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練習行測資料分析題並整理分析的考生會發現,資料分析中有一類問題出現頻率很高,即已知各自現期值和增長率,求兩數基期的和差。這類題目考生往往覺得運算量會比較大,實則是沒有把握到這類題目的精髓,找到能夠「偷懶」的方式。針對這類題目,中公教育提示各位同學需謹記作答思路,「估算現期,推算基期」,從而快速判斷選項,很多題目即可迎刃而解。
那麼如何「估算現期,推算基期」?需做到以下三步:1.快速估算現期兩數之和差;2.判斷兩數現期較基期上升還是下降;3.如果兩數均為上升或者均為下降,則進一步判斷兩數增長量的大小;通過以上三步,推算基期和差與現期的關係,結合選項進行選擇。
接下來,結合例題來理解和應用。
例1:2013 年 1~11 月,全國汽車商品累計進出口總額為1458.72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 4.1%。其中:進口金額745.63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2%;出口金額713.09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 5.2%。
問:2012 年 1~11 月,全國汽車商品進出口貿易呈現以下哪種狀況?
A.順差 32.5 億美元 B.順差 44.7 億美元
C.逆差 32.5 億美元 D.逆差 44.7 億美元
例2:
2010年1-4月全國入境旅遊部分市場客源情況統計表
問:2009 年 1-3 月,入境旅遊的日本遊客人數約為:
A.105.86萬人 B.91.11萬人 C.88.96萬人 D.74.75萬人
希望各位考生能夠對此類題目加以練習,掌握好類似的解題思維,提高做題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