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二本三本到底有什麼質的區別?看完你就清醒了

2021-02-08 有道考神四六級

有一個老生常談的段子:說考上了大學都一樣,上大學主要得靠自己,一本的軟臥,二本的硬臥,三本的硬座,專科的站票,民辦的在廁所擠著,火車到站,大家都要下車,回歸原點。於是天真的我們真的以為上了一本二本三本差距不會很大。

然而進入大學一兩年後,我們逐漸發現自己和當年考入名校的同學相距甚遠。從高考戰場廝殺僥倖取得勝利的你,驚恐地發現,你的人生竟不受控制地日趨平庸。

一輛車上,有人在歡呼,也有人近乎銷聲匿跡。這時候,我們不得不承認,原來我們的本科層次是真的能夠影響自身的狀態乃至未來發展,始終在我們的人生裡留下屬於它的烙印。你覺得這是歧視,而這就是赤裸裸的現實。

1


優秀的學校好在

更好的平臺,更多的資源

這是學校之間存在的主要差距之一。211,985能夠更容易的拿到國家、教育部、省市政府更多的資金,所以也就有更好的教學條件。在一所優秀的大學裡,擁有N個重點項目的知名院士or學者或許就是你朝夕相處的導師,你可以接觸到數不盡數的名家講座,國內外交換機會,自然就會有更多自由發揮的空間。

現實就是這麼殘酷,大家交著同樣的學費,一本的學生卻能夠接受到更優質的教育,也許在智力天資上大家原本相差無幾,普通985高校和正經二本能差多少分?大家的智力水平根本不是什麼天才和常人的差別,但是教育資源的不平等卻造就了人與人之間能力的差距

人生就是一環扣一環,你到了一個高的平臺才有往更高的平臺跳躍的機會。而被名校這道坎攔下的人,失去的高度並不只是兩所大學之間的差距,還有未來無限選擇的可能。

 


優秀的大學好在

沒有一所好大學不是人文薈萃、牛人輩出的。

在一所一般的學校,可能很多同學會感受到:表現的積極向上是一件有點羞恥的事情,甚至你努力一點就會遭到周圍人的排斥和嘲笑,笑你「到了大學還學習,告訴你「走出社會沒人在意你的學習成績」。久而久之,你也慢慢被同化,覺得自己其實也還不錯,於是每天渾渾噩噩的聽課,吃飯,去社團開開會,至多也就是在考試周前熬幾個通宵,還要發個朋友圈配文字「學習打卡,深夜果然讓人清醒云云」。

而在人才濟濟的校園裡,沒有人會議論你的,因為大家都太厲害了,每個人都在各自擅長的領域熠熠生輝,校園裡有滿分學霸,代碼達人,有叱吒各類英文演講辯論大賽的萌妹。而這些人,都是你這四年的同行者,你會和他們一起上課、聊天、旅行、談戀愛,你將一直被他們的氣場籠罩,不知不覺汲取到他們的優點,你會不斷地向上走,逐漸變成更好的自己,繼而擁有更多的可能性。

在書《精進》中,把我們所說的這種差距描述得非常貼切:

 

「一個成熟的人,他的標準來自他的內心,而大多數人,卻受環境所左右。一個年輕人,進入一所不那麼優秀的高校,對自己的標準會不由自主的降低,以適應這個環境,減少自身與環境的衝突,而這種做法對他們的人生也許是致命的。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在最該開闊眼界的年齡限制了人的眼界,在最該嚴格要求自己的階段降低了要求的標準,這大約就是一本與二三本大學真正區分的地方了,二十多歲的年級,你本該站的更高,看得更遠。你的未來應該有無限可能.

3

優秀的大學好在

我們經常聽到這樣的抱怨:我有能力做這件事,只是沒有堅持下去,下次我注意就好了

有這樣一批人,整日用此類話語麻痺自己,卻並不自知自制力,堅持力,還有做事有始有終的習慣是本身就是一種極為難得的品質,這種品質來自於對自己的高要求,更來自於數十年如一日的自我訓練和堅持。

而在末流大學吊車尾的你,問自己一句話:你連準備了12年高考都草草了事,又有什麼底氣覺得自己能在未來的某件事上堅持下去?

