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感謝:洛杉磯美國陸軍軍部、美國西點軍校公關部
不管是南北極的冰凍嚴寒,還是撒哈拉的風沙熱浪;不管是躺在杜拜七星級帆船酒店的床上,還是睡在非洲野外的帳篷中;不管是探望貴州希望小學,還是訪問美國的西點軍校(WestPoint),我的環球旅行可能有一點與眾不同,那就是我想賦予它一種更為深入的人文定義——把中國帶向世界,把世界帶回中國。
雖然走遍了世界,我環球旅行的這一站,卻是連自己也不敢相信——我被獲準採訪著名的美國西點軍校(U.S.MilitaryAcademy)。
三個月前,我以中國環球行者的身份向美國西點軍校提交了申請——希望能對該校進行一次私人性質的參觀採訪。沒想到願望很快成真,西點軍校通過了我的申請,並且幫我安排了三位不同層面的受訪者!
我將走進這所名聞遐邇的美國名校,為大家揭開它神秘的面紗。
西點軍校距美國紐約市不是很遠,約80公裡的路程。我們駕車從曼哈頓出發,越過橫跨紐約和新澤西州的華盛頓大橋後,進入了風景迷人的帕利塞茲州際公路(PalisadesInterstateHighway)。當天晴空萬裡,高速公路一邊是鬱鬱蔥蔥的樹林,一邊是蜿蜒相伴的哈德遜河(HudsonRiver)。我們的車子開得風馳電掣,因為大家對這次採訪都分外期待。
我給西點軍校呈報的採訪者有三名,除了我,還有《心在遙遠》雜誌美國版的編輯經理洛倫佐(Lorenzo),以及攝影師艾德裡安(Adrain)。此外,西點軍校特批我當天可以攜帶攝像機全程拍攝(我之前看過該校的訪問條例,是禁止攝像的),所以洛倫佐又兼職攝像師。他們兩人是土生土長的紐約人,雖然對「西點」如雷貫耳,卻從來未曾涉足。洛倫佐在車上一直說,這次採訪讓他極度興奮,凌晨4點半就起床了!
雖然我也算是走遍世界、處事不驚的旅行鬥士了,此時心裡還是有點緊張。不過好在最近看了西點軍校大量的歷史資料,心情已經平和了許多,等到達目的地後,我那出奇的自信又回來了。
我們三人在進入西點軍校之前,先去了學校大門外的西點軍校博物館和西點訪問者中心,儘量多了解一點它的歷史,也標誌著此趟西點軍校之行正式開始了。
為什麼叫西點?
西點軍校的正式名稱為「美國軍事學院」(U.S.MilitaryAcademy),因其所在地為西點,又名西點軍校(WestPoint),位於紐約北部哈德遜河岸。
200多年前的獨立戰爭時期,西點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哈德遜河在流經西點時彎度很急,船隻必須減速慢行才能安全通過,是易守難攻之地(當你站在學校的高地,俯視從北向南流淌而來的哈德遜河,彎彎的河道呈S形,「S」的中段,正是「西點軍校」的位置)。當時大陸軍總司令華盛頓認為西點極具戰略意義,在此修築了14個軍事要塞,控制河道和防禦水陸兩棲進攻。美國獨立之後,傑弗遜總統(ThomasJefferson)於1802年在西點要塞附近建立了西點軍校。
入門須過兩道關
想進入西點軍校,檢查非常嚴格。學校事先跟我們約好會面的時間,並且告知我們:進了大門還要開幾公裡的車,到達指定的停車場,在那裡有公關部接待人員等待。我們想早點進去了解一下地形,免得到時候東找西拐錯過了時間。等我們到了西點軍校的塞亞門(ThayerGate),給安檢呈上證件,他看了證件上我的名字後立刻說:「已經知道了,不過你來得太早,你一會兒再來吧。想熟悉路?那也不行。」我們只得先返回小鎮。
離約定的時間還有20分鐘,我們再一次來到塞亞門,雖然已經是「二回熟」了,安檢還是要求我們三人再次出示身份證。車開到第二道門,安檢居然人人手裡拎著一把類似手槍的掃描儀,檢查比先前更為嚴格,不僅要出示證件,後備箱也得打開。「驗明正身」後,我們開車尋找約定的柯林頓停車場,果然迷路了,佔地16000英畝的校園裡綠樹茵茵,古堡林立,景色非常優美,卻沒有告示牌和路標,令我深深迷失其中。
好不容易找到停車場,西點公關部的吉姆走上前來,給我派了一張停車證,這才「恩準」我能在校內歇腳。
下車後,我整理了一下心情,環顧四周,再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心裡對自己說:這就是傳說中的西點,這就是神秘的西點,這就是萬千軍人景仰的西點,我來了!
