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好幾個朋友問起筆記軟體的選擇,我自己用過不少,算是有一點自己的小判斷,寫出來分享下。全文 3300 字,enjoy。
1
有道雲筆記
目前是我在工作時,用的最多的筆記軟體。主要是用來寫日報和整理個人工作 SOP。
1.1
寫日報
每天都會有工作日報,我建立一個【每日工作】的文檔,然後每天更新,把最新的一天永遠更新在最上面,所有的日報都在這個文檔裡面,相比於散落在【文件傳輸助手】【工作群】等地方,我把它單獨保留在一個文件裡,不管是每周回顧還是往期活動回顧,都可以在這個文檔裡面搜索關鍵詞,看到當日日報內容。這個是我的一個工作習慣,會一直保留下去,目前這個文檔已經累計 4 萬字了。
1.2
整理屬於個人的工作 SOP
我自己工作時有梳理 sop 的習慣,並且這個習慣非常深入,到什麼程度呢?就是那種只要我接手的工作,如果這個工作能讓我重複做兩遍以上,那我絕對會把這個整理成模板。我是做活動的,平時有找別人幫忙發活動公告的需求,並且是每天都有,那我做了一個這樣的模板:群公告發布需求:區域:所有企業微信年級/群分類:發布時間:現在發布內容:先發圖片再發公告!先發圖片再發公告!這只是舉一個例子,平時工作還會有很多 sop 的東西。部分團隊能一起用的,就同時複製一份放到團隊文檔庫,目前團隊用的是金山 WPS,我個人因為不喜歡金山,就一直用有道雲梳理個人工作 sop。
1.3
再來說說幾個有道雲筆記的亮點吧:
1. 無界編輯
有道雲最讓我喜歡的點就是【無界編輯】,什麼意思呢?就是我用有道雲創建的文檔,沒有限制左右距離,像別的很多就是限制的 A4 的寬度。也沒有分頁,一寫到底,直接一個大屏就開始編輯,爽到爆。尤其是像整理長篇幅文本,真的很簡潔。給你設想一個場景,你是活動運營,現在正在做活動,家長問題很多,好在你之前整理了一套活動 QA 話術合集,複製粘貼就可以回答家長。但是活動話術你準備了 20 條,放到金山文檔上,每頁頂多 7 條,一共三頁(因為有了分頁),你要滑鼠滾輪上上下下找,但是如果放在有道雲,一個無界編輯頁面,可以放下 20 條話術根本不用翻頁來來回回找,是不是省了一點麻煩,更加高效了。
2. 頁面清爽
有道雲的頁面分三個板塊,左邊第一板塊,可以看到文件夾,中間的板塊,可以看到文件夾下的文件,右邊的板塊,就是大屏無界編輯的部分。其實這種筆記工具排版,最早是印象筆記有的,不過由於印象筆記後來吐不完的槽點,讓大家都詬病,但不得不說,這種突破了傳統 office 辦公軟體的無界編輯排版,還是深受一部分用戶喜愛的,總之我就是非常喜愛哈哈。
3. 適合純文字編輯
如果你的內容屬於純文字編輯的範疇,那麼這個軟體是非常實用的,網頁登錄無需下載就能打開,然後頁面三個板塊簡潔,無界編輯適合沉浸式碼字,又沒有其他花裡胡哨的功能,就把他當成一個【有了文件管理層級的記事本】,因為記事本可以說功能最簡潔了吧。但是如果在文章中有插入或者保存一些圖片、視頻、音頻、文件的需求,那最好還是不要用有道雲,首先圖片插入會很佔地方,因為是無界編輯,圖片一插入直接佔滿屏,你整個人都看傻了,根本看不到文字,其他文件的話,畢竟有道運勢免費的,文件稍微一大就不支持嵌入了,所以如果不是純文字編輯,就不要用有道雲。
2
石墨文檔
石墨的話我已經放棄了,為什麼呢,只有一個原因。就是有時候我手誤創建了一個文檔,然後把它關閉什麼東西都不寫,這個文件就被命名為【無標題】,並且還能一直存在著,我再誤創建 2 個、3 個、5 個,他就能給我出來這麼多【無標題】,我還得手動刪掉,就這一個缺點,讓我無論如何都提不起興趣,只能提起一肚子火,雖然界面做的挺高級的,也是國內最早開始推崇在線協同辦公的軟體,但是再好,再有情感,我也用了 3 年,一想到這一個缺點,我果斷放棄。
另外石墨的界面比起有道雲的話,你幾乎只能看到個文件頁面,如果你沒有做文檔歸檔到文件夾的話,那就是散開的幾十個文件,上面還有不少的文件名是【無標題】,這樣的軟體打開界面,越看越想勸退。
3
印象筆記
其實功能挺大挺全的,最開始出來的時候也讓人很驚豔,只是有的地方慢慢跟不上。
