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中學(集團)外國語學校:培養國際視野與中國情懷的時代新人

2020-12-27 南方都市報·奧一網

樹寶安教育品牌,揚國際教育風帆。

第三屆國際文化節。

連續三年舉辦國際文化節,幫助學生樹立文化自信,開拓國際視野,同時引導學生積極探索自己專業生涯發展的可能性;以外教特色課程為抓手,開展外教戲劇課程和國際俱樂部課程,幫助學生拓寬國際視野,滲透人文精神和中國情懷;多次舉辦模擬聯合國、英語演講比賽、外語角等活動,將國際教育本土化……

這就是創辦於2017年的新安中學(集團)外國語學校,雖然建校只有短短幾年時間,但借力深圳市新安中學(集團)雄厚的師資力量,在日前舉行的深圳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辦學水平評估會上,評估組專家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了學校「積極教育」新校辦學路徑、「幸福樹」校本課程、生涯教育特色以及積極向上的校園氛圍。在辦學水平評估反饋會上,上級領導更指出該校「取得的成果和創新曆程對於寶安區教育事業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理念:為新時代國際化人才「護航」

在區委區政府及各級領導的大力支持下,新安中學(集團)外國語學校於2017年9月正式開辦,三年來,秉承新安中學(集團)「育人為本、和諧發展」的辦學理念,彰顯「外語國際教育、生態環境教育、幸福生涯教育」三大辦學特色。

新安中學(集團)副校長、外國語學校校長謝芳青表示,應我國對國際化人才的迫切需求,目前在教育部和外交部的大力支持下,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推出「護航計劃」公益項目,旨在正確引導新時代青年學子,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文化觀、國家觀、民族觀。學校將幫助學生,樹立文化自信、開拓國際視野,為新時代國際化人才的培養保駕護航。

開展國際理解教育,能夠更好地培養我們中小學生以理解與合作的精神看待世界,看待差異,看待與處理世界各國所面臨的問題與挑戰,謝芳青表示,同時,為避免或消解文化教育間的衝突,應當是採取開放的心態,學習吸收世界文明一切優秀成果,並使之本土化。

經過多方考察、深入調研,新安中學(集團)外國語學校將「培養兼具中華情懷和國際視野的時代新人」確立為育人目標,並將「國際化」與「本土化」合二為一確立為國際教育發展路徑。

實踐:開拓學生國際視野 增強民族認同感

在這一理念下,學校以「國際文化節」等活動為載體,打造特色鮮明的校本課程體系。從開辦以來,學校每年都會舉辦一次國際文化節,至今已成功舉辦了三屆。

國際文化節以班級為單位,引導學生圍繞主題去了解其所代表國家的相關文化,創意編排所在班級的入場式,深入滲透國際教育。

其中,第一屆國際文化節主題是「小小少年,走在一帶一路上」,立足培養家國情懷,贏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本屆國際文化節活動採用「一班」對接「一國」、「一班」展示「一國」的方式,各班代表手持各國的國旗、代表物,身著各國服裝,或輕歌曼舞,或深切表達,向大家傳遞著各國人民對於生活、審美、色彩別具一格的理解和追求。

第二屆國際文化節主題「建設兒童友好型城市,點亮兒童幸福未來」,立足學校國際教育的特色發展,立足市情,結合深圳「創建兒童友好型城市」十三五發展規劃,和深圳市婦聯、區婦聯、海龍國際一起圍繞兒童權利作為活動開展的核心要素,確立了「建設兒童友好型城市,點亮兒童幸福未來」的主題,並設計了系列活動。

2019年11月舉辦的第三屆國際文化節,主題是「絲路遠航,體驗生涯」。以「一帶一路」為切入點,融合生涯教育,不僅拉近了學生與國家戰略之間的距離,也將學生的發展和國家命運聯繫在一起,讓學生了解世界,開拓學生國際視野,增強民族認同感、自豪感。

特色:立足本土充分吸納國際元素

英語教育是學校走向國際化的重要支撐點之一。學校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打造「立足本土,面向國際」外語教學特色。同時,以外教戲劇課程、國際俱樂部課程等外教特色課程為抓手,拓寬國際視野,滲透人文精神和中國情懷。

學校課程設置上既立足本土文化,又充分吸納國際元素,取長補短。由區教育局統一招聘並分派的6名外籍教師,被該校用來開展口語、體育、音樂、日語、德語等課程的小班化個性教學。

