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精講-資料4(筆記)
學習任務:
1.課程內容:特殊增長率、其他。
2.授課時長:2.5小時。
3.對應講義:230頁~244頁。
4.重點內容:
(1)間隔增長率的對應公式。(2)年均增長率的比較技巧。
(3)混合增長率的兩個結論。
(4)簡單計算中的常見陷阱。
(5)資料分析中加減法的計算技巧。
(6)綜合分析的應試策略。
【注意】作業回顧:
1.比重:
(1)識別:「佔」。
(2)現期比重:
①三量關係:比重=部分/總體、部分=總體*比重、總體=部分/比重。
②利潤率(資料分析中):利潤/收入。
③增長貢獻率:部分增長量/總體增長量。
(3)基期比重:
①公式:A/B*[(1+b)/(1+a)],增長率交叉對應。
②速算:先計算A/B,再根據(1+b)/(1+a)>1還是<1結合選項判斷。
(4)兩期比重:
①比較:看a和b的大小關係(a是分子增長率,b是分母增長率)。a>b,比重上升;a<b,比重下降。
②計算:第一步:判升降;第二步:結果<|a-b|;野路子:直接選最小。
2.平均數:
(1)識別:「平均」「每」。
(2)現期平均:
①公式:後/前。
②注意:日均、月均的表述。
③削峰填谷(考得很少),用於多個數算平均數。第一步,畫條基準線;第二步,用峰填谷。
(3)基期平均:
①公式:A/B*[(1+b)/(1+a)]。
②速算:先計算A/B,再根據(1+b)/(1+a)>1還是<1結合選項判斷。
(4)兩期平均:
①比較:看a和b的大小。a>b,平均數上升;a<b,平均數下降。
②計算,套公式,公式:r=(a-b)/(1+b)。
3.倍數:
(1)識別:「倍」,遇到倍數先看問法。
①A是B的幾倍:A/B。
②A比B多幾倍:A/B-1。
③A超過B的N倍相當於A>B*N。
(2)基期倍數:和基期比重、基期平均數公式一樣。
①公式:A/B*[(1+b)/(1+a)]。
②速算:先計算A/B,再根據(1+b)/(1+a)>1還是<1結合選項判斷。
第九節 特殊增長率
【注意】
1.今天是最後一節資料分析課,第一天有10000人聽課,第二天有9000人聽課,第三天有8000人聽課,今天有7000人聽課,每天都有1000人脫離隊伍。公考競爭是大浪淘沙,能堅持就能剩者為王。不管明天是什麼課,大家一定要堅持,堅持就是勝利。有問題就直面它,不要逃避。
2.今日學習內容:
(1)特殊增長率:間隔增長率、年均增長率、混合增長率。(2)簡單計算:直接找數、加減計算、排序問題。
(3)綜合分析:考試策略、經典陷阱。
一、間隔增長率
【知識點】間隔增長率:
1.識別:隔一年,求增長率。
(1)給3個年份,如2019年、2018年、2017年,2019年比2018年的增長率是r1,2018年比2017年的增長率是r2,求2019年比2017年的增長率是多少。問2019年比2017年增長了百分之幾,中間間隔了2018年,隔一年求增長率,求的是間隔增長率。
(2)注意:隔兩年/隔三年+增長率,也是求的間隔增長率,但考試不會考,只考間隔一年。
(3)例:2019年志哥私房錢同比增長10%,2018年同比增長5%,問2019 年比2017年增長百分之幾?
2.題型分類:
(1)間隔增長率(核心)。
①識別:2019年比2017年增長百分之幾?
②公式:間隔r=r1+r2+r1*r2(和+積)。
③r1、r2怎麼找(r1、r2是離我們最近兩年的增長率):例:2018年比2016年增長了百分之幾?
答:中間隔了2017年,2018年和2017年離我們最近,則r1是2018年的同比增長率,r2是2017年的同比增長率。
④練習:
練習1:2017年比2015年增長了百分之幾?
答:中間隔了2016年,2017年和2016年離我們最近,則r1是2017年的增長率,r2是2016年的增長率。
練習2:2014年比2012年增長了百分之幾?
答:中間隔了2013年,2014年和2013年離我們最近,則r1是2014年的增
長率,r2是2013年的增長率。
⑤如何推導(只需要記住公式,推導過程不重要):如有2019年、2018年、
2017年,2017年的量=A,2018年比2017年的增長率為r2,則2018年的量=A* (1+r2)。2019年比2018年的增長率為r1,則2019年的量=A*(1+r2)*(1+r1)。求 2019 年比 2017 年的增長率,r=2019 年/2017 年-1=A*(1+r2)*(1+r1)
/A-1=1+r1+r2+r1*r2-1=r1+r2+r1*r2。
⑥如何速算:若r1、r2絕對值均小於10%時,r1*r2可忽略。不能忽略時,一個不變,另一個百化分。若兩個增長率都是10%,則10%*10%=1%;若兩個增長率
均小於10%,則乘積小於1%。如果選項差距遠遠大於1%,乘積可以忽略不計。
⑦練習:
練習1:8%+5%+8%*5%=?答:8%+5%=13%,8%和5%都小於10%,乘積可以忽略不計,原式≈13%。
練習2:18%+5%+18%*5%=?
答:18%+5%=23%,18%*5%不能忽略,一個不變,一個百化分。5%=1/20,18%* (1/20)=18%/20=0.9%。若保留整數部分,0.9%≈1%,原式≈23%+1%=24%。練習3:18%+15%+18%*15%=?答:18%+15%=33%,18%*15%大致估算。18%≈20%=1/5,15%*(1/5)=3%,原
式≈33%+3%=36%。
練習4:28%+25%+28%*25%=?
答:28%+25%=53%,28%*25%一個不變,一個百化分。25%=1/4,28%*(1/4) =7%,原式=53%+7%=60%。
練習5:-18%+5%+(-18%)*5%=?
答:-18%+5%=-13%,一個正數*一個負數,結果是負數,(-18%)*5%≈-1%,
原式≈-13%-1%=-14%。
練習6:-18%+(-5%)+(-18%)*(-5%)=?
