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當局挾洋自重終將吞下惡果——專家評所謂「臺北法案」

2020-12-22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北京3月30日電(記者趙博、石龍洪)針對美國新近籤署成法的所謂「2019年臺北法案」,大陸權威專家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此舉再次暴露美國妄圖以國內法凌駕國際法的霸權思維,事實上卻難以撼動國際社會一中格局;民進黨當局見獵心喜、挾洋自重,最終只會從「棋子」淪為「棄子」,吞下製造臺海局勢緊張動蕩的惡果。

  據報導,所謂「臺北法案」要求美政府根據其他國家調整對臺關係情況,相應增加或減少與該國經濟、安全、外交聯繫,並幫助臺灣參與「不以主權國家為參與資格」的國際組織。

  「類似此前炮製『與臺灣交往法』『亞洲再保證倡議法』及年度『國防授權法案』,美國企圖利用臺灣問題幹涉和牽制中國,一再挑戰一個中國原則,加劇臺海局勢緊張,嚴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嚴重違背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研究員袁徵說,所謂「臺北法案」以國內法凌駕於國際法,以強權政治凌駕於國際關係準則,企圖恐嚇、阻止相關國家與中國發展正常國家關係,是赤裸裸的霸權行徑。

  他指出,世界上已有180個國家同中國建交,美國也早在40多年前就在一個中國原則基礎上同中國建交。一個中國原則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也是國際社會普遍共識。民進黨當局遭遇所謂「斷交潮」,是相關國家認清形勢的主動作為,美國蠻橫威脅也無濟於事。同時,美方炮製再多的「挺臺」法案都無法改變臺灣不是一個國家的事實,不可能「幫助」臺灣加入以主權國家為單位的國際組織。所謂「臺北法案」根本難以撼動國際社會的一個中國格局,民進黨當局發展所謂「外交關係」、拓展所謂「國際空間」就是痴人說夢。

  「對於美議員來說,支持『臺北法案』無需付出任何代價成本,卻能反饋親臺利益團體。」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臺港澳研究所所長邵育群說,實質上,該法案不過是美國會近年來將中國當作戰略競爭對手的一貫做法,與其他涉臺法案一樣,都是美國加大力度打「臺灣牌」以牽制、遏制中國發展的產物。從具體內容上看,多數是口頭上的支持,若無行政當局配合,法案只是一紙空文。

  他分析說,美國會通過的種種涉臺法案背後均體現「美國優先」原則,比如要臺灣開放美牛美豬進口、擴大軍售作為交換,以滿足美國利益。民進黨當局將所有雞蛋放在美國這個籃子裡,拿臺灣百姓利益作為賭注,整體上對臺灣非常不利。

  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教授朱松嶺說,所謂「臺北法案」實際上是為了維護美國自己的「後院」作出的虛妄承諾。民進黨當局企圖藉機「倚美抗陸」,並炒作製造美國在幫助「臺獨」對抗大陸的輿論氛圍,以狐假虎威的方式自我抬舉,將未受其利先蒙其害。

  他認為,從全局和根本上看,解決臺灣社會經濟、安全和發展等絕大多數問題的鑰匙在於處理好兩岸關係。「臺獨」沒有出路。挾洋自重,企圖依靠外部勢力支持謀求「臺獨」,不僅會讓臺灣社會付出更大代價,也不會有任何可能和機會。民進黨當局甘作美國的「棋子」,終會淪為「棄子」,給臺灣帶來長遠傷害。

  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院長李鵬說,美國之所以「升級」支持臺灣拓展「國際空間」,阻擾臺灣的所謂「邦交國」與中國建交,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過去的法案和動作沒有什麼效果,想通過「加碼」來對臺灣耗費的金錢及遊說「有所交代」。但是,這些「挺臺」法案反而加劇臺灣在拓展「國際空間」問題上的困境,因為臺灣參與國際活動的核心問題不在於美國是否支持,而在於兩岸關係能不能搞好。

  他指出,兩岸關係的基本格局和發展趨勢非常明確,順勢而為兩岸關係才能夠和平發展,逆勢而動只會導致臺海緊張動蕩,威脅到地區和平穩定。若民進黨當局繼續在國際上搞凸顯臺灣「主權獨立」和「一中一臺」的「臺獨」分裂活動,挾洋自重,恣意妄為,低估大陸方面堅決遏制「臺獨」分裂、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決心和能力,最終必須要承擔嚴重的後果。

