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過去幾次閱兵徒步方陣的亮點,期待新步槍、新迷彩!

2020-12-17 烽火大百科

2019年的國慶節不僅僅意味著七天假期(反正對我們來說也沒什麼區別),更有逢五逢十才舉辦的國慶大典。而在本次盛大的閱兵式上,必然有不少之前鮮為人知的新型武器裝備亮相,但對河馬而言,我更關注的還是徒步方隊。

這樣的場面,想想也有四年多沒見了

對於我們這一代人來說,對於閱兵最初的記憶都是20年前的那場世紀大閱兵。記得那時候,我們家剛剛隨調到父親駐地,一家老小和鄰居一起擠在暫住的招待所裡,盯著還是球面的電視機裡的直播畫面。至於父親嘛——他那條艦當天連慶祝國慶節的滿旗都沒有掛,掛著值班艦的旗語,雷達轉啊轉。

每到重大節日,這片軍港裡的艦艇大多滿燈滿旗——當然,也有保持常態的值班艦

而等到節目重播時,父親也終於能夠回家休息。正趕上吃午飯,他罕見地搬起凳子端著碗坐到電視機前,一邊看電視,一邊吃飯,瞪著血絲的眼睛裡滿是自豪:我們的隊列,就是好看!

1999年「世紀大閱兵」中的徒步方隊

雖然在很小的時候,對我軍的隊列素質就有最基本的了解,但是在如此壯麗宏偉的閱兵式上看到我軍優中選優的隊列展示,還是第一次。這種深刻的印象,持續至今——我依然還記得當年主持人說敬禮線長96米,17個徒步方隊……等等等等一系列數字。

幾經波折,我還下載到了那次閱兵的TS格式超清直播信號源。雖然這個視頻在當年的老電腦上播放很容易卡頓;雖然直播裡的徒步方隊畫面不過10多分鐘——但是這每一個單幀都能作為照片的視頻,我看了無數多遍。

大連艦艇學院方隊

僅論第一眼看過去的亮點,1999年「世紀大閱兵」的徒步方隊身著87式軍服,系1988年恢復軍銜制之後我軍首次受閱;2009年「盛世大閱兵」的徒步方隊,則身著剛剛換發的07式軍服;等到2015年「勝利大閱兵」上,徒步方隊不僅部分更換了全地形作訓服,身著新式裝具,更是打出了我軍在抗日戰爭中各功勳單位的榮譽旗幟(雖然到現在官方也沒列出當時受閱的全部榮譽旗幟名單)。

旗幟和配飾的改變,是勝利大閱兵相比以往閱兵在視覺上的一大亮點,聽覺上那就當屬2400名軍校學員組成的合唱團了

而在2017年的「沙場大閱兵」上,則破天荒地沒有徒步方隊;那場在演習場上舉行的閱兵式,以乘車分列式而獨具一格。

別具一格的乘車分列式

2019年國慶閱兵式,又將是一次經典的我軍隊列展示。一如開頭所說,我已經等不及在屏幕前觀看這次慶典了……隊列水平有多好,大家有目共睹,不需要我來文字描述。而即使終於有了官方確認,但本次國慶閱兵彩排的保密程度仍然非常高,各種信息也捂得很嚴實;所以對於徒步方隊,以及廣義上的受閱步兵單位,河馬也只能預計有如下幾個看點:

本次徒步方隊規模較大,類型也非常非常豐富,2015年出人意料的三軍醫療女兵乘車受閱之類,相比之下也只能算平平無奇

首先自然是新型5.8mm自動步槍——新型步槍的消息傳出來已經很久了,還伴隨著各種各樣的事端;對其性能各種各樣的爭論……至少我們已經知道的是,這種新槍應該會作為部分徒步方隊的手持裝備(既然是有託的,那麼會「劈槍」嗎?)在國慶閱兵中亮相,也可能會出現在乘車方隊之中。