3.1
登錄
印象筆記目前的登錄方法竟然還有郵箱登錄,這個是歷史遺留問題,印象筆記最開始還叫 Evernote,傳入到中國的時候沒有做本地化,伺服器和數據都在海外,登錄方式也是用郵箱。後來做了中國的本地化,數據也遷過來了,帳號體系也遷過來了,雖然後來增加了微信登錄,但是郵箱登錄這個入口還是得留著,給那些最早一批的用戶來用,因為筆記軟體用久了很有依賴性,東西太多了,記錄了自己太多的成長,不可能捨棄掉的。能理解印象筆記現在還保留郵箱登錄,但是作為強迫症,一個軟體登錄頁面還有郵箱登錄,總覺得不太好用,不太舒服吧。
3.2
使用複雜程度
大家可能或多多少都有聽說過印象筆記的複雜程度,客觀來講,剛上手的時候是真的不好用,我算是個深度的工具愛好者,各種產品和工具經常研究,但是面臨印象筆記,我還是敗下陣來,我研究不動,然後去網上扒拉了一個【印象筆記使用教程】的 12 堂課,聽完了之後,對印象筆記的使用算是有點通竅了,這,不得不說太難了。
3.3
網頁端
不知道大家現在有沒有一個工作習慣,就是大多工作都是一個瀏覽器解決,什麼都用網頁端,反正我是這樣,非常方便。但是印象筆記的網頁端做得的確不太好看,並且感覺他們也不會主要去做優化這塊,主要優化的是客戶端,但是說實話,我是實在不想在電腦上多下載任何一個多的客戶端了,所以我非常依賴網頁端,如果這塊做不好,可能這個軟體我就放棄。另外印象筆記說的是 APP、客戶端、網頁端三端同步打通,但是實際使用時,不充錢就根本打不通,只有少的可憐的空間存儲。
4
語雀筆記
語雀筆記是目前我覺得最有可能超越印象筆記,成為封神之作的一個軟體。這個最開始是阿里內部的辦公協同文檔軟體,後來 Y情的時候開始普及起來了,然後更新速度也比較快,目前我很看好,分享幾點吧:
4.1
使用複雜程度
使用複雜程度我不太確定,只能說並不是很簡單,但不至於難到像印象筆記那樣直接把人勸退。如果評價的話,我只能說他的功能很「有意思」「很考慮實際遇到的問題」,具體可以搜索關注公眾號:語雀。往期文章就是產品更新。我其實自己覺得不複雜,可能是因為這個產品的確做得不複雜,也可能是因為我經常看公眾號更新的文章,日積月累的學習使用,不會那麼難。但不管怎樣,語雀即使功能難,也會有意思,你學會了絕對有一種「這功能真 TM 牛逼」的感嘆。
4.2
創建文檔時強制要求將文檔歸檔在某個文件夾/知識庫裡
我第一次使用語雀的時候,就被這個功能暖到了。大概是我第一次看到有筆記軟體這麼設計的。我來解釋一下這個功能。就是你想要創建一個文檔開始編輯,在創建的時候,軟體就強制要求你將這個文檔歸入到一個知識庫裡面,其實就是要你把他歸檔在一個文件夾裡面,這個功能會讓強制你把文檔進行分類,把這個動作在你創建的那一刻就預設了,這個真的蠻貼心。相比起來,我用石墨的時候,允許我單獨創建文檔,等我使用了一年之後,我攢了有 100 多個文檔,我覺得有點亂,想要把這些文檔整理下,但一想到有 100 多個,算了還是不整理了,亂就亂吧,反正也是前幾年工作時偶爾用的,似乎沒什麼價值,以後也不會用了,不然越來越冗雜越亂,我直接遷個平臺算遼。
4.3
存儲功能
知識管理的話,涉及到一個環節是信息源收集,一般分為兩類:原創信息和非原創信息。原創就是自己寫的,整理起來,非原創的話有很多形式:文字、PDF、圖片等。這些非原創信息整理起來的話需要比較大的存儲空間,語雀的話是目前我見過的免費軟體裡面給的免費上傳空間最多的。單個文件最大限制 100M,而石墨是 10M。並且語雀支持預覽,在文檔頁面就可以查看,而石墨不支持,只能當做附件,必須下載到本地查看。
4.4
產品開發很用心
語雀產品做得是真的很用心,經常會更新一些非常貼心的實用小功能。舉個例子,阿里內部經常有這樣的情況,就是 A 員工轉崗了之後,A 以前寫的文檔,還會一直有人來問問題,其實 A 已經不負責了,針對這個點,他們專門開發了一個小細節叫做【管理員轉移】,就是 A 離職了之後可以把整個文檔的管理員權限交接給 B,這樣他就不會被問到以前的問題了,這麼細節的問題都可以考慮到,真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