美方霸權難撼一中格局 民進黨當局挾洋自重終將吞下惡果——專家評所謂「臺北法案」-新華網

010020010010000000000000011106661125787685

相關焦點

  • 美國「臺北法案」暴露霸權行徑 臺當局挾洋自重必吞下惡果
    來源:新華社資料圖新華社北京3月30日電(記者趙博、石龍洪)針對美國新近籤署成法的所謂「2019年臺北法案」,大陸權威專家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此舉再次暴露美國妄圖以國內法凌駕國際法的霸權思維,事實上卻難以撼動國際社會一中格局;民進黨當局見獵心喜、挾洋自重,最終只會從「棋子」淪為「棄子」,吞下製造臺海局勢緊張動蕩的惡果。
  • 挾洋自重,蔡英文當局必將自食惡果
    臺灣當局領導人蔡英文為求連任,無所不用其極,這一回直接把頭磕到美國人家門口。大約因為「過境」美國的機會太「寶貴」,此人不論到大學活動還是與某些美方人士勾連,都不遺餘力地把惡意攻擊大陸、大肆鼓吹「臺獨」的「特長」發揮到淋漓盡致。
  • 民進黨當局以為有了護身符?不過是被美國綁上「抗中」戰車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自2016年民進黨當局執政後,美國會「親臺勢力」加大力度介入臺灣問題,炮製了一系列「挺臺」法案,包括2018年的「臺灣旅行法」和「2019年臺灣保證法」,以及這次的「臺北法案」等。觀察美國這些所謂「挺臺」法案的內容,很容易發現它們的共性:嚴重違反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粗暴幹涉中國內政。
  • 美參院外委會通過所謂「臺北法案」 島內網友:為拿臺灣錢
    9月25日,美國聯邦參議院外交委員會通過所謂「臺北法案(TAIPEI Act)」,參議員賈德納(Cory Gardner)揚言,若支持「有損」臺灣的行動,各國將會面臨後果。據「聯合新聞網」報導,美國聯邦參院外委會25日審議了所謂「臺灣邦交國國際保障與強化倡議」(簡稱「臺北法案」),議員以口頭表決方式通過,法案尚待參、眾兩院通過後,才會送給總統籤署。
  • 「臺北法案」給了民進黨面子,卻壞了臺灣的「裡子」
    【兩岸快評第703期】在全世界的防疫工作都進入緊急狀態的3月份,美國國會眾議院以415票贊成、0票反對的壓倒性票數通過了所謂的「臺北法案」,可謂「一枝獨秀」。不管這個說法是否正確,「臺北法案」那些「中看不中用」「口惠實不至」的特色,卻是實實在在地在其發布之初就已被世人看穿了。美國想用一部「國內法」來幫助臺灣在「國際」上擴展空間、「鞏固邦交」?這事怎麼聽都透著一股奇怪的味道。就如臺灣名嘴黃暐瀚說的:「與其幫臺灣守住目前的15個『邦交國』,為什麼美國不直接跟臺灣『建交』?美國一旦跟臺灣『建交』,臺灣的『邦交國』,立刻會增加30國不止,這不是更挺臺灣?」
  • 望海樓:「臺北法案」?美國又灌臺灣「迷魂湯」
    來源:海外網美國會眾議院近日通過所謂「臺北法案」,據稱意在「強化臺美關係」,內容包括幫臺灣「參與國際組織及鞏固邦交」「增強臺美經貿關係」等,將在與參議院統一文本後送交美總統籤署。聞此消息,民進黨當局「感激涕零」之餘,竟再度妄言「臺美建交」。
  • 「2019臺北法案」正式籤署 張文生:「臺北法案」無法阻止臺灣面臨...
    當地時間26日,美國總統川普籤署了日前由美國參眾兩院通過的所謂「2019年臺北法案」。張文生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副院長對此,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副院長張文生教授今天接受本臺記者採訪時指出,所謂「2019年臺北法案」暴露了美國政治「雙標」的嘴臉。美國政府不專心控制疫情,卻在打所謂的「臺灣牌」,很荒唐,也沒什麼用。
  • 川普籤署所謂「臺北法案」,島內民眾點明:把臺灣當玩具耍
    海外網3月27日報導,在全球防疫工作的緊張時期,繼美國參議院3月11日通過所謂「臺北法案」,27日最新消息顯示川普也已經籤署了這項法案。對此,島內網友嗤之以鼻:「騙錢老招數,又要利用我們了!」
  • 美國的「臺北法案」既荒唐又可笑!
    近日,美國國會眾議院全票通過所謂的「臺灣盟邦國際保障與強化倡議法」,又稱「臺北法案」(以下簡稱「臺北法案」),意在表達美國政府支持臺灣與其他國家發展關係,以會員或觀察員身份參與國際組織活動,以及誰跟臺灣親近,華盛頓就考慮增加同它的經濟、安全和外交交流,反之,華盛頓就考慮減少同它的交流等等
  • 「臺北法案」是「鏡中花」,臺當局「看得到吃不到」
    美國聯邦眾議院和參議院近日先後通過所謂「臺北法案」,將送交總統川普籤署後生效。「臺北法案」看似內容豐富,正合臺當局胃口,包括協助臺灣鞏固與所謂「友邦」的關係、支持臺灣參加國際組織以及加強「美臺經貿關係」等,但仔細一看,全部都是「鏡中花,水中月」。
  • 土耳其中國和平統一會譴責美國會所謂「臺北法案」