2015年由於很多方隊使用03式自動步槍受閱,所以「劈槍率」也大幅上升

這種步槍已知的特點是......常規布局,有更好的附件加掛條件。預計它應該也配有新型5.8mm彈藥,當然這就看不出來了。反正9字尾系列武器,大概會有這麼一篇。

終於要等到你啦~這個剪影,還是當年在老視頻裡拿波蘭MSBS惡搞的圖

新型迷彩作訓服——此前,我們公眾號寫過機關勤務服。勤務服在幾次公開報導中低調露面之後,更為人關注的新型作訓服,及其配套的新型迷彩卻依然難覓其蹤。

對比右側海軍大校的07式作訓服,可見左邊這款勤務服的一些特點

新型迷彩的圖案與配色,自然是與以往不同的。網絡上的聲音顯然更多關注其色彩變化,比如海空軍的迷彩是否會改變既有被人吐槽的配色方案——當然了,這個可以有。不過對河馬而言,我更關注版型上的變化:畢竟抗戰勝利紀念閱兵式上出現的全地形迷彩作訓服,其版型還是07式的。而07式作訓服的版型設計難說理想,我期待新型迷彩作訓服在版型設計這一點上能有突破。

1593閱兵式上出現的全地形迷彩,因為版型與設計並未變化,我依然將此視為07式的衍生型號

曾有若干版本的新迷彩出現在網絡上,對於迷彩圖案與配色,我更關心的是版型能不能更加人性化,更加貼近實際使用需求

甚至有部隊試用新型迷彩服的照片在網絡流傳,這次國慶閱兵,也是最終定弦

新型單兵裝具與頭盔——說到版型設計人機工程學啥的,就會說到頭盔與裝具。1999年閱兵上,穿作訓服的徒步方隊戴頭盔(出現在QGF02/03之前的某種非金屬盔),沒有裝具;2009年穿戴03式頭盔+06式攜行具;2015年乘車步兵則穿戴之前寫過的1593攜護一體背心;2017年平平無奇,乘車步兵大部分穿戴改進的輕量化06式攜行具(武警特警方隊等少數除外)。

2017年受閱的武警「獵鷹突擊隊」

作為全面展示新時期我軍形象的一次大閱兵,今年閱兵的單兵裝具與頭盔相比以往也會有變化,畢竟此前已經流出了多個部隊試用版本,但實在無法預計最終登場的會是哪一款——抑或是改進到各款裝具的擁躉各自認為它具備某款裝具的特徵,而只能討論出個莫衷一是?那也說不定。

一些承載具與作戰服測試圖片曾在網上流傳,不知道具體花落誰家

說到單兵裝具與頭盔,就不得不提及QTS-11士兵武器系統。曾經撰文描述過,在QTS-11定型的2011年,其功能的齊備與技術先進水平追及甚至趕超了當時美軍「大地勇士」計劃發展狀態。雖然QTS-11的發展已經終止,但是作為階段性的裡程碑還是有其重大意義的。

1593背心其實是源自QTS-11的,但是其步榴霰三合一武器從未登上檢閱場

作為機槍控,河馬也期待以新一代機槍為代表的其他新型步兵支援武器登場。我的個人期望是,本次國慶閱兵上能出現那幾個期盼已久的機槍面孔。比如,接替26kg重機槍的更輕大口徑重機槍——不過就算真的要來,那也得作為乘車武器了,端著機槍踢正步,學不來。

我軍的自用版本——這次你們會來麼?

