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通過看圖和理解課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點,受到熱愛祖國壯麗河山的思想教育,陶冶愛美的情趣。
2.學習作者細緻觀察和具體形象地描寫景物的方法、培養觀察力和理解、表達能力。
3.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會認「瀾、瑕、攀、巒、駱、駝、障」等7個生字,會寫「漾、鏡、瑕、巒、覽、駱、駝、羅、障」等字。掌握「蕩漾、無瑕、峰巒、瀏覽、駱駝、奇峰羅列、屏障」等詞語。
教學重點:
1.抓住重點語句理解課文內容,感受灕江山水獨特的美。
2.通過朗讀品味灕江山水獨特的美。
教學難點:學習作者觀察的順序和表達的方法。
教學準備:
生字卡、桂林山水風景圖或多媒體課件、課文錄音。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1.導入新課
有同學去過桂林嗎?桂林山水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板書課題:桂林山水)
下面請你們打開課文,細細地讀一讀,請注意了: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一邊讀也一邊想,課文每一段都寫了什麼?
二、初讀課文,嘗試自主合作學習生字詞
1.學生自學,小組討論。
2.同桌交流。同桌合作讀讀課文,互相指正讀錯的地方。
3.學習生字,交流記憶的方法。
4.指名學生朗讀,評價朗讀效果。
5.請同學們提出不理解的地方。
6.把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多讀幾遍。
出示自學要求,質疑問難
三、精讀第二段,品味語言
1.大家自由地讀一讀第二段課文,這一遍讀書,我們可以靜下心來,咬文嚼字地一邊讀,一邊發揮自己的想像力,看能不能在腦海裡再現桂林山水的美麗畫面。
你仿佛看到什麼了呢?
2.解釋「水平如鏡、波瀾壯闊」
3.小結:同學們都根據文中的詞句展開了豐富的想像,這也是一種品味語言的好方法。
4.比較句子
看看,跟你們想像的一樣嗎?看配樂課件,教師旁白:這就是灕江的水,靜靜的,清清的,綠綠的,美嗎?那麼,把你最喜歡的句子讀給我們聽聽吧(估計多數學生會讀第二句)。老師也是一讀這一段就喜歡上了這一句,它好在哪裡呢?
請看大屏幕,我們來比較一下?(出示一句就請同學讀一句。)
5.哪一句用在這裡比較好?好在哪裡?
6.交流:第三句好,它是用排比的句式表達的。使句式整齊,讀起來朗朗上口;它不僅用上了排比的修辭手法,同時還用上了比喻的修辭手法,非常具體、生動、形象,使我們一讀就仿佛身臨其境了……
7.指導朗讀。
灕江的水美,作者寫得也美,還得靠我們讀得美呀。誰再來讀?(教師指名讀,教師先指導讀好第一句。)
這裡的「真」是「真假」的「真」嗎?「多麼」在這裡是感嘆、讚美的語氣,該怎麼讀?大家都練練。
8.這一句我們一起讀得多好呀!下面兩個分句,老師不指導了,相信大家能讀好,練一練吧。
9.範讀:大家都讀得這麼美,我也忍不住想讀了(畫面出示,教師範讀。)大家覺得美吧!那麼就練一練。(學生再自由讀,又指名讀。)
10.背誦課文。
現在,我們這些遊客已經來到了灕江邊,坐在了竹筏小舟上,就等著導遊來跟我們講解了,誰來當導遊?要當好導遊,當然不能拿著稿子,請你準備準備,記一記導遊詞。(點名聲情並茂地講解。)
小結:讀到這裡,你明白了這樣的水是什麼樣的水了嗎?靜、清、綠。(板書)
四、布 置作業
1.抄寫生字詞。
2.熟讀課文,練習背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