    人民網安卡拉3月6日電 (記者 王傳寶)土耳其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6日發表聲明,對美國國會眾議院審議通過的所謂「2019臺北法案」予以強烈譴責。聲明稱,一個中國原則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也是國際社會普遍共識。
  • 有名無實的「臺北法案」
    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就美國所謂「2019年臺北法案」籤署成法發表聲明指出,美方有關法案無視一個中國原則,毫無道理地阻撓其他國家同中國建交、助臺拓展所謂「國際空間」,最終只會損害美自身利益。   外交部、國防部、國臺辦都對此表示,美方所謂「2019年臺北法案」,是赤裸裸的霸權主義邏輯,堅決反對美方以任何形式幹涉中國內政,絕不允許外國勢力打「臺灣牌」,絕不容忍任何形式的「臺獨」分裂圖謀和行徑,否則必將遭到中方的堅決反擊。
  • 謊言與算計終將是歷史泡沫——評民進黨當局領導人「5·20」講話
    新華社北京5月20日電  題:謊言與算計終將是歷史泡沫——評民進黨當局領導人「5·20」講話  新華社記者  蔡英文20日發表續任「就職演說」,但是,無論其如何經營文藻、自我粉飾,都掩蓋不了過去四年民進黨當局一手造成兩岸關係持續陷入僵局的事實,反倒充分暴露其執迷不悟之深、一意孤行之戾。未來四年,此人及其所掌控的民進黨當局將把臺灣引向何處,臺灣經濟、民生又將因此繼續承受怎樣的悶與苦,兩岸億萬同胞都深感憂慮。  檢視一個人所言,應該對照其所行。
  • 學者:所謂「臺北法案」擋不住國際社會認同一中原則的大趨勢
    中新社北京3月28日電 (記者 鄭巧)針對美國近日籤署所謂「2019年臺北法案」,多位大陸知名涉臺學者28日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該法案擋不住國際社會認同一中原則的大趨勢,民進黨當局企圖通過美國支持拓展「國際空間」,完全是緣木求魚。
  • 國防部正式對民進黨當局發出警告
    如今正是疫情肆虐全球之際,民進黨當局不顧兩岸情誼,公然對大陸進行軍事挑釁,自以為有美國這座靠山便可以「以武謀獨」。事實上民進黨當局這種做法,只會自食惡果。蔡英文無視當前緊張的兩岸關係,在美國的慫恿下多次對大陸「口出狂言」,而美國對臺灣的支持除了軍售案還有多項「友臺法案」。此前美國衛生部長和國務次卿等部分高官紛紛出訪臺灣,通過這樣一種隱晦的方式證明和臺灣的「親密關係」,雖然沒有公開聲明支持臺灣,但可見其狡猾程度。
  • 島內輿論:民進黨當局終將自食惡果
    臺灣「通訊傳播委員會」對中天新聞臺「不予換照」,民進黨當局面對鋪天蓋地的質疑聲,中國國民黨臺立法機構黨團昨天繼續召開記者會痛批民進黨當局,黨團首席副書記長鄭麗文點出,中天關臺,這是民進黨當局選擇性對國民黨籍的前高雄市長韓國瑜的秋後算帳,而其他新聞臺反韓挺英都沒問題,明顯是雙重標準的政治追殺。
  • 專家:「臺北法案」虛幻虛偽 蔡英文異想天開
    針對美國國會眾議院日前審議通過「2019年臺北法案」一事,上海東亞研究所副所長王海良表示,「2019臺北法案」既虛偽又虛幻。美國不會以臺灣優先,尤其是川普政府沒這個概念。美國國家利益決定美國對臺政策,而不是臺灣利益決定美國對臺政策。
  • 中國官媒評美國「臺北法案」:無論如何算計 最終將是「竹籃打水一...
    中新社北京3月30日電 (王捷先)針對美國總統近日籤署所謂「2019年臺北法案」,中國官方媒體發表評論文章指出,這個法案跟美國眾多涉臺法案一樣,嚴重違背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寫滿霸權思維、矛盾邏輯和政治欺詐,無論美國如何算計,最終將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 蔡英文當局走出危險一步,人民日報:一意孤行終將淪為民族罪人
    人民日報海外網8月12日發表題為《民進黨挾洋自重無異飲鴆止渴》社論指出,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部長阿扎訪臺,民進黨當局和綠營集體自嗨,不斷高喊「『外交』新突破」。美國某些政客為了政治私利而打「臺灣牌」,把臺灣當作遏制中國大陸的工具,民進黨當局卻甘當棋子、甘為鷹犬,對「洋大人」百般奉承,感激涕零,可悲之至!阿扎此行打著「防疫交流」的旗號,雙方還籤署了所謂的「醫衛合作」方面的「備忘錄」。但美國顯然沒什麼好的防疫經驗可供臺灣借鑑,阿扎又能在臺灣學到什麼?
  • 署名文章:民進黨當局在「臺獨」道路上越走越遠
    民進黨的「臺獨」分裂行徑,已經遭到全體中華兒女一致反對和同聲譴責。面對百年未有之變局,民進黨當局應當以臺灣同胞生計為念,以臺海和平穩定為念,以兩岸共同福祉為念,立即懸崖勒馬,回歸到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正確道路上來,勿在「臺獨」道路上越走越遠。  民進黨當局近期以來在兩岸關係上的表現可謂是機關算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