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線耳機再回頭,這一次耳朵服了,smabat小蝙蝠NCO耳機評測

2020-12-19 科技飛機

如即便市面上有著眾多優秀的TWS耳機,我卻更喜歡傳統的有線耳機,雖然TWS耳機在延遲方面已經做得很不錯了,但總覺得與有線耳機相比還是要差一些。另一方面也沒有辦法與播放器連接,白白的浪費了。但由於這段時間疫情的影響無法回家,所以為播放器選擇新的搭檔就變得很重要了。

來自smabat小蝙蝠的NCO便是我的選擇,首先最令我喜歡的便是這可更換線材的設計了,對於經常"吃"耳機的我來說,稍有不慎就會對耳機的線材造成損壞。而相對來說,更換線材顯然要比更換一條耳機划算得多。

而NCO的mmcx的鍍金接口也能夠經受得起多次的插拔。而通過mmcx接口也能夠支持更多的音頻線材,通用性更強。反觀搭配的4股無氧銅混編線材保證了音頻的高清無損輸出,個人覺得這根線材使用上還是比較柔軟的,雖然不知天氣寒冷的冬天會怎樣,但從包內拿出時幾乎沒有出現過線材纏繞的情況,想必這根搭配的線材也具備著一定的防纏繞功能。

反觀耳機本身,採用了更加輕便的鋁合金材質,通過CNC高精度加工工藝使得耳機重量上有著很好的表現,僅18g的重量佩戴在耳朵上幾乎感受不到佩戴上的負擔。另外也是由於重量和體積小巧以及更符合亞洲人的人體工學設計,在佩戴上更舒適,更適應耳道,運動時更不容易出現脫落的情況。

搭配8mm的石墨烯驅動單元,通過幾何結構的巧妙穩定組合,配合前阻尼的優秀調音,在使用中保證了不會出現高音過尖銳的現象,使得低音富有彈性並且更震撼,同時中音和高音更清晰自然。

要說NCO的特別之處就在於中高音的表現上通透清澈,個人覺得在播放人聲和樂器聲時清澈明亮,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更加貼近自然。同時在低音方面更加強勁有力,彈性和瞬態都沒有音染的發生,不得不佩服如此小巧的體積卻有著這樣的音質表現,實屬不易。

由於個人平時更喜歡聽一些貝多芬的古典音樂,在播放C大調第三交響樂時由於NCO在中高音方面表現的效果十分出色,所以樂器的方位都能夠很好展現出來,一下子覺得穿越到了1804年,也就是貝多芬的創作進入成熟的階段。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和宏偉氣魄,將古典主義音樂推向高峰,並預示了19世紀浪漫主義音樂的到來。

個人覺得399的價格如果單純與普通的有線耳機相比有些不太公平,與其他專業的耳機相比價格不及其三分之一。雖然對於音樂發燒友來說這款smabat的NCO可能不值得一提,但對於絕大多數的喜歡聽歌的你我來說,這款耳機完全滿足了對耳機的所有挑剔,配合合理的播放器設備暢遊在音樂的海洋中不再是夢想。

