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已經過去了三個多月。而關於2019年,我們取得的成績,也慢慢有了統計榜單。每當一年過去的時候,我們都會比較關注這一年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存款等等。大家都希望,通過這些人均數字,了解自己的水平。想要通過數據的比對,看看自己是不是「拖後腿」了。
那麼今天,我們就針對這些數據,進行一個匯總,看看自己的差距。
先是GDP,其實最近這些年各個省份的GDP排名,基本都沒有怎麼大的變過。江蘇省一直都是「萬年老二」,而廣東省也已經多年拿下GDP第一的成績了。而儘管江蘇省依舊排在第二位,但是距離加入「十萬億俱樂部」是越來越近。而2019年,按照14億人口來計算,我們的人均GDP,已經達到了1.03萬美元。這也是我國人均GDP首次突破一萬美元,我們的成績,一直都在上升的狀態。
而在人均GDP領域,超過2萬美元的城市,並不是特別多,共計五個。他們分別是:中國澳門特別行政區、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臺灣省、北京市,以及上海市。其中中國澳門的人均GDP高達83500美元,比第二名48800美元的中國香港,多出近二倍。
而和我們普通老百姓,關係更加密切的,其實還是屬人均可支配收入。2019年,上海市憑藉著年入69442元,排在了各省市的第一名。緊跟其後的分別是:北京市、浙江省、天津市、江蘇省、廣東省等。而上海市和北京市更是一騎絕塵,他們的年人均收入都超過了6.5萬元。排在第三位的浙江省,也不過年人均收入49899元。看到這樣的數字,你是做貢獻的那一個,還是「拖後腿」的那一個呢?
根據央行公開的數據顯示,截止到去年12月底,我國人民幣存款餘額為192.88萬億元。如果平均到每個人,我們的人均存款餘額,應該達到了13.8萬元人民幣左右。不知道,這次你是不是又再一次「拖後腿」了。不過不用擔心,在這近200萬億元的存款餘額中,還有不少是團體、企業、機構的存款,不只是居民存款。
但其實,如果你的這些數字,都要比人均的水平低一些,也不用太過沮喪。低於人均平均值,並不一定就是你「失敗」。隨著時代的進步,我們已經生活在了一個平均時代。進行了一個簡單的比喻,我和中國首富馬雲加在一起,我們兩人的人均存款是多少?你覺得這是你的真實水平嗎?你超過這個平均值了嗎?
所以,在這個平均時代下,人均的數字有必要討論,但是絕對不能當做衡量我們能力的唯一標準。各行各業對於整個社會的價值,不應該用這些收入、財富的高低來衡量。清潔工的收入,比不上企業的管理者。但是清潔工,卻給了城市良好的居住環境。雖然他們的工資水平可能會低於人均水平。但是他們的價值,卻不低。
綜上而言,這些人均數字的不斷增加,說明我們在一步一步的強大。但是如果我們的水平,低於人均水平,也不一定就是我們的落後。我們要從很多的領域,衡量自己的價值。你覺得呢?
本文由聚富財經原創出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參考來源:
澎湃新聞 《國家發改委:2019年中國人均GDP首次超過1萬美元》
中國經濟周刊 《人均GDP接近香港2倍,位居全球第二,澳門憑什麼?》
新浪財經 《2019年中國的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財富、人均存款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