我們在這裡不排除身邊存在整日宅在宿舍打LOL的一本學生,也不排除目標明確考研改變命運的優秀的二三本學生。我們僅僅從大數據上說,名校學生的確比二三本院校學生做的要好,這個主要是因為名校生都算是應試教育制度下表現較好的人,智商高不高暫且不討論,他們的自制力,堅持力,還有做事有始有終的習慣,都是得到過實實在在的考驗的。

另一個至關重要的點,就是名校的學生更能清晰的知道我要做什麼,我不要做什麼,我想要什麼,然後在這個基礎上規劃自己要做的事情。比方說,大家或多或少都會做一些學習規劃,我今天早晨要早起去圖書館完成某項作業,課間利用碎片時間背單詞,最後晚上要保證練習一個小時的聽力和口語。計劃的內容是一樣的,但是優秀的學生清晰的知道TA為什麼要做這個計劃,不僅僅會真正把計劃堅持下來,更會不斷的反饋,調整,總結。

4


優秀的大學好在

很多公司或者事業單位招聘信息上明確指出只招收211/985院校。這時候,文憑就充當了一種篩選的機制。不同的文憑至少代表了:平均的專業基礎、平均的智商水平、平均的綜合素質。用人企業強調學歷這個問題時,看的不僅僅是學曆本身,而是學歷背後折射出的學生的學習能力、領悟能力、自律能力等等。

 

然而,值得慶幸的是,在進入社會的洗牌檔口之前,我們仍然有可能去改變自己,畢竟不是說211、985的大學生就可以「高枕無憂」了。再好的環境和資源,自己不把握好自己不努力一切都是假的。自己找到自己的目標,並且為之去努力了,就算是在多不好的院校,那目標你也很可能會達到。

我有兩個很優秀的朋友A和B,兩個人本科只是普通二本,

A在大一意識到了自己對專業課程很感興趣,希望以後能去更好的平臺繼續相關專業的學習,於是A首先用了一年時間拿到了年級第一的排名。然後A通過諮詢老師,查詢資料發現自己有保研的可能,遂及時調整規劃,相繼參加了幾個省市級比賽。又在畢業前高分刷過了四六級。最後成功保送某985,還獲得了全額獎學金交換的資格。

B和A相反,B是在大一結束後評估自己在本專業學習上潛力有限,於是借著內容創業的風口,從大二開始在各大自媒體平臺寫文章,成功收穫1萬粉,並利用實習機會認識了一些大V。等到了求職季,B知道自己學校太差,和一流企業可能無緣,於是認真準備簡歷請認識的大V內推,最後也獲得了很多不錯的offer,也算是在這個節點取得了一點小小的勝利。

 

就是這樣。相同的條件,當你在沉迷歡樂和安逸的時候,有的人正在奮鬥不止。當你沉迷於網遊時,有的人正在自我完善。你以為你「淪落」到一個「理應墮落」的地方,有的人卻正在看看抓住一分一秒,不斷提升。

5


幾條建議

給在二三本院校的人

一、如果你的資源貧乏,那麼專注做好一件事將是你的唯一出路

二、在沒有任何規劃的時候,不妨去認真學習

學習不是件簡單的事,學習過程涉及到一個人自我認知規劃的方方面面,在你不知道想做什麼的時候,去好好學習是永遠不會錯的選擇。

三、在學習上的投資永遠不要吝嗇

網際網路時代,獲取知識的途徑浩如煙海,想提升自己,有很多平臺都可以提供有效的幫助,單打獨鬥已經不適用於當今社會,所以,不要斤斤計較,要爭分奪秒!

四、注意結交人脈,但不能將其過於誇大

作為還是學生的你,就踏踏實實的看書、漲知識、漲技能,嘗試你感興趣的事物,參加一些學習活動、社會實踐。

你可以在這些「情景」之中,多結交共同學習、幫你成長的「朋友」和「老師」,日後也許就會成為你重要的「人脈」。人脈和自身能力必須齊頭並進,兩者兼得那是你的能耐,如果只能選一個,還是選後者。

 

自身能力

決定你可以走到哪裡

不要在最該嚴格要求自己的階段

降低了要求標準


不要再浪費時間了

人最怕的是思而不行+猶豫不決

從現在開始

從此刻開始

把自己能做的都做好

比如48天後的四六級

從現在開始跟著有道考神複習

結果一定不差


17年專注英語聽力教學,傾囊相授聽力心得

只需1小時,建昆老師帶你突破聽力瓶頸!

有道名師好課0元報名

🕐明日20:00準時開課

報名僅剩最後1天

手慢無!

聽力水平測試+聽力技巧講解+聽力真題驗證

1節課帶你拿下聽力高分!

免費福利

倒計時1天

快掃描下方二維碼領課吧!

