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巫與掃帚不得不說的故事:兒童不宜萬聖節!

2020-12-22 中華網文化頻道

中世紀後期的骷髏之舞

上世紀50年代的性感女巫裝扮

上世紀10年代萬聖節咬蘋果遊戲明信片

推薦閱讀: 《萬聖節前夜的謀殺》 作者:阿加莎·克裡斯蒂 譯者:王若非 陳喆 新星出版社 2016年1月

如果說一個西方節日,歷史悠久,商業價值僅次於聖誕,素來與婚戀相關,大概大家會脫口而出說是情人節。不過正確答案卻是,10月31日的萬聖節。

如果說中國人有把任何節日都當成情人節來過的本領的話,那也遠沒有西方人過分,畢竟我們也沒有把清明節過成情人節,依舊乖乖上墳掃墓,而西方人卻在萬聖節這個本該用被稱作「soulcake」的小圓蛋糕款待四處遊蕩的祖先鬼魂的時刻,公然聚眾玩起了愛情大魔咒的遊戲。其中最重要的魔法道具不是水晶球,也不是魔杖,而是作為羅馬果樹女神波摩娜標誌的蘋果。

將蘋果和戀愛對象扯在一起大約和中國人的以形補形一樣扯。據說當蘋果被橫向剖成兩半的時候,果核會成為五芒星似的形狀,而五芒星在古時是與婚戀有關的符號,於是人們便認為蘋果能夠預示婚戀運程。

在萬聖節派對上有許多傳統遊戲與蘋果有關,其中之一就是「咬蘋果」,英語裡叫做「AppleBobbing」。在英國不同地區,這個遊戲又有不同名字,比如在北英格蘭叫做「AppleDucking」,而一口大米查子味兒的蘇格蘭人叫它「AppleDooking」。這個遊戲的參與者往往是兒童或是未婚的年輕人。人們將蘋果放入裝有水的桶中,由於比重小,蘋果會漂浮在水面上。參與者必須只用嘴去咬在水面上沉浮不定的蘋果,第一個咬住蘋果的人將成為下一個結婚的人,而晚上入眠時將咬到的蘋果放在枕下,傳說能夢見未來丈夫的臉。咬蘋果這個遊戲從古至今都廣受喜愛,雖然在阿加莎·克裡斯蒂的小說《萬聖前夜的謀殺》中,被害人喬伊斯就是被溺死在「咬蘋果」遊戲的水桶裡,但是人們依然沒有因此而蒙上心理陰影,也沒有接受不能浪費糧食這個警世意義,依舊樂此不疲地玩著這個遊戲。

與此相似的還有一個流行於萬聖節的遊戲,由未婚女子削蘋果皮,並且不能削斷,然後將蘋果皮向後拋,蘋果皮落在地上形成的形狀,就是該女子未來丈夫的姓名首字母。

其他的遊戲,諸如在《萬聖節前夜的謀殺》中也有提及的秉燭照鏡便能看到未來丈夫的臉等,也都與婚戀有關。不過相比於中國動不動就是小情侶上街秀恩愛式的過節法,西方的萬聖節可以算是充分關愛單身男女身心健康了。

雖說萬聖節聽起來是個和宗教有關的節日,但它最早起源於凱爾特文化中紀念夏末豐收、凜冬將至的夏末節(Samhain),是個地地道道的異教徒出身。羅馬人入侵不列顛群島時,由於日期相近,又加入了紀念果樹女神波摩娜的節俗。基督教教會為了鞏固統治,將夏末節定為萬靈節,紀念基督教聖徒,而原本用來慶祝的夏末節前夜也成了「萬靈節前夜(All-hallowsEve)」,最終演變成「Halloween」,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萬聖節。而事實上,更準確的翻譯應當是「萬聖節前夜」。

也因為如此古時凱爾特人聚居的英倫三島和受到英國影響深遠的美國等前英國殖民地,過萬聖節的氣息最濃。而凱爾特文化影響較少的歐洲地區,直至近些年受到美國流行文化的影響,才流行起過萬聖節。

