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國際金融報
原標題:德展健康年內三次收購,擬26億元收購山東金城醫藥
9月27日,山東金城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城醫藥」)發布公告稱,其25.05%的股權將擬轉讓給德展大健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德展健康」)。交易完成後,德展健康將成為其第一大股東。
目前,雙方已就標的公司股份收購事宜確定初步意向,預計本次交易總金額為人民幣21億元-26億元,暫按每股21.36-26.4元的價格,支付方式為現金。截至9月27日收盤,金城醫藥收於19.67元/股。
記者注意到,此次收購為溢價收購。根據半年報,金城醫藥總資產為54.7億元,淨資產為42.37億元,也就說25.05%的股權應為10.61億元,即溢價100%左右。
此溢價風險幾何?對於此次交易,新浪財經首席評論員艾堂明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金城醫藥作為一家上市公司,其市場價格可以作為收購時的參考。一般來說上市公司治理比較規範,信息披露比較透明,比收購非上市公司風險要低。」
德展健康公告表示,此次收購系看好金城醫藥前景,且出於自身業務整合需要。但業內人士表示,德展健康看中的是金城醫藥在頭孢中間體等領域的寡頭地位。
成也「阿樂」,敗也「阿樂」
德展健康原是一家主營業務為紡織的上市公司,2016年通過重大資產重組將嘉林藥業收入囊中,一舉跨入製藥行業。
自跨入製藥行業以來,德展健康就靠著嘉林藥業的核心產品「阿樂」(通用名:阿託伐他汀鈣片)「生存」。由於德展健康採用產品集中化戰略,阿樂佔公司營業收入比例95%以上。
而帶量採購政策出臺後,製藥行業發生巨大變化。9月24日,新一輪帶量採購採集工作剛剛結束,嘉林藥業的「阿樂」(通用名:阿託伐他汀鈣片)未能中標。
在去年的帶量採購試點談判中,德展健康的「阿樂」獨家中標,該產品在「4+7」試點城市的市佔率顯著提高。但「阿樂」付出了降價83%的代價才成功中標,今年上半年德展健康的業績並不理想。此次未中標,將對其嘉林藥業產生較大影響。
根據德展健康半年報,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9.22億元,同比下滑44.5%;實現歸母淨利潤2.42億元,同比下滑45.48%。
德展健康也因業績變臉遭到深交所問詢。在對深交所問詢函的回覆中,德展健康也坦言,執行帶量採購中標價格,是導致公司報告期營業收入及利潤下降的主要原因。今年上半年,公司阿樂產品銷量同比減少5.5%;阿樂產品銷售均價為9.76元/盒,較2018年上半年下降42.28%,產品銷售價格的下降導致了公司營業收入及淨利潤的大幅下降。
德展健康是否過於依賴阿託伐他汀鈣片這一單一產品?未來如何改善企業盈利?記者就上述問題致電德展健康證券部,然而電話並無人接聽。
年內三次收購擴充產品線
記者梳理發現,此次收購已是德展健康今年內的第三次收購。
今年3月,德展健康擬4億元收購漢麻投資25%的股份,協議達成後,雙方將就大麻健康產業開展深度合作。
9月24日,德展健康宣布與北京長江脈醫藥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及其大股東戴彥榛籤訂投資意向書,將進軍消毒科技領域,以拓展其產品線。
此外,德展健康股票還存在一定程度質押。截至9月19日,德展健康控股股東美林控股及其一致行動人共持有公司股份7.45億股,佔總股本33.25%。其中,美林控股累計被質押7.35億股,佔總股本32.79%,佔其持股比為98.63%。
關於質押問題,德展健康回復深交所問詢函稱,經確認目前公司股價遠未達到控股股東股票質押平倉價,因此不存在股票質押平倉風險。同時,美林控股將綜合市場情況、發行對象、資金需求等因素,擬於10月底前,通過發行9億元可交債償還債務,並通過多種渠道籌集資金償還債務,以進一步降低質押率。
(國際金融報見習記者 金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