答:-18%+(-5%)=-23%,兩個負數相乘,負負得正,(-18%)*(-5%)≈1%,原式≈-23%+1%=-22%。
(2)間隔倍數=間隔 r+1。如問 2019 年是 2017 年的幾倍,中間隔了 2018
年求倍數,是間隔倍數問題。是幾倍=r+1,則間隔倍數=間隔r+1。
①求出間隔r。
②間隔倍數=間隔r+1。
(3)間隔基期=現期/(1+間隔r)。隔一年,求基期。
①求出間隔r。
②計算基期。
2015年全年有1838.4萬人次困難群眾受益,同比增長8.5%,增長率較上一年下降27.5個百分點。
【例1】(2017聯考)2015年受益的困難群眾較2013年增長約:
A.47.6% B.40.4%
C.34.5% D.27.6%
【解析】例1.先讀題識別題型,增長+%,求增長率;2015年和2013年中間隔了2014年,隔一年求增長率,求的是間隔增長率,間隔r=和+積。「同比增長 8.5%,增長率較上一年下降27.5個百分點」,r1=8.5%,高減低加,下降用加法,
r2=8.5%+27.5%=36%。間隔r=8.5%+36%+8.5%*36%,先不計算乘積。8.5%+36%=44.5%,觀察選項,兩個增長率是正數,乘完後一定是正數,原式=44.5%+正數>44.5%,排除B、C、D項,對應A項。【選A】
【注意】
1.做資料分析題目的邏輯:識別(看關鍵字)、列式(需要背公式,是硬性要求,背得多了才能拿高分)、速算(需要靈活,平時做題要總結自己的速算方法)。
2.一般情況下,r1、r2會直接給一個數據。
2018年,我國全社會用電量6844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5%,增幅同比提高1.9個百分點。具體來看,第一產業用電量72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9.8%;第二產業用電量4723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2%;第三產業用電量10801億千
瓦時,同比增長12.7%;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968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0.4%。
【例2】(2019廣東)2018年,我國全社會用電量較2016年增加了約:
A.13.7% B.15.7%
C.17.9% D.19.9
【解析】例 2.讀問題判斷題型,用關鍵字破題,增加+%,求增長率;2018 年和2016年中間隔了2017年,隔一年求增長率,求的是間隔增長率,間隔r= 和+積。「2018 年,我國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 8.5%,增幅同比提高 1.9 個百分點」,r1=8.5%,提高做減法,r2=8.5%-1.9%=6.6%。後面乘積不用計算(即使不看選項),因為均小於 10%。和=8.5%+6.6%=15.1%,選一個最接近的且是略大於15.1%的數字,對應B項。【選B】
【注意】老師不會在線上課留時間給大家做題,不然肯定講不完。以後上其餘老師的課也是一樣的,都是默認大家已經提前預習了。
【例3】(2019山東)雖然2014-2016年間全國醫療衛生機構床位數增長速度持續下滑,但2016年床位數仍然比2014年增加了:
A.12.26% B.10.87%
C.13.21% D.9.69%
【解析】例3.方法一:增加+%,求增長率;2016年和2014年中間隔了2015 年,求的是間隔增長率,間隔 r=和+積。r1、r2 是離我們最近兩年的增長率,分別是2016年和2015年的增長率。直接找數,r1=5.6%,r2=6.3%。兩個增長率均小於10%,乘積忽略不計,和=5.6%+6.3%=11.9%,接近A項。
方法二:問的是2016年比2014年增長了百分之幾,已知現期、基期,則r ≈(741-660)/660,計算稍微慢一點。若用方法一,不用動筆,可以直接看出答案。【選A】
【注意】
1.增速下降不代表量下降。如老師去年工資增長率是10%,今年工資增長率是9%。9%是正數,說明老師今年工資是增長了,只是沒有去年工資增長速度快。
2.考試不考拉動增長率,方法精講課講的是重難點問題,其餘小知識點會在後面課程進行補充。
2017年上半年醫藥工業規模以上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5314.40億元,同比增長12.39%,增速較上年同期提高2.25個百分點。
【例4】(2017新疆兵團)在醫藥工業規模以上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上,
2017年上半年約是2015年上半年的:
A.1.13倍 B.0.13倍
C.1.24倍 D.0.24倍
【解析】例4.方法一:用關鍵字破題,看到「倍」,是倍數問題;倍數問題
先看問法,是幾倍直接除;2017 年和 2015 年中間隔了一年,求的是間隔倍數。
(1)先求間隔r,為和+積:「同比增長12.39%,增速較上年同期提高2.25個百分點」,r1=12.39%≈12.4%,提高用減法,r2=12.39%-2.25%≈10%。間隔r≈12.4% +10%+12.4%*10%≈22.4%+1%=23.4%;(2)間隔倍數=間隔r+1=23.4%+1=1.234倍,接近C項。
方法二:觀察法,多分析。間隔倍數=間隔r+1,則間隔倍數-1=間隔r,排除B、D項。A項間隔r≈13%,C項間隔r≈24%,r1=12.39%,r2≈10%,r1+r2>20%,排除A項。【選C】
【注意】是幾倍=r+1,間隔倍數=間隔r+1。
2017年第一季度,某省農林牧漁業增加值361.78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9%,
高於上年同期0.2個百分點。【例5】(2018聯考)2015年第一季度,該省農林牧漁業增加值與下列哪一項最為接近?
A.320億元
B.340億元
C.360億元
D.380億元
【解析】例5.讀完題看時間,給2017年問2015年,求的是過去,求基期量;隔一年求基期量,求的是間隔基期。(1)先求間隔r:「比上年同期增長5.9%,高於上年同期 0.2 個百分點」,r1=5.9%,r2=5.9%-0.2%=5.7%,間隔 r≈
5.9%+5.7%=11.6%(乘積忽略不計);(2)間隔基期=現期/(1+間隔 r)≈362/
(1+11.6%),選項差距小,保留三位,原式≈362/1.12≈362/1.1,錯位相減,
362-36,結果32開頭,對應A項。【選A】
【注意】增加值有兩種理解:
1.材料和題幹裡面都有增加值,則增加值看成一個普通的量計算。如第一產業增加值、漁業增加值,是一個固定表述。
2.只有題幹有增加值,如問志哥收入的增加值,則求的是增長量。
二、年均增長率
【知識點】年均增長率(看著嚇人,其實並不難):
1.識別:年均增長最快、年均增速排序(年均+增長+%)。時間段+年均(平均每年)+增長+%,求的是年均增長率。例:2015~2019年,志哥私房錢年均增長了百分之幾?
