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大附南沙實驗學校
南沙又有四所新建學校啟用,8月27日,在廣州大學附屬中學南沙實驗學校,南沙區新建學校啟用活動舉行。此次啟用的四所新建學校包括南沙區第一所特殊教育學校啟慧學校,廣州大學附屬中學南沙實驗學校、廣州市第二中學南沙天元學校、廣州市南沙區灣區實驗學校三所合作辦學學校。四所新建學校的投入使用將進一步擴充南沙優質教育資源總量,全面提升南沙教育公共服務配套品質,助推南沙經濟社會發展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耿旭靜、董業衡、吳多 通訊員謝子亮、言梓瑞、陳夢藍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蘇俊傑
622名中學生成廣大附南沙實驗學校首批學子
位於橫瀝鎮靈山島亭角大橋東側,一棟棟嶄新的教學樓連片分布,體量之大,引人注目。這就是廣州大學附屬中學南沙實驗學校,也是廣州市佔地面積最大的十二年一貫制公辦學校。據了解,該校佔地面積約21萬平方米(約315畝),總建築面積約18萬平方米,可容納96個教學班3500名學生。廣州大學附屬中學南沙實驗學校教務處主任李建國介紹,該學校是廣州大學附屬中學教育集團硬體設施最好的一所全寄宿制學校,光是電梯就有42部,小學部和中學部以道路相連,不設圍牆,形成連片規模。
該學校今年高一年級首次招生,錄取最高分為721分,提前批錄取線630分,平均分674分。據了解,9月1日該學校正式啟用,屆時會有初一400名學生(來自南沙區)、高一160名學生(15%來自外區)報到,此外,大學城校本部有兩個班62名南沙生源學生將搬至這所新學校就讀初二,即總共有 622名學生成為新校園的首批學生,而小學部則在明年啟動招生,初步規劃6個班的招生規模。
在課程設置方面,學校委託廣州大學附屬中學管理,移植廣州大學附屬中學的先進辦學經驗,與廣州大學附屬中學同教材、同教研、同考試,並開設少年軍校班、國防班、數學創新班、課改實驗班等特色課程,注重學生多元發展。在備受關注的師資方面,李建國介紹,除了派出校本部七八名骨幹擔任新學校管理團隊外,兩年前他們就籌謀招聘教師,安排在校本部進行教學、帶班培訓,2019年至2020年學校共計招聘事業編制教師30人,其中研究生學歷18人,佔60%;本科學歷12人,佔40%;211及985院校畢業佔76%。
二中南沙天元學校高一首次招生
另一所啟用的公辦完全中學為廣州市第二中學南沙天元學校,學校位於南沙街新港大道與蒲州大道交界處北側,佔地面積約16萬平方米(約240畝),總建築面積約17萬平方米,可容納75個教學班3300人。學校委託廣州市第二中學管理,今年高一年級首次招生,各批次均在第一志願錄滿,錄取最高分和平均分分別為733分、674分。2019年至2020年學校共計招聘事業編制教師32人。
廣州市南沙區灣區實驗學校(廣州實驗教育集團灣區實驗學校)是一所可容納72個教學班3420名學生的九年一貫制公辦學校,位於三江六岸、山水相連的南沙區明珠灣靈山島尖,佔地面積約7萬平方米(約106畝)。學校委託廣州市教育研究院管理,依託廣州市教育研究院「智庫」背景,構建高水平、高質量的國際化特色課程,打造具備國際化操作能力的一流教師團隊,培養具有國際化能力和視野的全面發展人才。
南沙有了特殊教育學校
此次啟用的還有南沙區第一所特殊教育學校啟慧學校。該學校位於南沙區黃閣鎮黃閣大道南啟慧路1號,佔地面積約3.9萬平方米(約58.5畝),可容納45個班360名學生。學校是一所公辦特殊教育學校,建有1棟行政樓、3棟教學樓和2棟師生公寓,擁有感覺統合訓練活動室、多感官康復活動室、心理幹預服務中心、物理康復治療課室、早期言語治療個訓課室等約20間功能場室。
「2013年立項,2017年建設,2019年6月封頂,終於在今年迎來交付使用。學校硬體的最大特色是,各教學樓和宿舍樓均以環形連廊連接,設置無障礙通道,保證學生順利到達各個場室。」南沙區啟慧學校負責人王莉介紹, 該學校的啟用標誌著廣州最後一個區有了特殊教育學校,補齊了廣州特殊教育空白,南沙的孩子不用奔波到其他區上學,在家門口就可享優質的特殊教育。
據了解,2019年,南沙區3周歲到18周歲的適齡特殊兒童達264人,大部分在南沙普通學校或其他區特殊學校就讀。學校今年首次招生60人,年齡從5周歲到15周歲,覆蓋幼兒園(1個班)、小學(5個班)和中學(1個班)學段。「從目前的趨勢看,特殊教育在向學前和高中階段延伸。我們並沒有隻招收起始年級學生,而是把招生名額加大,惠及各個年齡段和更多孩子。」王莉說。
打造南沙本地優質品牌學校
廣州大學附屬中學南沙實驗學校、廣州市第二中學南沙天元學校、廣州市南沙區灣區實驗學校分別由南沙區委託廣州大學附屬中學、廣州市第二中學和廣州市教研院管理,旨在將先進的辦學理念、一流的管理團隊移植到南沙。
未來,南沙將在「適合的教育」理念下,充分發揮優質教育品牌優勢,實現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深度合作辦學,打造南沙本地優質品牌學校,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