不過對於中國人來說,更為我們熟知的萬聖節節目,大概要算穿著或搞怪或恐怖的奇裝異服上街遊行,以及孩子們玩的「不給糖就搗蛋(trickortreat)」了。萬聖節變裝的起源眾說紛紜,有說在民間傳說中,萬聖節是鬼魂留在人世的最後一天,因此它們尤為窮兇極惡,想要找到生前仇敵報仇雪恨。為了防止被鬼魂認出,人們便喬裝改扮之後才出門。也有傳說中世紀時,教堂會在萬聖節遊行展示聖徒的雕像或遺物,沒有條件展示這些的教堂便只能找人裝扮成聖徒的樣子。此外,歐洲大陸關於墓地中的死者在萬聖節會悄悄舉行叫做「骷髏之舞(dansemacabre)」的狂野嘉年華,而在鄉野和宮廷中都會表演這一幕,有人也認為萬聖節變裝派對起源於此。

萬聖節服裝一開始只是些恐怖異能形象,或是民間傳說人物。到了19世紀,為了迎合維多利亞式的道德觀,成人越來越少參與到這個充滿了封建迷信和怪力亂神的狂歡節日,萬聖節變得像是兒童節。一直到20世紀30年代,流行文化中的人物形象開始出現了,孩子和年輕人穿成迪士尼公主和超級英雄的樣子走上街頭,把萬聖節當成了動漫大會。即便如此,女巫一直以來都是最受歡迎的萬聖節形象。不僅出版於20世紀前葉的《萬聖節前夜謀殺案》中提到了派對上有人扮演女巫的情節,在一項零售業調查中顯示,直至2015年,女巫裝已經連續11年成為最暢銷的成人萬聖節服裝,2016年不出意外,也將蟬聯桂冠。

女巫裝的標配要算尖頂帽、長鬥篷和掃帚了,高配版女巫可能還會有一隻黑貓。雖然女巫的尖頂帽很有可能源自於服裝史上被稱為哥特時期的中世紀尖頂帽漢寧(hennins),但其實中世紀描繪的女巫形象大多披髮跣足。18世紀早期的童書裡出現了戴著尖頂頭飾的異能形象,尖頂帽開始跟黑魔法聯繫起來,美國也開始出現印著戴著尖頂帽的女巫的明信片。這一形象迅速流行開來,如今已經深入人心,其中最廣為人知的,恐怕要算無數人的童年陰影《綠野仙蹤》了。

萬聖節服裝一直變得更性感大膽,女巫裝也不例外。20世紀50年代開始便有了極具現代感的緊身超短女巫裝。不過女巫自古以來一直有著淫蕩放蕩的原罪,這也是為什麼她們一開始會被跟掃帚聯繫在一起——傳說中她們會將魔藥塗抹在私處,有什麼能比隨手可得的棍狀物更方便呢?接地氣的古代歐洲人便想到了掃帚。而且掃帚一頭長柄,另一頭雜草叢生的造型,被認為是陰陽調和的象徵,古時經常出現在婚禮儀式上,一直有性愛的隱喻。而騎掃帚可以飛行,恐怕要來源於「欲仙欲死」這個形容了。這麼一想,直挺挺指著對方揮來舞去的魔杖,原來並不是《哈利·波特》這本少兒讀物裡最不可直視的部分啊。