2.公式:(1+r)n=現期/基期(n為現期和基期的年份差)。
3.如何推導:2013年的量為A,假設以後每年都按照r增長,到了2016年量為 B。分析:2013 年=A,則 2014 年=A*(1+r),2015 年=A*(1+r)²,2016 年=A*(1+r)³。B=A*(1+r)³,(1+r)³=B/A=現期/基期(r 是年均增長率,3 是年份差)。
4.題型:
(1)比較(重點):
①識別:年均增長最快、年均增速排序。
②方法:n相同,直接比較「現期/基期」。(1+r)n=現期/基期,n相同,年份差相同,n 可以不看,都有「+1」也不用看,因此決定 r 大小的是「現期/基期」。
③注意:基期、現期的選取,與年均增長量一樣。
(2)計算(很難,不怎麼考):國考不考,聯考考。
5.年均增長問題,現期、基期(除江蘇以外版):
(1)2011~2015年間:基期:2011年;現期:2015年;年份差為4。
(2)五年規劃:「十二五」期間(2011~2015年),基期:2010年;現期:
2015年;年份差為5(基期往前推一年)。
(3)參加江蘇省考的同學,不管什麼情況基期都往前推一年。
【例1】(2017廣州)2010~2014年,我國各類天然氣供應量年均增速由高到低排列正確的是:
A.管輸進口量、LNG進口量、國產氣量
B.國產氣量、LNG進口量、管輸進口量
C.國產氣量、管輸進口量、LNG進口量
D.LNG進口量、國產氣量、管輸進口量
【解析】例1.先識別題型,出現「年均」,問的是年均增速由高到低,是年均增長率的比較問題。n相同(都是從2010~2014年,年份差是4),直接比較 「現期/基期」。2014年為現期,2010年為基期。國產氣量(白色柱子):1344/989;管輸進口量(黑色柱子):313/35.5;LNG進口量:271/128。多個分數比較大小,直接範圍秒,直除分別為1+、8+、2+,由高到低排列為管輸進口量、LNG進口量、國產氣量,對應A項。【選A】
【注意】
1.平均數的增長率是一年,年均增長率是一個時間段。
2.本題不能看柱子高度差,問的是年均增長率,要看比例。
【知識點】年均增長率計算: 1.識別:年均+增長+百分數。
2.方法:
(1)增長率較大且差距大時,居中代入。
(2)增長率較小(r<5%)時,年均r≈整體r/n(年份差)。
①例:問2011~2015年的年均增長率,選項給的年均增長率特別小(r<5%),則年均r≈整體r/4。其中,整體r=2015年/2011年,年份差是4。
②如何推導:(1+r)n=現期/基期。(1+r)²=1+2r+r²,若r<5%,則r²可以忽略不計,(1+r)²≈1+2r。同理,(1+r)³≈1+3r,(1+r)4≈1+4r,(1+r)n≈ 1+nr=現期/基期。nr=現期/基期-1=整體r,r=整體r/n。如求2011~2015年的年均增長率,選項的增長率都小於5%,則2011~2015年的年均增長率≈(2015 年-2011年)/2011年÷n;如2011~2013年的增長率是8%,選項增長率都小於
5%,則2011~2013年的年均增長率≈8%/2=4%。
2017年1月17日國家能源局公布《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天然氣「十三五」規劃》,首次明確「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到2020年天然氣綜合保供能力應達到3600億立方米以上,天然氣消費佔一次能源消費比例達到
8.3%~10%。
2017年,我國天然氣消費總量2373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5.3%;全年天然氣進口量920億立方米,同比增長27.6%。
【欠的題目還給你】(2019上海)假設2020年全國天然氣消費總量達到3600 億立方米,且2017~2020年天然氣進口量同比增速相同,則2020年天然氣進口量將達到消費總量的:
A.不到兩成
B.三成多
C.五成多
D.八成以上
【解析】欠的題目還給你.「不到兩成」即<20%,「三成多」即30%~40%, 「五成多」即50%~60%,「八成以上」即>80%。題幹較長,需要分析。本題是比重問題,比重=2020年天然氣進口量/2020年天然氣消費總量。「全年天然氣進口量920億立方米,同比增長27.6%」,且2017~2020年天然氣進口量同比增速相同,則年份差是3,2020年天然氣進口量=920*(1+27.6%)³。比重=920 *(1+27.6%)³/3600,感覺比較難算,看選項差距大與小,發現差距特別大,可以大致估算。(1+27.6%)³≈1.3³=1.3²*1.3=1.69*1.3≈1.7*1.3≈2.21,原式=
920*2.21/3600=50+%,對應C項。【選C】
【注意】本題年份差是3,年份差的本質是增長次數(4年增長3次)。
【例2】(2017深圳)2012年至2015年,治理噪聲投資額的年均增長率約為:
A.23% B.34%
C.44% D.53%
【解析】例2.問的是年均增長率。本題是普通表述,現期是2015年,基期是2012年,年份差是3,(1+r)³=現期/基期=2015年/2012年=27892/11627。求r,兩邊需要同時開3次方,不好計算。觀察選項,發現所求的年均增長率較大,差距也大,考慮居中代入,找一個中間好算的數代。B、C 項中間好算的數是40%,(1+40%)³=1.4³=1.4²*1.4=1.96*1.4≈2*1.4=2.8。真實值=27892/11627 <2.78<2.8,說明40%代大了,排除C、D項。剩餘A、B項,代入30%。(1+30%) ³=1.3³=1.3²*1.3=1.69*1.3≈1.7*1.3=2.21<27892/11627≈2.3,說明30%代小了,排除A項,對應B項。【選B】
【注意】
1.考試遇到求年均增長率的題目需要做到兩點:
(1)心態:不要把它看成是一道題,可能是出題老師故意幹擾大家做題節奏的題,是很有「心機」的一道題。每年都會考年均增長率的計算,但不是每一個地方都考。遇到後不要慌,放在最後做。行測不要求考100分,考80分肯定可以。心態放平,有時間就做,沒時間就放棄,不差這一道題。
(2)正常解題:增長率較大且差距大時,居中代入。
2.為什麼不直接代入B項(34%):(1+34%)³=1.34³,很難算。需要記住常見平方數,如11²、12²、13²、14²、15²、16²。
截至2015年末,全國水果(含瓜果,下同)種植總面積1536.71萬公頃,較「十二五」(即2011~2015年)期初增加143.38萬公頃,增長了約10%。其中,園林水果種植面積1281.67萬公頃,比「十二五」期初增加127.28萬公頃,增長11.03%,年均增長1.62%。
【例3】(2017聯考)「十二五」期間全國水果種植面積的年均增長率約為:
A.2.0% B.1.9%
C.1.8% D.1.7%
【解析】例 3.問的是年均增長率,但是不能居中代入,因為選項增長率小且差距很小,比如(1+2%)5=1.025,無法計算。如果給出2011~2015年,年份差為4,如果給出2011~2015年(「十二五」期間),年份差為5。本題為「十二五」期間,則基期為2010年,年份差=5,本題沒有給出2010年末,但是給出 2011 年初,2010 年末=2011 年初,給出了總體的增長率,求年均增長率,年均增長率=10%/5=2%,對應A項。【選A】
三、混合增長率
【知識點】混合增長率:比前面的兩個知識點難,間隔增長率和年均增長率
的問法很直接,但是混合增長率的問法隱晦,當題目出現多個部分加和得到總體,求增長率的時候,考查混合增長率。
1.識別:部分+部分=總體,求增長率。有時求總體的增長率,有時求部分的增長率。
(1)進口+出口=進出口。
(2)房產+地產=房地產。
(3)1~11月+12月=全年(高頻)。
(4)是+非=全部。
(5)碩士+博士=研究生。山東考查過。
2.方法:先口訣,後線段。先用口訣看能不能做出來,如果做不出來再用線段法。
3.如何用口訣:
(1)口訣法:混合增長率居中,偏向基期量大的。
(2)起手式:部分寫兩邊,混合寫中間,數字標上去。
(3)例:男生+女生=全班。男生和女生是部分,寫兩邊,混合的是全班,寫中間。
4.混合增長率居中(最小r<混合r<最大r)。
例:男同學的私房錢增速為10%,女同學的增速為50%,問:全班私房錢的增速在什麼範圍?
