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不管是城市人還是農村居民,家中或多或少,都有盆栽的植物。在盆栽植物培育過程中,如果盆土出現了板結這種情況,是很正常的。不需要過於擔憂如何去挽救,下面教大家一個最為簡單的方法,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盆土板結的原因先了解下盆栽的植物,為何會出現土壤板結?知道了原因,下次出現這種情況,就不會慌了。在盆中栽種的植物,經歷了長時間的生長過程,這時會因為植物一直從盆土裡,吸收它們生長所需的各種物質,而導致土壤的肥力開始下降了。土壤的肥力下降,也就代表著土壤的性質會變差,就易極出現板結的情況。還有一個常見的原因,在盆栽過程中,要是使用化學類的肥料,也是會改變土壤的性質,對土壤的結構造成了傷害,自然也就是會出現土壤板結的情況。
這是屬於正常的現象,也是難於避免的現象。畢竟盆土受到了空間的限制,它們是沒有辦法像自然界中的泥土一樣,可以從各種腐殖物轉化過程中,吸收有益物質增加土壤的養分。盆土板結,解決方法盆土板結,最佳的解決方法,也是最快速的,就是給予更換新的盆土。不需要做太過於複雜的管理,像是有人講到,盆栽時,要一直持續給土壤施農家肥,促使土壤恢復活力。這個辦法見效慢,也意義不大(肥沃的土壤隨處可取,沒有必要花心思在養土方面)。直接換盆土更快速,更重要的是,盆栽的植物,本就要求每1~2年換一下盆,目的是修整下植物的根系,長時間盆栽及出現根纏繞,換盆更利於盆栽植物的生長。
1、更換土壤時,要先把新的土壤放到陽光下暴曬,可以起到殺死土壤中有害的物質,如蟲卵、病菌等。更換的土壤要加上一份農家肥,這種肥料緩放性較慢,但肥效時間長,可以長期供應給植物生長所需的營養物質。不過要注意,農家肥應該要發酵、腐熟後才能使用。2、將植物從原盆取出來,抖落根系上的土壤,用剪刀修復一下一些過長(通常盆栽的植株,以不超過20~25cm為宜)、腐爛、老化的根系。修完根的植物不急著直接入盆,可用多菌靈浸泡十來分鐘,可以起到為根系殺菌,也有助於受損的根系恢復。浸泡完成之後,就可以進行換盆了。3、換盆時先在盆中倒入三分之一土壤,再將植物放在正中間,一手扶住植物,不讓它們偏離,一手去回土。
邊回土,邊輕壓土壤,促使根系和土壤結合緊密,利於吸收土壤的養分。換完盆之後,用生根粉兌水,澆灌一下植物,生根水有助於植物新根的萌發。4、換盆完成之後,有個重要的管理,就是不宜把植物放在陽光過於強烈的地方。應該先放通風、陰涼之處,讓植物恢復一下生機。待植物適應了新的土壤,能從新的土壤吸收養分,再放到陽光下進行培育。綜上所述,盆栽的植物,要是出現土壤析結的情況,這種現象是正常的。因盆土受到了空間的限制,不像在自然界中通過落葉、落葉等物腐質後,吸收養分,進行補充土質的成分流失。出現這種現象也不需要驚慌,掌握好換盆的技術,可以輕鬆解決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