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隨著港區國安法的頒布實施,部分外媒和團體採用雙重標準,將中國的內政問題國際化,擾亂了輿論人心,造成了一定範圍內的負面影響。實質上,港區國安法乃是中國維護自身主權和領土安全的正當舉措,是確保一國兩制落到實處、守護港區社會穩定和民生福祉的勢在必行之舉。
港區國安法是確保「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的法律支撐
從邏輯上看,「一國」又充當著「兩制」之基礎,沒有「一國」就無所謂「兩制」,而港區國安法的立法目的,就是要夯實「一國」之根基。可見,港區國安法與「一國兩制」具有內在一致性。港區國安法從築牢「一國」根基入手,堅持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原則,明確了中央政府和香港特區政府的權責。港區國安法劍指「四類犯罪」,設立專門機構確保執行到位,填補了香港特區在維護國家安全方面存在的法律漏洞,真正體現了對作為根本之「一國」的守護和捍衛。同時,港區國安法又將維護國家安全的大部分權力授予香港,做到最大程度信任和依靠特區、最大程度保障人權、最大程度兼顧香港普通法特點,體現對「兩制」的充分尊重。因此,港區國安法的頒布和實施,絕不會改變或削弱「一國兩制」, 只會更有效地維護「一國兩制」,確保「一國兩制」沿著正確方向前行。
港區國安法是香港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福祉增長的必要保障
2019年6月以來,因「修例風波」引發社會持續動蕩,致使香港的發展被強行按下了「暫停鍵」。香港GDP十年來首次負增長,最新季度失業率達15年來新高,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排行跌出三甲,全球競爭力位次急跌至第五,消費者信心指數下降至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最低值……這一系列經濟指標反映出,陷入動蕩混亂的香港遭受到經濟上的重創,嚴重損害了廣大香港同胞的切身利益。
香港的命運從來與祖國血脈相連,休戚與共。「祖國好,香港好;香港好,祖國更好」,這已為香港回歸23年的實踐經驗所充分證明。對香港而言,唯有終結亂象,恢復社會秩序,重建資本市場的信心,才能有效刺激經濟復甦增長,繼續保持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從而不斷提高香港市民的民生福祉。因此,港區國安法的通過和實施,實際上充當著護衛港區社會穩定和民生福祉的「守護之神」。它絲毫不會減損香港廣大居民應有的權益和自由,只會讓合法權益和自由在更安全的環境下被更好地行使。
港區國安法是反擊亂港分裂分子和境外敵對勢力的有效武器
香港回歸祖國之後,基本法23條立法遲遲無法落地,香港現行法律中的一些源於回歸之前、原則上可適用於維護國家安全的有關規定,也長期處於「休眠」狀態。此外,在維護國家安全的機構設置、力量配備和執法權力等方面,香港特區亦存在明顯缺失。特別是香港「黑暴」肆意襲擊警員、圍毆民眾、打砸縱火,甚至使用槍械、爆炸裝置等高殺傷性武器,已具有明顯的本土恐怖主義性質。他們從鼓吹「港獨」主張到侮辱國旗國徽,從圍攻中央駐港機構到與外部勢力深度勾結,其公然分裂國家、危害國家安全的猖獗程度前所未有。
正是在亂港分裂分子和境外敵對勢力相互勾結,肆無忌憚地使用暴力危害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過程中,廣大香港市民徹底看清了反中亂港分子的邪惡面目,充分意識到國安立法的必要性、重要性與急迫性。事實也表明,香港國安立法的利劍甫一出鞘,威懾頓時顯露無遺,「港獨組織」倏然解散,「反中亂港分子」倉皇隱退。可見,港區國安法的出臺,將有效防範、制止和懲治發生在香港的嚴重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和活動。有理由相信,港區國安法的頒布和實施定將開啟香港由亂而治、繁榮興盛的新局面。
港區國安法是助力香港真正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必然選擇
當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國家改革開放和「一國兩制」事業也進入新時代,香港、澳門的發展迎來新的機遇和挑戰。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要支持香港、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2018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也明確提出:支持香港、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深化內地與港澳地區交流合作。習總書記在會見香港澳門各界慶祝國家改革開放40周年訪問團時的講話指出:「對香港、澳門來說,『一國兩制』是最大的優勢,國家改革開放是最大的舞臺,共建『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國家戰略實施是新的重大機遇。」
香港能否抓住這個重大發展機遇,關鍵繫於香港的社會環境是否安全有序。如果沒有穩定安全的社會環境,融入內地就不過一句空話,粵港澳大灣區一體化發展就無異於緣木求魚。自此意義上講,港區國安法的頒布與實施,乃是對香港發展新機遇的保駕護航,乃是促進香港與內地全面融合、實現粵港澳大灣區健康發展的必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