答:部分寫兩邊,混合寫中間,數字標上去,混合增長率居中,則混合增長率在10%~50%之間。
2017年上半年,B市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實現增加值1211.8億元,同比增長10.0%,比一季度增幅擴大1.4個百分點。
【例1】(2019北京)2017年第二季度,B市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實現增加值的同比增速的範圍是:
A.小於8.6% B.等於8.6%
C.大於8.6%且小於等於10.0% D.大於10.0%
【解析】例1.求2017年第二季度的增速,2017年上半年增速=10%,一季度的增速=10%-1.4%=8.6%,有些同學根據已知的2017年上半年和一季度的增速,覺得二季度增速在8.6%和10%之間,直接選了C項,但這樣是錯的。上半年=一季度+二季度,部分寫兩邊,混合寫中間,上半年的增速=10%,一季度的增速=8.6%,混合增長率要大於最小的,小於最大的,則8.6%<10%<?,所以二季度的增速
>10%,對應D項。【選D】
【知識點】混合增長率——偏向基期量大的(做題時拿現期代替基期估算):
1.例:咱班男同學的私房錢總計為 1 萬,增速為 10%,女同學的總計為 10
塊,增速為50%。問:全班私房錢的增速可能是?
A.8% B.11%
C.35% D.52%
答:部分寫兩邊,混合寫中間,男生增速=10%,女生增速=50%,則全班的增速在10%~50%之間,排除A、D項;混合後的增長率偏向基期量大的,但是做題的時候可以拿現期量代替來估算,本題男生的現期量大,則混合增長率接近10%,對應B項。
2.看偏向的兩種方法:
(1)代入法。代入B項,男生和全班的距離為1%,女生和全班的距離為39%,則男生和全班的距離近。
如果代入C項,男生和全班的距離為25%,女生和全班的距離為15%,則女生的距離近。
(2)平均數法。假設兩個值相等,則混合增長率=(10%+50%)/2=30%,但是男生的量多,則混合增長率在10%~30%之間。如果女生的量為10萬,則混合增長率在30%~50%之間。
【例2】(2017山東)合併計算2016年1季度營業收入最高的兩個產業,其營業收入總體增速最接近以下哪個數字?
A.4.4 B.5.1
C.5.7 D.6.4
【解析】例2.合併計算兩個營業收入最高的產業,為文化用品的生產(6422)
和工藝美術用品的生產(3272),增長率分別為 6.3%、4.4%,求混合增長率,在4.4%~6.3%之間,排除A、D項;4.4%對應的量為3272,6.3%對應的量為6422,則混合增長率更加偏向6.3%,(4.4%+6.3%)/2=5.35%,即混合增長率在5.35%~
6.3%之間,對應C項。【選C】
【注意】
1.一杯糖水和白開水混合,味道剛好在中間;如果一滴糖水和一鍋白開水混合,味道像白開水;如果一滴白開水和一鍋糖水混合,味道像糖水。
2.沒有突發情況下,現期量和基期量的大小關係不變,現期量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基期量的大小。
3.計算平均數是為了縮小範圍。
4.1、2、3三個數,2對1和3沒有偏向,如果混合增長率偏向1,選項給出1.1、1.2,此時不能選1.1,不管是1.1還是1.2都是更偏向於1。
2018年3月,國產品牌手機出貨量2699.5萬部,同比下降29.0%;上市新機型78款,同比下降36.6%。1~3月,國產品牌手機出貨量7586.4萬部,同比下降27.8%;上市新機型190款,同比下降10.8%。
【例3】(2018四川)2018年1~2月,國產品牌手機出貨量同比約下降了:
A.25.5% B.26.6%
C.27.1% D.28.4%
【解析】例3.時間混合,下降+%,增長率問題,問1~2月份,給1~3月
份和3月份,1~2月份和3月份混合得到1~3月份。1~3月份同比下降了27.8%,
-27.8%寫中間,3月份同比下降了29%,3月份為-29%,寫右邊,則1~2月的增長率>-27.8%,排除D項。
1~2月有2個月,3月只有1個月,所以1~2月的量>3月的量,也可以計算,1~2月=7586-2699>3月=2699,即1~2月的量>3月的量,則混合增長率更偏向1~2月的增長率,27.8%到29%是1.2%的距離,代入B項:26.6%和27.8% 也剛好是1.2%的距離,沒有更偏向27.8%,所以排除B項;代入A項,25.5%和
27.8%是2.3%的距離,沒有更偏向27.8%,也可以排除A項,對應C項。【選C】
2018年7月份,餐飲收入3343億元,同比增長9.4%;商品零售27391億元,同比增長8.7%。1~7月份,餐飲收入22800億元,同比增長9.8%;商品零售187951 億元,同比增長9.2%。
【例4】(2018遼寧)2018年1~6月,商品零售同比增長約為:
A.8.6% B.9.2%
C.9.3% D.9.5%
【解析】例4.增長+%,增長率問題,問2018年1~6月份,給2018年1~7 月份和7月份,1~6月份和7月份混合得到1~7月份,1~7月份增長率為9.2%,
7月份增長率為8.7%,則1~6月的增長率>9.2%,排除A、B項。
1~6月的量>7月的量,則混合增長率更偏向1~6月的增長率,代入C、D
項後發現都偏向混合增長率,無法排除。1~7月份增長率為9.2%,現期為187951, 7月份增長率為8.7%,現期為27391,則1~6月的現期=187951-27391≈16萬,給出量之比=16萬:2.7萬≈6:1,則距離之比=1:6,9.2%距離8.7%為0.5%,則1份不到0.1%,所以1~6月的增長率≈9.2%+0.1%=9.3%,對應C項。【選C】
【知識點】如何用線段法?
1.起手式:部分寫兩邊,混合寫中間,數字標上去,距離與量成反比。
2.註:與「十字交叉」原理相同,形式更加簡便、易懂,僅此而已。
3.例:
(1)男生30人,同比增長10%,女生10人,同比增長50%,問:全班的增長率?
答:部分寫兩邊,混合寫中間,男生增長率=10%,女生增長率=50%,距離指的是兩個部分到總體的距離。本題給出量之比=3:1,則距離之比=1:3,10%到
50%總共40%的距離,分成4份,則1份對應10%,全班的增長率=10%+10%=20%。
(2)例:男生30人,同比增長10%,全班40人,同比增長20%,問:女生的增長率?
