歐洲性工作者就有一個烏克蘭女人,更有8%的烏克蘭國民感染了愛滋病。
如今的香港,該以此史為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