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習過程中,很多孩子都抱怨語文太難,特別是閱讀理解。
有家長就和我說過「我家孩子讀了很多書,可是做閱讀理解的時候,就是答不到點上,怎麼辦呢?「
的確,隨著閱讀理解在語文考試中所佔分值比例越來越高,很多家長都很重視孩子們的閱讀情況,要求孩子每天必須完成一定的閱讀量。因此,造成孩子們心情浮躁,為了完成任務而走馬觀花的瀏覽一遍完事。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家長也應該應根據孩子的興趣愛好結合學習目的,有選擇地讓孩子來閱讀。
在孩子閱讀的時候,要有質量地進行閱讀。
葉聖陶先生說過:「看整篇文章,要看明白作者的思路也就是說,我們讀一首詩、看一篇文章,應該多想想創作這首詩、這篇文章的作者是怎麼想的,不能只是讀完後知道了一個故事、明白了一個道理這麼簡單,我們應該思考作者是怎麼想的、他為什麼這麼想、他是怎樣一步一步把自己的思想表達出來的。」
同學們在閱讀的時候也要善於思考,比如這段文字說的什麼意思?上段文字講了什麼故事?
其實就是在讀的過程中了解創作背景、思路甚至作者當時的處境,只有對這些環節進行充分的了解之後,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這也是閱讀最基本的步驟。
閱讀是一個複雜的心理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個人經由耳聽、目視、手觸、心感和體覺接觸,選擇、吸收環境中的各種資料,加以整理、歸類、貯存,以便使用時提取。
如果所讀的書或文章內容比較多時,要把主要觀點前後貫串起來,像用繩子串珠子一樣,才能得到一個完整的印象。不注意前後聯繫,看了後面忘前面,好像讀得很快,其實什麼也沒記住,這樣就沒有達到閱讀的效果,特別是做閱讀理解題目時,最好帶著問題來讀。
小學閱讀理解題目最難的也就是「文章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感情?」及「概括文章主旨。」
一般作者的情感可以從文章的字裡行間可以看出來的,有的也許寫得比較含蓄,有的是直抒胸臆。同學們可以根據文章的具體內容來回答,常見的有歌頌、讚美、熱愛、喜愛、感動、高興、渴望、震撼、眷戀、思念(懷念)故鄉和親人等。結合文章內容,寫通順完整即可。
當然,要想考試時閱讀理解不丟分,課下練習也是不可少的,因此今天老師給同學們分享一份小學語文閱讀理解答題步驟方法和技巧,同學們可以做一做。做題中注意總結答題步驟和技巧,把知識內化。
如需高清完整word版資料請看文末
每天更新各科學習資料,喜歡的請關注~
獲取更多免費word版資料方法:
點擊頭像進入主頁後,關注,點擊「私信」,發「100「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