答:部分寫兩邊,混合寫中間,男生增長率=10%,全班增長率=20%,距離和量成反比,給出量之比=3:1,則距離之比=1:3,10%到20%距離10%,1份對應
10%,則3份對應30%,女生增長率=20%+30%=50%。
【知識點】線段法:
1.理論知識(不用知道咋來的):
(1)線段長度(增速差)與基期量成反比。
(2)基期量不好求,拿現期量代替估算。
(3)總之,記住一句話,距離與量成反比。距離指的是部分與總體之間的距離。
(4)口訣:部分寫兩邊,混合寫中間,數字標上去,然後算反比。
2.例:
(1)男生30人,同比增長10%,女生10人,同比增長50%。問:全班的增長率?
答:部分寫兩邊,男生有30人,同比增長10%,女生有10人,同比增長50%,全班寫中間,全班的人數為40人,題目給了量之比,30人:10人=3:1,兩段距離成反比,為 1:3。線段從 10%到 50%,有 40%的長度,總共分成了 4 份,1 份對應10%,全班要比10%多1份,全班為20%,也可以從女生往回計算,比女生小3份,3份即30%,50%-30%=20%。
(2)男生30人,同比增長10%,全班40人,同比增長20%。問:女生的增長率?
答:部分寫兩邊,混合寫中間,標數據,男生為 30 人,增長率為 10%,全班一共40人,女生為10人,增長率為20%,題目給了量之比,男生:女生=30: 10=3:1,則距離之比為1:3。1份對應的是10%,因此3份對應30%,則女生增長率=20%+30%=50%。
第十節 其他
一、簡單計算
【知識點】簡單計算(佔比約為1/5):基本上一篇資料分析就有一道簡單題。
1.直接找數。
2.簡單加減。
3.排序問題。
(一)直接找數
【例1】(2019黑龍江)如將2018年4月手機產量前12位的省市按2018 年1~4月產量重新排列,有幾個省市的位次將不會發生變化?
A.5 B.6
C.7 D.8
【解析】例 1.有些同學覺得排兩次,然後看沒有發生變化很麻煩,但是 4 月份不需要排,已經是按照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了,只需要對1~4月進行排序,其中第1、2、3、4、6、7名的位次沒有發生改變,其餘都發生改變了,則總共
6個省市沒有發生變化,對應B項。【選B】
【例 2】(2019 吉林)2016 年中國東北地區與「一帶一路」各區域的貿易中,中國東北地區與之存在貿易順差的地區有: A.1個 B.2個
C.3個 D.4個
【解析】例 2.貿易順差:出口>進口,進口和出口的值都已經給出了,時間為2016年,直接找數問題,觀察發現亞洲大洋洲、南亞、非洲及拉美、中亞都符合,總共4個地區,對應D項。【選D】
【例 3】(2019 國考)2017 年下半年,全國進口藥品數量同比增速低於上月水平的月份有幾個?
【解析】例3.下半年是7~12月,本題比較的是增速,對應折線圖,7月的同比增速需要與6月進行比較,觀察發現,7月、9月、10月、12月都下降,共
4個月份,對應C項。【選C】
【注意】
1.在資料分析中出現時間段,一定要圈出來。
2.給出時間段2011~2015年,如果表述為與上年相比,2011年需要與2010 年相比,但是如果表述為逐年上升,不需要看 2010 年,只需要看 2011~2015 年中間是否有下降。
(二)簡單加減
【例 4】(2019 廣東)2014~2018 年,全國新改建農村公路裡程共計多少萬公裡?
A.77.5 B.97.4
C.117.2 D.137.7
【解析】例4.時間段為2014~2018年,需要把這幾年的數據都相加,對應折線圖,題目和選項都精確到小數點後一位,所以本題為精確加減法計算,可以利用尾數法,0+1+3+5+8的尾數為7,對應D項。【選D】
【例 5】(2019 國考)「十二五」(2011~2015 年)期間,全國二手車總
計交易約多少億輛?
A.0.46
B.0.50
C.0.38
D.0.42
【解析】例5.時間段是2011~2015年,在材料中圈出來,本題算的是簡單加和,問大約是多少,不能用尾數法,選項差距大,大致估算。湊整,682+794 +847+920+942,942把42給847,兩個剛好都約為900;920把20給682,一個為900,一個約為700,784約為800,原式≈700+800+900+900+900=1500+2700
=4200,對應D項。【選D】
【注意】
1.本題需要進行詞語辨析,出現「十二五」期間,如果是年均增長問題(年均增長率、年均增長量),基期往前推;如果單純算加和、平均數,基期不用往前推。
2.尾數法只能是精確計算,題目問的是大約是多少,會四捨五入。如果算出是0.4267,正常尾數是7,如果四捨五入就變為0.43,不能看尾數。
【例6】(2019上海)與2008年相比,2009年香港特別行政區四大服務業從業人數:
A.增加了0.5萬人
B.增加了3.5萬人
C.減少了0.5萬人
D.減少了3.5萬人
【解析】例6.增加/減少+單位,增長量問題,求2008年與2009年相比,按理來講,需要把2008年四大服務業的從業人數相加,再把2009年四大服務業的從業人數相加,最後做減法,比較麻煩。部分增量+部分增量+„„=總體增量。
分別算部分增量,金融服務業增量=21.1-20.6=0.5,旅遊業增量=19.2-19.5=-0.3,貿易及物流業增量=78.4-82.0=-3.6,專業服務及其他工商業支援服務業增量
=45.6-45.7=-0.1;總體增量=0.5-0.3-3.6-0.1=-3.5,負號代表少,對應D項。
【選D】
【注意】總體增量=各個部分增量加和,如男生增加1人、女生增加2人,則全班增加3人。
(三)排序問題
【知識點】排序問題:遇到排序問題先看四要素。
1.排序問題四要素:時間、主體、單位、順序。
(1)時間:現期還是基期?
(2)主體:主體要看清是量還是率。
(3)單位:單位要一致,如萬人、億人。
(4)順序:從大到小?從小到大?