該校與德國賦優(F+U)集團開展合作,面向校內四年級學生開設小學德語社團課。多一門語言,多一個世界,多一個選擇,德國外教老師Maximilian Binzler和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大學德語系的助教歐陽珺老師從德語數字開始,逐漸引導學生學習用德語進行自我介紹以及介紹他人,通過韻律,歌曲和遊戲等豐富多樣的形式,寓教於樂。讓孩子們在學習德語的同時,了解德國文化,進一步培養和提升跨文化能力。

在學校特色的幸福樹課程中,學校在各年級,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知識水平,開設了英語兒歌、英文閱讀、英語戲劇等校本課程。特別是非常受孩子們歡迎的英語戲劇課,老師與孩子從改編劇本到舞臺表演,從理論到實踐,最後用流利純正的英語,表演出《小紅帽》、《三隻小豬》、《白雪公主》等英語戲劇。國際俱樂部課程,則是帶領學生們以遊歷世界的方式,展示不同國家的風土人情,引導學生理解文化差異的同時培養創造性和批判性的思維。

此外,該校和美國賓夕法尼亞州諾文學區諾文中學和哈恩小學經過相互了解考察和友好協商,雙方結成友好姊妹學校,積極開展常態化合作交流。

成果:厚植特色基因 具新優質學校樣態

學校的外語(國際)教育特色成效顯著。

學生外語水平上臺階

從學校對學生的口語、聽力水平的監測測評數據來看,學生在外語聽、說、讀、寫等各個方面的水平都上了一個臺階。小班化全英音樂、美術、體育學科課程的開設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口語,同時訓練了孩子們的學科思維,讓學生的英語水平有了大幅提升。

中外教師互相促進

外教給學校帶來積極影響,包括形成優良的語言環境,提升學校師生整體英語、日語、德語水平;帶來國外許多先進教育理念、教學方法,為學校教育引進活水;為英語、德語口語發音樹立標準,他們採用自然拼讀內容開展教學,既讓學生從小能說一口標準流利的英語、德語,也帶來一些最地道、最前沿的英語、德語表達方式,為中方老師提供借鑑。

充分展現集團化辦學優勢

正如辦學水平評估組組長、國家督學楊堅校長所言,學校在集團化管理下辦學三年來,厚植特色學校的基因,充分展現了集團化辦學所具備的特殊優勢,教學和教研課題等一批成果,在特色方面凸顯了自己的觀念;在文化上,構建了積極的文化關係,在家校之間、幹群之間,還有師生之間呈現出了和美的關係,這種關係寫進了課程裡,體現在高性能、低控制的關係當中;學校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影響,通過訪談學區社區、警區警察、社區家長,社區關係融洽,反應良好,學校能夠做到一呼百應,具有新優質學校的樣態。

未來前瞻

探索「生涯+」教育

促進自主發展

「沒有自我教育,就沒有真正的教育。」身為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的謝芳青校長深諳此理。

她帶領新安中學(集團)心理健康與生涯教育工作團隊,藉助班主任、網絡、大學教授、家長等資源,貫徹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圍繞「以學生活動為平臺、以體驗生涯為形態、以自主發展為導向」的思路,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生涯體驗活動,如在學校開設生涯主題班會與生涯課、走進科研院所開展研學旅行、走進企事業單位進行人物訪談、邀請家長進課堂開設幸福配方課程等,引領學生深入探索自我特質、挖掘自我潛能、接觸社會職業,助其幸福成長成才。

該校還將生涯教育與各種活動和資源進行多元融合,創建「生涯+黨建、生涯+德育、生涯+家庭教育、生涯+學科教學、生涯+社會實踐」等模式,為學生自主全面發展提供動能。

如今,該校成功設立總佔地面積476平方米的青春期教育中心,其中包含生涯探索室、心理諮詢室、情緒調節室等多間功能室,並引進心理健康測評與生涯測評系統;成功實現生涯教育向各學科和家庭教育的滲透融合……集團生涯教育成果《智慧生涯教育,點亮生命之光,奠基幸福人生》被評為廣東省中小學校特色建設成果一等獎。去年11月,新安中學(集團)外國語學校更獲評「全國生涯教育實驗學校」。