文並供圖/佳本納

相關焦點

  • 女巫為什麼騎掃帚?
    上周萬聖節剛過,就在《上海書評》連著看到兩篇講殭屍的文章,頗應景。同期還在《大西洋月刊》網站上看到篇談女巫的,趁著殭屍、吸血鬼們的熱鬧勁,說說這篇《女巫為什麼騎掃帚?》裡好玩的地方。女巫必須騎掃帚,事起麵包。
  • 女巫南瓜,37wan神曲玩轉萬聖節
    圖1 《37wan神曲》邀你共度萬聖夜  【女巫掃帚鬧不停】  蓋亞大陸迎來傳說中的萬聖之夜,夜幕降臨,死亡之神女巫帶著她的掃帚重返人間,據說女巫掃帚蘊含強大的魔力,可以變幻成為各種道具,還有可能化作萬聖節限量版時裝
  • 手繪《萬聖節女巫》插畫教程
    萬聖節又要到了,商場裡、幼兒園,處處都能感受到萬聖節的氣氛,今天,藝術社教你畫一幅萬聖節女巫的插畫。我用女巫結合與假日相關的南瓜燈籠,黑貓 ,蝙蝠,構建一幅貼合萬聖節主題的插畫,而且結合這些元素能使畫面不至於太單調 。
  • 幼兒園萬聖節手工製作——小女巫
    一轉眼,又要到「不給糖就搗蛋」的日子,街頭和各大商場已經掛起了各種裝飾,萬聖節狂歡馬上就要開啟……每到萬聖節,小孩會裝扮成各種可愛的鬼怪,向鄰居家敲門要糖果,要不然就會搗蛋。傳說各種鬼怪也會混入人群之中,而大人們也會加入這場狂歡,所以各種各樣的造型都會出現,那你最喜歡哪一種萬聖節裝扮呢?今天我們就來做可愛的小女巫,駕著飛天魔法掃帚的小女巫,是萬聖節最可愛的精靈,小夥伴們,一起來看看吧!
  • 萬聖節了,來本獲獎女巫類繪本欣賞《Room on The Broom 》,好愛這畫風,美美美
    月末了,萬聖節也到了,下面看看一本關於女巫的《Room on the Broom》,中文翻譯是《女巫掃帚排排坐》繪本一些介紹:適合閱讀年齡: 3 - 7 yearsGrade級別: Preschool - 2Lexile值: AD600L (AD是家長指導書籍。
  • 南瓜,小女巫,萬聖節
    過幾天就是萬聖節了,應個景,畫幅畫。萬聖節是西方的節日,近幾年來國內也過了,小朋友們穿上化妝服,帶上化妝面具,四處收集糖果。幼兒園裡,大型活動,形形色色的服裝,舞動著身體,享受著跳舞的樂趣。十一月一號是萬聖節,可惜大多數人都把萬聖節前夕當成萬聖節了。
  • 大鍋,掃帚和尖頂的帽子,一個真正的女巫解釋了這些常見的符號
    但是,如果您打算在這個萬聖節期間抽取任何數量的搗蛋鬼樣本,則可能會發現有不止幾個孩子戴著黑色尖尖的帽子和b帚,宣稱自己是巫婆中最高,最怪異的巫師。 毫無疑問,對女巫的這種陳規定型觀念一直存在,但這並不意味著它就受到了真正的女巫的喜歡。
  • 萬聖節紙杯蛋糕——女巫的小帽子
    女巫是令人恐怖的角色,人們確信女巫的力量在萬聖節這天會達到最大。女巫在月下騎著掃帚的畫面也成為萬聖節的傳統象徵。如今的女巫大多是可愛性感的裝扮,萬聖節也從可怕的印象變成了人們的狂歡日。180攝氏度20分鐘10、碗中倒入軟化的黃油和奶油奶酪,綿白糖打發,用牙籤蘸點桔色食用色素打發至光滑即可11、在奧利奧餅乾的外層擠上一點奶油,粘上好時巧克力,奶油露出一點邊邊12、在烤好的蛋糕上也擠上奶油,最上面放上做好的帽子即可小貼士1、紙杯裡的南瓜糊不要放的太慢會溢出的 2、色素不需要加太多,或者不用也OK的吧,只是桔色比較符合萬聖節的氣氛
  • 《lol》萬聖節蠱惑女巫迦娜皮膚好看嗎 風女迦娜技能特效預覽
    導 讀 lol萬聖節蠱惑女巫迦娜皮膚怎麼樣?皮膚效果如何?很多小夥伴都不清楚吧!
  • 25本萬聖節主題繪本!讓孩子玩兒並學著!
    點擊題目下方爸媽營,一鍵關注本帳號爸媽營說很多幼兒園、培訓中心都會舉辦萬聖節活動,主要是因為這個節日比較好玩,孩子們玩兒得開心。很小的時候,她就聽長輩講過家鄉的民間故事《拔蘿蔔》,多年以後,已經成為童書作家的她以萬聖節為背景,重新演繹了這個故事。與「原版」相比,「新版」的故事更加幽默,也更富有童話色彩。而著名童書插畫家S. D. 辛德勒的生動繪畫,更是為這個故事錦上添花,使《萬聖節的大南瓜》成為了萬聖節的必備讀物。