相關焦點

  • 好音質不是「音樂發燒友」專屬,smabat nco入耳舒適,好聽!
    朋友們,V叔分享過不少藍牙耳機,今天要帶來一款與眾不同且情懷滿滿的產品了。作為一名音樂愛好者,聽歌成為生活中不可缺的一部分,用過不少耳機,體驗參差不齊。所以選擇一款適合的聽歌設備顯得特別重要,不然會使我們更換耳機設備的頻率大幅度增加。最近入手了一款小蝙蝠科技才推出的smabat nco入耳式耳機。
  • 小蝙蝠科技全新 觸摸切換場景無線藍牙耳機smabat幻音AT20
    以往的有線耳機通過調整單元和耳機的聲學結構進行調音,本質上調的就是在平衡高中低音能量比。這種調音方式屬於物理的方式進行,隨著數位技術的飛速發展,藍牙耳機或者降噪耳機的調音都是通過數字方式進行調整,這個就類似音樂播放軟體的均衡器,可以選擇古典,搖滾,爵士等等,讓普通耳機實現定製化的調音方式,我們發現每個人喜歡的音樂風格並不是一直固定的。
  • smabat NCO 動圈重低音HiFi發燒音樂耳機
    顏值、出色的工藝、重低音HiFi發燒、14mm纖維膜片驅動單元+8mm高分子石墨烯振膜、前阻尼調音技術、MMCX鍍金接口、可換線設計、4股無氧銅混編線、CNC高精度加工工藝、人體工學舒適佩戴.....這就是我手上這款耳機
  • 首款模組化耳機,專業發燒級音質,Smabat M2 Pro體驗!
    嗨,喜歡音樂的朋友們,上次推薦了人氣smabat M1 PRO耳機,獲得很多朋友的認可。V叔今天又要給大家推薦一款給力的入耳式發燒級耳機了!這款就是smabat 小蝙蝠M2 Pro平頭塞耳機,接觸過這個品牌的人都知道,smabat推出的幾款耳機產品都很經典,無論是在國外還是國內都圈了很多粉絲!作為入耳式有線耳機,小蝙蝠M2 Pro還是首款全身模塊化設計的產品,對於喜歡折騰的朋友來說,自己動手就能體驗DIY的樂趣。這一點非常有趣,而且可玩性更高了!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下,這款升級版到底有什麼特別之處!
  • 國貨平頭塞耳機標杆之一,人氣smabat M1 PRO體驗!
    最近入手了smabat 小蝙蝠M1PRO,用它聽歌在開聲的那一刻,你就會被它深深吸引。開箱篇:白色乾乾淨淨的包裝,透露著極簡的風格,簡約而不簡單。耳機和耳帽獨立放置,精緻又特別,治癒我這種強迫症,無比舒爽。
  • 小蝙蝠SMABAT M1如何兼顧音質的同時在佩戴體驗超過其同類型產品
    主要是針對那些小耳朵的朋友或者女性hifi耳機愛好者,專門設計的一款hifi級別的平頭塞,要知道在亞洲有百分40的人群耳蝸大小相對於西方國家是小很多的。導致目前市面上15.4毫米尺寸的平頭耳機很難佩戴上,m1耳機頭的大小被設計成和蘋果耳機頭一樣大小,同樣是使用了14.2毫米的單元,讓那些喜歡平頭耳機的朋友,擁有一款真正適合自己耳朵的耳機。
  • 有線耳機和無線耳機有何優缺點?試過幾十款的老司機教你如何選
    有線耳機和無線耳機有何優缺點?試過幾十款的老司機教你如何選 放眼望去,現在使用無線耳機的用戶,在數量上已經遠遠超過了有線耳機用戶的數量。方便攜帶,擺脫束縛,這自不必多言。
  • 如何挑選有線藍牙耳機,這些有線藍牙耳機體驗感都很好
    隨著藍牙耳機技術的成熟,人們對藍牙耳機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但還是在挑選時會踩到雷,那如何正確挑選到自己心儀的藍牙耳機呢?可以看看以下四款。有線的耳機佩戴不容易脫落,而且音質也要比同價位的真無線耳機好。因此很推薦。
  • 有線耳機會被淘汰嗎?現在用有線耳機是什麼體驗?
    但是這次不一樣的是我們這次聊的是有線耳機,自從蘋果推出真無線耳機開始,有線耳機慢慢的開始淡出了我們的視線,回想當年在田徑場,健身房,看到的都是掛著個臂包,連著有線耳機運動的人,這在當時可是潮流,但是現在我們已經看不到這樣的畫面了,無線設備真的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當年的潮流現在來看可能成為了累贅。
  • "聽歌族"的福音,你還糾結藍牙耳機還是有線耳機嗎?
    在這物慾橫流的浮躁社會裡,快節奏的生活方式讓人們變得越來越浮躁。只有在聽音樂的時候,人們的心愈加安靜和沉穩。經常在大街上會看到很多人,掛著耳機聽著歌,朝著目的地走去。小編最愛在跑步時聽歌,感覺內心很激情和力量。關於耳機,大家一直有個困擾,究竟是藍牙耳機好還是有線耳機更勝一籌呢?接下來,就是打開潘多拉魔盒的時候啦!
  • 好耳機讓音樂世界更動聽,追求耳機評測