相關焦點

  • 2019國慶大閱兵方隊順序 70周年國慶閱兵有哪些方陣
    2019國慶大閱兵方隊順序 70周年國慶閱兵有哪些方陣  分列式,依次按空中護旗梯隊、徒步方隊、裝備方隊、空中梯隊的順序通過天安門廣場。  按改革重構的中國特色現代軍事力量體系,編組徒步受閱方隊,全軍各大單位均有力量參閱,不少方隊是首次亮相。
  • 國慶70周年閱兵觀後感怎麼寫?2019國慶70周年閱兵儀式觀後感心得...
    2019國慶70周年閱兵觀看心得日月如梭,光陰似箭。彈指一揮間,半個世紀過去。我們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迎來了70華誕的光輝日子。通過閱兵大會,我們看到了中國的強大。慶典開始時,嘹亮的《義勇軍進行曲》響徹了整個天安門廣場,鮮豔的五星紅旗像一束火焰在天幕上燃燒。習近平總書記肅立在敞篷車的正中央駛過金水橋,向海陸空三軍問好。「同志們好!
  • 2018國慶閱兵嗎至今一共幾次閱兵 天安門廣場升旗儀式直播回顧
    【國慶閱兵至今一共幾次閱兵】  從新中國成立至今,一共進行過15次閱兵,除了2015年在抗戰勝利日閱兵外,其餘都是在國慶日當天閱兵,分別是1949年至1959年間的11次和1984年國慶35周年、1999年國慶50周年、2009年國慶60周年的三次。
  • 2015年中國抗戰閱兵觀看攻略:時間表+節目單+亮點關注
    三:9月3日抗戰閱兵精彩看點。  看點一總體陣勢氣派恢宏  1、總體情況:本次閱兵時長大約70分鐘,共編50個方隊,其中徒步方隊11個、抗戰老兵乘車方隊2個、裝備方隊27個、空中梯隊10個,另抽組聯合軍樂團和合唱團,正式受閱約1.2萬人。  2.接近作戰體系編組方隊:此次閱兵系第一次按作戰體系編組受閱方隊,體現了未來作戰的聯合性。
  • 世界各國女兵閱兵風採,巾幗不讓鬚眉
    如果我們關心各國的軍事就會發現,現在一旦舉行閱兵儀式,肯定少不了女兵方隊,這些來自不同國家的女兵都擁有自己的特色,讓人眼前一亮,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盤點世界各國的女兵方陣吧。首先我們來說說俄羅斯的女兵方陣,雖然前蘇聯已經解體了,但是俄羅斯作為蘇聯的主體國家,其實也可以將他們的女兵看作是前蘇聯女兵的延續,不過現在的這些女兵們可不需要像那個時候必須到戰場上拼死作戰了,因此她們的妝容打扮也是更加靚麗,一眼看過去全是身材高挑,擁有大長腿的美女,讓人移不開目光。
  • 多款新迷彩你喜歡哪一款
    ▲飽受詬病的藍精靈不過,據傳言解放軍很可能就快要裝備全地形迷彩了,中國迷彩被廣為詬病的一些問題,很可能很快就要消失了。那麼,全地形迷彩是一種什麼樣迷彩?解放軍07迷彩剛剛配發10年,幹嘛又要趕潮流換呢?
  • 「星空迷彩」有正式名稱了,叫19式通用作戰服
    新的迷彩服是在我國07式迷彩服的基礎上,改變了原來色塊的搭配和大小,並且對面料、顏色、樣式都做出了更改,其中最具有特色的便是疊印了和「星空」一樣的很多複雜並且細小的斑點,也正因此新的迷彩服才會被大家親切地稱之為「星空迷彩」。但是,「星空迷彩」的正式名稱叫什麼呢?
  • 給老外介紹70周年大閱兵,知道這些中英文詞彙就行了!
    關注更多各學科最新最熱論文推薦所有文字內容轉自微信公眾號:E姐留學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大閱兵閱兵 military parade勝利日大閱兵 V-Day parade抗日戰爭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大閱兵the military parade to mark the 70th anniversary of
  • 雙語解密閱兵詞彙---外媒如何看閱兵?「抗日戰爭」的翻譯到底是什麼?
    the Global War against Fascism前陣對於「抗日戰爭」的譯法爭論不休,認為我們一直沿用的"anti-Japanese"裡只有反對,沒有包含「侵略」等信息,因此建議使用「resistance againese Japanese aggression" 和 」counter-Japanese",最終官方譯法採用了前者,那麼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就被翻譯成了
  • 回顧:1999年國慶50周年閱兵
