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血肉之軀,為患者築起「新的長城」(一線抗疫群英譜) ——記江蘇...

2020-12-17 荔枝網新聞

  江蘇省人民醫院援武漢重症醫療隊隊員在金銀潭醫院查房。

  「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當國歌響起時,在武漢的點點滴滴就浮現在眼前。」江蘇省人民醫院副院長、援武漢重症醫療隊隊長劉雲說,國歌精神時刻激勵著隊員們為人民築起一道「新的長城」,並肩打贏這一場抗疫硬仗。

  馳援武漢61天,江蘇省人民醫院援武漢重症醫療隊204名隊員,始終在疫情的「風暴中心」與時間賽跑、和死神較勁,為患者帶來生的希望。

  建章立制,兩小時內接管病區床位全部收滿

  「隊伍都到齊了,整建制接管病區,誰能先上?」

  「我們先上!」2月14日上午,武漢市第一醫院召開會議,劉雲第一個請戰。根據部署,他們要在當日下午4點全面接管武漢市第一醫院重症監護病區61張床位。

  時間緊、任務重,劉雲敢於請戰的背後,是醫療隊一落地就爭分奪秒進行各項準備工作,以及第一時間建章立制確立工作規範。

  14日凌晨3時,醫療隊剛剛到達酒店,就迅速建立下設11個黨小組的臨時黨支部,並通過結對子的方式覆蓋到所有醫務人員。同時,醫療、護理、感控管理、物資保障等10個工作組各司其職,為救治工作奠定組織基礎。

  既要「打勝仗」,又要「零感染」,怎麼辦?

  自接到任務,劉雲就嚴格督查隊員們練習穿脫隔離衣:「自己都不能防護好,怎麼保證患者的救治?」醫療隊在全員培訓的基礎上,又專門對首批進入病區的16名醫生、24名護士強化感控培訓。

  14日下午4時,第一批醫務人員進入病區,不到一小時就收治了40多名患者,短短兩小時全部收滿。

  根據「應收盡收、不漏一人」原則,病區打破平時限制,以最快速度收治患者。醫療隊制定了「52條家規」,明確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只有嚴格訓練才能帶出合格隊伍,只有合格隊伍才能打贏硬仗。」劉雲說。

  醫術精良,創新多種診療手段

  醫療隊接管後不久,一名67歲的女性重症患者轉入,一系列治療後,病情仍然持續惡化。與醫院本部遠程視頻會診時,專家組指出必須先緊急進行深靜脈置管,進行中心靜脈壓的監測,評估患者血容量。

  這樣的操作往常必須在超聲引導下進行,但時間緊急、條件受限,醫療隊隊員、江蘇省人民醫院急診醫學中心主任醫師喬莉果斷上前:「我來!」她將患者頭部轉向左側,用左手食指、中指在患者右頸部尋找血管穿刺部位,眼睛距離患者口鼻僅有10釐米……不到1分鐘,穿刺成功,「生命通道」打開了!

  「重症病房的患者一旦病情惡化,還可以轉送到這裡。但重症監護病房是最後兜底的,我們沒有退路,必須全力以赴!」喬莉說。面對救治難題,隊員們憑藉成熟的醫療技術、過硬的心理素質,一次次掰開死神的手將病人硬往回拽。

  江蘇省人民醫院黨委書記唐金海介紹,援武漢重症醫療隊是全省規模最大、配置最高、實力最強的醫療隊之一,涉及重症醫學科、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急診醫學科、感染病科等多學科的王牌班底,其中重症醫學科醫務人數達到該科總人數的80%。

  「俯臥位通氣操作難度大,我們自創了『三明治翻身法』,將患者從頭到腳包裹在兩層床單裡,再合力翻身。」醫療隊醫療組組長、江蘇省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醫師齊栩介紹,醫療隊還創新總結了一系列操作規程,提供診療標準化實施方案。

  人文關懷,讓患者不再孤單

  「有次治療忙完後,一位80歲的老爺爺在紙上寫下『我愛你』,中間是一個愛心!」醫療隊隊員、江蘇省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主管護師鄧飛說,那是最開心的一天。

  江蘇省人民醫院援武漢重症醫療隊隊員們在治療中注重人文關懷,讓患者更有信心地接受治療。

  「除了日常醫療護理,很多生活細節都需要照護。」鄧飛介紹,患者常會感到焦慮孤獨,把手機放在枕邊會更有安全感;使用呼吸機的病人容易乾燥,做加熱溼化會感覺舒適;有些病人怕冷,就為他們準備好電熱毯。

  與治身體上的病同樣重要的,還有精神上的關愛。「有位患者擔心住在同一層的老伴。醫務人員會在上班前用手機錄下她老伴的視頻,一接班就放給她看。病人心裡踏實了,更加積極配合治療。」醫療隊隊員、江蘇省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醫師李金海說。

  3月23日,圓滿完成整建制接管救治任務後,醫療隊又轉戰武漢金銀潭醫院,接管該院南樓六、七層兩個重症監護病區。4月6日,又全面接管了三個重症病區全部危重症患者,為抗擊疫情、救治病患做出了突出貢獻。

  醫療隊就重點項目與金銀潭醫院全面交接,從管理、醫療、護理、院感、康復等各個方面和相關部門交流經驗。「希望能和武漢分享更多江蘇經驗,留下一支撤不走的醫療隊。」劉雲說。

  ■短評

  硬核隊伍,硬在哪裡

  首戰市一院、轉戰金銀潭,重症不清零、隊伍不撤退——在患者與同行眼中,接管「兜底病區」、挑戰「重症之巔」的江蘇省人民醫院援武漢重症醫療隊,是一支敢於啃硬骨頭的硬核隊伍。

  硬核隊伍,硬在哪裡?