  • 萬聖節玩什麼? 巫婆湯 The Witches' Brew + 福利
    那位教授 是一位兒童閱讀教學專家,在 SFSU 任教了二十多年。退休後,我有幸承繼了她的閱讀教學材料,其中有一個關於「哈羅餵(萬聖節)」的故事,我每一屆的學生都喜歡得不得了,這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故事呢?呃,必須得這樣嗎?Oh,No!這樣也可以啦:
  • 《LOL》萬聖節女巫迦娜皮膚外觀展示 萬聖節女巫迦娜好看嗎
    導 讀 LOL2018萬聖節女巫迦娜皮膚即將上線了,這是屬於lol萬聖節系列皮膚其中的一個,接下來一起來看看
  • 繪本推薦:萬聖節就給孩子講這些故事吧
    很小的時候,她就聽長輩講過家鄉的民間故事《拔蘿蔔》,多年以後,已經成為童書作家的她以萬聖節為背景,重新演繹了這個故事。-託馬斯所著,故事妙趣橫生,老少鹹宜,讀來令人捧腹、欲罷不能。插圖由英國知名兒童畫畫家科奇-保羅所繪,畫面生動豐富,色彩鮮豔精美,令人愛不釋手。跌宕起伏女巫溫妮那趣味橫生的魔法將使小讀者們產生無限的遐想。
  • 女巫為什麼總騎個掃帚?一切都要從麵包說起
    無論男性、女性或孩子,都有可能掌握巫術,但人們習慣將那些聰明的大法師、掌握自然魔法或神秘科學的醫師,默認為男性,而那些被指責和懲罰的則往往是女性(特別是宗教改革時期),她們被描繪成可怕的女巫——魔鬼的追隨者,成了秩序社會和自然世界的敵對勢力。  可是你興許沒認真思考過一個問題:這些被指責為魔鬼追隨者的女巫,為何其形象總是騎著一把掃帚呢?
  • 萬聖節手工教程——南瓜女巫
    萬聖節到啦!大家的萬聖節主題手工都做了嗎?今天我們來分享南瓜女巫的製作過程,橙色的南瓜燈上面有個甜美可愛的小女巫,還戴著一頂可愛的女巫帽,萬聖節元素可謂是滿分!雖然是萬聖節小女巫,但是一點也不恐怖,還超級可愛,一起來看看吧!
  • 萬聖節要來啦~畫一個萌萌噠萬聖節女巫
    萬聖節要來啦~畫一個萌萌噠萬聖節女巫 每年的11月1日是萬聖節,基本上幼兒園都需要家長設計一些萬聖節元素的東西,今天教大家畫一個萌萌噠萬聖節女巫,可以把它設計在賀卡上,或者是畫在衣服上、鞋子上。
  • 光遇萬聖節女巫帽子多少錢-光遇萬聖節女巫帽子購買價格
    光遇萬聖節女巫帽子多少錢?很多玩家對女巫帽子感興趣,本次小編就給大家帶來了光遇萬聖節女巫帽子購買價格,希望對小夥伴們有所幫助。光遇萬聖節女巫帽購買價格下載爪遊控遊戲盒子抽取光遇萬聖節女巫帽子免費獲取資格  ↓↓↓↓↓↓↓
  • 南瓜燈與女巫帽 龍之谷萬聖節同人賞
    每年的11月1日是一年一度的萬聖節,而10月31日則是萬聖夜(Halloween)。南瓜燈,女巫、鬼故事、化裝舞會這些恐怖又刺激的萬聖節必備元素,真是讓人熱血沸騰啊!孩子們會在這一天扮成精靈樣到每家每戶要糖果,不給糖吃就搗亂;製作一盞屬於自己的傑克南瓜燈;再參加一場「鬧鬼」的化妝舞會……萬聖節什麼的最有意思了~  歡度萬聖夜,《龍之谷》玩家精美的同人手繪欣賞,陪你在萬聖節前提前HIGH起來!  萬聖節壁紙下載地址>>>  http://bbs.dn.sdo.com/viewthread.php?
  • 《夢幻炫舞》萬聖節有什麼活動 2019萬聖節活動匯總
    因此人們常常把萬聖節前夜(Halloween)訛譯為萬聖節(All Saints' Day)。... 萬聖節又叫諸聖節,在每年的11月1日,是西方的傳統節日;而萬聖節前夜的10月31日是這個節日最熱鬧的時刻。
  • 20首萬聖節主題中文兒歌,一定要收藏!
    ,請大家系好安全,出發)萬聖節巴士跑得快,嘀嘀嘀,嘀嘀嘀,萬聖節巴士跑得快,萬聖節之夜萬聖節小幽靈飛呀飛,飛呀飛,飛呀飛,可愛的小幽靈飛呀飛,萬聖節之夜萬聖節魔女騎掃帚,嗖嗖嗖,嗖嗖嗖,有魔女騎掃帚,萬聖節之夜萬聖節怪物跳啊跳,跳啊跳,跳啊跳,有哥步爾怪物跑,萬聖節之夜有街頭殭屍跳舞,嘎吱吱,嘎吱吱,有街頭殭屍跳舞,萬聖節之夜