2.方法:找最大最小排除會更快。
2017 年上半年,分功能區看,上半年文創功能區規模以上法人單位實現收入 5087.5 億元,同比增長 9.7%。其中,文化科技融合示範區實現收入 2616.1 億元,同比增長13.5%;時尚創意功能區、文化體育(會展)融合功能區、文化藝術品交易功能區分別實現收入187.9億元、167.5億元、52.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8.6%、24.1%和20.7%,均呈快速增長態勢。
【例7】(2018新疆)設Y市文化科技融合示範區、時尚創意功能區、文化體育(會展)融合功能區和文化藝術品交易功能區規模以上法人單位2017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長率分別為X、Y、Z和N,則以下正確的是:
A.X>Y>Z>N B.X>N>Z>Y
C.Y>Z>X>N D.Y>Z>N>X
【解析】例7.排序問題,先看四要素。時間2017年上半年,與材料時間一致;主體是增長率,不涉及單位,從大到小排序。X 為文化科技融合示範區, X=13.5%;Y為時尚創意功能區,Y=28.6%;Z為文化體育(會展)融合功能區, Z=24.1%;N為文化藝術品交易功能區,N=20.7%。從最大、最小入手排除,最大的是Y,排除A、B項,最小的是X,排除C項,答案選擇D項。【選D】
【注意】「時尚創意功能區、文化體育(會展)融合功能區、文化藝術品交易功能區分別實現收入187.9億元、167.5億元、52.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8.6%、
24.1%和 20.7%」,本題給了兩個「文化」開頭的主體,找數據時要仔細對應主體。
2018年1季度,全國粗鋼產量21215萬噸,同比增長5.4%,增速同比提高 0.8個百分點;鋼材產量24693萬噸,增長4.7%,提高2.6個百分點;鐵合金產量815萬噸,增長9.4%,提高6.6個百分點;焦炭產量10285萬噸,下降3.2%,去年同期為增長4.7%。【例8】(2019黑龍江)將以下產品按2017年1季度產量同比增速從高到低排序,正確的是:
A.鐵合金>粗鋼>鋼材>焦炭
B.粗鋼>鐵合金>鋼材>焦炭
C.鋼材>粗鋼>焦炭>鐵合金
D.焦炭>粗鋼>鐵合金>鋼材
【解析】例8.排序問題,先看四要素。問題時間是2017年1季度,材料時間是2018年1季度,求基期;比的主體是增速,單位不用看,從高到低排序。給了百分點的關係,高減低加。粗鋼增速為 5.4%-0.8%=4.6%,鋼材增速為 4.7%-2.6%=2.1%,鈦合金增速為 9.4%-6.6%=2.8%;焦炭沒有給百分點,而是給了百分數,說明焦炭去年增速為 4.7%。從最大、最小入手,焦炭增速(4.7%)最大,對應D項。【選D】
【注意】大大則大比較的是增長量。
2013 年 3 月末,主要金融機構及小型農村金融機構、外資銀行人民幣小微企業貸款餘額11.78萬億元,同比增長13.5%,比全部企業貸款餘額增速高1.2 個百分點。
2013年3月末,主要金融機構本外幣工業中長期貸款餘額6.46萬億元,同比增長3.2%。其中,輕工業中長期貸款餘額6824億元,同比增長7.6%;重工業中長期貸款餘額5.77萬億元,同比增長2.7%,服務業中長期貸款餘額16.55萬億元,同比增長8.9%。
2013 年 3 月末,主要金融機構及小型農村金融機構、村鎮銀行、財務公司本外幣農村貸款餘額15.24萬億元,同比增長18.4%;農戶貸款餘額3.86萬億元,同比增長16.9%;農業貸款餘額2.87萬億元,同比增長12.3%。
2013 年 3 月末,主要金融機構及小型農村金融機構、外資銀行人民幣房地產貸款餘額12.98萬億元,同比增長16.4%。地產開發貸款餘額1.04萬億元,同比增長21.4%。房產開發貸款餘額3.2萬億元,同比增長12.3%。個人購房貸款餘額8.57萬億元,同比增長17.4%。保障性住房開發貸款餘額6140億元,同比增長42.4%。
【例9】(2014聯考)2013年3月末,各項貸款餘額從高到低排序正確的
是:
A.農戶貸款餘額、地產開發貸款餘額、農業貸款餘額
B.房產開發貸款餘額、地產開發貸款餘額、輕工業中長期貸款餘額
C.服務業中長期貸款餘額、農戶貸款餘額、重工業中長期貸款餘額
D.重工業中長期貸款餘額、輕工業中長期貸款餘額、房產開發貸款餘額
【解析】例9.排序問題,先看四要素。時間2013年3月末,與材料時間一致;主體是貸款餘額,是具體量,找數據時注意單位,順序是從高到低。文字材料找關鍵字,第一段說的是小微企業,第二段說的是工業,第三段說的是農村,第四段說的是房地產。
A 項:農戶貸款餘額定位第三段,農戶貸款餘額 3.86 萬億元;地產開發貸款餘額定位第四段,地產開發貸款餘額1.04萬億元;農業貸款餘額對應第三段,農業貸款餘額2.87萬億元,不是從高到低排序,排除;
B項:房產開發貸款餘額定位第四段,房產開發貸款餘額為3.2萬億元;地產開發貸款餘額為1.04萬億元;輕工業定位第二段,輕工業中長期貸款餘額為
6824億元=0.6824萬億元,排序正確,答案選擇B項。【選B】
二、綜合分析
【知識點】綜合分析做題策略:每篇資料分析的最後一題都是綜合分析,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四個選項(A項、B項、C項、D項)問哪個是對的或者哪個是錯的;一種是①②③④中對的有幾個或者錯的有幾個,需要把四個都看一遍,浪費時間,性價比不高,放到最後做。
1.做題順序:從易到難;先看C、D項(C、D項作為正確選項的概率為55%),再看A、B項(A、B項作為正確選項的概率為45%);順序不絕對,遇難則跳,從簡單的入手。
2.坑點:
(1)提問方式坑:要麼問對的,要麼問錯的,做題時一定要圈出來。
(2)時間坑:
①基期、現期。
②時間段。
③月均、日均。
④累計時間。如圖,柱子分別標的是1月、2月、3月,如果給的是當月的值,就是1月、2月、3月分別的值;如果給的是累計的值,1月累計就是1月的值,2月累計就是1~2月的值,3月累計就是1~3月的值。
(3)單位坑:簡單加減法中容易出現單位坑,如萬人、億人。
(4)概念坑:
①近、將近→小於但很接近。如老師年近30歲,老師可能是29歲。如果是
32歲,不能說年近30歲。
②超過→大於。
③約→可左可右。如老師是32歲,可以說約是30歲。
④持續增長、逐年增長→每一年都要比上一年增長。如判斷2011~2015年工資是否逐年增長,只需要看在這個過程中有沒有下降的即可。
⑤增長趨勢→一般看首尾。如圖,哪怕中間有下降,只要從開始到結尾是增長的,就是增長趨勢。
⑥說比重,必須要有明顯的整體與部分的關係,可以說男生佔全班的比重,不能說男生佔女生的比重。
【注意】綜合分析:
1.做題順序:先C、D項,再A、B項,要靈活,複雜的放最後。
2.陷阱類型:
