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著絢麗的朝霞,沐浴明媚的陽光,背著書包,哼著歌謠,一個個活潑可愛的孩子,將從這裡開啟人生新的篇章。經過開學一周老師們的耐心教導,孩子們對入學有了基本認識。9月8日,正安四小舉行一年級新生開筆典禮,390名學生參加典禮,所有新生家長現場見證了這一難忘的時刻。
開筆禮是中國古代對少年兒童開始「識字習禮形式」的稱謂,俗稱「破蒙」。通過開筆儀式,讓剛進學校的孩子真正感受到入學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是開始學習,是走向成才的起點,以此激勵孩子們珍惜讀書機會、勤奮學習、尊師孝親,將來回報桑梓,報效祖國。
在入場的新同學中,一個特殊的孩子映入大家的眼帘。她端坐在輪椅上,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她悄悄地對校長譚琴說:「這是我第一次穿裙子,在這裡,我認識了許多新同學,我很高興。」像這樣「特殊」的隨班就讀孩子全校有20多人,他們在老師們悉心教導與呵護下,一個個快樂學習,陽光燦爛,越來越堅強!
開筆典禮在莊嚴的升旗儀式中拉開了帷幕。譚琴在致辭中希望孩子們勤奮學習,健康快樂地成長!致辭完畢,開筆典禮開始。
正衣冠。所謂童蒙之學,始於衣冠,先正衣冠,後明事理。穿戴整齊、潔淨,展示一個人良好的精神面貌。
行「拜禮」。孔子在古代被尊奉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是古代最博學之人,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的影響深遠,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讀書人,要「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大家向大成至聖先師孔老夫子行三拜禮。
拜父母的養育之恩、教導之恩、寬恕之恩!拜老師,教我做人、育我成長、如父似母!拜同學,歲月同窗、摯愛互助、友誼長青!
「硃砂啟智」 。在古代,學童入學讀書前,都會有啟蒙老師用紅色的硃砂在學子們的額頭正中點上紅痣,稱為「開天眼」,意為開啟智慧,以此寄託美好願望,從此眼明心亮,勤奮學習。
「擊鼓鳴志」。「鳴」通「明」,「鳴志」即「明志」,就是表明自己的志向。擊鼓的聲音越響,聲音傳得越遠,寓意志向就越遠大。每次擊鼓鳴響之後,孩子們高呼校訓:「力行致遠,不忘本根」。
啟蒙描紅 。開筆寫「人」, 一撇一捺的「人」字,雖簡單卻寓意在人生的啟蒙階段,要先學會做人。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做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
新生展卷。在老師的引領下,師生齊頌《弟子規》:「弟子規,聖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
星語心願。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願望,今天一年級的小朋友們把他們的願望裝進心願瓶,等到六年以後的畢業典禮上,再將它打開,看看孩子們的願望是否實現,初心是否依然。
孩子們穿越「啟智門」,由此通向智慧之路。
紅日初升,其道大光。前途似海,來日方長。啟蒙之恩,矢志難忘。願孩子們永遠記住這一天,讓我們共同期許孩子們茁壯成長,共同見證正安四小的快速發展!(左嵐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