製版:戴越 餘加明 陳寧

相關焦點

  • 培養學生家國情懷和國際視野
    本報訊(華春榮 記者 李成河) 11月17日,「中國文化·世界表達——思政教育創新視角下的中小學國際理解教育研討會」在西安舉行。西安市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解慧明、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理事張玲媛等專家及西安市各學校代表300餘人參加活動。
  • 綿陽中學實驗學校榮獲北京外國語大學「年度優秀合作中學」稱號
    3月22日,綿陽中學實驗學校副校長蔣志勇一行前往廣東省佛山市參加了由北京外國語大學主辦的「2019珠江教育國際化論壇」。論壇邀請了來自全球十多個國家的三十餘所高校代表,以及國內多所高校代表、高等教育國際認證機構代表、高中學校代表、業界人士等數百人。
  • 國際視野,人性關懷,走進高新區小升初名校——朗悅慧外國語中學
    朗悅慧外國語中學朗悅慧外國語中學2016年開始招生,有外國語集團的軟資源大力支持與高大上的硬體環境做支撐,所以這所學校這兩年在小學升初中家長圈中的口碑大幅上升,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這所小升初熱門學校!
  • 如何引導和培養時代新人?
    培養「五有人」:有社會擔當和健全人格,有職業操守和專業才能,有人文情懷和科學素養,有歷史眼光和全球視野,有創新精神和批判思維的「五有人」,這就是時代新人。同時,提高高校全面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能力,把思政課程變成課程思政,課程思政變成專業思政。 ■把立德樹人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 朱炳文:把立德樹人、思想政治工作貫穿到教育教學的全過程。
  • 達爾頓公學在中國|致力於培養具有中國情懷和國際視野的新時代精英人才
    美國紐約達爾頓學校      美國紐約爾頓學校創辦於1919年,是由海倫·帕克赫斯特女士創辦的一所12年一貫制私立學校。達爾頓學校教育目標是「啟發、培養每個孩子的主動性、自律性和判斷力,同時促進學生的社會意識及集體價值觀的發展」。連續多年來,美國紐約達爾頓學校創造了其畢業生全部被哈佛、耶魯、斯坦佛等名校錄取的奇蹟。
  • 培養有信仰重品德的時代新人 ——保定外國語學校「全國未成年人...
    11月20日,中央文明委公布「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單位」評選結果,保定外國語學校榜上有名,成為本次評選中我市唯一獲此榮譽的學校。這也是該校繼「全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學校」「全國五四紅旗團委」之後,獲得的又一項國家級榮譽。
  • 伊頓國際教育陳海濤:培養兼備中國情懷與國際視野的綜合型人才
    Etonkids伊頓國際教育集團運營副總裁兼KA兒童之家COO陳海濤參加活動盛典並接受騰訊育兒專訪。以下為現場訪談實錄: ,今天我們邀請到的是Etonkids伊頓國際教育集團運營副總裁兼KA兒童之家COO陳海濤先生,首先我們要恭喜Etonkids伊頓國際教育集團榮獲了「2020年度家長信賴教育品牌」這樣的榮譽。
  • 廣州開發區外國語學校:外語特色建品牌,國際視野育人才
    國際理解教育已成為當代世界教育發展的新課題。近年來,隨著公辦學校開辦的國際課程班或國際部不斷湧現,這些契合當代世界教育發展時代背景的課程,滿足了社會對優質國際教育不斷增加的需求。廣州開發區外國語學校(以下簡稱「廣開外語」)秉承「負責任的教育培育負責任的人」的辦學理念和「中國根基,國際視野,民族責任,絲路情懷」的發展理念,以課程改革為依託,努力提升教育質量,著力推進教育國際化、信息化建設,為學生的成長成才搭建多樣化的平臺和舞臺,有力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彰顯外語教育特色,打造廣州優質教育品牌。
  • 廣州國際雙語學校黑馬:劍橋郡加拿達外國語學校CLS-C
    廣州國際雙語學校黑馬:劍橋郡加拿達外國語學校CLS-C 學校介紹 廣州市番禺區劍橋郡加拿達外國語學校(CLS-C)是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
  • 厚植愛國情懷 培育時代新人
    我市各級各類學校開展喜聞樂見形式多樣的思政教育活動「在這次全國人民萬眾一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鬥爭中,廣大少年兒童也經歷了一段特殊時期,不僅親眼目睹了中國人民眾志成城、迎難而上的偉大壯舉,而且聽從黨和政府號召、以實際行動支持抗疫鬥爭,展現了我國少年兒童的良好精神風貌