(1)時間陷阱:時間段是否和材料一致。
(2)主體陷阱:主體是否和材料一致。
(3)單位陷阱:簡單計算時,需要謹慎。
(4)概念陷阱:
①近、將近→小於但很接近。
②超過→大於。
③約→可左可右。
④持續增長、逐年增長→每一年都要比上一年增長。
⑤增長趨勢→一般看首尾。
⑥說比重,必須要有明顯的整體與部分的關係,不能說男生佔女生的比重。
⑦不足一年→當年新增加的。
⑦最後注意:選對還是選錯,讀題時先標出來。
2016年全國餐飲收入35799億元,同比增長10.8%,餐飲收入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10.8%。2016年全社會餐飲業經營單位為365.5萬個,同比下降8.2%;從業人數為1846.0萬人,同比增長5.7%。
【例】(2019北京)能夠從上述資料中推出的是:
A.2016年平均每個餐飲業經營單位創造的餐飲收入超過100萬元
B.2016年餐飲業經營單位從業人員同比增長了200萬人以上
C.2016年全國餐飲收入比2010年翻了一番以上
D.2013年全國餐飲收入同比增速超過10%
【解析】例.問能推出的,選正確的。
C項:遇到番數化成倍數,一番為2倍,17648*2=35200+<35799,選項說法正確。
D 項:算的是增長率,如果增長率>10%,則現期>1.1*基期。25569<
23448+2344=25700+,選項說法錯誤,排除。
B項:求增長量,「從業人數為1846.0萬人,同比增長5.7%」,5.7%≈5.6%
≈1/18,增長量=1846/19<100,選項說法錯誤,排除。
A 項:出現「平均」,平均數問題,後/前=收入/單位個數=35799/365.5<
100,選項說法錯誤,排除。【選C】
課後檢測
2015年我國鐘錶全行業實現工業總產值約675億元,同比增長3.2%,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7個百分點。
全行業全年生產手錶10.7億隻,同比增長3.9%,完成產值約417億元,同比增長4.3%,增速提高1.9個百分點;生產時鐘(含鍾心)5.2億隻,同比下降
3.7%,完成產值162億元,同比下降4.7%,降幅擴大1.3個百分點。
1.(2017國考)2015年我國鐘錶全行業生產時鐘(含鍾心)的產值與2013 年相比約:
A.上升了11%
B.下降了11%
C.上升了8%
D.下降了8%
【解析】1.識別題型→列式→速算,間隔增長率問題,間隔 r=r1+r2+r1*r2,
「生產時鐘(含鍾心)完成產值162億元,同比下降4.7%,降幅擴大1.3個百分點」,r1=-4.7%,出現降幅,高加低減,r2=-4.7%+1.3%=-3.4%,間隔r=-4.7%+
(-3.4%)+(-4.7%)*(-3.4%),r1、r2均小於10%,r1*r2可忽略,原式≈-4.7%+
(-3.4%)=-8.1%,對應D項。【選D】
江西省2015年財政總收入3021.5億元,比上年增長12.7%,財政總收入佔生產總值的比重為 18.1%,比上年提高 1.0 個百分點。其中,稅收收入 2373.0 億元,增長8.9%,佔財政總收入比重為78.5%,其他收入648.5億元。
2.(2017江西)2015年江西省財政總收入中的其他收入比上年( )。
A.減少了2.9% B.減少了29.2%
C.增加了2.9% D.增加了29.2%
【解析】2.材料中其他收入給了現期,如果要求增長率要麼知道基期、要麼知道增長量,材料都沒有,沒法直接求增長率,考慮混合增長率,稅收收入+其他收入=財政總收入,部分寫兩邊,混合寫中間,稅收收入增長率 8.9%寫左邊,財政總收入增長率 12.7%寫中間,其他收入增長率寫右邊,8.9%<12.7%<其他收入增長率,對應D項。【選D】
【注意】課後作業截圖。
【注意】如何做資料分析:
1.第一步,拿到題,先處理材料(10秒內)。
例:2016年,全國城市公園數量排名前五的省份依次是廣東、浙江、江蘇、山東和雲南,公園數量分別為3512個、1171個、942個、828個和683個。其中,廣東省的公園面積達到65318公頃,佔全國公園面積的比重超過17%;公園綠地面積達到89591公頃,佔全國公園綠地面積的比重約為14%。
答:有文字有表格的綜合型材料,找文字和表格的區別,文字中說的是省份、全國,表格說的是城市,行政級別不同。
2.第二步,識別(關鍵字、時間)→列式→速算。
【注意】高頻題型關鍵字總結:
1.基期計算→已知現在,求過去。
2.現期計算→已知現在,求以後。
3.增長率:
(1)增長率計算→增長+比例(%、成數、倍數)、增速是多少?增幅是多少?
(2)增長率比較→增速最快/最慢、增幅最大/最小。
(3)間隔增長率→中間隔一年+求增長率。
(4)年均增長→時間段+平均增速。
(5)混合增長率→①部分混合成整體+求增長率;②求增長率,找不到具體數,往混合增長率考慮。
4.增長量:
(1)增長量計算→增長+具體單位(元、人、個)。
(2)增長量比較→增長最多/最少。
(3)年均增長量→時間段+平均增長量。
5.比重:
(1)現期比重→現在+佔。(2)基期比重→過去+佔。(3)兩期比重比較→兩個時期+佔+上升/下降。
(4)比重差→兩個時期+佔+上升/下降多少個百分點(不嚴謹也可能是百分數)。
6.平均數:
(1)現期平均數→現在+平均。
(2)基期平均數→過去+平均。
(3)兩期平均比較→兩個時期+平均數+上升/下降。
(4)平均數增長率→兩個時期+平均數+上升/下降百分之幾。
7.倍數→是„„幾倍、多„„幾倍。
2016 年,全國城市公園數量排名前五的省份依次是廣東、浙江、江蘇、山東和雲南,公園數量分別為3512個、1171個、942個、828個和683個。其中,廣東省的公園面積達到65318公頃,佔全國公園面積的比重超過17%;公園綠地面積達到89591公頃,佔全國公園綠地面積的比重約為14%。
【拓展1】2016年,佛山市平均每個公園的面積約為多少公頃?
A.10 B.15
C.20 D.25
【解析】拓展1.讀題,識別題型、列式、速算。關鍵字破題,出現「平均」,考平均數,給2016年問2016年,現期平均數,平均數要注意:後/前、平均、日均。每個公園的面積=面積/個數,佛山市是城市,定位表格數據,即2033/202
≈10,對應A項。【選A】【拓展2】2016年,全國公園綠地面積約為多少萬公頃?
A.200 B.640
C.20 D.64
【解析】拓展 2.題中沒有關鍵字,從時間上識別題型,給 2016 年問 2016 年,求現期,問全國公園綠地面積,定位文字材料,「公園綠地面積達到89591 公頃,佔全國公園綠地面積的比重約為14%」,出現「佔」字,「佔」前是部分, 「佔」後是總體,求總體,用除法,即 89591/14%≈9 萬÷(1/7)=9 萬*7=63 萬,D項最接近。【選D】
【注意】知識點梳理:
1.題型:基期(求過去)。材料說的都是2018年的數據,問:2017年為多少?
