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生活在一個幸福的時代和環境裡,擁有著美滿的家庭,健康的體魄和優秀的成績。但是是否想過,有一些孩子,他們像關在瓶子裡的星星,不說話也不愛動,他們就是自閉症患兒。
天上的星星大小不一,每個自閉症患兒也都有他們自己的故事,相信有很多家長都關心小思思最近的情況,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下思思的日常。
這一周,透過爸爸的描述,眼前展現出一個完整地小思思。
自主語言增多
現在的小思思,肚子餓了會跟爸爸說:「寶寶肚肚餓了,」吃完飯會說:「真好吃,我吃飽了,」去樓下玩看見小雞會說:「你好呀,」出去玩的時候,看到水會主動說:「我要喝水,」爸爸買了一瓶冰水遞給小思思,小思思說:「好冰呀,」上周末,爸爸讓小思思把指甲刀給他,小思思說:「指甲刀是我的,」逗的姥姥、奶奶和爸爸哈哈大笑。
與日俱增的親情感
一個月前的小思思,根本不知道「奶奶」意味著什麼,現在,姥姥和奶奶在小思思身邊陪伴,所以兩位老人在思思心目中的分量是很重的,去哪都想拉著奶奶,每天嘴裡也總掛著「奶奶這樣、奶奶那樣」,跟爺爺和姥爺視頻會自主地喊出:「爺爺、姥爺。」
識物能力增強
爸爸帶著小思思去公園玩,小思思看見氣球,跟爸爸說:「爸爸,我想要氣球。」不用任何人提醒,小思思就能脫口而出想要什麼,看見成排的電動車、摩託車、自行車,爸爸教小思思挨個認識,認完後,有意思的是小思思指著電動車說:「帶我溜一圈,」雖然爸爸嘴上沒說,但是心裡應該會暗暗地被小思思感動了吧,原來小思思也可以像正常兒童一樣跟爸爸撒嬌,跟爸爸提各種要求,這是一種孩子帶來的幸福感。一天上課前,小思思主動接近梁老師,當梁老師提出抱抱他的要求時,小思思竟然伸手同意,梁老師抱起小思思,說:「親親老師吧,」小思思真的親了親老師,周圍的老師們都給思思點讚,因為小思思的進步是有目共睹的。
回憶起小思思剛來沃桑的那天,走到中心門口就開始哭喊,無論爸爸多麼耐心的解釋都無濟於事,後來被爸爸媽媽強行抱上樓後,根本不能安靜地待著,全程一直是沒有語言的哭鬧、喊叫,甚至用嘴咬、用手撓接近他的David老師,小思思對於一個陌生的環境和陌生人出乎意料的抗拒。兩個小時下來,David老師也傷痕累累,小思思也疲憊不堪。但是小思思的爸爸媽媽是堅強的,他們深信大腦神經可塑能救活小思思,所以不論思思怎麼反抗,他們都義無反顧的留下來幹預訓練。因為有了當初父母的堅持,又有了老師不辭辛苦的訓練,才有了現在的小思思。
這些被稱作「星星的孩子」的心純淨的像天空,看得見卻摸不到,他們要的不多,他們要的不過分,不管是父母、老師、家人、朋友、亦或是陌生人,只要我們對他們張開雙臂就夠了,張開雙臂將他們擁入懷中,在他們耳邊輕聲低語:我親愛的寶貝,世界那麼大,有我擁抱你!
我們只要張開雙臂,一定也能等到自閉兒主動擁抱我們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