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的國慶節不僅僅意味著七天假期(反正對我們來說也沒什麼區別),更有逢五逢十才舉辦的國慶大典。而在本次盛大的閱兵式上,必然有不少之前鮮為人知的新型武器裝備亮相,但對河馬而言,我更關注的還是徒步方隊。
這樣的場面,想想也有四年多沒見了
對於我們這一代人來說,對於閱兵最初的記憶都是20年前的那場世紀大閱兵。記得那時候,我們家剛剛隨調到父親駐地,一家老小和鄰居一起擠在暫住的招待所裡,盯著還是球面的電視機裡的直播畫面。至於父親嘛——他那條艦當天連慶祝國慶節的滿旗都沒有掛,掛著值班艦的旗語,雷達轉啊轉。
每到重大節日,這片軍港裡的艦艇大多滿燈滿旗——當然,也有保持常態的值班艦
而等到節目重播時,父親也終於能夠回家休息。正趕上吃午飯,他罕見地搬起凳子端著碗坐到電視機前,一邊看電視,一邊吃飯,瞪著血絲的眼睛裡滿是自豪:我們的隊列,就是好看!
1999年「世紀大閱兵」中的徒步方隊
雖然在很小的時候,對我軍的隊列素質就有最基本的了解,但是在如此壯麗宏偉的閱兵式上看到我軍優中選優的隊列展示,還是第一次。這種深刻的印象,持續至今——我依然還記得當年主持人說敬禮線長96米,17個徒步方隊……等等等等一系列數字。
幾經波折,我還下載到了那次閱兵的TS格式超清直播信號源。雖然這個視頻在當年的老電腦上播放很容易卡頓;雖然直播裡的徒步方隊畫面不過10多分鐘——但是這每一個單幀都能作為照片的視頻,我看了無數多遍。
大連艦艇學院方隊
僅論第一眼看過去的亮點,1999年「世紀大閱兵」的徒步方隊身著87式軍服,系1988年恢復軍銜制之後我軍首次受閱;2009年「盛世大閱兵」的徒步方隊,則身著剛剛換發的07式軍服;等到2015年「勝利大閱兵」上,徒步方隊不僅部分更換了全地形作訓服,身著新式裝具,更是打出了我軍在抗日戰爭中各功勳單位的榮譽旗幟(雖然到現在官方也沒列出當時受閱的全部榮譽旗幟名單)。
旗幟和配飾的改變,是勝利大閱兵相比以往閱兵在視覺上的一大亮點,聽覺上那就當屬2400名軍校學員組成的合唱團了
而在2017年的「沙場大閱兵」上,則破天荒地沒有徒步方隊;那場在演習場上舉行的閱兵式,以乘車分列式而獨具一格。
別具一格的乘車分列式
2019年國慶閱兵式,又將是一次經典的我軍隊列展示。一如開頭所說,我已經等不及在屏幕前觀看這次慶典了……隊列水平有多好,大家有目共睹,不需要我來文字描述。而即使終於有了官方確認,但本次國慶閱兵彩排的保密程度仍然非常高,各種信息也捂得很嚴實;所以對於徒步方隊,以及廣義上的受閱步兵單位,河馬也只能預計有如下幾個看點:
本次徒步方隊規模較大,類型也非常非常豐富,2015年出人意料的三軍醫療女兵乘車受閱之類,相比之下也只能算平平無奇
首先自然是新型5.8mm自動步槍——新型步槍的消息傳出來已經很久了,還伴隨著各種各樣的事端;對其性能各種各樣的爭論……至少我們已經知道的是,這種新槍應該會作為部分徒步方隊的手持裝備(既然是有託的,那麼會「劈槍」嗎?)在國慶閱兵中亮相,也可能會出現在乘車方隊之中。
2015年由於很多方隊使用03式自動步槍受閱,所以「劈槍率」也大幅上升
這種步槍已知的特點是......常規布局,有更好的附件加掛條件。預計它應該也配有新型5.8mm彈藥,當然這就看不出來了。反正9字尾系列武器,大概會有這麼一篇。
終於要等到你啦~這個剪影,還是當年在老視頻裡拿波蘭MSBS惡搞的圖
新型迷彩作訓服——此前,我們公眾號寫過機關勤務服。勤務服在幾次公開報導中低調露面之後,更為人關注的新型作訓服,及其配套的新型迷彩卻依然難覓其蹤。
對比右側海軍大校的07式作訓服,可見左邊這款勤務服的一些特點
新型迷彩的圖案與配色,自然是與以往不同的。網絡上的聲音顯然更多關注其色彩變化,比如海空軍的迷彩是否會改變既有被人吐槽的配色方案——當然了,這個可以有。不過對河馬而言,我更關注版型上的變化:畢竟抗戰勝利紀念閱兵式上出現的全地形迷彩作訓服,其版型還是07式的。而07式作訓服的版型設計難說理想,我期待新型迷彩作訓服在版型設計這一點上能有突破。
1593閱兵式上出現的全地形迷彩,因為版型與設計並未變化,我依然將此視為07式的衍生型號
曾有若干版本的新迷彩出現在網絡上,對於迷彩圖案與配色,我更關心的是版型能不能更加人性化,更加貼近實際使用需求
甚至有部隊試用新型迷彩服的照片在網絡流傳,這次國慶閱兵,也是最終定弦
新型單兵裝具與頭盔——說到版型設計人機工程學啥的,就會說到頭盔與裝具。1999年閱兵上,穿作訓服的徒步方隊戴頭盔(出現在QGF02/03之前的某種非金屬盔),沒有裝具;2009年穿戴03式頭盔+06式攜行具;2015年乘車步兵則穿戴之前寫過的1593攜護一體背心;2017年平平無奇,乘車步兵大部分穿戴改進的輕量化06式攜行具(武警特警方隊等少數除外)。
2017年受閱的武警「獵鷹突擊隊」
作為全面展示新時期我軍形象的一次大閱兵,今年閱兵的單兵裝具與頭盔相比以往也會有變化,畢竟此前已經流出了多個部隊試用版本,但實在無法預計最終登場的會是哪一款——抑或是改進到各款裝具的擁躉各自認為它具備某款裝具的特徵,而只能討論出個莫衷一是?那也說不定。
一些承載具與作戰服測試圖片曾在網上流傳,不知道具體花落誰家
說到單兵裝具與頭盔,就不得不提及QTS-11士兵武器系統。曾經撰文描述過,在QTS-11定型的2011年,其功能的齊備與技術先進水平追及甚至趕超了當時美軍「大地勇士」計劃發展狀態。雖然QTS-11的發展已經終止,但是作為階段性的裡程碑還是有其重大意義的。
1593背心其實是源自QTS-11的,但是其步榴霰三合一武器從未登上檢閱場
作為機槍控,河馬也期待以新一代機槍為代表的其他新型步兵支援武器登場。我的個人期望是,本次國慶閱兵上能出現那幾個期盼已久的機槍面孔。比如,接替26kg重機槍的更輕大口徑重機槍——不過就算真的要來,那也得作為乘車武器了,端著機槍踢正步,學不來。
我軍的自用版本——這次你們會來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