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博學才能審問,慎思才能更好地明辨。興趣是一個人學習的動力,是最好的老師,推動著人們不斷進取,不斷地思考,不斷地創造智慧的奇蹟。不論是何背景,有了興趣,人才會因此廣泛涉獵相關領域,因為興趣所以才不斷提出疑問並嘗試著尋找答案,因為思考所以有了更好的辨別對錯的能力,此可謂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致遠。因為興趣,河南快遞員解開了百年數學難題,央視為他拍紀錄片,後來他怎樣了?
對數字的敏感
他叫餘建春,是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平凡人,出生在河南信陽的一戶農村家庭中,家境貧寒,父母靠務農為生。餘建春在學校也並不突出,成績不算拔尖的,但卻對數學情有獨鍾,對於數字異常敏感。同齡人大多看到數學公式就頭疼,但他卻像發現了新大陸一般,數學公式在他的頭腦裡縈繞盤旋,而他自己的思緒也在為之飄揚,徜徉在數字海洋中讓他感到欣喜。
那時候的他有個興趣愛好,那就是在空閒時間都在做著數學題玩,當本年級的難題都被解開後,他又跑到隔壁參看高年級學生的數學題,腦海中自動地就在思考著解題方式。餘建春對於數學的偏愛卻讓他嚴重地偏科了,最終也只考取了鄭州的一個高等專科學校,而所學的專業也並非是數學專業,而是畜牧專業。
他本人對此絲毫不感興趣,所以畢業之後都沒有選擇從事畜牧相關的工作,反而做過許多較為辛苦的工作。先後輾轉做過保安,建築工人等工作,最後去到了杭州成為了一名物流快遞員。在物流行業其實還是很艱辛的,每天都在為不同的快件忙碌,但他在社會生活中並沒有丟掉自己的興趣愛好,每天下班時刻就在屋子裡研究各種數學問題,於他自己而言,這是讓他最輕鬆最快樂的時刻。
解開百年難題
餘建春有段時間都在大學送快遞,在大學中他感受到了學習的氛圍,所以在業餘時間他也常常去到大學圖書館看書,當然看得最多的就是數學相關的書籍,偶爾他還會去到大學數學課堂中旁聽,而他和卡邁爾克數的結緣也是源於此。當他第一次了解到卡邁爾克數的時候他便無法抑制地被吸引了。在數學界,卡邁爾克數是一個難解之題,困擾了數學界上百年,大多數人對於卡邁爾克數的解法準確率不高,雖是如此,每年還是有許多數學愛好者在挑戰著這一難題。
當餘建春決定思索這個難題的時候,他便開始利用業餘時間來探索,一頭猛扎進去,利用業餘時間一點點地深入探究,平時的工作已經讓他很是勞累了,但他在下班之後卻還是堅持著思考探索,其間的時間花費可想而知。終於,在他的不懈努力之下,他利用了計算機科學準確地解出了這個百年難題,相信那一刻的他是極度地歡欣鼓舞。
雖然解出了這個難題,可他卻是個普普通通的社會工作人,沒有途徑可以讓自己的發現被公之於眾,他需要權威的機構或者人員幫助他。因為他在大學經常送快遞,所以他便想到了聯繫大學的數學教授專家們。剛開始的時候,他像是投簡歷般向許多數學專家都發送過郵件,但無一例外的發出去的郵件都是石沉大海一般,沒有得到任何回復。
金子發光
他這顆金子是需要伯樂來相中的,雖然沒有得到回覆,但他還在堅持著。2016年,在經歷了無數次的失敗之後,他終於得到了一封回信,這封回信來自於浙江大學數學教授蔡天新。蔡教授無疑認真地看完了餘建春寄過去的研究成果,他是個惜才愛才之人,當即就表示要與他見面,想要看看這究竟是個怎樣的年輕人,所以蔡教授在信中回復並邀請他去到浙江大學參加研討會,就此演示他的新發現。
此時的餘建春很是激動,他終於可以向世人展現自己的研究成果了。在眾多的專家面前,他剛開始還有些拘謹,但當他開始進行演示的時候,他的自信從容淡定之氣瞬間就出來了,在講臺上自由地發揮著,這一刻的他滿是光芒。
結語
毫無疑問,餘建春的推演結果讓在場的專家們稱奇,給予了他高度的評價。很快餘建春便走紅了,各大媒體爭先報導他,央視還為其拍了一個紀錄片。成名之後的他並沒有因此而驕傲自滿,他一直保持著初心,對數學保持著敬畏之心,不斷地探索發現其中的美,沒有選擇功名利祿,反而是在此沉澱下來,成為了一家公司的數據分析員,從事著自己喜歡的數學行業。
圖片源於網絡,如若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