    雖說耳機在我們大眾生活中是非常常見的用品,也是一個比較傳統的用品。根據百度指數顯示,從2016年開始,大眾對耳機逐漸開始變得越來越追求質感。  用戶對好耳機的認可,不再僅僅只認準老品牌,反而對好產品的好感勝過品牌本身。於是很多耳機品牌崛起,給用戶帶來了更多驚喜的新體驗。這次有幸能評測下追求耳機,我將全方位的給大家解析下追求耳機。
  • 有線耳機的對比體驗,百靈金屬耳機輕體驗
    目前對藍牙耳機的喜愛從不斷出現的新款耳機產品中,獲得不一樣的佩戴和音質體驗,並且還固執的收集有線耳機,目前三款耳機利用率雖然不高,但是節能省心的攜帶,也讓有線耳機在不經意間綻放特別的音質體驗。剛收到的是一款ORCIO百靈入耳式金屬耳機,屬於小禮品贈送的範疇,記錄一下試聽體驗。
  • vivo TWS Neo 體驗這麼好 你為什麼還在堅持有線耳機?
    如果我告訴你,vivo TWS Neo 能夠做到有線耳機幾乎所有的功能,甚至有些功能還做得更好的時候,你還會堅持有線耳機嗎? 在我使用 vivo TWS Neo 的這幾天裡,問同事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你們誰在用音箱功放音樂?直到看見他們關愛智障的眼神後我才發現耳朵上戴著 vivo TWS Neo 而不自知——這種耳朵內空無一物光有聲音的感覺之前我只在使用骨傳導耳機的時候才出現過。
  • 習慣了無線藍牙耳機,重回有線耳機帶來的聽覺享受
    體驗過眾多的無線藍牙之後,讓我回憶起來有線耳機的時代,面對手機線孔的取消,使用有線耳機的人可以說是少之又少。都說現在無線耳機的音質並不比有線耳機差,但也要看具體的價位,百元級的無線耳機在音質方面的體驗總會出現一點瑕疵,這次換上HIK S1有線耳機之後,也讓我有一個獨特的感受,算是在追憶有線耳機的時代,重新感受有線耳機從外到內帶來的與眾不同。有線耳機在很多人看來其實也很普通,但是在不同品牌產品設計的優化下,首先在外觀上就拉高了檔次感和顏值魅力。
  • 均衡平頭塞:SMABAT/小蝙蝠 M2Pro 平頭塞式耳機體驗測評報告
    本次測評的這款型號為M2Pro的產品,目前售價為438元,算不上貴。因為它的工藝以及設計,都能在這個價格站穩腳跟。M2Pro是我頭一次見到腦洞這麼大的耳機,採用了「模組化」的設計,也就是說你能給平頭塞自己更改調音了,的確是活久見。
  • 藍牙耳機新體驗——QCY Q29分離式藍牙耳機評測
    包裝&配件QCY Q29藍牙耳機(下面就簡稱Q29吧)的全稱是「Q29分離式藍牙耳機」,顧名思義,「分離」的意思就是兩個耳機,不然怎麼分開嘛!在沒打開包裝之前,從圖片上看就知道這耳機挺炫酷的。打開包裝看到很多小配件,大小型號的耳套排列得還挺整齊,翠綠的顏色顯得很時尚,比一味的純黑色耳機要漂亮許多。要說這耳機的配件還真不少。
  • 黑酷風i-Tech Arrow Lite藍牙耳機評測
    由於手機的輻射對大腦有傷害,所以在前些年使用有線耳機來聽電話成為了不少人的選擇。但是有線耳機終究是不方便的,後來藍牙技術的問世讓有線變為了無線,一系列的藍牙設備相繼推出,其中也被應用到了手機的耳機當中,也就是時下流行的藍牙耳機。    按照手機的發展歷史來看,不得不說,藍牙耳機只能算是一個新產物。
  • dyplay城市旅行者2.0耳機評測 國產優質降噪耳機新選擇
    [PConline 評測]有一個類型的耳機可能會是你還沒用過時覺得沒必要,但用過之後卻覺得是剛需的耳機,那就是頭戴式降噪耳機。這次我們要評測的是售價699元的dyplay城市旅行者2.0降噪耳機,這是一款主打降噪功能和出行場景的頭戴式無線降噪耳機。
  • 跑步用的耳機差別如此之大?十款無線運動耳機評測
    在過去的幾個月裡,我們挑選了十款無線運動耳機,主要在鍛鍊場景(跑步,騎自行車和舉重)及日常場景(如電話和通勤)下評測。這個工作並不簡單,評測要素不僅是音質,而是所有對運動耳機有意義的項目:佩戴舒適、價格合理、音質優良、續航較持久等。也許還是有人會選擇有線耳機,但考慮到運動場景,或者注意到不少旗艦手機逐漸取消3.5耳機插孔的趨勢,也許他們也該考慮考慮無線耳機。
  • HIFIMAN DEVA評測:有線?無線?平價跨界HIFI平板耳機
    而在2019年的CANJAM展會上,HIFIMAN又推出了旗下另一款跨界藍牙耳機:DEVA。繞開一切參數性的介紹,DEVA讓我最感興趣的是HIFIMAN給了這款耳機全新的定義,其不僅擁有基於SUSVARA開發的單元構型、擁有HIFIMAN標杆級超納米振膜,還是一款被賦予了無線化的有線耳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