(1)已知:現期、增長量。
①公式:基期=現期-增長量。
②速算:精確的加減法,用尾數法,若最後一位相同,則看末兩位。
(2)已知:現期、增長率。重點,必考題型。
①公式:基期=現期/(1+r)。
②速算:
a.截位直除——難度低。
b.化除為乘——適用於差距小、|r|≤5%。現期/(1-r)≈現期+現期*r,三步走:變號→去百分號→估算乘法。
2.題型:基期差值(兩個)。材料給2018年,A以及增長率a、B以及增長率b,問2017年兩者差值。
(1)材料特點:進出口、房地產、1~11月與12月等。
(2)公式:A/(1+a)-B/(1+b)。
(3)速算:
①以坑治坑:基期順/逆差;符號不同時,A/(1+a)-B/(1-b)或A/(1-a)
-B/(1+b)。
②截位直除:符號相同時。
3.題型:現期(求以後)。材料說的都是2017年的數據,問:2018年或以後的時間為多少?
(1)已知:基期、增長量。
①公式:現期=基期+增長量。如果增加n年,現期=基期+增長量*n。 ②速算:精確的加減法,用尾數法,若最後一位相同,則看末兩位。
(2)已知:基期、增長率。
①公式:現期=基期*(1+r)。如果增加n年,現期=基期*(1+r)n。
②速算:特殊分數百化分。
(3)常用速算小技巧:
①一個數*1.5→本身+本身的一半。例:86.4*1.5=?
②一個數/0.9→一個數*1.1→錯位相加。例:12345*1.1=?
③一個數/1.1→一個數*0.9→錯位相減。例:12345*0.9=?
④一個數*1.25→一個數/0.8。12.5%=1/8,例:24812*(1+24.6%)≈
24812*1.25=24812/0.8,結果31開頭。
4.普通增長率:
(1)識別:問增長+百分數、倍數、成數(別名:增速、增幅)。
①題型一:百分點型。考查點:
a.給增速„„,高減低加。
b.理解「降幅」上升/下降(難點),高加低減。
②題型二:套公式型。考查點:
a.r=增長量/基期=增長量/(現期-增長量)=(現期- 基期)/基期。
b.截位直除。
(2)題型三:已知:現期、基期,比較:增長率。識別:問增速最快/最慢、增幅最大/最小。考查點:看現期和基期的倍數關係是否明顯。
①當現期/基期=1+(不明顯),用「(現期- 基期)/基期」比較。
②當現期/基期=2+(明顯),用「現期/基期」比較。
5.間隔增長率:
(1)識別:2018年比2016年增長了百分之幾?(隔一年+求增長率)
(2)公式:間隔r=r1+r2+r1*r2(和+積)。
(3)速算:
①若r1、r2絕對值均小於10%時,r1*r2可忽略。
②不能忽略時,一個不變,另一個百化分(乘積保留一位有效數字即可)。
(4)題型延伸:
①間隔倍數=間隔r+1。
②間隔基期=現期/(1+間隔r)。
6.年均增長率:
(1)識別:年均增長最快、年均增速排序(年均+增長+%)。
(2)考查點:
①(1+年均r)n=現期/基期(n為現期和基期的年份差)。
②基期的選取(五年規劃,基期前推一年,n=5)。
(3)題型:
①比較時,n相同,直接比較「現期/基期」。
②計算時,居中代入。
7.混合增長率:
(1)識別:明顯有部分混合得到整體的關係。
①進口+出口=進出口、房產+地產=房地產。
②1~11月+12月=全年。
③是+非=全部。
(2)方法:
①口訣(混合居中、偏向基數大的)。
②線段法(距離與量成反比)。
(3)線段法:
①理論知識(不用知道咋來的):
a.線段長度(增速差)與基期量成反比。
b.基期量不好求,拿現期量代替估算。總之,長度與量成反比。
②操作口訣:部分寫兩邊、混合寫中間、數字標上去、然後算反比。
例:男生30人,同比增長10%,女生10人,同比增長50%。問:全班的增
長率?
8.增長量:
(1)題型一:2011~2015年,„„平均每年增加+單位(年均增長量)。
考查點:
①年均增長量=(現期- 基期)/n(年份差)。
②基期的選取(五年規劃,基期前推一年,n=5)。
(2)題型二:已知:現期、增長率,計算:增長量(套路題),兩步走:
①增長率,百化分|r|=1/n(關鍵點)。
②增長量=現期/(n+1)、減少量=現期/(n-1)(千萬別忘+1、-1)。
(3)百化分:
①方法一:取中法(選項差距小時):如果遇到百分數左右難取捨,且選項差距接近,取中即可。
練習:18.5%= 28.7%=
②方法二:公式法:如果遇到百分數實在想不起來,或者你就不想背,那麼請記住:N=100/百分號前的數字(保留小數點後一位)。
練習:44%= 67%=
(4)增長量比較(考得少):識別:增長最多/最少的是。題型三:已知:現期、增長率,比較:增長量。
①口訣:
a.大大則大。
b.一大一小,百化分。
②易錯點:比較變化量,千萬要注意。
9.現期比例:
(1)題型一:比重(佔)。
①A佔B的比重→A/B。
②A中B的佔比→B/A。
(2)題型二:平均數(均、每、單位)。
①平均數=後/前。
②注意「月均」「日均」。
(3)題型三:倍數(倍)。注意問法。是幾倍=A/B、多幾倍=A/B-1。
10.基期比例:基期比重、基期平均數、基期倍數公式一樣。
(1)識別:求過去+比例(比重、平均數、倍數)。
(2)公式:基期比例=A/B*[(1+b)/(1+a)],a 為 A 的增長率、b 為 B 的增長率。
(3)速算:
①先截位直除A/B。
②再根據(1+b)/(1+a)的範圍(>1或<1)分析選項。
11.兩期比例比較:
(1)識別:兩個時期+比例(比重、平均數)+上升/下降。
(2)口訣:兩期比例比較,看a(分子增速)和b(分母增速)大小:
①a>b,今年上升;
②a<b,今年下降;
③a=b,今年不變。
(3)注意:a、b的符號,尤其是下降。A下降10%,B上升1%,注意負號, a(-10%)<b(1%)。
12.兩期比例計算:
(1)兩期比重差:
①識別:2018 年志哥私自藏的錢佔總收入的比重比上年提高/降低+百分點
(嚴謹)或+百分數(不嚴謹)。
②公式:A/B*[(a-b)/(1+a)]。
③速算:判升降、選最小。
(2)兩期平均數的增長率:
①識別:2018年志哥平均每天被媳婦揍的次數比上年增加+百分數。
②公式:(a-b)/(1+b)。
③注意:下降5%→r=-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