懂中文的軍校生
(受訪者A軍校生艾瑞克2010級畢業班)
說真的,西點軍校同意我攜帶攝像機拍攝,已經讓我有點受寵若驚,此外更為我安排了校內三位不同身份的受訪者,簡直讓我喜出望外。
採訪之前,我告訴全程陪同的吉姆先生,想拍幾張學生在校園走動的照片。吉姆帶我們來到兩幢樓之間的小橋上,說,馬上要午休了,這座橋連接塞亞大廳和學生宿舍,你們在這裡拍吧。過了沒多久,成群結隊的軍校生開始走過小橋。在正午的陽光下,身著制服的學子瀟灑而過,五官英挺,冷峻中又泛著微微的笑意。
我在橋上拍照時,正好碰到剛下課的受訪者艾瑞克(Eric)。令我大為驚訝的是,他知道我來自中國後,突然用流利的中文與我對話!我愣住了,回過神後,急忙把洛倫索叫過來,讓艾瑞克對著攝像機來了個中文自我介紹。
我和艾瑞克聊了起來。他今年21歲,來自明尼蘇達州(Minnesota),明年就要畢業了。艾瑞克告訴我,他選擇報考西點軍校,一方面是被這所聞名遐邇的傳奇學校深深吸引,另一方面,他一直想當一名優秀的軍官。現代化的部隊需要掌握多種語言,學校開設了許多外語課目,艾瑞克對中國文化很感興趣,曾在吉林大學念過四個月的中文,理所當然主修「漢語」。
我問艾瑞克明年畢業後會做什麼,他回答說,先到美國陸軍部隊服役5年,之後還要做3年後備役,這是西點畢業生與國家籤署合約中的規定。
我問了他一個關鍵的問題:有沒有想過把終身奉獻給軍隊,成為一名美國將軍?艾瑞克的回答真實且有理性,他說,來到西點軍校,一定會被這裡的崇高氣氛和國家榮譽感所薰陶,肯定會成為一名優秀的美國軍官,但畢竟社會和人都在不斷變化,未來怎樣他不知道,目前只想成為一名好軍官。
我又問他,有沒有聽說過中國古代的軍事名著《孫子兵法》。讓我興奮的是,他不光知道,而且還讀過很多次,艾瑞克更一語道破了《孫子兵法》的經典之處:它並非純用於軍事,還是一部適用於很多領域的智慧寶典。我說的一句話把大家都逗笑了:「《孫子兵法》也適用於你將來拍拖(戀愛)啊!」
聽到一聲槍炮聲,所有的學生原地站立,開始敬禮。原來到了每天的升降旗時分,他們都會自覺地肅立行禮
克雷格教官西點精神(受訪者B陸軍上校教務總長克雷格軍校生的管理總監)
出於什麼原因,西點軍校能榮登今年《福布斯》雜誌「美國最佳大學」的榜首?在採訪了學生艾瑞克後,我更迫切地想和教官聊聊,了解「西點」獨樹一幟的教學特色。
教務總長克雷格(Craig)上校是我的第二位採訪對象,他身穿一套黑色軍官便裝,頭戴貝雷帽,跨進大門時,步伐果斷堅定。我必須認真為大家描述一下克雷格上校談話的態度,每當我問完一個問題,他都會有一個短暫的停頓,好像先得整理一下感受,並影響聽者的情緒——他做到了,他的每句話都影響了我。上校說話時目光炯炯,語言自豪;在傾聽問題時,又專注凝神,目光直視,充滿好奇和對提問者的尊重。如果有一句話沒聽懂,他會單刀直入地說,我不懂你表達的意思。
我想,怪不得人們都說西點軍校不只是培養將軍,還培養精英CEO,克雷格如果走上生意場,肯定是一名優秀的掌舵人。