    「向前,向前,向前……」17個徒步方隊伴隨著整齊的步伐聲動地而來,接受祖國和人民的莊嚴檢閱。陸軍的三色迷彩,仿佛秋日裡斑斕的草場──來自北京軍區的兩個步兵方隊,一支曾在太行山擊斃日本「名將之花」阿部規秀,另一支湧現過「濟南第一團」等31個英模單位。鏗鏘有力的足音,延續著長徵的腳步;勇往直前的雄姿,像百萬雄師過大江的身影。
  • 新中國成立以來舉行過幾次閱兵?看懂2019國慶大閱兵
    03  新中國建立以來,共舉行過14次國慶閱兵(1949-1959年共11次,1984年,1999年,2009年),1次抗戰勝利七十周年閱兵(2015年9月3日),1次建軍90周年閱兵(2017年7月30日)共計16次大閱兵。  筆者曾經去過2015年的閱兵訓練場。
  • 「9·3」閱兵蒙古國代表:中國新型裝備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組圖)
    原標題:「9·3」閱兵蒙古國方陣代表團團長巴·艾姆格蘭巴特:中國方陣新型軍事裝備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準將巴.艾姆格蘭巴特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烏日含):參加「9·3」閱兵的蒙古國方陣代表團團長、蒙古武裝力量陸軍司令部參謀長巴·艾姆格蘭巴特日前在張北蘇蒙烈士陵園接受了國際臺記者採訪。
  • 看世界各國如何閱兵:美不走正步 蘇聯忽悠西方
    自春秋時期的「觀兵以威諸侯」,到近代國家通過閱兵震懾可能的入侵之敵,再到最近大國屢屢以此承載軍事外交,閱兵的功能隨著歷史漸漸流變。愛國精神替代君主神權成為國家凝聚力,民族國家取代部落聯盟成為歷史背景。而那些行進在首都大道上的如虹正步,金戈鐵馬,以及掠空而過的鋼甲雄鷹,卻始終傳承著揚國威軍這一閱兵的基本功能。
  • 2015年中國大閱兵各方陣名單及介紹 9月3日閱兵時間流程
    >2015中國大閱兵直播地址:網絡在線觀看地址、電視直播時間指南2015中國大閱兵規模:1.2萬人  從國新辦今日舉行的閱兵準備工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此次9·3閱兵中國軍隊共編50個方(梯)隊,正式受閱1.2萬人,展示的武器裝備均為國產主戰裝備,84%是首次亮相。
  • 閱兵揭秘:每隔75釐米設一支地面話筒 專收正步聲
    今年音響部解決了歷屆閱兵的回聲難題,在此基礎上,開始追求現場音效的音樂性和CD品質。一場大型閱兵儀式,人們會感嘆裝備先進、方陣整齊,但很少有人能注意到這支音響保障團隊的工作,總指揮錢嶽林說,「不被提及就是肯定,說明我們的工作沒有出現紕漏。」
  • 閱兵女儀仗隊員平均高1.78米 88%大學以上學歷
    那麼本次閱兵到底有啥看點,與以往閱兵有什麼不同?來聽聽王正坤怎麼說。看點抗戰老兵方陣首次亮相1「9月3日上午閱兵,有一個最大的亮點,出現的第一個方陣是抗戰老兵方陣,這可是國慶閱兵中看不到的隊伍。」看點白求恩方隊女兵很漂亮2在閱兵式上,三軍儀仗隊方隊將在11個徒步方隊中首個出場,51名三軍儀仗隊女兵將走過天安門,這在我國閱兵史中尚屬首次。此外,聯合軍樂團中,也首次出現女性副指揮和女樂手。
  • 2019年國慶70周年閱兵創新亮點和鮮明特點有哪些
    2019年國慶閱兵有很多的創新亮點和鮮明特點,跟小編一起看看吧:  一是聽黨指揮的政治意蘊十分鮮明。奏唱體現新時代特色的嶄新歌曲,演奏昂揚向上的愛國主義樂曲,烘託濃厚熱烈的節日氣氛。演奏曲目達50多首,也是歷次國慶活動最多的一次。  三是改革重塑的嶄新風貌全面展現。  按改革重塑的中國特色現代軍事力量體系,編組徒步受閱方隊,全軍各大單位均有力量參閱,不少方隊是首次亮相。
  • 雙語總結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大閱兵亮點
    受閱部隊由15個徒步方隊、32個裝備方隊、12個空中梯隊組成,依次通過天安門廣場,接受祖國和人民檢閱。)、新質作戰能力的重要增長點,戰略支援部隊方隊在國慶70周年閱兵中首次亮相,接受祖國和人民的檢閱。
  • 專家詳解閱兵「變色龍」迷彩服:阻燃 偽裝性能極強(圖)
    原標題:閱兵幕後珍聞:軍服專家詳解多地形迷彩服勝利日大閱兵時,多地形迷彩服在不同光照條件下呈現神奇的「變色」效果。圖為呈現綠棕色效果。「閱兵方隊通過天安門前時,多地形迷彩為啥顏色偏淺黃,這和黃綠相間的本色不太一樣啊,這衣服是『變色龍』嗎?」9 3閱兵過後,中國軍網編輯部不斷接到熱心網友電話,詢問多地形迷彩相關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