  硬在規章制度。面對抗疫這一特殊任務,200多人的龐大隊伍必須實行有效管理。醫療隊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出科學制度並嚴格落實,保證了隊伍安全、工作高效。

  硬在文化引領。救治過程挑戰多、壓力大,醫療隊制定隊徽、隊歌、隊訓,團結隊伍、溫暖人心;開展心理疏導、生日會等文體活動,排解隊員心理壓力。

  硬在協同作戰。這不僅是醫療隊各部門的通力合作、前方和後方的遠程會診,更是醫療隊與受援醫院在管理、技術、感控等方面的共建共享。

  一支有戰鬥力的硬核團隊,才敢於在生死之際挺身而出,用血肉之軀為患者築起一道「新的長城」!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陳茜)

相關焦點

  • 用血肉之軀,為患者築起「新的長城」(一線抗疫群英譜)
    「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當國歌響起時,在武漢的點點滴滴就浮現在眼前。」江蘇省人民醫院副院長、援武漢重症醫療隊隊長劉雲說,國歌精神時刻激勵著隊員們為人民築起一道「新的長城」,並肩打贏這一場抗疫硬仗。
  • 楊志堅:用血肉之軀築起堅固堡壘
    來源標題:楊志堅:用血肉之軀築起堅固堡壘每年清明,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開遠市公安局都會組織新招錄的民警與輔警,前往烈士陵園祭奠一位因公犧牲的「老所長」——楊志堅。23年前,他在抓捕罪犯時,為保護群眾毅然撲向引爆手榴彈的罪犯,壯烈犧牲,年僅31歲。
  • 【一線抗疫群英譜】佧米力江·阿力木:「大考」中彰顯青年一代擔當
    【一線抗疫群英譜】佧米力江·阿力木:「大考」中彰顯青年一代擔當 2020-09-12 22:55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一線抗疫群英譜 | 佧米力江·阿力木: 「大考」中彰顯青年一代擔當
    一線抗疫群英譜 | 佧米力江·阿力木: 「大考」中彰顯青年一代擔當 2020-09-12 13:29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廣大醫護人員用血肉之軀築起阻擊病毒的鋼鐵長城——白衣為甲,捨生...
    最長的戰線,最久的堅守在這場與新冠病毒的較量中,江蘇的醫務工作者以濃厚的家國情懷,危難時刻勇擔當,是「新時代最可愛的人」。省委書記婁勤儉為江蘇援湖北醫療隊出徵壯行時動情地說:「國家有難,江蘇兒女總是衝鋒在前,這是崇高的使命,是心靈的呼喚。」
  • 一線抗疫群英譜丨武漢泰康同濟醫院放射診斷科主任蔣銳
    一線抗疫群英譜丨武漢泰康同濟醫院放射診斷科主任蔣銳來源:解放軍報作者:高立英 劉一波  李曉龍責任編輯:李晶2020-03-24 10:00 「銳」不可當——記武漢泰康同濟醫院放射診斷科主任蔣銳
  • 「我們快一點,病人就能早點出院」(一線抗疫群英譜)
    原標題:武漢協和醫院放射科技師長雷子喬——「我們快一點,病人就能早點出院」(一線抗疫群英譜)雷子喬是武漢協和醫院放射科技師長,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他一直堅守在工作崗位。為讓病人得到及時救治,雷子喬提出「每天的CT,要一個不落全部完成」。
  • 馬俊宇:於險境中築起「生命長城」
    用苛刻標準要求自己和隊員作為一名一線應急救援人、基層中隊指揮員,馬俊宇主動對標國家隊主力軍職能定位,全力構建新時代綜合消防救援力量體系關鍵環節。他將「榮譽、血性、擔當、責任」定為中隊隊訓,立足「大應急」「全災種」實戰需求,狠抓特勤業務訓練,積極探索實踐滅火救援能力提升的有效方法途徑。
  • 【抗疫群英譜】張晞:國家需要的時候 就該挺身而出
    【抗疫群英譜】張晞:國家需要的時候 就該挺身而出 【抗疫群英譜】張晞:國家需要的時候 就該挺身而出 更多精彩視頻掃描 關注華龍視聽微信號 【抗疫群英譜】張晞:國家需要的時候 就該挺身而出
  • 「為了民族復興·英雄烈士譜」楊志堅:用血肉之軀築起堅固堡壘
    新華社昆明12月6日電(記者曾維) 每年清明,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開遠市公安局都會組織新招錄的民警與輔警,前往烈士陵園祭奠一位因公犧牲的「老所長」——楊志堅。23年前,他在抓捕罪犯時,為保護群眾毅然撲向引爆手榴彈的罪犯,壯烈犧牲,年僅31歲。
  • 昆明冶金高等專科學校舉辦「我的抗疫故事」宣講會