當我問為什麼西點軍校今年被評為最佳大學,他告訴我,除了經濟上的極大優待(軍校對學生是完全免費的),畢業生能直接以少尉軍銜進入部隊,稅前年薪起點是69000美元(約48萬元人民幣)。更重要的是,軍校嚴格的教學有助於學生養成優異的作風,「西點」光輝的歷史更會催人奮進。因為軍校不單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操,還讓他們在逆境中磨練百折不撓的意志,這是一座真正的精神殿堂。
在西點信步閒逛時,我看到所有迎面走來的學生對我們、對同學、對師長都會很有禮貌地打招呼,與校外的自由美國相比,完全是兩個世界。我和艾瑞克聊天時,他的手一直放在背後,軍人氣派十足,以至於我連抽雪茄的念頭都打消了,在這個學校吞雲吐霧,太不合適了。
採訪中有一段問答令我萬分感慨,當時我問上校:「西點軍校真正想給學生灌輸一種什麼精神?換言之,西點到底好在哪裡?」
克雷格上校凝神看著我,整理了一下情緒,一字一句回答:「你問的太好了。你肯定看過中國2008年舉辦的北京奧運會開幕式,我也看過,美輪美奐,過目難忘。我可以想像,每一個觀看奧運會開幕式的中國人都會熱血沸騰,心裡充滿了對祖國的無限熱愛。」他的話,把我的思緒帶回了那個令全球華人激情澎湃的輝煌之夜。上校接著說:「那種愛國感受我能理解,這就是我要告訴你的,我和西點的學生每一天都沉浸在西點輝煌的激情裡!」
我雖然覺得上校拿兩者作對比,在「量」上有點牽強,但我看他在說這番話時,眼裡充滿了對軍隊的熱愛,對國家的榮譽,對社會的責任——這一點讓我非常敬佩——作為一位教育工作者,只有擁有如此熱忱的教育思想和鮮明的教育態度,才會培養出國家的棟梁。
我與克雷格上校握手告別後,他那鏗鏘有力的話語在我耳邊迴響:「"職責、榮譽、國家",這是從1898年起,就延續至今的西點軍校的座右銘!」
(受訪者C陸軍上校希爾曼美國陸軍軍事歷史學者)
三次採訪給予我完全不同的體驗,最後一位受訪者是美國陸軍軍事歷史學者希爾曼(Sherman),他也是陸軍少校。希爾曼生於美國猶他州(Utah),出版過很多軍事專著。原本我們約在會議室見面,結果他打來電話,約我在戶外聊天。
碰頭的地點在軍校內一座著名的雕像前,叫科修茲科紀念碑(KosciuszkoMonument)。原來希爾曼選擇此地,是為了更生動地講述西點的校史,不愧為軍事專家,真是匠心獨運啊!
雕像矗立在「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西點」的中心,而科修茲科正是開創西點歷史的裡程碑式的人物。他是一位波蘭上校、戰鬥英雄,華盛頓在1778年邀請他來設計西點要塞,科修茲科設計和建立了14個軍事據點,形成了一個即使今天看來仍極具科學性和前瞻性的防務體系。1828年,為了紀念這位波蘭英雄,西點豎立了這座紀念雕像。
一邊站在這裡聽希爾曼講述西點的歷史,一邊俯視美麗的彎彎河道,感觸良多。我對希爾曼說,你在研究西點的軍史,其實也同時在研究美國的開國史。
我們走下綠草茵茵的山坡,來到了我最喜歡的一座瞭望炮臺,它也是西點歷史上第一座炮臺,大炮直指峽谷河道,現在這裡水繞青山,美景如畫,有一種格外深遠的意境。在開闊的大草坪上,軍校建起了一處大型的演出場地,西點學子在緊張的課業之餘,也能好整以暇來欣賞浪漫的音樂會,真是太幸福了!