相關焦點

  • 一本二本三本究竟有什麼質的區別?看完你就知道了
    一本二本三本究竟有什麼質的區別?看完你就知道了!對於高考生而言,無論是學霸還是學渣,都希望可以上一所很好的大學,而清華北大這樣的國內頂頂尖學府,無異於是所有高考生心中最高的殿堂。而大學也是分為「三六九等」的,今天我們來說說我國一本二本三本院校究竟有什麼本質的區別吧,看完你就不得不承認不同學校的大學生是真的有差距的。。
  • 既然本科的畢業證都是一樣的,那麼劃分一本二本三本有什麼意義?
    既然本科的畢業證都是一樣的,那麼劃分一本二本三本有什麼意義?我們大家應該都知道,這個大學是分為一本二本和三本的,再者就是985類和211類,根據高考分數的高低,我們會被分到不同類型的大學,但是一本二本和三本的畢業證都是一樣的啊,上面又不會標註說你是一本畢業,還是二本畢業,再或者是三本畢業,那麼劃分一本二本三本又有什麼意義呢?接下來我們就通過三個方面來為你解釋,一本二本三本存在的意義。
  • 一本二本三本大學的區別
    一本二本三本在錄取分數、錄取批次、所享受的教育資源以及就業優勢等方面有著明顯的不同。一般來說,一本是省屬重點、省部共建高校,享受來自各方面的照顧,師資力量和科研實力雄厚都好於二本和三本。一本指的是重點本科院校,一般指的是985、211院校,大部分是省屬重點、省部共建高校,享受來自各方面的照顧,師資力量和科研實力雄厚。二本是普通本科院校,一般都是地方性高校。三本院校基本基於民營資本,民辦大學。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區分呢,一般和辦學規模,歷史地理情況、師資水平等相關。
  • 二本三本院校成為了「考研基地」
    哈嘍ヾ( ω `)o,大家好啊 小編長這麼大就服兩種人 一種是考得了研的人 一種是減得了肥的人 高度自律,顛覆自我 太讓人敬佩了有木有
  • 這些你清楚麼?大家口中的一本二本三本區別在哪?
    我們填報志願時,依然會按照一本二本三本去選擇,雖然現在已經取消這一稱呼了,不過畢竟大家都養成了習慣,這樣更方便區分學校,關於這三者區別,大家清楚麼?說通俗點,我們可以理解為一本是奧迪,二本是奧拓,即使在同一起跑線,我們也會越差越遠,或許有人會說那些二本三本也有很多成功人士,那我們有沒有想過,這些考上二本的人付出多少努力呢,或許他們早已經不開奧拓,所以我們不要看別人,如果有機會,能考上一本就考一本。
  • 什麼是一本、二本、三本院校呢?
    很多人家長都會問到底什麼是一本、二本、三本啊,可以幫忙推薦一下一本、二本、三本院校,這樣的問題比較多的,那麼今天就為大家解讀一下,什麼是一本二本三本?不管你是幾本,你都是本科,你獲得的學歷都是本科學歷,所以在學歷強你們都是等效的,只不過我們把大學大致給劃一個層次,一本主要就是985、211院校,還要你們的省重點院校,還有外省的一些老牌重點學校
  • 你知道一二三本之間究竟有什麼區別嗎?看完總算知道了
    小編知道有很多的小夥伴現在正就讀於高三,馬上面臨著畢業,卻分不清一本二本三本到底有什麼區別,只知道一本最好,二本不差,三本?三本還不如重新再考一次,當然了,小編聽到大家的召喚,就立馬回來給大家解釋啦!第一,三本學校的名字都是十分的長的,後面難免會加上什麼科技學院之類的。
  • 國內讀二本三本,還是出國留學,如何選擇?
    當然,有學習成績好的人,輕輕鬆鬆,用不著擔心,但是很多成績處在中下遊的童鞋,只能考個二本三本的,甚至普通一本的,很茫然,普通大學的含金量不在了。那麼怎麼去選擇,國內讀個二本三本大學,還是出國留學呢?這個選擇涉及到方方面面,學校選擇、地區、經濟等等,今天小編就從幾個角度和大家聊聊。
  • 報考必知:一本二本三本院校的劃分
    同一所大學裡面,可能部分專業是一本,部分專業是二本,但是畢業證不會有區別。   但是如果是獨立學院的話,就有比較大的區別了。獨立學院就是招生單位的名字不同,比如本身的學校叫燕山大學,獨立學院就不能叫燕山大學,而是叫「燕山大學裡仁學院」。   高考中大學錄取考生是從高分到低分,分批次錄取的。
  • 大學一本、二本、三本、專科到底有什麼區別?
    大家都知道考大學要考更好的學校,但是你真正了解一本、二本、三本的區別嗎?  考生之前的努力奮鬥就是為了高考報志願時有更多的底氣和把握。而俗話說,三分考、七分報,有很多考生和家長都還不太了解本專科學校的區別,今天王老師就來普及一下,同學家長們不容錯過!
  • 一本、二本、三本,區別到底在哪?
