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暑假過半,小「神獸」的媽媽們發出感嘆——
我們的生活節奏比孩子忙
蘭州晚報訊 不知不覺,暑假已經快過半。不過,因為疫情防控,今年的這個暑假顯得有些不同——詩和遠方,海灘、遊樂園、音樂節……沒了這些往年暑期「放電必修課」,小「神獸」們的過剩精力該如何安放?這是一個考驗媽媽們體能和耐心的難題。每經歷一個假期,媽媽們就要被迫進行一次「武功升級修煉」,不少媽媽發出感嘆:假期的生活節奏比孩子們還忙。
8月5日上午10時,記者來到位於廣場西口某藝術輔導學校門前。疫情防控需要,家長們無法進入大樓內部,只能站在門外等待。
家住盤旋路的小萌媽媽說,花錢報了輔導班,接送和陪課成了家長的老大難。「老人接送太辛苦,也不能有效監督上課效果。」小萌媽媽和丈夫一合計,索性交替請年假,「我的年假用來陪學,所有輔導班儘量集中在8月份搞定,實在調不開的就挪到下班後。她爸爸的年假用來陪遊,暑假還是要帶孩子出去玩一趟,近點也行。」同在一個舞蹈班的小迪父母則採取每日輪班的辦法,「早晨8點爸爸連人帶早餐送到教室,等中午12點媽媽下班後在樓下接,戴個小手錶保持聯絡。」
二孩家庭的暑假更是令父母焦灼。「老大在西站學英語,二寶在南關學舞蹈,還沒有時間完美銜接的班次。好不容易熬過了舞蹈考級,眼瞅著鋼琴考級近在眼前,中間還穿插著二寶的圍棋打段。」全職媽媽陳女士一邊為孩子們當好全職司機加保姆,一邊搜尋著地點更合適的輔導班,「就盼著早日開學」。
假期裡,媽媽的起床時間總是要比女兒來得早。每天清晨8點15分,王芳就起床了,輕手輕腳地做好早飯,生怕弄出一點兒聲響,影響女兒寶貴的睡眠。8點40分準時叫醒女兒。等女兒吃完飯上興趣班後,她就開始收拾屋子,接著去附近的市場買菜。她告訴記者,做飯不是問題,傷腦筋的是每天都要變著花樣做飯,既要讓女兒吃得飽、吃得好,更要讓女兒吃不厭。傍晚5點55分,王芳像中午一樣,把飯菜全部端上餐桌,女兒匆匆吃完晚飯又要去上課。晚上9點30分,王芳把水果、牛奶、核桃備好後,就會到校門口接女兒下課,幾年來沒有一天間斷過,「在接她回來的路上,可以和她談談心,講講今天發生的有趣的事情,緩解她學習的壓力」。回來後,她還要陪著女兒複習功課,不發出一丁點兒響聲。等女兒睡覺了,她為女兒掖被子、關燈……聽到女兒均勻的呼吸聲後她才安心睡下,此時已是凌晨。
今年40多歲的張女士是二寶媽媽,暑假要照顧兩個孩子。「孩子的爸爸平時工作都很忙,我就做好後勤工作,讓他少分心。」張女士告訴記者,自己的兩個孩子,一個是初中生,生活能夠自理,加上放假都在輔導班,除了一日三餐,操心的事情比較少,另一個孩子則兩歲多,一舉一動都需要時刻注意。張女士告訴記者,早上自己幹活時給二寶看動畫片,但是孩子根本坐不住,爬上爬下折騰個不停,一不小心就會磕著碰著。「孩子喜歡跟著我鑽到廚房裡,廚房裡危險的東西多,好不容易拿玩具把孩子引到了客廳,沒過幾分鐘孩子又跑到了廚房,一刻都歇不住。」好不容易吃完了飯,午睡時間又開始鬧騰了,唱兒歌、哼搖籃曲這些對於哄二寶睡覺根本沒用,非要等瘋玩到沒勁兒了才肯睡覺。
「孩子小,不會上衛生間,有時候在家裡尿了,還要收拾乾淨,不然地板有水,小孩子一踩就滑倒了。」下午4點鐘左右,張女士一般會推著小車帶二寶出門轉悠一圈。晚上吃完飯,張女士還要照顧孩子洗澡,「孩子愛玩水,浴缸裡水沒放好就嚷著要進去,水放好了,他又不肯進去洗澡了。稍微訓斥一聲,就開始哇哇大哭了。」
張女士告訴記者,雖然過程很辛苦,但是看著孩子們漸漸長大,她十分欣慰。「雖然一天下來,只有孩子睡覺的時候能夠鬆口氣,但是人年紀大了就想著孩子能過得好,這種生活我已經很知足了。」(蘭州晚報)
來源:鳳凰網甘肅綜合
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news@ersanl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