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都有自我保護意識,遇到危險會第一時間逃之夭夭,但海洋中有這樣一種奇特魚,它遇到危險也不會逃跑,甚至被吃掉了大半還傻傻的分不清楚情況。人們將它稱之為世界上最懶的魚,翻車魚。
翻車魚(學名:Mola mola),又稱翻車魨,是大型大洋性魚類,體型巨大,可生長成3-5.5米,體重在1400-3500千克。主要棲息在熱帶海洋或寒帶海洋區域,在中國沿海附近也曾發現過翻車魚出沒。
幼期翻車魚比較活潑好動,經常會躍出水面,成年翻車魚因體型過於巨大,魚鰭太小,造成行動非常遲緩,常常側臥與水面,如同翻車了一般。在百餘米的海洋深處,也曾發現它們的活動痕跡。體型大魚鰭小,行動遲緩,它們是如何填報自己的肚子呢?原來它們以攝食海藻、軟體動物、小型水母、浮遊甲殼類及小魚等為食物。
翻車魚為什麼常常側臥與水面?原來是因為翻車魚是為了曬太陽,通過將自己的身體側臥加大曬陽光的面積,快速的提高體溫。
潛水愛好者曾經拍到過這樣一組照片,一隻海獅在啃食翻車魚,而翻車魚卻任由海獅將它啃食大半,也懶得逃跑。翻車魚性情溫順,遇到危險不是不想跑,而跑不動。體型巨大魚鰭過小,可以想像一艘大船不用船槳用勺子,就算劃的在努力也是白費力氣。
翻車魚既笨重行動有遲緩,是海洋中其它大型魚類或海獸的獵食對象。問「跑不快,還是眾多魚類的口中餐,為何還不滅跡?」
翻車魚雖然不善於行動,可產卵卻是脊椎動物中的「number one」。雌性翻車魚具有超乎的繁殖能力,一條雌魚一次產卵最多可達3億枚。這麼龐大的產卵數量,瞬間秒殺了各種脊椎動物,也正是因為龐大的產卵量,使得它們不至於因為行動不便,而種族滅絕。讓小編忽然想到這樣一句話「是你先把我吃完,還是我把你先撐死」。
即使它們的產卵量非常驚人,但由於天敵和其它的原因,它們能存活至繁殖季節的數量在100條以內,具體數量還未知。
翻車魚的價值也不小,全身是寶,不但能用於觀賞,也是一種名貴的使用魚類。肉質鮮美,營養豐富,其中蘊含的蛋白質比鯧魚和帶魚都要高上許多。但是它骨多肉少,剝掉魚皮之後,魚肉僅為體重的十分之一。
中國臺灣有一道昂貴的名菜「妙龍湯」,它就是以翻車魚的場子作為主料,經過加工魚腸既脆又香,讓人垂簾三尺。魚皮也可加工成明膠或魚油的原材料,可作為一些精密儀器和機械的潤滑油。魚肝可加工成魚肝油或使用氫化油等。
世界如此之大,關注我,每天更新不一樣的知識;每天學一點,見識多一點;我是每日學堂,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