我與希爾曼即將分別的時候,終於忍不住向西點公關部的吉姆求證了網絡上的一個熱門問題:西點軍校是否曾掛過雷鋒像,並且開展過「學雷鋒」的運動?他給出的答案是:西點從來沒有立過雷鋒的雕像,也從未懸掛過雷鋒的畫像及開展任何形式的學雷鋒活動。除此之外,西點並非如傳言所說的,近幾年才興起漢語熱,從四十多年前起,包括漢語在內的眾多外國語就成為學生的選修課目了。
在參觀完這所名校後,我也想說說心裡話:當我如願以償走進了西點軍校,拍下軍校生活的方方面面,看到校園裡種種細節,我想,雖說西點軍校是一座將軍的搖籃,「絕無藉口」(NoExcuse)的教育理念讓人心潮起伏,但西點並非一個神話,從某種意義上說,它也是一座由4000名學生組成的普通大學。
我在採訪時,提出想找一位軍校女生,請她做本期雜誌的封面模特。校方經過商討,同意第二天為我安排一位女生模特,並且她會穿上具有200年「革命史」的畢業生禮服讓我拍照。洛倫佐告訴我,西點軍校這次真的太配合我了。不過也有壞消息:約定的拍攝時間令人鬱悶,居然是早晨七點鐘,這就意味著我凌晨4:30分就要起床。天哪,哪有天蒙蒙亮跑去拍人物照的道理!
校方是這麼解釋的,因為學生不允許缺課,即便安排了軍校女生合作拍攝,她也必須在7:45分之前趕回教室上課!學校雖然很想成全我,卻不能做任何違反校規的事。
我試圖請她摘下帽子,拍幾張富有女性魅力的照片,誰知軍校對服裝有嚴格的規定,史蒂芬尼(Stephanie)的所有行為都要符合規範,不可能聽攝影師擺布,展現浪漫的一面。
第二天早晨,天是陰的,且不時飄點小雨。雖然天公不太作美,但我趕到學校操場,看到等待我的接待官和盛裝打扮的學生模特,心裡還是很高興的。接待官說,全校4000個學員,就她一個人今天穿著這身制服,非常顯眼。路過的每個人都問,搞什麼?因為這套制服只在每年5月19至23日的畢業典禮上才會穿戴。
美女軍校生告訴我,她叫史蒂芬妮,今年21歲,是2010級女學生,來自美國的維吉尼亞州。我問她為什麼會報考西點軍校,她說她來自一個軍人家庭,從小受父親的影響很深,家裡也很支持她考取西點。
開始拍攝了,這可能是我有史以來最特殊的拍模特照的經歷:幾個人一邊拍照,一邊採訪,一邊盯著手錶……結果我連請她寫下郵箱地址的時間都沒有。攝像的洛倫佐靈機一動,請史蒂芬妮一邊擺造型,一邊對著攝像機「朗讀」她的郵箱號,就這樣給錄下來了!
當然,西點軍校並非閒人免進。因為軍校名聲赫赫,吸引著全球各地的遊客慕名而來。
雖然西點軍校對外開放,卻和任何旅遊公司沒有業務關係。遊客必須個人或者自行組團前往,先到校外的「參觀者接待中心」登記,然後由西點接待官帶隊,登上軍校專用的「西點遊覽車」集體進校,按指定路線一窺軍校的風貌。
參觀途中允許遊客帶照相機,但也只能在規定的地點拍攝留念,且不允許攜帶攝像機。
除了周六,西點軍校均對外敞開大門(周六為校橄欖球賽,不對外開放);另外,每年的5月19日至23日為西點軍校畢業大典,學校在此期間也不對外開放。
文/ 夢野攝影/夢野、Adrain(註:部分圖片由美國西點軍校公關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