    於是我們便天真地以為,一本二本三本差距不會很大。但事實真是如此麼?想必經歷過找工作,或者正在經歷的人,心裡都有自己的答案。故事裡的情節還不算最過分的,更有一些企業甚至會規定「管理崗必須有一本以上的學歷」,這完全是一桿子埋葬了一本以下所有人的晉升通道。
  • 對不起,本二本三的學生我們不要!看這裡,你們的出路在這兒
    現在找工作太難了,各個企業的老闆卻說現在招人太難了,本二,本三的學生多如牛毛,人家一句對不起,本二本三的學生我們不要,那麼初中畢業的學生到底該怎麼活?十五年前,大學生還是很有前途的,在農村一個家庭的孩子如果能考上本科那可真是「光宗耀祖」了,可是現在呢?搬一塊磚從樓上砸下去,砸死十個人裡邊就有九個是大學生。現在的實業也沒有以前那麼好做,老闆如果想讓自己的企業更上一層樓招人的待遇不會低,但是用的人現在都是研究生碩士生了。而且還要求幾年以上的工作經驗。
  • 大學分一本、二本、三本,專科它們有什麼區別?985學姐告訴你!
    大學分一本、二本、三本,專科它們有什麼區別?985學姐告訴你!高考已經過去一個多月了,學子們已經陸續的收到來了自己期待的大學錄取通知書了。然而在這件事情是可謂是有悲有喜,填報志願是想進一本的即使分數到了也可能沒有被錄取,進二本的肯定也沒一本的開心,至於三本很多同學更是抱著隨便混混的想法就去了。那麼大學裡的一本、二本、三本到底是什麼意思呢?985學姐告訴你!一本、二本院校是高考結束後進行招生第一、二批錄取層次的。
  • 一本、二本、三本的區別真大!早點清醒!趁早努力吧
    事實上有很多企業已經把這種區別待遇明晃晃地擺在檯面上,甚至寫進了制度裡。故事裡的情節還不算最過分的,更有一些企業甚至會規定「管理崗必須有一本以上的學歷」,這完全是一桿子埋葬了一本以下所有人的晉升通道。人與人之間的差距,真的會因為一紙學歷或者這四年大學生活而變得遙不可及,從而不配擁有平等的機會嗎?一本、二本、三本之間,到底又差在哪裡?我們又應該怎樣縮小這個差距?
  • 本專科、獨立學院、專升本、五年一貫制、成教等畢業證有區別?
    到了高考錄取的階段,好多家長會問一個特別普遍的問題,就是:三本類民辦院校和一本、二本院校的畢業證有區別嗎?他們的院校畢業證內容有什麼區別?民辦的本科和專科國家承認學歷麼?下面,我就家長提的這些問題,給做一個解釋,也會用一些圖片展示一下普通本科和獨立學院本科的畢業證內容。目前,絕大多數省份的高招錄取還是分批次進行的。
  • 三本與二本的區別大嗎?
    雖然現在基本上沒有三本批次了,但依然保留二本三本說法。二本基本上是公辦的。三本基本上是獨立學院+民辦院校,那三本與二本的本質區別在哪裡?在我看來,二三本的區別主要是三個方面,排名不分先後。這是根本區別。
  • 一本二本三本都是本科,為何差別這麼大?學生:當初真該好好學習
    對於大多數家長來說,對孩子的期望就是能夠上一所本科大學,那麼我國的本科大學又分為一本二本三本,同樣作為本科,那麼他們之間到底有什麼差別呢?本科教育分為三個不同的層次,從這一點來說一本是我國大學等級最高的學校,如大家熟悉的985,211高校,都是屬於這個範疇,除此之外如今的雙一流高校也在這個範圍內。
  • 一本、二本、三本的區別!
    首先,我們還是要總體來看看,一二三本的區別。高考中本科按錄取批次劃分為三個批次,一本為第一批次、二本為第二批次、三本為第三批次。一本、二本、三本高校都是同等學歷和文憑的本科高校,(大學本科4-5年,均可申請學士學位)「985、211重點本科高校」與「普通本科高校」兩者的教學側重不同,無本質差別,前者注重理論研究,後者本注重理論實踐應用,也就是前者重研究後者重應用。「985和211重點本科高校」與「普通本科院校」同屬本科。
  • 一本二本和三本都是本科,為何擠破頭也要考一本?答案讓人淚奔!
    其實本科只是一種學歷的稱謂,而如果進行細分的話又有一本、二本和三本的區別,在前幾年的時候高校錄取的時候還進行了一批次、二批次和三批次進行區別。隨著二本和三本高校的合併,如今在本科招生階段已經只有一批次和二批次之分了,不過我們不能否認的是如今的各省市二本分數線其實和前些年的三本線基本差不多。
  • 如果高考分數超一本線幾分,是填一本還是二本院校呢?
    超一本線幾分的成績,在一本線上是難以擇到好專業的;如果選擇二本院校,則在選擇學校、專業時會有較大優勢。當前各省都在陸續推進本科批次合併的改革,一、二本院校的標籤將逐漸被淡化,考生應慎重考慮優選專業、還是優選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