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則6歲女童在幼兒園被同學欺負的消息又上了熱搜。
編輯搜圖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新聞還原:家長在參加孩子幼兒園公開課時,發現自己6歲的孩子被同桌反覆拍打身體,老師並沒有採取有效的措施制止,打人孩子的家長也在現場,也沒有出面制止。家長在調取監控發現,原來自己的孩子一直被同桌欺負。
孩子在幼兒園被侵害的新聞屢見不鮮,怎樣才能讓孩子少受到侵害呢?筆者認為這應該是家長、學校和社會共同努力解決的問題。
首先,家長要重視孩子的教育,包括溝通能力、體能訓練、自我保護意識的教育。
一、在日常生活中,家長要多跟孩子溝通,一定重視孩子的情緒疏導,教會孩子能夠正確表達自己的意願,一定不要因為孩子小,就忽視了孩子的需求和表達想法的意願。
二、一定要重視孩子的體育鍛鍊,增加體能訓練等等,有一個強壯的身體,孩子的意志力增強,孩子不會怯懦,自然減少了被欺負的可能。同時,一些「多動」、「精力旺盛」的孩子,會在體育鍛鍊的過程中消耗掉過剩的激素,回歸一個相對平衡的身體狀態,也減少了欺負別的小朋友的可能!
三、提升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加強日常的情景模擬等,讓孩子有自我保護的意識,教會孩子在遇到各種問題時的處理方法!如果這方面教育缺失,孩子被侵害了,都渾然不覺,在這個時代,這是十分悲哀的!
四、家長要重視孩子的德育教育,不要因為孩子小疏忽了此方面的教育,我想孩子出生後,家長就要給孩子樹立正確的三觀!「謙虛禮讓」優良品質不能忘!「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莫忘「苟不教、性乃遷」。
其次,學校作為教書育人的主戰場,在知識教育的同時,切莫忘記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應該放在首位,應該首先教會孩子如何看待自己,如何對待身邊的人,其次才是知識的學習!
學校和老師,作為孩子在校時的監護人,應該履行好監護責任,沒有任何藉口推脫責任。孩子偶爾打鬧可以理解,但經常被欺負,就是老師監管不到位!畢竟,孩子小,不能妥善處理與同學的關係,作為老師,主持相對的公平,是分內之事!老師也絕對有的是處理類似問題的辦法,如將兩個孩子分開,都說「一物降一物」,不管是聽話的孩子,還是淘氣的孩子,總有自己能玩到一起的夥伴,只要老師有意識用心去處理,一定會有好的解決辦法。
最後,讓社會多一些包容和信任,多鼓勵學校和老師,去承擔這份教書育人的責任。
作為一名80後的家長,現在感覺老師和學校不敢說,不敢管!都說嚴師出高徒,可是現在學生在校受一點委屈,家長受不了就找到學校,找到老師,或者媒體曝光!致使老師和學校,有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錯誤觀點,有些能在學校解決的問題,老師該管的事情,被「積攢」下來,有的則被老師「反饋」給家長,讓家長自行教育,但很多家長往往不能站在正確的立場和客觀的高度糾正孩子的錯誤,使得孩子「錯上加錯」!社會多一些包容和信任,讓學校和老師,敢管、能管,充分發揮應有的作用,才能管好!老師和學校「有責任,有權利,也有能力」教好和管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