    日前,「我的抗疫故事」宣講會在昆明冶金高等專科學校舉行。雲南省第三人民醫院婦科護士長、雲南第二批援鄂醫療隊省三院護理小組組長沈居麗,雲南昆鋼醫院護理部主任劉雲川和重症醫學科護士長吳春豔三名援鄂醫務人員與學校師生到場分享了她們馳援湖北抗疫一線的感人故事。  作為在一線和新冠肺炎疫情做殊死搏鬥的親歷者,她們結合援鄂抗疫的親身經歷,用平實質樸的語言、感人至深的事例、細膩真摯的情感再現了他們逆行而上、不怕犧牲、不畏艱險、衝鋒一線的真實場景。
  • 抗疫群英譜|「朱哥就是我們的親人」 記常德市公安局武陵分局社區...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將在《抗疫群英譜》專欄裡,陸續推出我省抗疫鬥爭中湧現出來的6位先進典型,藉此向他們深深致敬。「朱哥就是我們的親人」——記常德市公安局武陵分局社區民警朱國章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唐亞新 通訊員 張楓3月4日,春雨淅瀝,萬物甦醒。
  • 弘揚偉大抗疫精神:捨生忘死--以生命赴使命 用大愛護眾生
    疫情發生以來,全省各條戰線的抗疫勇士臨危不懼、視死如歸,困難面前豁得出、關鍵時刻衝得上,以生命赴使命,用大愛護眾生。一個個閃耀著光輝的名字不僅被人們銘記,還激勵著廣大幹部群眾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
  • 抗疫群英譜第五集《付黎明:誓做阻擊病毒的盾牌》
    4月10日起 中共洛陽市委組織部 洛陽廣播電視臺 聯合攝製 8集系列專題片《抗疫群英譜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 既是一場大戰,又是一次大考 危急時刻 700萬河洛兒女
  • 福牌阿膠再向山東一線醫護工作者捐贈補血口服液
    2月26日,山東福牌阿膠股份有限公司走進山東省立醫院,為省立醫院戰鬥在疫情防控第一線的醫護工作者捐贈福牌阿膠補血口服液,幫助戰疫天使們補氣養血。福膠集團總裁楊鏵說:「每個時代都有不同的英雄。一線醫護工作者在危難時刻迎難而上,用血肉之軀鑄就守護全民健康的鋼鐵長城,他們是當之無愧的時代英雄和楷模。我們捐贈補血口服液,目的是要幫助醫護工作者補氣血,為戰疫增援助力。」據了解,福牌阿膠捐贈的阿膠補血口服液,由阿膠、熟地黃、黨參、黃芪、枸杞子、白朮組成。
  • 「一線醫務人員抗疫巾幗英雄譜」發布
    在「三八」國際婦女節到來之際,中宣部、全國婦聯、國家衛健委、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今天(7日)聯合發布「一線醫務人員抗疫巾幗英雄譜」。向所有奮戰在抗疫一線的巾幗英雄致敬。此次發布的「一線醫務人員抗疫巾幗英雄譜」共20人。
  • 「戰「疫」一線群英譜」周敦榮的抗「疫」44天
    新冠肺炎疫情牽動著全市人民的心。在這場戰疫中,無數個逆風而行的「戰士」,以不戰敗「疫魔」誓不休的堅定信念,做出了驚人壯舉,他們用心血與付出,奮力奪取戰「疫」鬥爭的全面勝利。今日起,日報君推出《戰「疫」一線群英譜》欄目,記錄這些一線「戰士們」抗疫背後的故事,敬請垂注。
  • 一線抗疫群英譜丨丁連明:「再堅持一下,很快會好起來的」
    大愛潤心田  ——記武漢泰康同濟醫院感染五科主任丁連明  -解放軍報記者 孫興維 特約記者李大勇 張 旭  雨過天晴,陽光燦爛。一位20多歲的新冠肺炎女性患者康復出院,武漢泰康同濟醫院感染五科主任丁連明專門將她送到大門口。患者對丁連明揮手道別:「感謝您,我會永遠記住您。」
  • 2020年12月時政熱點分析:弘揚當代抗疫精神
    > 新冠肺炎突如其來,人民的生產生活受到了極大的威脅,但中國人民自古以就具有不屈不撓的意志力,擁有戰勝前進道路上一切艱難險阻的力量。
  • 萬盛警方組織觀看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
    9月8日上午10點,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萬盛警方立即組織全體民警、輔警通過電視、電腦、手機等形式關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向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中作出傑出貢獻的功勳模範人物「國士無雙」鍾南山、「院士校長」張伯禮、「鐵人院長」張定宇、「巾幗院士」陳薇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