  • 合肥市蜀山區——立德樹人,聚焦新時代學校育人導向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培養什麼人,是教育的首要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發表重要講話,指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務,也是教育現代化的方向目標。」作為全省義務教育高地,合肥市蜀山區正圍繞新時代教育發展,開創一條探索全面育人的全新路徑。
  • 北京外國語大學西寧新華聯國際學校初中、高中招生簡章
    (新華聯童夢樂園旁109國道與雙寨路交叉路口)2018年12月,西寧市人民政府、北京外國語大學、新華聯集團正式籤約,成立北京外國語大學西寧新華聯國際學校。學校概況學校佔地面積139畝,投資5億餘元,建築面積7萬多平方米,是西寧市人民政府批准開辦的一所高起點、高品質的國際學校,由政府提供政策保障、中國100強企業投資、北京外國語大學(以下簡稱北外)提供教學資源與共同管理的一所集初中、高中於一體,配套設施先進、完善、環境優美的民辦寄宿制國際學校。
  • 廣州中學教育集團天河外國語教育集團成立
    來源: 新快報新快報訊 記者羅清嶢 通訊員胡勇報導 昨日,天河區教育局舉行廣州中學教育集團、廣州天河外國語教育集團成立授牌會。據了解,這兩個教育集團成立後,天河區教育集團總數將達5個,集團內學生數達43900名,佔全區公辦中小學的比例達43.6%。天河北地區優質資源覆蓋率達100%;珠江新城優質資源覆蓋率超過83%。廣州中學教育集團由廣州中學與廣州中學各校區相鄰的中學和小學共同組成,包含廣州中學、匯景實驗學校、長興中學等七所學校。
  • 上海市世界外國語中學
    上海市世界外國語中學創辦於1996年,2005年成為均瑤集團旗下一員,是上海市最受歡迎的、辦學有特色的、學生氣質好的中學之一。辦學理念:學校明確以「培養走向世界的現代中國人」為目標,積極探索實踐素質教育,旨在培養具有「愛心、優雅、大氣」品質的學生。
  • 時代新人的精神內涵與培養路徑——2018大學校長論壇部分高校書記...
    我覺得進入新時代,時代新人在西南交通大學應當具備「五有」:第一,有社會擔當和健全人格;第二,有職業操守和專業才能;第三,有人文情懷和科學素養;第四,有歷史眼光和全球視野;第五,有創新精神和批判思維。我們認為,如果能夠具備這「五個有」,就可以堪稱時代新人。
  • 培養中醫藥時代新人
    培養中醫藥時代新人,既是實現民族復興偉大中國夢的現實需要,也是推進中醫藥現代化、融合現代科學傳承發展的根本需要。  培養中醫藥時代新人,需要遵循中醫藥事業自身的發展規律。進一步完善師承教育和院校教育相結合的創新路徑,探索研究符合高層次中醫藥人才培養特點和拔尖創新人才成長規律的人才培養模式,讓兼具中西醫融通知識體系和思維方式、科研能力和臨床水平突出、人文素養和國際視野的中醫藥傳承創新型人才大量湧現。  培養中醫藥時代新人,需要中醫藥高等院校積極作為。
  • 石家莊外國語教育集團國際課程中心
    石家莊外國語教育集團(以下簡稱石外集團)是由石家莊外國語學校、石家莊第二外國語學校、石家莊外國語小學、石家莊外國語幼兒園四所學校組成。 學校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辦學理念,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堅持「愛國、交際、協作、文明、健康、創新」的十二字培養目標,致力於培養學生愛國情感、交際能力、協作意識、文明素養、健康身心、創新精神,為學生適應未來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 王殿軍:國際教育有不同方式,人才培養要因人而異
    上課不要講話,不要亂動,」王殿軍說,「但許多國際學校、國際大學並不希望你上課的時候靜悄悄坐著認真聽講,他們希望你積極發言,積極把自己的觀點拿出來陳述,參與大家的討論。」 另一方面,王殿軍說:「我們培養的孩子即便不出國留學,也應該培養這種國際化教育的人才。」因為未來還要與人打交道,要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和認識,既有本土的情懷又有國際的視野。
  • 天津外國語大學教育集團成立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全國教育大會、天津市委十一屆九次、十次全會精神,落實天津市《關於深化基礎教育優質資源輻射引領的若干舉措》等文件要求,進一步發揮天津外國語大學及其附屬外國語學校的教育資源優勢,推動優質教育資源均衡發展,2021年1月5日上午,天津外國語大學(以下簡稱「天外」)教育集團成立大會在馬場道校區大學生活動中心舉行
  • 西安外國語學校簡介
    西安外國語大學附屬西安外國語學校簡介西安外國語大學附屬西安外國語學校是一所全日制、外向型、有特色的十二年一貫制民辦學校,其前身是1963年周恩來總理親自批示成立的全國首批外國語學校之一。學校位於西安市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鳳城一路1號,佔地面積90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